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心养性养生
31904500000057

第57章 冬季养生之道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是讲的冬天的养生之道,亦即养阴之道。意思是说,冬季十、十一月、十二月,阴气盛极,万物潜伏,自然界呈现闭藏的气象。水冰地裂,万物的生机没有受到干扰,都潜藏起来;人们应当早睡晚起,早晨等太阳升起后起身;使自己的志意伏匿,保持安静,好像有私意在胸中,又像所求已得而不外露,使神气内藏;应该避寒就温,不要开泄皮肤出汗,致使阳气频频耗夺,这就是应冬季闭藏之气,调养人体“藏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逆了冬季闭藏之气,就要伤害肾气。冬季伤害了肾气,到了春季,就要发生痿厥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冬季养“藏气”不足,至春奉养“生气”力量不够。

从原文来看,冬天养阴主要体现在:“早卧晚起”,早些睡,晚些起,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机潜藏,以适应自然界之闭藏,亦即养阴之意;“使志若伏若匿”,是指神气内藏,亦是养阴之意;“无泄皮肤”,不要开泄皮肤出汗,是保护阳气,津液不耗伤。

上述原文从精神、起居、运动方面论述了如何养阴,中心意思是要人们在冬天时,一定要让****藏蓄于内。

严寒的冬季是从立冬日开始,此时,人们又应该怎样养生,以使身体健康呢?

(一)冬防严寒

严冬,气温明显下降,有些人经不住天寒地冻而生病了。寒冷刺激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冷损伤,如冻疮;另一类是冷敏感,如寒冷型多形性红斑综合征等。治疗冷损害以防寒保暖为主,有时可服用一些活血化淤、温里散寒的中药,如当归、红花、桃仁、附子、赤白芍等。平时还要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加强手脚的活动,所谓“动则生阳”即是此意。对于老年人来说,尤需注意避寒,因为老年人的血液循环较差。由于随着气温的下降,许多疾病的死亡率皆有所增高,所以老年人一定要随时注意保暖防病,贴身要有一件皮毛背心,棉鞋也要稍大一点,最好在鞋底的毡垫上均匀地撒一层生附子末,然后用棉布缝好,放在鞋里,这样可预防冻疮,使四肢气血流通。

若冬季骤然转暖,一些传染病就会流行,其中对人们威胁最大的莫过于流行性感冒。为了有效地预防流感,居室内部要经常通风,也可用醋熏房间。

(二)坚持冬季锻炼

冬日虽寒,仍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这是强壮身体的重要方法,但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此外,在冬天冷高压影响下的早晨,往往会有气温逆增的现象,即上层气温高,而地表气温低,大气停止上下对流活动,因而工厂、家庭炉灶等排出的化学性大气污染物,不能向大气上层扩散,于是淤积和停留在下层呼吸带,这时,在户外故早锻炼的人们正好受其害。因此,从大气污染的角度来看,早晨室外锻炼是不适宜的,尤其对一些老年人更不适宜。冬季锻炼可分室内锻炼与室外锻炼两类:室内锻炼的项目有强身按跷、导引、气功、保健功、太极拳等;室外锻炼可有长跑、竞走、武术、滑冰、滑雪、体操、球类等。

(三)饮食调养

中医养生学认为,“秋冬养阴”,因此,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是“保阴”,像团鱼、木耳、藕、芝麻等物皆是有益的食品,亦可有一定量的脂类。要多吃点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及绿豆芽,避免发生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缺乏症。养生家多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

(四)起居调养

冬三月,天地闭藏,在起居方面则要顺乎自然,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认为“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在冬天,人们应该早些睡,而晚点起,这是因为早睡,可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能养人体阴气。除起居作息合理安排外,还必须保持室内温暖恒定。室温低则易伤之阳,而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大,又很容易外感,还可引起很多其他疾病。

(五)精神调养

总的原则是要保持精神安静自如,含而不露,如像把个人隐私秘而不宣,又如得到久之渴望之珍品那样满足。严寒的冬天,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抑郁不欢。科学证明,冬天确实会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

只要做到上面所说的几点养生要求,你就会身体健康地度过寒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