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零阻力成为经理级人马
31913900000103

第103章 借鸡下蛋

1999年,红桃K销售收入5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保健品生产企业。他们是怎样成功的呢?

1989年,当现今的红桃K集团总裁谢圣明等几位任职大专院校的年轻学者下海办实业时,他们全部的资产是省吃俭用凑起来的6000元钱。经过一番折腾,最终确定要研制出“两高一长”(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长生命周期)的产品,以此占领市场,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

他们经过对2000多个科研成果、专利技术、产品构想进行筛选后,不约而同地将注意点集中在了叶啉铁生血剂上。医学专家称,全世界有20亿人口贫血,我国妇女、儿童的贫血率分别为47.3%和64.4%。1930年,德国科学家Eisher发现叶啉铁是世界上最佳的生血物质,这一发现荣获当年诺贝尔生物学奖,但一直无法解决批量生产难题。谁能解决这一难题谁就能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市场。

他们聘请武汉大学张廷壁教授等进行项目攻关,通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这一难题,并将其成果定名为红桃K生血剂,该项目列人了国家火炬计划。

有了科研成果固然可喜,但要将其进入工业化生产还须艰苦努力。他们既无厂房设备和生产技术基础,又缺资金和市场营销能力。如果按照常规的建厂程序,走布点、立项、审批、基建、设备安装调试,然后再生产的老路,红桃K根本无力承担这些环节所需的庞大投资。

怎么办?能不能寻找另一条发展途径?通过调查,他们发现不少国有制药企业都有闲置的厂房设备,有的厂甚至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生产能力利用率很低。如果充分利用这些资产存量,不仅投产快、效率高,而且可以超越原始积累阶段,使产品直接进入大规模生产。

根据这一思路,红桃K集团选择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分别生产加工,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和大童占用资金,而且突出了专业化优势,克服了许多企业追求门类齐全的弊端,使产品质量得到了整体提高。通过委托加工,红桃K公司以少量的投入在一年时间内达到了产业化的目标,使年产值迅速超过了亿元。

如果说红桃K公司最初的“借梯上楼”是由自己的实力太弱逼出来的话,那么,后来的“借鸡下蛋”则是对市场经济规律深入理解和应用的结果。

1996年上半年,红桃K生血剂的市场需求迅速增加,生产供不应求,必须立即扩大生产规模。当时,他们完全有实力从意大利进口生产所必需的PVC自动灌装设备。但是他们没有轻易做出订购设备的决定。

通过调查,他们了解到北京、广州两地各有一家制药企业从意大利引进成套的PVC自动灌装设备,引进后几年几乎闲置,不仅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而且要花费人力物力来维修保养,已经成为这两家企业的负担。经协商,红桃K公司用原价60%左右的资金购得这两套设备,并将其安装在省内一家合资企业的厂房中。

此举不仅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扩大规模的生产时间比订购设备提前了半年以上。

据统计,红桃K集团近年来先后注入5000万元资本,采用兼并、合资、租赁、委托加工等方式直接带动了15个国有企业,盘活省内企业1.7亿元国有存量资产,解决了46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借鸡下蛋解决了生产问题。红桃K主要精力抓市场营销和技术开发。现在,红桃K集团已在全国设立了1000多个连销公司,1万多个农村基层工作站。3万多名员工遍布全国市场。红桃K。集团聚集起来数百名教授、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留学归国人员和博士、硕士,1400多名党员,2000多名熟练技术工人。员工中绝大多数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借鸡下蛋,是一种利用资源的策略。在我们的身边,其实存在着大量的可利用的现成条件。只要我们富有远见和智能,善于去组织和利用它们,它们就能为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