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零阻力成为经理级人马
31913900000093

第93章 认识投资者

中国有6万亿元储蓄,乍一看这么多钱,创业环境一定不错,实际上不是的,创业是一种观念而非金钱本身。这6万亿元60%集中在10%的人手中。这10%可以说应该是潜在投资者了,但他们为什么把钱存人银行也不投资呢?简单地说不明白投资所应具有的观念,就是不明白投资的游戏规则,因为不明白游戏规则,所以害怕风险,害怕犯错,就不投资。

据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国内这最富的10%的人中近三分之一都是靠寻租或间接寻租得到的财富,因为作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制度寻租空间,这部分“内部人”忙于鲸吞和蚕食关系利益(寻租的线是以关系网络为基石的),不可能具有研究投资的游戏规则这种观念;另外近三分之二的人是在商品短缺时代、信息闭塞时期,靠简单的技术和能力积累的资本,他们除了对自己主业在特定时期略懂一点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偶然性发财),对投资的游戏规则也不明白,进入买方市场后他们大多数感觉钱愈来愈难赚,最重要的是还没有培养出研究投资游戏规则的观念。

还有一小部分人在1999年那斯达克的疯狂中看到了机会,开始了解投资的游戏规则,但还是很初步的理解,比如说:一群年轻人有了资金害怕创业的风险就商量着开一家企业孵化器。这是一件可笑的真实的事情,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企业孵化器的核心就不在“融资”和“退出”,而在于“选项”和“培养”。还有一些投资商过多地干预创业企业,这和我们中国人受的传统教育有关系,因为我们国家倾向于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不是一个“能自己拿主意的孩子”,进而导致在孩子时期接受了太多的被领导能力,忽视了对领导能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正常人应同时具备领导能力和被领导能力,过多的压抑领导能力导致国人都在长大后表现出过于浓厚的领导欲望,表现出过于完美的性格,对别人不放心,习惯事必躬亲,习惯宁为鸡头不为牛尾,一句话过于感性。

还有一部分人过于理性(包括外资VC),仅投资于高新技术,但中国人拥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实在太少,这和传统教育体系有关,我国人习惯于学一技之长,还因为习惯于填鸭式教育,所以对自己专科以外无兴趣,进而导致知识过于专业化。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往往是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组合融合产生一个全新的产业,如因特网就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集合。知识过分的专业化导致要么做不出好技术,要么做出来的不能产业化,这是传统教育的负债,但我们必须还。清华同方的总裁陆致成如实说其实我们都在还传统科研和教育体制的欠债。”一般一个技术要经历理论阶段、实物模型阶段、工业模型阶段、产业化阶段这么四个阶段。我们也许能做出来实物模型,但我们大多数不会搞市场营销,自然就不能根据市场作工业设计,更重要的是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合作很难,因为谁都认为自己最重要。实际上我国传统行业还没有发展健全,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所以具成长性的传统行业才是最佳投资行业。就是在风险投资最发达的美国,VC也垂青具成长性的传统行业,如VC三巨头高盛最大的一笔风险资本就是投向一家服装企业的。

当然也有不错的风险投资商,如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CHINAVEST)就投资于中国传统产业并获得f丰厚的回报,但像这样的风险投资机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