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营中,常有宝贵的商机出现,等待人们发掘,然而机遇同时也伴随着风险,机遇越好,风险越大。
胡雪岩的“钱庄”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向逃亡的太平军兵将融资,接受的存款可以不付利息,因为那些逃亡兵将只求保命保产,根本谈不到还要利息。但是接受太平天国兵将的存款,弄不好会担上通逆的罪名。
胡雪岩明知吸收太平军兵将的存款冒有极大的风险,但他还是决定冒险一搏。他这么去做,自然有他自己细致的考虑,首先是这一举措确实有它的可行性。太平军占据江南富庶之地已历数年,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定从各种来路积蓄了不少的私财。如今太平军败局已定,他们中的好些人已经开始暗地里盘算着如何逃过这场劫难。对于太平军兵将来说,这个时候是保命容易保财难,而他们只要保住财产,逃过这场劫难之后,风头一过,局势一定,后半辈子也就可以衣食无忧。这些人的财产当然是变成现银存到钱庄里最保险。
然而,不用说,接受逃亡太平军兵将隐匿私产存到钱庄的钱款,风险也是存在的。其风险有二:第一,按朝廷律例,太平天国兵将的家财私产便是“逆财”、“逆产”,照理不得隐匿。接受逆产,即为隐匿,一旦查出,很有可能被安上通“逆”助“贼”的罪名,与那些太平军逃亡兵将一同治罪。胡雪岩刚刚经营起来的钱庄生意与社会地位,很可能会随之毁于一旦。第二,太平军逃亡兵将的财产既是“逆财”、“逆产”,被抄入公则是必然的,被抄的人倘若有私产寄存他处,照例也要追查。接受这些人的存款,如果官府来追,则不敢不报。虽然官军中不乏贪财枉法之辈,自己搜刮太平军兵将可以逃过官府抄没家产的追查,但尽管如此,也决不能完全排除有些人要一查到底的可能。这样,一旦查出,即使不被安上接受“逆产”的罪名一同治罪,存款也必被官府没收,按钱庄的规矩,风平浪静之后有人来取这笔存款,钱庄也必得照付,如此一来,钱庄不仅血本无归,还要“吃倒账”。
有这两层风险,接受太平军逃亡兵将的存款,也就确实有点类似刀头上去舔血了。但是这笔“买卖”风险大,获利也大。因为这样的存款不必计付利息,等于是人家白白送钱给你去赚钱。因此胡雪岩仍然决定做,这就是他勇毅的体现,结果证明胡雪岩的判断胜利了。这笔太平军的存款大大地增强了钱庄的实力,使得胡雪岩的事业又上了一个台阶。
商业经营中,常有宝贵的商机出现,等待人们发掘,然而机遇同时也伴随着风险,机遇越好,风险越大。商机一纵即逝,到底要不要抓住机会,同时承担风险,这就要求决策者具有当机立断的勇气。
勇就是决断,对广大商人来说,关键时刻,往往一念之差,出入甚大。所以,是否敢拍板定夺,决定着一笔生意的成败。尤其是大部分资金积压于一处时,一旦调度不当,常遭倾家荡产之灾。商人多虑,若不能佐以多勇,犹豫辗转,且不说劳心劳力,贻误时机,单是这种工作方式,也会让雇员、合作者对于其本人大为担心。商人的勇毅不存,商业上开拓的锐气就会折杀,局面也就可能经常徘徊不前。
胡雪岩在上海做蚕丝生意时,他的徒弟打听到上海市面将会不平静,帮会组织“小刀会”将在八月起事。起事了会带来什么反应?该怎么应对?
如果小刀会在八月起事,此前专做丝生意,估计不会有太大风险。只是,假定小刀会声势扩大了,外边的丝很难运进。知道了这一情况事先囤丝,大批吃进,也是一笔好生意。但是囤丝又有囤丝的风险。首先是要压本钱,假定市面不出半月又平静了,囤丝也就意义不大。这就需要下决断了,因为商人不可能得知与下决断相关的所有信息,所以就有风险。在最后时刻,只能根据大致的情势估算。至于估计是否准确,情况会不会按估计的方向发展,这都是一个待定之数。正因为是未知待卜的,才需要商人勇毅果敢的品性。所以此事对胡雪岩的判断也是一次考验。
胡雪岩这次做出的判断是:大量买丝,囤往租界,必赚!高价亦不惜。
他的辅助理由是:洋人暗中支持小刀会,政府必然要想个法子治一治洋人。最好的法子就是禁止和洋人通商。所以过不了三个月,洋人就有可能有钱而买不到丝,丝价会大涨。
局势果然按他的估计发展了。两江督抚上书朝廷,力主禁商而惩罚洋人,清廷也回复答应这么做。
这是胡雪岩自立门户以来第一笔大宗生意,为了这笔生意,他调集了几十万银款,其中多半是钱业同行拆借的,大家都相信胡雪岩有手段。其实是胡雪岩下的判断不会错。回头想一想,假定这一次恰恰是胡雪岩错了,或者是丝已囤了三月,利息已经进去了几千,忽然市禁大开,丝价大跌,恐怕我们一开场就看到的是终场的胡雪岩了。
幸好,结局甚为圆满。胡雪岩从官场、从洋场、从江湖得来的消息也都千真万确,没有纰漏,这一决断变成了现钱,胡雪岩经商的勇毅,得到了回报。
要做一个能赚大钱的成功的商人,必须有过人的胆识和气魄,简单说来,也就是要敢做别人想不到去做,或者想到了但不敢去做的事情,特别是,能察人之所未察,在人所共见的风险中看出人所未见的“划得来”,并且只要看准了就敢于去承担别人不敢承担的风险。当然,勇毅并不是决断的惟一因素,这种勇毅是有基础的,那就是对事情的全面彻底的了解、预见的眼光、正确的推断。
胡雪岩能以白手起家而至一代豪富,其间重要的在于他抓住了清末乱世这个时代的许多机遇。他是商场上的勇者,他曾说:“商人图利,只要划得来,刀头上的血也要舔”,他能在别人眼中充满危险的地方发现商机之所在,不怕风险,当机立断。他的经营生涯中充满了这样的例子。
在清廷攻打太平天国初期,胡雪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提前得知了官票即将发行的消息。一日,刘二爷在路上碰到了钱庄总管刘庆生,他将刘庆生悄悄地拉到僻静之处,从身上掏出一个铁盒子,取出两张银票交给刘庆生。刘庆生入眼便觉得异常,不同于一般的银票。只见那银票是皮纸所制,上面写的是满汉合璧的“户部官票”四字,中间标明“库平足色银二百两”,下面还有几行小字“户部奏行官票,凡属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并准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项,伪造者依律治罪。”平素刘庆生见识的银票不算少,但从未见过这种银票。因此,他问刘二爷,得知这银票在京里也是刚通行,听说抚署已经派人前往领取了,市面上不久就会流通;刘庆生将这两张银票揣入怀里,直奔胡雪岩处而去。
胡雪岩命刘庆生将来源钱庄和鸿财钱庄的大东家们请来一同鉴赏,以期弄清其来龙去脉。来源钱庄的大东家孙胖子,反反复复地端详,然后放下银票说:“我隐约听说,京里要发行新官票,没想到已经出来了,上面做事也够快的了。”
“这种官票不知道发行了多少,说的虽然是‘属将官票更换银钱者,与银一律’,但如果这种官票太多,现银不足,那咱们钱庄岂不要蒙受损失了吗?搞得不好,会招致灭顶之灾啊!”鸿财的一位大东家摇摇头,忧虑地说道。
善于察言观色的刘庆生此时将目光射向了胡雪岩,而胡雪岩此时却是满脸沉思之色。
客人走后,当刘庆生问起胡雪岩的意见时,胡雪岩摇了摇了头,又仔细看了看银票,说:“乱世出英雄。越是乱的时候,才越有机会。有其弊必有其利,最关键的是,我们随时都要抓住利的一面,就会永赚不赔。这就好比做米生意,跌得差不多时,就买进;涨得差不多时,就卖出。卖米是这样,做钱生意更是如此。你明白了吗?”
刘庆生也是聪明之人,听了胡雪岩的这番话,觉得颇有道理,自觉获益匪浅。但是要掌握好跌涨的趋势,这就要靠自己独到的眼光了,这眼光岂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它又从何而来呢?
刘庆生把自己心中的疑问提出来向胡雪岩请教。胡雪岩就此提出了他认为官票可行的几点依据:首先,京里发放这种官票,只不过是想聚敛银两,充实军饷,以对付太平军。其次,他认为太平军胜则骄,败则馁,不识人心,甘于守成,必不能成大器。现官兵得西洋利器相助,左、曾二位大人又带兵有方,故太平天国必败无疑。只要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朝廷必将感激。到时候,无论做什么生意,朝廷必将一路放行,这哪有不发的道理?
由此,胡雪岩作了一段精辟的论述:记住,做生意就要将目光放远,生意做得越大,目光就要放得越远,不要怕投资过大。只要能用到刀口上,投资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大生意的眼光,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下一省的生意;看得到一国,就能做下一国的生意;看得到国外,就能做下国外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
胡雪岩的这番高屋建瓴的话是刘庆生闻所未闻的,但再联想到胡雪岩在王有龄身上“投资”一事,不由得大为钦佩,暗自赞叹。
两天后,杭州钱业公司召集同行开会,商讨如何处理上头交下来的20万两“户部官票”。刘庆生作为胡雪岩的代权人,在召集会上复述了胡雪岩关于“户部官票”的观点,并率先认销了2万两官票。其他钱业同行也踊跃认销,结果20万两的“户部官票”还不够分派。
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钱业还出现此种景象,连德劭年高的钱业值军执事也颇为吃惊,对阜康钱庄很是佩服。自此,“阜康”这块招牌,不但在同行之间,而且在朝廷里,也立刻响亮起来,经过阜康钱庄转兑、私蓄的朝廷官员也越来越多。
胡雪岩之所以在做生意中能有“刀头上舔血”的勇气,首先源于他对时势、对商情的充分了解。这种勇气不是莽撞的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最后决定,所以他才能在各个机会来临时有惊无险,并稳赚巨额利润。
商场无处不风险,如不敢承担风险,唯唯诺诺,终不会有大气候,要想出人头地、称雄一方就必须具备大气魄、大胆识和果断的豪情,“成为王,败为寇”,视死如归地去玩一把,方不愧于一生。风险越大利润越高。
在当今激荡、迅捷的社会变革中,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里,稍纵即逝的机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并敢于尝试的,以静制动的保守观念使人无法藉此领略风骚,铤而走险已频繁出现在那些光彩照人的创业者身上,冒险精神已成为这个新时代中最畅销的口头禅,最有激励性的口号,最宝贵的财富。
乔治·索罗斯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际超级投机投资家,其投资遍布全球。他管理的“量子基金”在1992年9月一个月里赚了15亿美元,打破了以往的纪录。
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79年把11种货币的兑换率联系在一起,组成一种欧洲货币汇率连环保,允许各国货币在不偏离规定的“中央汇率”2.25%的范围内上下浮动。
如果某国货币汇率超出这一范围,各国中央银行就一致行动。出面作市场干预,以保持欧洲货币汇率连环保的稳定。
然而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政策不统一,货币受到当事国利率和通胀率的影响或强或弱。连环保的安排等于迫使各国中央银行买进疲软的货币,卖出强劲的货币以遏制外汇买卖活动造成的不稳定。目前世界外汇交易量每天达7000亿美元,相当于纽约证券交易所2个月的交易量。这使各国中央银行在市场发生狂飙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索罗斯早在1989年11月柏林墙崩溃,东西德统一后,就认为欧洲货币汇率体制已无法继续维持。因为这种机制要求欧洲各国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但是德国的统一使德国经济发展超过了所有邻国,因而其他欧洲国家指望依靠德国的货币政策是不适当的。
1992年9月,英镑对马克的汇率已降至上述范围的下限,尽管德国中央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大量买进英镑,仍无法制止英镑的下跌。当时英国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利率已经很高,用提高英镑利率的办法支撑英镑,会严重损害英国经济。于是英国要求德国降低马克的利率以减轻对英镑的压力。但在德国统一后,因重建东德,造成经济过热,开支过高,德国政府不得不维持高达10%的年利率以降温。所以德国中央银行拒绝了英国的这个要求。该行行长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讲话,称欧洲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只有通过贬值才能解决。他虽然没有点明希望英镑贬值,原意是希望重新组织欧洲货币。
精明的索罗斯识破了这篇谈话的涵义,认为这一次德国中央银行不会出面支持英镑了。本能和经验告诉他,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来到了,于是他放手大量卖空英镑同时买进马克。
英格兰银行终于被迫宣布提高英镑的利息,但是外汇市场认为这是一种恐慌的表现,因为英国在经济困境下不可能维持高利率。英格兰银行提高利率的效果适得其反,反而导致英镑一再下跌。
英格兰银行按照法律必须买进英镑,但是在汇率大跌,外国投机者狂抛英镑的情况下,索罗斯判断英格兰银行已无法维持这种购买,没有力量挽狂澜于既倒,惟一的出路是停止硬撑英镑而让汇率自由落到可以自由维持的水平。当时索罗斯以5%的保证金方式大量借贷英镑,购入马克。以期在英镑下跌后再买进英镑还债而净赚一大笔马克。这种保证金方式的借贷使原来的利润率变成了200%。当时索罗斯动用了量子基金的10亿美元作担保,使之发挥了极限作用。
果不出所料,英国被迫退出欧洲货币机制,英镑暴跌,欧洲各中央银行损失了大约60亿美元。索罗斯用卖空价值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60亿美元的马克。这一操作使他在1个月之内净赚15亿美元,创造了历史之最。
石油帝国洛克菲勒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冒险发家史和其敏锐的目光、卓越的思维创新像一部经典西部片一样令人如痴如醉。金融大王摩根一生无处不在冒险,在险风恶浪中遨游,时常有惊世之举,冒险的清晰目标和强劲手段使之在背水一战的险恶环境中屡屡获胜,终成一代霸业。同样,胡雪岩的经商生涯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是他过人的胆识、敏锐的判断、当机立断的勇气,带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这一点是值得后来的经商者注意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