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如何识人、用人、管人
31898700000014

第14章 惩人

第一节 当奖则奖,当罚则罚

奖赏与惩罚,都是总经理管理下属不可或缺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总经理驾驭下属必须具备软硬两手,对以身试法者,绝不能姑息迁就,要对之严惩不贷,做到以儆效尤。

对员工的过错的惩罚,公司应有完整的规章制度。

总经理的权威在哪里?就在于他善用“加”、“减”手段坚决执行他的意志。“加”的手段就是奖励、提职、加薪等,“减”的手段是扣工资、罚款、辞退等。

能奖能罚是总经理用人的均衡之道,失之偏颇,必然偏离正道,总经理要善用奖惩这两手。

总经理用人不能只奖不罚,不能过多地依赖员工自律。那种只奖励不惩罚,只升职不降级,只进人不辞退的公司一般是搞不好的。

公司无论职位大小,所有的工作都是关系公司发展存亡的大事。作为总经理,员工工作的失职都要惩罚(比如扣工资之类),员工被扣工资心理很不是滋味,下次就会特别注意,避免出现类似情况。公司不是福利院,员工工作做不好,当然要扣工资。如果员工出现了差错,总经理由于顾及员工的情面而不及时处理的话,那么点滴的差错很可能变得祸患无穷。

对一些犯了错误的下属,适当时候给予批评、警告是可以的,但批评不能代替扣工资。但扣工资不能大张旗鼓,要扣得有理有据,这样即保存了员工的面子,保持员工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印象,又使他们知错必改,更加努力去工作。

“当奖则奖,当罚则罚”是领导用人的铁律。

第二节 适当时必须动动“刀子”

对员工过错的惩罚,公司应有完整的规章制度,适当时动动“刀子”。惩罚应从三个方面考虑:

(1)合法。

公司的规章制度一般说都是公司单方面制订的,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为了避免产生进一步的纠纷,公司的规章必须符合现行法律。否则可能使公司处于尴尬的处境。

(2)你任命的人员不称职,实际上并不是员工的错,而是你本人的错。

(3)处罚原因

员工在执行业务时所犯错误可分为两个情况:一是因主观原因而犯的过错。如没责任心、工作不努力、粗心大意、吃里爬外以及故意出错等等。二是因客观原因而犯的过错。如个人能力不够、决策有错误、中间出现了未预料到的变化等等。一般来说,只有第一种情况你处罚员工的理由才是充足的。

有时候,杀鸡是为了给猴看。

第三节 处罚员工的四种方式

(1)向法院申诉,要求员工赔偿因他吃里爬外、故意出错等情况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2)根据员工所犯过错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其作开除、免职或降职处理。

(3)扣发工资、奖金等。

(4)个人批评,对犯错员工的错误进行批评引导,使其不致再犯。

上司与员工,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在这里我们提醒总经理们注意:任何处分员工的做法,都必须符合现行法律规定,必须按现行法律程序办事。

要根据员工的情况采取处罚措施,不可过严,也不可过宽。

第四节 惩戒遵循的五个原则

在很多时候,使用处罚手段是应小心谨慎的,以免一着不慎引起员工的敌意和员工的公愤。一般地说,遵循的原则应有五条。

(1)员工受处罚是其所犯过错应得的结果,而不是你意气用事或泄私愤的结果。

(2)员工所受处罚应是他个人的过错,而不是替罪羊或代人受过。

(3)惩罚应是公平的,严格按规定进行,不能因你的喜怒而畸轻畸重。

(4)对于一些犯过错的亲朋故旧,应一视同仁地处罚。

你替犯过错的亲朋故旧开脱,即使处罚在员工中亦失去{L-End}表明工作优劣的作用,也使你的权威受影响。

(5)总经理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

在员工的错误中,有哪些是你造成的,你自己要勇敢地承担起来。给员工一种勇于负责、有气度、心怀宽广的形象。诸葛亮在马谡失街亭后,自贬三级,以惩罚自己用人失察之过。这种做法并未减低诸葛亮的权威,而是使周围的人更加心服口服。

处罚员工并不是目的,而是促使员工尽心尽力的一种手段。

第五节 与违纪者面谈六步骤

对违纪员工进行处罚之前要与其面谈,下面是几条必备步骤:

(1)陈清事实。

明确地告诉员工们,他们的违纪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让他们认识到其严重性。

(2)要求员工对违纪作出解释。

大部分人不会痛快地承认自己的过失,这可以有助于你进一步了解情况。

(3)要求员工提出解决方案。

你可以让他站在领导的角度上提出解决意见,这样会让他更理解你。

(4)确定解决计划。

你可做一些有效的商讨——不是争吵,确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补救计划方案。

(5)进行惩罚。

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或是别的什么方式。

(6)要求再次检查。

确定的补救计划不能石沉大海,你需要知道它到底执行的如何。

工作做得好,他才能接受你的批评和处罚。

第六节 给贪杯员工一个机会

饮酒本来属于员工的个人问题,之所以要你来过问,是因为饮酒过度就变成了酗酒,这将给公司和家庭带来极大的损伤。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帮助酗酒者。

(1)不要因有酗酒的员工而内疚,你的职责是保证所有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鼓励员工对他的工作{L-End}表现、行为或出勤率为何每况愈下的原因作出解释,这样就可有进行询问的机会。

(3)不要与人讨论饮酒的权利。

最好不要用道德说教。

(4)不要建议员工节制或改变他(她)的饮酒习惯。

一个贪杯者一开始是不会自动地戒酒的。

(5)不要被贪杯人的借口所蒙蔽。

(6)不要被贪杯者承认自己已经去看了内科医生或心理医生所敷衍。

(7)切记嗜酒者应像其他病人一样有治疗和恢复的机会。

(8)强调你作为老板最应关心的是员工的不良工作{L-End}表现或工作行为。

你可以明确地声明,如果不加以改进,你就将对他们处罚,如停职或辞退。

(9)声明决定接受恢复性治疗是员工的责任。

给每一名贪杯的员工一个治疗的机会,但应明确要求他们必须配合治疗,否则会失去工作,事实已经证明,这比失去朋友或亲友更有效。

不能过分相信“饭桌上谈生意,酒杯里交朋友”的“古训”。

第七节 惩戒就要“稳、准、狠”

总经理运用批评、惩罚手段要富有技巧性。“打一巴掌很重要,但一定要打得响,打得绝。”具体说来,惩戒下属要做到“稳、准、狠”三原则。

(1)要“稳”。

惩罚不当终会带来抵制和报复,因此在动手之前首先要想到后果,能够拿得出应付一切情况的可行办法。

(2)要准。

批评、惩罚要直接干脆,直指其弱点,直刺其痛处,争取做到一针见血。

(3)要“狠”。

一旦认准时机,下定决心,便要出手利落,坚决果断,毫不容情。切忌犹疑不定,反复无常,出尔反尔。

一些杰出领导的经验是:“一旦采取坚决措施,便要变得冷酷无情。”

第八节 威迫下属适可而止

要使部下的意志屈服,使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听从领导的统一安排,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其感到有压力,或是有免职辞退的危险。

作为管理艺术的组成部分,威迫手段显然是必需的。在运用具体的手段时,还是要分清不同对象,区别对待。

(1)要明确威迫手段的缺点。

威迫手段的不足就在于能积累下属的不安与不满。无法发泄的不安与不满不断累积,如果长期下去,终于形成无法控制的力量,而爆发出来,事态将会无法收拾。

(2)日常管理还是要以稳妥为主。

凡是公司都有员工守则,里面一定会有赏罚的相关规定,一般来说,领导只要依此实行即可。惩戒措施说到底是一种权宜之计,是迫不得已时采用的应对危机的手段,平时则要用良性的管理方式,尽量减少危机的积累。

(3)采取威迫等惩戒手段之后,要能立刻采用应对的对策和手段。

因为惩罚措施实施以后,一般出现情绪紧张的局面,此时就要立即采取一定方式以消除过度的情绪。黑脸唱完,还要唱好白脸,这样才能使秩序恢复正常。

威迫是强有力的有效手段,可以快速威冶下属,让他们服从大局,行为符合公司的整体要求。

第九节 惩罚不是最终目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公司制定出来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是作为花瓶当摆设。总经理应当以有效的手段保证其贯彻落实,一旦发现有人违规,便加以惩治,丝毫不能手软。

为了使下属认识到规章制度不可侵犯,为了促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你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广泛宣传。

(2)保持镇定。

(3)调查了解。

(4)私下处分。

(5)一视同仁。

(6)坚决公正。

惩罚不是目的,目的是下回不再受罚。

第十节 惩罚应注意的原则

具体执行惩罚时,总经理必须认识到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合理的惩罚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惩罚相应注意五个原则。

(1)惩微原则。

古人常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的微小恶行,却不能不给予某种形式的惩罚,要重视“惩微”以“杜渐”。

(2)沟通原则。

惩罚总发生在员工的不当行为之后,要惩罚他,必须了解他做了什么错事,违反了什么规定,更要弄清楚他为什么违反这个规定。

(3)及时原则。

根据中止原理,当员工错误行为开始出现时就给予及时的惩罚,这样错误的行为就会与惩罚所引起的焦虑、恐惧等经验相连接,那么员工就不得不中止行为,惩罚也会相应结束。

(4)反馈原则。

总经理在实行惩罚的同时必须给员工指明替代性行为,当员工作出了管理层所希望的替代行为时,最重要的是领导及时地给予反馈,对此进行正面强化。

(5)综合原则。

惩罚过程涉及的因素一般包括:惩罚的方式、惩罚的类型、被罚者的态度等等,在实践中要综合地协调和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挥系统的最大功能。

善罚者善用人。

第十一节 处理员工考勤问题

对于员工迟到、早退和旷工行为的惩罚办法也大多是扣除部分工资。可是这种办法是否确实有效呢?要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不是简单地靠记迟到、早退的次数所能做到的。要从员工本人的实际情况以及总经理自身的工作办法上找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1)员工是否对总经理及工作环境不满。

假若总经理本人就经常不遵守工作秩序,必然会给公司造成一种不守时的风气,如此员工怎么能不受影响呢?

(2)在人员的使用上是否不得法。

比如,某年轻职员在产品推销方面独具特长,而总经理却安排他到资料室去管理资料,这位年轻人心情之坏自不必说了。

(3)对员工所担负的工作,总经理是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4)是否因为家庭困难而影响到工作。

这并不是建议一概取消现有的惩罚制度,但是只有从根本上找原因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第十二节 灵活运用真假惩罚

“当奖则奖、当罚则罚”,是领导用人的铁律。然而这个“当”字却很难把握,具体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尤其是当重罚的时候,有冤情的,有求情的,也有循情的。对此,总经理不得不讲究策略。

在公司里,对于三令五申的规章明知故犯的人,不论他是显赫的功臣还是领导的亲信,都要当罚则罚,以树立起员工对公司法规的敬重。这里的惩罚是不折不扣的,也称“真”罚。

然而,在不可控制的事情发生时,虽然下属已经尽力了,仍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应该变惩罚为奖励。这是“假”罚。

惩罚是必要的。但当惩罚不当时,会引起恶性循环;惩罚过于频繁,人们对惩罚不再畏惧,惩罚就自然失去了效力。

由此,当惩罚起不到应有作用的时候,变惩罚为奖励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样做可引起善的循环,达到“双胜共赢”。

不管是真罚还是假罚,都是为了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