书城文学周立荣报告文学选
31923600000024

第24章 新词语:文化生产力

4年前,当年轻的蒋远华博士提出要用企业文化打造百亿企业时,许多人还不知道什么叫企业文化。

其时,蒋远华刚刚访美归来。他深刻看到,在经历了重商帝国主义的经济霸权时代和军事帝国主义的政治霸权时代之后,文化,已日益成为西方影响世界的未来性力量。

什么是企业文化?英语中文化的定义有260多种。企业文化虽然多了“企业”的限定,其含义仍然多得惊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等理论家都曾对企业文化做过定义,英国新马克思主义伯明翰学派霍加特、威廉明斯、汤普森从张扬企业文化起家,成为当代企业文化的奠基人。然而真正流行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企业文化定义是美国的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在这本书中,贝尔提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重要生产力,它对企业是至高无上的。在贝尔看来,企业文化担负的前所未有的使命是纯洁人性、变革观点,对新事物进行永无休止的探索。贝尔认为,西方当代企业文化精神是从人性出发,建立在西方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政治、经济、文化三级支柱结构之上,又不完全受制于三级支柱结构的“另类”文化精神,在未来发展中,文化将成为影响当代文明的最具活力的成分。

蒋远华是同意这个观念的。因为他要建立的宜化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宗旨是树立统一的价值观,终极目标是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然而,要在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移植现代西方企业文化理念,就像在没有土壤的沙漠栽培果树,他必须面临传统文化语境的斥责与挑战。

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语境一直是以满足人们最低生活需求为价值基准的。如果说中国20世纪初叶经历的新文化运动,实现了中国文化的新旧置换,是一场具有中国历史意义的本体革命,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以“海尔”为龙头的中国企业文化的建立,使国人有了崭新的文化经济意识,实现了文化本体的更新发展和创新扩容,便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革命。

但是对于国人而言,此时进退两难。本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使他们必须对崇高的“乌托邦”理想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人生信仰的逐步丧失或改变,理想主义热情的消退和利他主义神圣感的消解。在道德准则上,一些人实际上已经在由传统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后个人主义转化,由崇尚精神完善到崇尚物质实惠转化。人们往往不再关注政治历史的伟大推动和“伟大抒情”,而只关注生活和身边的“小型叙事”;人们不再关注哲学文化的形而上终级探寻和未来世界的壮美远景,而只关注自己,关注当下。这一转变带来了中国百年来审美风尚的一次根本性消弥。以崇高为形态的审美道德教化文化正在遥遥远去,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不祥征兆,需要时代的智者站出来大声疾呼。

蒋远华敏感地抓住了这个时机。抓住了社会转型期人们心态动荡,精神空虚,无所适从,价值标准摇摆不定的空隙。他要在这个空隙里培植他的“中西嫁接”的企业文化。

所谓“中”,便是“红色文化”,或曰“延安文化”培养出来的信仰主义和理想主义情结,它能改天换地,移山填海,万众一心,战无不胜;所谓“西”,便是人性至尊,以人为本,价值第一,资本扩张。

有了这个理念,他开始不断的培训,不断的教化,不断的浸润,终于使沙漠变成沃野,最终使宜化文化植入宜化人的骨髓,进入宜化人的血液。

他或许是一个“另类”,他的“中西嫁接”的企业文化或许也应该称作“另类”。但他获了巨大的成功,成功的依据便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

关于文化生产力,他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他认为,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具有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它是社会意识、生命意识、人格品质、精神归宿等文明发展的成果,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蒋远华)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思想成果、意志、情感、愿望和爱浸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然后“物化”到对象(宜化人)中去,内化为行为者的精神信念,使其成为经济创造中的规范与价值、人生观念和行为信条。他认为,文化生产力的显著称征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文化进入产业,成为渗透经济的、科技的、商品的要素,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经济力、科技力和创造力,企业文化必定成为企业繁荣的经典法宝。

文化生产力的更深一层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方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企业文化繁荣的一部分,而脱离文化的发展是没有灵魂的发展。要想打造百年企业,创造百亿辉煌,文化的力量至关重要。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已经创造了宜化神话的宜化文化究竟是些什么内容。“充满阳光的激情文化”、“充满和谐的竞争文化”、“赏罚分明的批评文化”、“充满自信的学习文化”、“实事求是的务实文化”、“不断探索的创新文化”、“开明公正的人才文化”、“最具亲和力的感恩文化”……

从这些抽象的文化理念中,你是否看到了“中西合璧”的踪影?

但在宜化,它已经不是理念了,它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性情,根植在灵魂中的习惯,贯穿在行为中的准则,伴随在生活中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