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心养性养生
31904500000019

第19章 通补兼施延缓衰老

根据“脾肾虚损,胃肠郁滞,气血失和”的衰老机理,立“补益脾肾、通腑降浊、调和气血”为延缓衰老大法。

老年人脾肾虚损,胃肠郁滞,腑气不通,气血失和,表现出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的复杂病理特点。我们根据脏腑互为表里的生理病理关系,及“六腑以通为补”和“气血冲和,百病不生”的理论,采用补脏通腑、脏腑同治的治疗大法,主张延缓衰老宜用补益脾肾、通腑降浊、调和气血之通补兼施法,以补为主,寓通于补,以通为补。既可补益脾肾之虚损,又能使胃肠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老年人的气血流畅,同时也使补而不壅、滋而不滞,真正达到延缓衰老之效。

所谓“通”,非同于下法,而是泛指通降理气,活血化淤,利湿化痰等能使病邪外出,气血通畅的治疗方法。而“通补”有双重含义:一是通过调理,使胃肠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即所谓“以通为补”;二是指在用补益药中配伍辛通流动之品,使补而不壅、滋而不滞,又称“疏补”。我们认为老年人生理特点是以虚为主而夹有实邪,虚在脾。肾,实在胃肠郁滞,气血失和,故治疗以疏补、以通为补或补中兼通。补法是“阖”,通法是“开”,补在于补虚,通在于祛邪,脏阖则精气足,腑开则废物才能及时排出体外。脏腑开阖适度,才能保持健康的生理状态。只补不通,益气则壅滞,养血则滋腻,反而会影响运化通降的功能;反之,只通不补,通泻太过则伤脾肾二脏之精气,致腑气虽通,气血调畅,邪气虽去,但脏气损伤,虚弱难复,又可使腑气更滞,气血失和,加重衰老。显而易见,此通补法既不同于峻补、守补,也有别于单纯的通法或下法,既非常适合于老年人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的生理病理特点,同时还能避免攻邪伤正和扶正恋邪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