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零阻力成为经理级人马
31913900000092

第92章 头啖汤没人抢

广东人喜欢喝老火靓汤,生意场上却讲究喝头啖汤。所谓头啖汤,就是第一拨儿出锅的汤。头啖汤好喝、鲜,最重要的是,喝头啖汤得起早,不能起早的人没法儿跟你抢。喝头啖汤有讲究,不但产品的头啖汤好喝,技术的头啖汤、资源的头啖汤都一样好喝。

原爱必得创始人、现北大方正总裁黄斌在中关村头一拨儿喝上攒机这碗汤,与他前后脚的还有联想的柳传志、达因集团的张璨,后两者现在发得都比黄斌大。柳传志是带着一拨儿人干,黄斌和张璨开始却都是单打独斗。从1993年6月,黄斌就在中关村颐宾楼与人合租了一个小门脸儿攒机,当时黄斌只有3000块钱的本儿。

开始时因为不熟悉情况,第一笔20多万元的生意就做赔了。当时长春来了一个用户买机器,黄斌报了一个价,用户很惊异,觉得在中关村能找到这么好的价格,而且服务也不错。谁知是黄斌把价儿报错了,等接单后,黄斌准备大干一场时,才发现自己是以低于成本价来报价的,箅下来这单生意要亏1万多元。黄斌当时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告诉客户算错价格,要求加钱;要么找个借口,推掉这笔生意。在仔细权衡之后,黄斌以做生意一定要讲信誉说服自己,咬着牙把这笔单子做下来。

谁知这一来倒成全了他。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概一个月后,这位东北老哥就又给黄斌下了个100台的单子。那时中关村电脑配件的行情也像现在这样变化多端,配件价格降下来后,黄斌把这100台的单子做完,平白赚了10几万。从1993年6月到1993年年底,短短半年时间,黄斌靠攒电脑就挣到了50万元。黄斌将这50万元视为自己淘得的第一桶金。

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名第40位的张璨也是这样。黄斌是攒电脑,张璨则是整台倒电脑。后来黄斌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成立爱必得电脑公司做整机,但已经比张璨慢了一大步。所以,如今张燦已进入了富豪行列,黄斌则还只能算是一个富翁。1992年,北大“结业”的张璨与丈夫拉起达因公司,借了300万元,南下广州倒电脑,2万元钱一台的电脑到北京可以卖2.3万元,一台电脑就可以净赚3000元,堪称暴利。张燦因此一上手就赚了上百万。

在这个问题上,张璨比黄斌高明,但柳传志又比张璨高明。柳传志不但攒电脑、倒电脑,还用联想的牌子自己做电脑,所以,柳传志的事业做得又比张璨大得多。同样是一道头啖汤,黄、张、柳各自喝出了不同的境界,也喝出了不同的结果,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值得回味。

除了产品头啖汤外,资源头啖汤、技术头啖汤,甚至概念头啖汤的味道都不错。近几年,卖概念的“人才”集中出现于IT界,虽然投资者亏得直嘬牙花子,但是这并不妨碍出卖概念者在富豪榜上拥有一席之地。头啖汤是永远可喝,永远好喝的,关键是你要有眼光,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得到头啖汤,而且知道怎样才能将这头啖汤喝到嘴里。否则的话,拿着个碗乱跑,只能让人把你当成个要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