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穷日子 富日子
31899500000007

第7章 致富之道(2)

伟哥和五块泥板

朱辉

或许因为自然灾害频繁的缘故,中国人自古就有节俭的生活习惯,一般百姓总要积攒一些钱作为防病防灾防老之用。因此假如葛郎台先生移民中国,大概也出不了名,如他一般吝啬的家伙估计大有人在。然而世事变迁,时至21世纪初,我们的周围都象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月光阿哥”、“月光格格”,中国某些一般市民的生活水平大有迅速超英赶美之势。不过与之对应,我们的负翁数量也大大超过了欧美的富翁。近年来,上海家庭的债务比例高达155%,北京的家庭债务比例达到122%,而美国平均家庭债务仅为115%。于是,住在装修精美的复式楼里每天吃方便面;晚上开着私家车偷偷跑“黑的”,躺在一万多元的床上担心这个月按揭拿什么还……这些成了白领小资一族独特的生活景观。超前消费如同伟哥,让你在得到一次次瞬间的快感之后,不得不面对长期的萎靡不振。于是,我们又想起了达巴希尔,这个5000年前成功地由负翁变成富翁的伊拉克老兄。

达巴希尔有个著名高级技师的父亲,因为有这样一笔“无形资产”作为信用保证,达兄可以成功地从许多富商那里借到钱,过上腐败而又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然而,达兄没有其父的高超技术,在巴比伦城只是一个中低收入的小白领,可想而知他的别墅门口很快成了讨债者联谊沙龙,他一上街就象名人一样身边很快围满了人——债权人……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把老婆送回娘家之后便加入了黑社会,从事起强盗这项很有钱途的职业。可是别人事不过三,他运气不好,第二次就不幸被抓住被作为奴隶卖到叙利亚。原本他是要被主人处以宫刑的,如果这样或许我们今天会看到一本阿拉伯文的《史记》或者《葵花宝典》,不过达兄估计有汤姆克鲁斯兄的相貌、周润发的气质,因此主人的老婆希拉女士在对他进行了一番深及灵魂的启发之后,送了两头骆驼帮他逃回了巴比伦。于是有了达兄为我们留下了五块泥板,它们堪称个人理财方面的《葵花宝典》。

第一块泥板上,达兄决定自己任何收入的1/10都必须储存起来,以便有备无患。他说一个人若能将他用不着的黄金和银子存在口袋里,将为他的家人带来益处。如果一个人在他的口袋里永远只留一丁点儿铜板的人,那就{L-End}表明他对家人漠不关心。至于那些完全没有积蓄甚至欠债的人,则是对家人残忍,而且他自己的内心也会遭受痛苦。因此,任何盼望有所成就的人口袋里都必须有富余的钱,这样他才可能去爱他的家人。看到这些话不由让我想起身边某位“月光阿哥”,他早早地过上了有车有房的高尚生活,为此每月要还4000元按揭。如他期望的,这几年他没有失业,身体也没出什么毛病,可是他那70岁的老爹不久前却不幸大病一场,医疗费需要数万。“月光阿哥”这才想起当初贷款时居然没有想到老爹已经年迈,不负责任的超前消费从某种意义上是可耻的,往往等你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只能留下悔恨。

达兄还决定自己所赚全部收入中应有7/10用来养家,这样既能让家人衣食无忧,同时又有些余钱用做额外的花销,以免遭受缺乏乐趣和享受的生活。想想那些为了住豪宅不得不让全家人长期节衣缩食的朋友,你们借债难道是为了让全家一起吃苦吗?

第二块泥板中,达兄说自己收入的2/10,必须老实、公平地分成若干份,用于偿还给那些曾经信赖自己,借钱给自己的债主们。这样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能还清所有的债务。这点对于许多国人是不会去考虑的,银行贷款到期不还,人家会封你的房子收你的车子。至于找私人借钱,有就还一点,没有就拖着。钱借到手了,债主也就成了孙子,不必去理会他们怎么想了。正因为羞耻感和责任感的丧失,我们许多负翁缺乏努力去创造财富的紧迫感,从负翁翻身为富翁也就变得格外艰难。

第三块泥板中,达兄说他去拜访了每位债主,向他们解释,自己现在除了赚钱的能力之外,再没有别的资源可以用于还债,希望将自己收入的2/10平分后还给债主。现在只能偿付这么多,再多就没有办法了。但可以保证,假如他们有耐心,到时候达某终将尽自己的义务全数清偿债款。达兄相信,面对和偿还债务比赖账躲债更为容易。

达兄的这种做法在现代人看来需要不小的勇气,因为大多数人是有惰性的,潜意识里希望把困难拖到明天。债主躲还躲不过,自己找上门去,遇到几个素质差点的,给你点羞辱说几句让你下不来台的话是难免的。不过达兄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主动上门,一来显得厚道,并为自己可以大白天在街上行走创造条件。二来世界上最希望你发财的人是谁?不是你的父母、妻儿,而是你的债主,只有你发财了他们借出去的钱才有回来的可能。在达兄由负翁变成富翁的道路上,几位债主起了关键性的帮助作用,债主可以转变为事业上最真诚的朋友,达兄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你呢?

第四块泥板中,达兄说自己开始有些积蓄,终于能在朋友面前开始抬头挺胸了。到了第五块泥板,他偿还了最后一笔债务,大摆宴席,庆祝自己依靠勇气和决心终于完成了目标……

过度的超前消费是伟哥,因为它能带来最初的强烈快感,许多人明知道有害健康依然会去冒险尝试。当你开始体验到“伟哥”的危害时该怎么办?向达巴希尔学学吧,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再加上一点运气,你也能从负翁变成富翁。

点评:未富先负,这是当今许多年轻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先负起来的那些人起初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往往非常乐观。可是渐渐地,他们就会知道薪水不一定会越拿越高,房价不一定会一直暴涨下去……对于未富的自己,凡事还是得有个预算,才不至于某一天沦落至四处躲债的境界。

性格怎样决定财运

性格有无好坏之分?这个问题或许会难倒外国人,不过在中国,答案很明确:有!建国之后30多年里,内向型性格似乎稍占上风,因为社会上推崇“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虽然沉默寡言不一定代{L-End}表老实巴交,其中不乏内藏奸诈者,可是经验主义让人们笼统地觉得话少就代{L-End}表可靠、老实,夸夸其谈肯定不是好人。

随着改革开放,外向型性格逐渐咸鱼翻身,占据了压倒性优势。与之对应,内向甚至被认为是性格缺陷,需要矫正。这样的认识源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外向者容易发财,内向者难以适应社会。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开过小餐馆,做过啤酒批发业务,曾经有段日子,的确感受到外向型性格更有优势。比如开餐馆时,小巷子里一溜七八家同行,僧多粥少,竞争异常激烈。怎么竞争?除了努力提高烹饪水平,拉客是免不了的,每家都会派一人站在门口“骚扰”过往的疑似潜在顾客,连拉带拽。好不容易拉进一两个,老板就要开始买嘴皮子了,又是递烟又是套近乎,希望把客人留住。这种情况下,性格内向,遇事“温良恭俭让”,肯定会第一个被淘汰出局。

至于啤酒业,当时更是粗线条行业,不争不抢,根本无法对付竞争对手,所以更得外向性格才行。正因为低端商业往往得靠胆子大、脸皮厚取得竞争优势,而一般老百姓能接触到的有钱人,通常也就是这个档次的生意人,因而外向性格更易发财的印象,在底层民众中根深蒂固。

然而越往上走,接触到所谓高端人士,你就会发现明显外向的人越来越少。我做过某高端外资西厨品牌的业务代{L-End}表,那段时间经常跑四星、五星级酒店,通常要找相关副总商谈。到了这个级别的管理人员一般都比较稳重,你说得多。他听得多。他的回应,往往只是简短的一两句。后来我做策划,接触到一些房地产大老板,几十亿身家,就更是惜言如金,看上去完全是内向性格。

“他们创业之初或许不是这样,可是江湖越老、胆子越小,知道言多必失,满嘴跑舌头,会给人以轻浮、不稳重的印象。所以地位越高,话越少……”一位同辈告诉我。

性格有好坏之分吗?随着阅历渐深,你的回答会从明确变成疑惑。其实大多数人的性格原本就很难归类,诸多喜剧明星在台上妙语连珠很外向,可是在生活中都以内向自居,比如郭德纲、陈佩斯……我接触过的某位大老板,平日里对下级、同行惜言如金,但对高级别领导则很外向,鞍前马后嘴里很热闹。可见人有多面性,难以标签化、符号化。而同一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也会{L-End}表现出不同性格。一位出身贫寒的老板,当年在摆小摊时能吆喝善拉客,很外向;后来身家过亿,就很矜持内向了。

性格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分出优劣,比如内向到了自闭症的程度,或外向到了多动症,就需要治疗了。除此之外,难分好坏。能与环境适应,最大程度达到身心愉悦和事业进步之间的平衡,就是好性格。反之,顾此失彼就是不良性格。

点评:现代社会,女人怕撞衫,因为衣着彼此相似,就不时尚了。男人怕拾人牙慧,尤其玩幽默,如果抖出一个“包袱”,一下就被别人听出是从网上抄来的,肯定大感丢脸。唯独性格方面,似乎不怕相撞。几乎一边倒青睐外向性格,其实大谬。适合自己的性格就是好性格,就是能带来财运的性格。

寻缘把脉

虽然各种洋节打败了国产的大多数“土节”,好在春季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我们甚至丝毫不担心有朝一日它会被舶来品取代。

春节有着许多洋节也具有的特性,比如狂欢、休息、温馨,同时它又有洋节不具备的内涵:梳理人脉。这一点在日益务实的今天格外重要,所以我们才对春节能永远兴旺下去充满了信心。

岳父退休后在一家效益不错的私营公司打工,过年他用于走家串户的费用高达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强。然而岳父丝毫不心疼,他认为这不是花钱,是投资。这些钱用出去了,可以保证他来年收入的稳定和增长。岳父的人脉网很简单,基本都来自于血缘关系。许多年前,他所在的小村庄陆陆续续走出一批去省城闯荡的开拓者,许多年后便有一批姓陈的来自陈家湾的人,遍布这个城市各个角落,他们互相帮忙互相提携。初一到十五,仅在血缘范围内走动,就足以消耗掉他们过年所有的时间和资金预算。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已经进城许多年了,岳父他们身上重血缘的农业社会特征依然挥之不去?分析起来,大约因为他们曾经非常缺乏安全感,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孤立无援,是血缘建立起的最原始人脉让他们彼此有了依托。如今岳父的老板(他堂弟)已经身价过亿,公司里除了技术人员,管理层全是家族内成员。他们村里愿意到他公司干活的都来者不拒,最不堪用的也可以安排个门卫的工作。

相比岳父,我父亲过年用于梳理人脉的开支几乎为零。父亲是因为“支内”从上海移民到本地的,骨子里继承了上海人的淡漠,兄弟姐妹之间都是一分一厘算得清楚,和其他人当然更热乎不起来。无朋无党作为古代清官尚可以博得一些虚名,父亲一介现代草民,身处很讲人脉的内地,如此“脉象”当然注定万事艰难。自己一辈子没有混上个“长”字不说,我们走上社会后也都起步艰辛,无“原始人脉”可依。

传说西方习惯按规则办事,人脉不很重要,于是许多国人心向往之。然而却都明白有生之年,国人讲关系的习惯是无法改变的,不能改变便只有适应。怎样建立人脉?无非寻缘:血缘、地缘、学缘、业缘……两代之内从农村出来的人很有优势,他们很容易靠血缘、地缘建立最基本的人脉网络。而老牌城市人就麻烦了,一切的“缘”随着时间推移都可以被稀释,唯有你手中有一些“原始资源”,才有可能交换出若干人脉。

“真累啊!”过完年,不少人长叹一口气。也难怪,对于许多人,过年其实是一年中工作量最大的时段。寻缘把脉,弄不好就笑肿了一张脸。

点评:“磨刀不误砍柴工”,如今指的“磨刀”可不是刻苦学习钻研某项技能,而是梳理人脉。可想而知,大量精力用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难免身心俱疲。何况如同一段网络笑话所言,“即便自宫,未必成功!”如果“号脉”一辈子,一无所获,人生会是何等悲催。寻缘把脉还是悠着点,抱一颗平常心,不要寄予过多希望。

一言难尽的资源

朱辉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几年前在《天下无贼》中,葛优说出了这句之后流行了许多年的台词。何为“人才”?各类书籍中都没有标准定义,按世俗的理解大概起码应该是有用的人吧?至于何为“有用”,继续推理下去就更加复杂了。现在世面上最有用的似乎是手里有些“资源”的人。

一直以为“资源”是指物产,比如中东拥有石油资源,长江流域有水资源。说到某人很有“资源”,以往我会以为他是地主,家里有几亩地或者鱼塘。直到几年前的某一天我才恍然大悟,现在社会上所说的“资源”不是这些。这某一天的下午,某个刚办不久的行业杂志的主编从广州打电话给我,之前我一个文友把我介绍给他当编辑部主任。文友吹嘘了一番我的文笔如何如何了得,所以接电话时我的心情是愉快的,并且做好了思想准备,万一他要给我戴高帽子,我一定要忍住内心的得意,怎么也得谦虚几句、低调低调。不料主编兄一句也没有谈及文章,开门见山地问我手头有没有资源?

“资源?我没有啊,我老家有套旧房子,不过房主是我父亲,他老人家还健在……”我说。

“您真幽默。我们南方人说话直接,办实体嘛都是为了经济效益,我们聘请您,当然首先是要考虑您会给我们带来多大利益。比如您在发行方面有没有路子?在宣传系统有没有关系?在我们这个行业内部不能不争取到一些客户……”他开始循循善诱。我终于明白了,所谓“资源”是指人脉方面的。然而做文字工作,为什么不是首先考察文字能力,而是考察“诗外功夫”呢?

我最终没有加盟这家据说很有前途的杂志,不过后来渐渐对于“功夫在诗外”加深了理解。一次,{L-End}表舅忽然打来电话,气急败坏地说去一家公司讨债与他们老板发生争执,现在与保安打将起来,要我随便找个记者朋友过去曝光。大概是现场形势紧急,说完他就挂了。虽然我在一家小杂志当编辑,平日也写过些文章,可是报纸记者并不认识几个,编辑认识得比较多,但都不是我一个电话能够呼之即来的。于是,可怜的{L-End}表舅最终没有等来“杀手锏”,晚上挂着彩上门鄙视了我一番:“亏你妈说你写了好几年文章,在日报、晚报上常常发{L-End}表,原来都是吹牛……一个记者都号不动,这么多年文章白写了。我今天是又受伤又丢人啊……”

面对{L-End}表舅的鄙视,起初我还不以为然。写文章是为了号得动记者?否则就白写了?这是什么逻辑。按照这种逻辑,李白、杜甫都应该遭到鄙视了。然而,事实证明{L-End}表舅的思想是很有群众基础的。我的“文名”被一些亲朋好友传播开去之后,时常受到这样的称赞:“写文章好啊,和报社里的人混得熟了,有什么麻烦一个电话就搞定了……”原来写文章最大的意义就是获得“呼风唤雨”的资源,可以为自己和朋友排忧解难。

也许是群众因为不了解文化领域,错误理解了写文章的意义。可是,我很快找到了一个同病相怜的难友,在高校当老师的刘先生。在高校当老师在如今可是比公务员更体面的金饭碗,可是刘先生却也得不到周围人的羡慕或者尊敬,在他们眼里他是个不怎么样的大学老师。

“我们楼下张老师那是什么水平,前几年就在外面承包了一个印刷厂,院里面学生的复习资料都是他垄断印刷的,现在别墅、汽车都有了……”刘太太对我说。原来她们眼里的好老师也不是学问有多好,授课有多受欢迎,而是属于开发利用“资源”去挣大钱的人。可见不久前媒体披露研究生选择导师,往往紧盯那些富翁教授,想必也是想借用富翁教授的“资源”沾光也提前富起来。

当拥有“资源”的多少成为衡量各行各业所有人才的世俗流行标准,原本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趋势被扭曲了。无论你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公关能力都成了首先要培养并且不断“升级”的能力。如果你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在本专业再怎么钻研也是没有“资源”的无用之人。这种风气下,人际关系也变得过于势利起来,有“资源”的人互相交换“资源”,变得越来越强势,越来越容易致富。没有“资源”的人荒废本职,把主要精力用于寻找开发“资源”。

《贞观长歌》里有一集讲唐军北伐颉利,在选副帅时,百官都推荐尉迟敬德,唯有房玄龄推荐新秀李勣,李世民犹豫再三选择了尉迟敬德,结果尉迟敬德谋略不足不听李勣劝告出了大错。李世民反省自己的用人之道,说:“文官需要圆,能够平衡方方面面关系就可以了,才能稍有不足还可以忽略。武将是实打实要上阵较量的,没有真本事是万万不行的……”其实目前社会上的大多数工作更像武将,需要专业上的过硬,就本职工作而言,并不需要多少“资源”开发能力。一个社会就整体而言,更需要每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才能使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

21世纪最缺少的不是“资源”家。

点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就是国人观念中的资源利用。可是这种“靠”常常被理解为挟持,利用对于“山水”的控制权竭泽而渔,尽量多捞好处。而且有了这些“资源”,就有了与人交换利益的本钱,这样的“靠”其结果肯定是靠倒了一座山,靠坏了一池水。

做梦何必脱产

朱辉

“你每天回家还是在写豆腐块吗?”一个朋友从南方打电话过来。

“是啊!”我答道,语调显然是没有多少底气的,可能潜意识中把写作列入了没有什么出息的行为之列。

“还是不要写了,没有前途的,你看看……”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现在的老板是怎么起家的,听起来着实诱人。现在可以称得上诱人的发家经历绝不是那些励志杂志刊登的艰苦创业纪实,阿信那种吃苦一辈子才混成亿万富翁,到死没有享受过几天幸福生活的成功已经不那么吸引人了。现在我们羡慕、神往的成功是别针换别墅,空手套白狼那种,得来全不费功夫,那才会让人心驰神往。

“是吗?这么容易一年就挣两三千万!”我下意识地托住下巴,同时挡住可能从嘴角流下来的“哈喇子”。

然而到哪里去找块地说服人家把开发权交给我们,让我们去当坐地招商的无本开发商呢?这个着实犯难。阿Q在未庄还可以把赵老太爷意淫为本家儿子,甚至搜寻在举人老爷家搞家政服务获得的一点人脉资源,我在本市亲戚都很稀少,哪里会有什么“资源”?

在脑海里搜索数日,终于搜索到一个在土地局当科长的小学同学。2月份刚开始,我便迫不及待地去给他拜了个早年。

“你是?”老同学在我的不断提示下沉吟了半天,终于隐隐约约记起有我这样一个小学同学。坐了一会儿,天赐良机,打麻将三缺一,我便在他们家玩了一下午。

有了第一次拉近距离,过年期间我第二次去就直奔主题,告诉了他这个发财良策。

“什么?我这个纳米级小官会有这个能耐?拿地是这么容易的?说句老实话,真有这个能耐,我何必找别人分享,自己家亲戚去操作不是更放心吗?”他开诚布公地说。说话时没有眨眼睛或者转动眼珠,估计是真话。

是啊,人家有这样一个注定可以发财的机会,又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地送给你?看来空手套白狼不是每个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尝试的。

折腾一个月去找项目,代价是少了二三千稿费,虽然这两三千只是亿万富翁的一顿早餐(还是比较低调的早餐)。可是对于吾辈,这两三千在日常生活中可是大写的“两三千”。

归于平静,继续写稿,继续上班。开年上班第一天,发现少了两个同事。一打听,创业去了!他们听说做盗版书利润相当丰厚,于是合伙成立了一个文化公司。因为“低调”,没有去工商部门注册。

但愿这两个外地来的年轻同事的这场发财梦不要成为恶梦。

“你还在那个小杂志混着呢?没有前途的。这些天股票行情不错,一个月挣几万都不稀奇……”昨天,一个老同事(现专职股民)打电话对我说。

放下电话,我还是编我的稿子。至于炒股,偶尔去交易所看看就可以了。做梦本来就是业余时间在家里完成的,做梦一旦职业化了,梦往往不再是好梦,尤其那些关于发财的白日梦。

今后,我不打算做专职“梦民”了。

点评:好梦给人带来希望,催人奋进。恶梦有的一开始也会让人亢奋,其振奋作用往往更大。只不过前者是营养品,能增强体质,让你越跑越有动力;后者是兴奋剂,短暂的激情过后必然是萎靡不振。鉴别起来其实不难,梦靠不靠谱?按照自己的社会经验冷静判断一下,就能知道。

绑住用人

“晚上一起吃饭?不行,没有空。晚上我得加班排稿子,我们当编辑的总是很忙……”小丽对着手机说。

自从在网上认识了一批车友(自行车),小丽就成了有“组织”的人,双休常常集体骑车出去郊游,游着游着电话便多了起来。面对那些“组织”框架外的私下邀请,小丽回绝的次数比较多,电话中最常听到的两句关键词是“我很忙”、“我是编辑”。前者显然不是事实,我们杂志其实清闲得很;后者虽然并非虚构,不过我们这样的私人小杂志太不起眼,因此在外面通常低调得不敢自称编辑。

“你得让别人觉得你是个有用的人,人家才会有兴趣和你交往,你才能构建自己的人脉网络,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没想到小丽这样的80后女孩这么成熟老练。

不久,小丽的人脉就带来了经济效益,她私下接了另一本小杂志的文字编辑工作,上班时身在曹营做着“曹”“汉”两家的事,拿两份薪水。按说她在我们编辑部水平只是一般,如果不是有人觉得她是用人(有用的人)加以引荐,她绝不可能接到这样的兼职。

去年我搬了家,住进新居之后,老婆筹划着摆酒请客。“你不是最怕麻烦,不愿意搞这些俗套吗?”我有些诧异。“现在这个社会孤家寡人干不成什么事情,工作又不稳定,常常跳槽,人际关系资源怎么才能保存壮大?只有靠不时地组织请客、办喜事绑住已有的资源,发展新的关系……”没想到才结婚两年,原本天真无邪的老婆就出落得这般成熟。

请谁呢?按照以往的惯例首先是近亲。可是虽然血缘近,看看那些名字却陌生,很久没有来往了。于是随便打几个电话邀请一下,没空来就算了。远亲中颇有几个能人,当然得重点邀请。有的和我们地位有些悬殊了,实在拉不来也没办法,好歹人家加深了点印象,以后万一有什么事相求,不至于被作为陌生人。接着是老同学、老同事……名单排出来一看,基本都是某方面“有用”、或者未来有可能成为“用人”的人。当然也有几个是纯粹友谊层面的朋友,不过他们在电话里说没时间,我们便很爽快地放过了他们……

“星期天有没有空?我给儿子办周岁……”昨天晚上,以前公司的部门经理突然打电话相邀。“恭喜啊!不过我们正好……”我推脱道。不知道潜意识里是不是觉得今后他和我们不会有什么合作可能,不值得劳命伤财去凑热闹。不过我内心有些感谢他,至少他还觉得我“有用”。

“那以后有空来玩。”他很爽快地放过了我。看来我在他眼里并不是“用人”,不免有些惆怅。然而转念一想,能被作为朋友其实更值得高兴。

通过办各种各样的“喜事”绑住各种各样的关系,谋求潜在发展机会。现代人用新思想传承着旧传统,这也算是一种“对立统一”吧?

点评:“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句话听起来很温馨,可是仔细琢磨一下又很寒心。扪心自问:我有没有能力帮助朋友“走路”,没有!那别人还会在内心把你当朋友吗?朋友的概念一旦变成了“有用的熟人”,我们难免都会孤独。

别无选择的盲目

数风云人物,就产量而言,近二十多年无疑是高产期。虽然这些风云人物大多只是匆匆过客,没几年就淡出人们的视野,被滚滚“后浪”淹没了,可是他们对于普通老百姓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当年的“股神”杨百万。

“我们厂党委书记今年到宿舍区来拜年,居然说‘恭喜发财’了……”八十年代中期的某个春节,我所居住的工厂宿舍区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新闻。那个时代,报纸、电视并不能给普通老百姓带来多少资讯,你的官职高低决定了你获得信息的多少。宿舍区里的人能够接触到的最高干部就是厂党委书记。有句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他就是我们全宿舍区居民了解政策冷暖的那只鸭。

将信将疑中,一个个个体户在我们身边相继发了财,过上了天天抽“希尔顿”,餐餐吃“爆京片”的幸福生活。于是,我们彻底相信了国家确实在鼓励我们发家致富。相信归相信,羡慕归羡慕。可是怎样才能发财呢?靠工厂发的百把块钱工资显然是不行的,辞职去干个体户?个体户是没有劳保的,年纪大了没有退休金、没有公费医疗、没有住房分配,尤其后者,在当时的城市里你再有钱也买不到房子。有了这些“没有”,除了农村进城、“两劳”释放、待业人员,没有几个城市居民敢于砸了铁饭碗去抽“希尔顿”、吃“爆京片”。

等待着,等待着。90年终于来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风云人物杨百万。与以前的王进喜、陈永贵不同,杨百万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事迹可以去感染人,也不是小时候就跳粪坑救人的“高大全”英雄。他感染人的惟一原因就是他姓氏后面的“百万”二字,他就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眼里的“李嘉诚”、“比尔盖茨”。除了百万,另一个使他能成为平民偶像的理由是他的身份只是某单位仓库的前主任,他炒股用的本金也是大多数老百姓拿得出来的。另外,炒股不必辞职,可以端着铁饭碗炒,这点大大增加了社会各阶层的参与性。

“和尚动得,我就动不得。”这是中国老百姓最惯用的类比思维。杨百万这个“和尚”如此普通,因此他的发财能够激发出来的“动力”可想而知。于是,证劵交易所里便挤满了拿着菜篮子的老太太、打着毛衣的少妇、从办公室溜出来看行情的小干部……

沸沸扬扬了几年之后,证劵交易所门口卖盒饭、摆报摊的小贩大多发了小财,老太太、少妇之类小股民不是割掉了积累多年的“血汗肉”,就是炒股炒成了“股东”,眼看着理论上的资产一点点变少。

杨百万当然是无罪的,他并没有号召大家跟他学。是老百姓太傻了,明知自己不是那块料还要去送钱?当初确实是许多专家这样认为,可是现在回头看看,那时候你在想保住自己的“劳保”、“房子”的前提还想发财,有什么渠道?除了炒股,别无选择。

杨百万随着漫长的熊市渐渐被封存到了中老年人的回忆中,这时一个虚拟的进口理财偶像横空出世,那就是某个按揭买了一套大房子的美国老太太。该老太太除了性别和虚拟的国籍以外,公众对之一无所知。她是肯塔基人还是加利福尼亚人?年轻时是律师还是清洁工?为什么她一个人还按揭,难道她一直是独身主义者?虽然疑点重重,不过国人一向不喜欢理性思考,习惯了靠“感悟”去领会精神。很快,从舆论到老百姓,效仿美国老太太,鄙视中国老太太就蔚然成风了。

象股市一样,敢于盲目第一批进入房市的勇敢者同样收益颇丰。买房之后,房子和工资都飞快地增长着,要还的按揭还是每月几百、千把块,于是越还越轻松。当年几万元买的房子不过三、四年工夫就变成了几十万,奔小康的速度快得让人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于是,买房成了老百姓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买什么二手房,起码买个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房子。没钱?贷款啊,按照现在的政策即使以后还不上贷款,银行也不能拍卖你的惟一住房,赖着就是了!”我那没有多少文化的姑妈对于有利于她的政策一向了解得很清楚,并且有用活、用足的打算。想到她并不高的收入居然按揭了一套高档住宅,银行是凶多吉少了。

“我月薪3000,还2000确实紧张了一些。不过过几年工资涨到一万多了,再还2000多就不吃力了……”这是我朋友小李的观点。从几百到几千,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几年,许多人的工资确实飞跃了。可是就像一个差生的成绩从40分提高到80多分,也许短期补习就能到达。可是从80多分要提高到100分就不是同样的时间能完成的。拿这位老兄而言,一家民营企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一个内地城市月薪要到达一万,估计不是看得到的未来可以现实的。不过有着小李这样乐观情绪的年轻人并不少,所以舆论再去否定“美国老太太”,去劝年轻人选择租房基本上是徒劳的。

“我觉得当房奴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我的房子一直在涨……现在我不用象没有买房的人那样担心房子涨价了,越涨对我越有利。”我一位同事在艰苦还贷之余,痛并快乐着。房价上涨对于只有一套住房的房奴真的有利吗?他显然没有想过自己的住房如果卖了住到哪里去?如果不卖,理论上的财产增值又有什么意义。假如他以后准备卖房换更大的房子,卖价与当初买价之间固然可以产生“利润”,可是那时的新房子也已经涨了许多,这种“利润”与二次买房需要多支出的房价上涨部分相比,多半还是吃亏了。

与股市相比,房市兴旺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不一样。经过多年改革,大多数人已经告别了铁饭碗,下海经商不再受劳动人事体制的牵制。可是,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投资渠道依然是稀少的。存银行,利息之低与物价涨幅相比,显然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去搞个体经营,在许多地方没有“关系”根本租不到好门面,接不到有良好收益的项目,更无法规避过多的苛捐杂税,有数据显示最近五年中国个体户数量大幅减少……比来比去,房市便成了相对透明,可以相对公平参与的投资之路。

“炒股炒成股东,炒房炒成房东”其实并不可笑,杨百万和“美国老太太”也不是让中国老百姓不顾自身情况盲目投资的罪魁祸首。如果只有一个冷馒头可供选择,那么即便只能吃流食的胃溃疡患者也只能拿起它来啃了,这不是盲目,是别无选择。

点评:有专家批评某些觉悟不高的群众迷恋高回报理财产品,认为这是不肯勤勤恳恳、妄{L-End}图不劳而获的思想,可是该专家代{L-End}表的银行业又何尝不是如此,何尝不想获得暴利?对于财富的追求只要合法,无可厚非。而给大家提供多样性的投资渠道,是防止经济泡沫的最佳方法,远比政策调控管用。

没有永远的敌人

童年是在一幢石库门老房子里度过的,小小的两层楼房住着十八户人家,各家孩子在这个狭小、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群体。孩子之间容易发生冲突,既而引发各自家长出来护短,于是两家从此结怨。孩子毕竟单纯,过不了几天往往就和好如初,这时已经撕破脸皮的两家大人常常会骂自己孩子“贱骨头”,勒令不准和“坏人”玩。

“冤家宜解不宜结”,八十年代初,这句农业社会流传下来的俗语在最城市化的上海依然适用,不过之后的二十多年,国人的观念却经历了过去几千年未有的巨变。

几个月前,敝公司老总和曾经承包经营过敝公司的陈老板打官司。这场涉及七八百万金额的经济官司打了好几年,按说双方应该水火不容。可是开庭间歇,大家都在休息室吃盒饭,敝公司老总出去买酒,出门前拍了拍陈老板的肩膀“要不要给你带一瓶,反正顺路。”陈老板也欣然接受。最后大家一起喝着酒,聊着闲天,互相交换对世界形势的看法……这一幕让八十年代的国人看到,肯定以为这些人都得了精神病。

“山不转路转,都在生意场上,说不定哪天还得合作……”下午出了法院,我们老总边挥手和陈老板道别,边对我们说。

撕破了脸皮还能合作?事实上这种事情在商场上已经司空见惯。同事大刘曾经找出协议漏洞,发起职工签名,最后把陈老板赶出我们公司。在大会上,口才极佳的大刘就像美国媒体战前渲染萨达姆的恶魔形象,他嘴里的陈老板基本也是人渣、社会败类了。就是这样两个曾经势不两立的人,前不久有人发现他们一起合作接下一笔橡胶生意。

“痛苦啊,每天都要和一些讨厌的人应酬、周旋。公司里的手下还个个需要提防……”一个富翁亲戚对我说。“你可以找一些靠得住的人当手下嘛。”对他的烦恼,我有些不理解。

“那怎么行,开公司首要目的是赚钱。比如我和你谈得来,可你是文人,不会来事,出去根本拿不到项目。我再怎么讨厌现在接触的那些人,他们能给我带来财富,我就不得不与狼共舞。”他抽了口烟,皱着眉头说。

经济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处世之道,这点在商界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小农经济下自给自足,你可以不和你讨厌的人打交道,老死不相往来。如今作为一个强人,该撕破脸皮时就得撕得干脆利索。撕完后发现出现了共同利益,赶紧粘上脸皮,绽放笑容……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听来会让人有些惆怅,不过事实上后半句是错误的,我们每个人差不多都有永远的朋友,他们常常是对我们没有什么“用处”的老同学、老同事、儿时伙伴……那么,这句话只剩下前半句“没有永远的敌人”,听起来就舒服多了。

点评:为人不自在,自在不为人。只要你没有去找个山洞隐居,就难免要和自己讨厌的人相处,他们可能是同事、亲戚或者对手。好在经济时代,几乎人人都会调节自己的修养,常常动心忍性,曾益己所不能。

思路决定钱袋子

“穷人是算计着怎么控制消费去适应自己的收入,富人是算计着怎么赚钱去适应自己的消费。”这样一句无名氏创作的格言,被大大小小的报刊、网站引用着,渐渐地成了不少80后人士眼中的真理。相信不久的将来,另一位无名氏把这句话安到洛克菲勒或者李嘉诚嘴下,其传播范围会更广。

朋友小李原本是个传统分子,长期穿冒牌或者无牌西服,吃中式快餐,鲍鱼、燕窝认不得。可是有一段时间,忽然鸟枪换炮,身上的衬衣没有低于四百一件的,出入上岛、星巴克是家常便饭的事。我偷偷问他是不是买彩票中奖了,他以自己的人格发誓没有;我心情顿时紧张,小心翼翼地问他最近是不是查出来有什么病,而这种病目前医学上还无法治疗?结果挨了他两记老拳。最后,他告诉我最近谈了个女朋友。

原以为他女朋友是富家千金,后来有幸一起吃了一次饭才知道,她们家往上数一辈是工人阶级,往上数两辈是农民爷爷,她本人也不过是个收入水平中下的小白领。

“小李以前太没有出息,区区四千元薪水就满足了。为什么会满足?还不是因为吃得差、住得差、穿得差,过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整天还盲目乐观,觉得钱够用了。”席间,小李的女朋友数落着他的种种“没出息”,说得我面红耳赤,我应该也在这“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之列。

“现在,我开始激发他的进取精神,大大提高他的消费水平,让他觉得钱不够用,手头拮据。这样他才能体会到自己处境艰难,迫切需要改变;才会激发起拼命赚钱的斗志!”她接着侃侃而谈。

听着她那符合“时代潮流”的见解,我的眼前浮现出周星驰在电影《鹿鼎记》中的场景:在皇陵,冯锡范拼尽全力眼看打不过韦小宝,最后亮出绝招,将两根钢针插入自己头颅之中,顿时激发出身体里的潜能……

我打了个哆嗦,隐隐觉得自己的头皮发疼。

小李的女朋友后来成为了小李太太,婚后两人毅然辞职,投身商海,结果不到一年就把从亲友那里借来的本钱亏得血本无归。按说这下他们的赚钱欲望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激发,遗憾的是已经筹集不到东山再起的本钱了。

以超前消费来刺激自己的赚钱冲动,看起来似乎是猛药,可是赚钱不是下定决心就一定可以赚到手的,猛药的药性很容易伤及自己。古人破釜沉舟是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的,并不是没事就砸自己的锅玩,逼自己去上餐馆。

花钱消费本来应该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调整好收入水平与消费欲望之间的差距,让自己不至于感到委屈,也不至于被压得透不过气,这就行了。如果花钱都要上升到人生命运的高度,活得也太累了。

不管是伪名言还是真名言怎么说,花钱的事情应该自己作主,除非这钱不是你自己赚的,是“名言”作者给你的。

点评:“置之死地而后生”,人人都知道这个成语。不过翻翻史料,你会发现这种情况不过千万之一,千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置之死地就死了。所以千万别用这种方法去激励自己,你多半没那么好运气。

淘米的学问

小时候觉得做饭是天下最累的事情,因为奶奶每次淘米就要淘上个把小时,小心翼翼地从米中拣出和米颜色差不多的小石粒,最后吃饭时还是难免会被一两颗漏网之石硌到。

“在中国,能够研究透《新闻联播》的人就能发财……”一位事业上小有所成的朋友这样说。这话听着耳熟,估计不是他的原创。分析这句话的“营养成分”,除了有些故作高深、夸大其词,也不无一定道理。致富靠信息,而有用的信息往往就隐藏在浩如烟海的新闻报道之中。找这些信息过程和“淘米”相似,目标相反,相当于在一堆米中找到几颗值钱的“钻石”。

“在上海问路要给钱,许多人以指路为职业收入颇丰……”这样一条新闻被本地报纸转载之后,我身边的市民们纷纷嗤之以鼻,觉得上海人的斤斤计较又一次得到了证明。今年初我到上海出差,几天时间累计问路不下四十次,没有遇到一个收钱的。可见这只是个别现象,被媒体渲染夸大了而已。回到本地,出了火车站,出人意料地遇到了一个吆喝着“收费指路”的人。过了几天在报上也看到相关报道,说本地火车站、汽车站旁出现了职业指路者,一次收一元。他们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火车转汽车,或者汽车转火车的外地人。两个车站之间不到一千米,眼神好的手搭“凉棚”就能远远望到……食指一点就有一块钱进账,想必这类新兴职业者庆幸从新闻里过滤出这样一条实用信息。可惜这种职业门槛太低,容纳不了太多“同行”,愿意慷慨解囊接受这种服务的人又很有限,不久此新兴行业就夭折了,不过给城市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一时难以抹去。

信息爆炸的年代,每个人在过滤信息时就像在做一道道多项选择题。经常考试的朋友都知道多项选择题是最难做的,难就难在选项越多干扰越多,相比于五个选项的多选题,现实生活中信息选项恐怕五十个、五百个都不止,更让人难以取舍。

机会总是光顾善于思考的人,近来深圳一些旅社经营者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找到了商机,兴办“求职旅社”,面向外地来深圳找工作的大学生。“求职旅社”完全按照大学男女生宿舍的模式布置、管理,凭大专以上毕业证、学生证才能入住,另外还在走廊白板报上每天更新收集到的招聘信息……这一切都让外来求职者感受到了方便舒适安全,最大程度减少了水土不服带来的孤独畏惧感。与收费指路相比,“求职旅馆”可谓叫好又叫座。这些旅馆的实力无法与星级酒店,甚至经济型酒店抗衡。可是他们通过对社会热点的分析,找到了市场空白点,看看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市场有多广阔。

读报、看电视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家经济意识的增强,媒体除了具有休闲娱乐功能,更为受众提供着经济“情报”。淘米需要好眼神,淘信息更是如此。

点评:二十年前,有人靠“金点子”谋生甚至致富。现在看来,当年许多“金点子”其实很平常,外国早有人那么干过。“点子大王”之所以能混得很滋润,得益于信息不对称,普通民众信息渠道太少。如今恰恰相反,信息爆炸,泥沙俱下,如何沙里淘金才是关键。这没有诀窍,多听、多看、多想,慧眼都是这么练就的。

唯自助者天助之

从小到大,除了脸,要算左手被人注视的次数最多。好些算命者看过我的掌纹,都觉得不太好。有的刚入门的算命爱好者说不出个道道,便指出了最直观的缺点——手太小,抓不住财。果然,一晃差不多半辈子过去了,确实不曾见到多少真金白银。不过对于手掌小就抓不住财之说,我却不敢苟同,因为朋友中好几个富人手就很小,亲戚中有几位一手可以抓起一个西瓜,却只是在建筑工地搬砖头。

看看身边那些已经“小康”、“大康”的人士,我们常常会用鼻音情不自禁地“切”一声,以示不服。比如,我大哥看到已经有四、五套房子,如今游手好闲坐收房租的同事大刘,就会这样。大刘原本是市郊菜农招工进的单位,家里若说有什么背景,那就是影响找对象结婚的“负面背景”。大刘买的第一套房子非常便宜,是单位房改初期买入的,第二套是后来他妻子单位房改时买的。

大哥夫妇也曾经有这样的机会,可是当时刚刚房改试点,他们都坚信国企的房子不应该出钱买,大家都有意见以后,肯定还会有福利分房。于是等着等着,房价从一点点到一大截一大截地涨了起来,当年市区边缘的单位家属区也渐渐成了闹市区。“我们这辈人买不起房是因为一走上社会就遇到高房价,你们以前赶上了好时候,怎么也会三世同堂挤在一起?”面对单位小青年的疑问,大哥常常如同被问及“为什么半个秀才也没捞到”的孔乙己,恨不得“之乎者也”起来……都是因为巴望“免费午餐”,结果连宵夜也耽误了。

同学阿虎多年未见,前几天在街上碰到,现在他居然已经是韩国某著名企业在华机构的中层管理者了。回想十二年前他曾邀我一起辞职南漂,我犹豫再三。那时候大多数非国有企业还没有社保、医保,离开了国企,年老了、生病了,被资本家扫地出门怎么办?犹豫着、犹豫着,阿虎就进了那家外企当了生产线工人。不时写信来说工资虽然高一点,但劳动强度远远高于国企,感觉并不划算。不过几番思想斗争后,阿虎咬牙坚持了一年,当上了报关员,收入提高了,工作环境也改善了……就这样十二年没有跳槽,阿虎终于熬到了现在的位置。

“其实我的资质很差,和我差不多时候南下的几个同学,有的已经当上了知名外企的大区经理。我只不过资历老,没犯错,跟着一步步走到现在。看看现在名牌大学的博士、硕士,进我们公司当普通职员都很难。我真庆幸我们那年月高学历的人少,机遇好……”阿虎侃侃而谈。

“我们是没有赶上你们这个好时代,国家硬把我们分到了这样的破单位……”现在许多不成功的中年人常常这样说。“曾经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出现在我面前,可是我没有珍惜,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假如老天再给我一个机会……”其实他们心里往往有这样的独白。

假如老天再给你一个机会怎么办?你应该少抓一点老天给你的东西,有便宜的就不要等着抓免费的,有“钱”途不要想着还能抓个“保险箱”在手里……现实生活中,小手掌往往才是“大力士”。

点评:小时候抓周,一般人都是抓一样,顶多两样东西。看来人天性是明智的,知道自己的小手能抓住多少东西。可是越长大似乎越糊涂,如果到了二三十岁再抓周,桌上又都是充满诱惑力的东西,不知道我们一只手想抓多少个,最后或许全部会掉落。

杨白劳是一所学校

如果要调查一下现代都市人最怕听到的一个词是什么,我想“借钱”大概会是热门选项。谁都知道如今的“黄世仁”怕“杨白劳”,钱借出去容易,要收回来就难了,弄得不好,钱也得罪了、人也得罪了,蚀了财还当了恶人。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咬牙拒绝,免得人财两空。然而,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少人终究还是难免会当一两回“黄世仁”。

同事小D家庭条件不好,工资又比较低,每个月常常是寅吃卯粮,入不敷出。小D平日和我关系不错,有时便会在万般无奈下向我借个几百元。考虑到他为人还比较诚实,再说借的金额又不大,我便无法推辞地当上了“黄世仁”。然而金额虽小,对于小D来说还起来似乎仍很吃力,不知不觉中我便成了最迫切地盼望他进步的人。每当他业绩有所上升,我便也跟着有些高兴起来;有时候他工作不太顺利,有点垂头丧气,我会不由自主地去鼓励他振作起来。

对于我{L-End}表现出来的关心同事的高尚情操,不少人都很敬佩,因为在这个人情冷漠的时代,这似乎非常难得。起初我也被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差点热泪盈眶,可是静下来想想似乎我并没有那么高尚,之所以如此关心小D,主要还是因为我盼着他能早点把钱还上……

熟人小A是个北方汉子,性格豪爽。所以当他问我借一千块钱时,我毫不犹豫地给了他。然而,我们的友谊非但没有因此加深,反而似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那天因为一个不相干的国际问题我与他抬起杠来,这在平日是常有的事,抬着抬着,我占了上风,不免有点得理不饶人。正洋洋得意,忽然“啪”地一声,那声音像是包青天拍惊木升堂。抬眼一看,只见小A怒目圆睁,已经拍案而起。“不就是借了你两钱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么神气!我明天就还给你!”,说罢,拂袖而去。我终于意识到作为“黄世仁”应该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以免在不经意中伤害了“杨白劳”脆弱的感情……

亲戚之间借钱似乎是很难拒绝的,因此我又当上了{L-End}表哥的“黄世仁”。钱借出去之后好长时间杳无音讯,我想大概是{L-End}表哥太忙忘了。于是采取了旁敲侧击之类古人传下来的方法提示了好几次,然而依然没有动静。倒是{L-End}表嫂的记忆力一下好了许多,她忽然想起多年前{L-End}表哥把他淘汰下来的那只手机送给我,当时该款新手机市场价一千元……这段回忆很快在亲戚中传开了,我这才意识到亲戚之间也应该明算账,自己当初确实有占小便宜的想法。要不是在{L-End}表哥面前当了回“黄世仁”,自己这种贪小的心态也不会被{L-End}表嫂揭露出来,或许以后会在外面吃大亏。为了感谢这一记“警世钟”,我决定主动免去{L-End}表哥一千元的债务。

当了这么几回“黄世仁”,我发现自己的道德品质似乎越来越高尚了,对于自己身上存在的坏毛病也有了清醒的认识。看来“杨白劳”是一所不错的学校,在这所学校付上点学费也是物有所值的。

评点:“不借钱给别人,也不向别人借钱”这是《哈姆雷特》中一位反派人物的台词,说的倒是人生真谛。借钱出去不得罪人的情况,十中难有其一。除非你道德出奇高尚,不在乎别人还不还,否则还是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