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31907900000035

第35章 敢为人先,说干就干

胡雪岩早就想做军火生意,苦于无处着手,如今凭空知道了这条消息,正可捷足先登,虎口夺食,把这笔生意夺回来自己做。若是一般人来说,绝对不敢去冒这种大风险。

有一次,胡雪岩探知青帮要替太平军护送上海购来的一批军火。由于当时战火纷起,军火买卖利润十分巨大,回扣也不菲。胡雪岩早就想做军火生意,苦于无处着手,如今凭空知道了这条消息,正可捷足先登,虎口夺食,把这笔生意夺回来自己做。若是一般人来说,绝对不敢去冒这种大风险。

胡雪岩一旦决定做军火生意,就当机立断,决定大干一场。想罢,事不宜迟,他立刻坐轿赶往王有龄府宅。王有龄听他述说,高兴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刚才抚台黄大人召见我,商议要海运局拨一笔款子购置500条毛瑟枪,加强浙江绿营兵的装备,我正愁差谁去经办,你若有兴趣,可应承下来。”

胡雪岩心算一下,毛瑟枪每支约50两银子,500支需2.5万两银子,回扣一分以上,起码可获利3000两银子,是一笔好买卖。当下他立刻应允,请王有龄开了一张3万两银子的官票,预备到上海花费。然后收拾行装,雇了一只小火轮,连夜奔赴上海。胡雪岩之所以这样匆忙是因为他深知商场如战场,稍有懈怠便坐失良机。胡雪岩算定太平军购军火不会很快,洋商必定讨价还价,延误时日,把太平军逼到最后关头,好敲一笔高价。从高老三口中,胡雪岩得知太平军欲购500支枪,这批军火数量巨大,洋商不可能有现货,待从外国运来时,时间又过去一个月了。故而胡雪岩满怀信心要把这批军火半道易手,为己所用。

不几日,胡雪岩到了上海,求见上海青帮首领廖化生,说明来意。廖化生笑呵呵道:“生意人人做,就看谁占先,凭胡先生的才能,这笔生意非你莫属。”

胡雪岩谦虚道:“靠我单枪匹马,万难成功,还要老哥鼎力相助,事成之后,老哥可分三成利润,算是合伙生意。”

廖化生喜出望外,没想到胡雪岩如此慷慨豪爽,道:“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自家弟兄任你差遣。”

“我对洋商所知甚少,请老哥派一位懂行的弟兄陪陪我。”廖化生沉思片刻,说:“眼下有一位弟兄,在洋行当通司,外国话说得流利,深谙洋商底细,就叫他帮助你如何?”胡雪岩道:“最好,最好!”不一会儿,一位弟兄带进一名穿洋装着皮鞋脑后留辫子显得不中不西的青年,不伦不类,十分滑稽。廖化生向胡雪岩作了介绍,此人名欧阳尚云,在洋行干了多年,懂法兰西语和英吉利语,告诉胡雪岩说:因从小就在洋行当小厮,学会说洋话,天长日久,中国话反而生疏了。胡雪岩见他聪明伶俐,反应灵敏,暗忖今后得好生待他,将来同洋商打交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欧阳尚云果然对上海洋商了如指掌,问起洋商底细,如数家珍,娓娓而谈。胡雪岩从他口中得知,太平军向英商麦得利所购500支毛瑟枪,因现货不齐,麦得利向国内拍电报催运,商定下月初交货。胡雪岩算算还有20多天,不禁拍手称庆,真是天助我也,20天用来周旋,时间绰绰有余,商场规矩,只要货未交出,一切协议契约,均无约束,签约毁约,司空见惯。胡雪岩久经商战,有信心令麦得利改弦易辙,撕毁与太平军的签约,把生意转给自己做。主意打定,胡雪岩叫欧阳尚云同麦得利联系,亲自和他面谈。

第二天,欧阳尚云陪同胡雪岩,前去一家洋酒馆会晤麦得利。一路上,欧阳尚云不断向胡雪岩介绍洋人的礼节、习惯和规矩,不知不觉到酒馆门外。这时,麦得利快步出门厅迎接,他身材瘦长,像根晾衣杆,鼻子尖细且弯,令人想起鹰嘴。麦得利爽朗大笑,紧紧抱住胡雪岩,几乎令他喘不过气来,强烈的口臭使胡雪岩头晕目眩。热烈欢迎之后,胡雪岩在餐桌旁就座,开门见山同麦得利谈起那笔军火交易。麦得利连连摇头,说已同别人签约,不可失信。胡雪岩说知道你同谁签了约,那是一伙与合法政府作对的乱民。麦得利说自己是商人,商人只管做生意,而不问对方是谁,哪怕是魔鬼。胡雪岩反问对方:知道五口通商的条约吗,那是外国政府同清廷签订保护外国商人在华利益的,如今你们同反对清廷的乱民做军火生意,无异于反对中国政府,还能受到保护吗?

这一招很厉害,麦得利无言以对。胡雪岩抓住要害,进一步说,如果清廷得知这笔交易,派兵截获军火,那时你不但血本无归,还要受到政府追究责任,利弊如何,不是明白无疑吗?芽麦得利苦笑着,耸耸肩膀,两手一摊,表示无可奈何。他狡辩说,枪支已经启运,很快到达上海,若中途毁约,将蒙受巨大损失。胡雪岩告诉他,自己可以代表浙江地方当局买下这批军火,并可提高出价。麦得利双眼一亮,连叫“OK”,表示很有考虑必要。胡雪岩盯住他说,不是考虑,而是必须,否则自己将动用所有力量破坏麦得利同太平军的交易。

麦得利将信将疑,转向欧阳尚云,询问他胡雪岩在中国官场上的影响和势力究竟有多大。欧阳尚云告诉他,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胡雪岩的钱财,足可以买下浙江半个省的地皮,相当于英伦三岛的其中一个。麦得利惊得张大嘴巴,连连伸出拇指比划,金钱的力量立刻降服了他,麦得利明白同胡雪岩这样的巨富打交道,比同“乱民”太平军来往有利多了。

没费多大力气,麦得利就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同胡雪岩商谈起购买枪支的具体事宜。胡雪岩允许把每支枪价格提高一两银子,麦得利高兴得手舞足蹈,斟满一杯洋酒,同胡雪岩碰杯,庆贺生意成交。从中胡雪岩轻松地获利5000多两银子。

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胡雪岩有胆识,敢冒着常人都不敢的风险去做生意。也正是因为胡雪岩常常立足于“敢”字,才使得他生意一直红火。

所以胡雪岩常说:“生意场上的胜败就在于你‘敢’与‘不敢’”。所谓“敢”与“不敢”其实质乃是以胆识与谋略为后盾的。“敢”是因为有勇有谋有胆识,“不敢”是因为无勇无谋无胆识。敢于冒险,也正是在这“敢”与“不敢”之间的差别,产生出的结局会截然相反:一个是胜,一个是败。

胡雪岩能在商场上势力张扬迅速,常常立于胜地,就是因为他“敢”字当头,有勇有谋有胆识,敢于冒风险。

当有线新闻电视网之父特德·特纳准备建立有线新闻电视网的时候,美国各大电视网都采取嘲弄的态度,等着看他的笑话。在当时,搞电视新闻根本无钱可赚。新闻节目一向是各大电视网及其属下的电视台勉强进行的公共服务,为的是遵守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规定。因此创办有线电视新闻网的阻力不仅来自外部,而且也来自内部。

1980年春天,特纳已投入他自己的3500万美元财产,就在有线新闻电视网开播之前,他卖掉了夏洛特市的36频道电视台,这时他已濒临破产。除了现金投入和借债,他还把自己收藏的南非古金币兑换成现金,以发放员工薪金。

1980年6月1日,有线新闻电视台正式开始24小时连续播送实况新闻,并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建立了新闻办事处。播送直接的和未经编辑的新闻,能使观众立即看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事件,这是一种有别于以往的电视新闻的崭新形式。

但是,任何创新事业在开始阶段都是困难的。最初的3年对CNN来说是可怕的。第一年每月亏损200万美元。在1980年和1981年,特纳的资金流通一再濒临绝境。在特纳得以说服汉华实业银行和花旗银行同意在3年内向特纳广播系统公司贷款5000万美元之前,CNN的经营赤字已高达2400万美元。为了获得这笔贷款,特纳必须支付比最低利率高3个百分点的贷款利息(每年300万美元),并且以特纳广播系统公司的3年广告收入作担保。这是一项巨大的冒险,但这也表明了特纳对CNN执著的奉献精神。

到1983年,乌云终于开始消散。这一年,CNN的家庭订户达到2600万户,占美国全部有线电视用户的71%和电视用户的30%。1981年12月,特纳创办了第二个24小时连续播送新闻节目的电视台——新闻摘要台。

新闻摘要台可以说是CNN的第二频道,将CNN的新闻加以浓缩,每30分钟更新一次内容。用特纳的话来说,如果CNN是“一份你能观看的报纸”。那么新闻摘要台使观众在任何时候都能浏览最重要的新闻报道。1982年4月,有线新闻电视网的广播电台开始运作,一天24小时直播新闻节目。

1982年6月,美国广播为了与CNN竞争,与著名的西屋电器公司联合创办了“卫星新闻频道”(SNC)。可是,由于经营不善,广告收益不佳,最终于1983年10月被特纳收购,并入了新闻摘要台。

到1991年,特纳名下的有线电视台的有线电视用户已占美国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30%以上。CNN已成为居“娱乐和运动节目电视网”之后,名列第二的有线电视频道,并被认为是特纳的最重要的电视网。到1991年,CNN已拥有6000万订户。CNN除了向西方国家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农村市场提供节目,已把其广播信号传送到85个国家和地区。特纳广播系统公司的年收入已达到18亿美元。

特纳具有赌徒的心态,他总在冒险生活。特纳能有今天的成就,与他当年以总价值1亿美元的全部家当冒险,创建有线新闻电视网不无关系,他还曾经拿全部家当冒险,企图收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并在成功地收购米高梅影片公司的过程中几乎丧失全部影片。正如他所说的“最好的忠告是永远不做任何事情,如果你永远不做任何事情,你当然不会遇到烦恼。可是,你也永远不会获得任何成就”。

特纳勇于冒险,也敢于冒险,以全部财产作赌注来发展有线新闻电视网,其不断的追求不仅使用户追随其意志,而且使竞争对手也心服口服,在有线新闻上臣服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