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社交好办事
31880600000009

第9章 八面玲珑的交际术

高超的交际处世之术

3.1.1 广泛结交好友

社会是很复杂的大环境,人的类型很多,一个人应该怎么去面对社会、结交朋友,实在是相当重要的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说来,朋友可分为两种:一般朋友和真心朋友。进一步说则有:点头之交、玩乐之交、默契之交、道义之交、生死之交……不管是哪种程度、哪种境界的朋友,都会对你有某种程度、某种境界的提高和帮助。我们固然要选择益友加强联系,但也要学会避开损友,懂得如何与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打交道。不过,一定不要在需要别人时,才去交朋友。利益一般会偕朋友同来,但交朋友的目的,绝不是单纯地为了赢取个人的利益。要知道,我们选择别人,别人也同样可以选择我们。所以,广结善缘的首要条件,并不是“我”喜欢什么样的朋友,而要先考虑自己是否让人喜欢、受人欢迎。“获友不易,反目一朝。”意即好朋友得之不易,有时却会因一句失言、一时失态而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人生之路不能无友,有了朋友,更要加倍珍惜,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改善自我,广结良友。

受敬仰、被尊重,这是大多数人最重视的一种感觉。所以,美国钢铁大王、名作家卡耐基写了一本《如何赢得友谊和获得信任》得以畅销百万册,道理就在这里。在社交场上,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妙;因而,“你受人欢迎吗?”几乎决定你社交关系的分数。受欢迎,朋友就多;受鄙弃,很可能增加许多人际方面的阻力。

然而,怎样的人才受欢迎呢?一般人以为“人缘”的好坏,决定于外在印象。事实上,第一印象的确很重要,因为仪容是否端庄、整洁能代表个人的修养,不过,如果完全以貌取人,为别人判定分数,常常会因此而发生“有眼不识泰山”或“识人不明”,而失之偏颇。中国古代,有一位很有名的矮丞相晏子,当他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时,就因相貌上的缺点而遭受嘲笑。但后来他却以机智和口才,使得楚国君臣上下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汉朝的陈平则与晏子相反,是有名的“美貌丞相”,其才能同样相当杰出,但是当时的人却批评他“光漂亮又有什么用?”历史证明,陈平并不只是一个“光漂亮”的人,但是我们却可以在这个例子里发现:视觉上的美感,对人际关系并没有绝对的影响。同时,这个例子也显示出:外表好看,内在“可能”也不错,但二者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

所以,一个人是否受人欢迎,不仅是靠外表的印象来决定,还有其他妙方可使这个印象持之久远,例如:平易近人、关心与体贴、彬彬有礼、幽默感等,都是其中牵牵大者。大抵说来,受欢迎的人,一定肯为别人设身处地着想。比方说:每一个人在有事求人时,总希望别人即使拒绝,也不要使自己太难堪;因此,当我们不得已拒绝别人的请求时,也应该诚恳地表示歉意。

虽然说:“友直、友谅、友多闻。”但是,当我们劝谏朋友时,态度应和缓,点到为止,留一点余地给对方,不要使建设性的建议反而变成了伤人的批评。总之,能够将心比心,时时检讨自己的得失,才可能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所以,我们若是希望自己受人欢迎、得人缘,不可不先“照照镜子”,分析一下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分量。我们常说:“成功不是偶然的。”意思是说,这其中包括有志气、有决心、有毅力、有方法。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也不例外,从内在到外在,从开口说话到不开口的衣着语言,都必须散发出一种吸引人的魅力,才能够把自己推销出去。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忙碌”,自己份内的工作尚且照顾不周全,哪里有时间、兴趣去深入了解别人?所以,大部分人留在你印象中的,只是一个粗略的轮廓,如果你不具备“特殊条件”,在别人心目中,也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就此而言,任何人要想在人际之中卓然出众,就得表现自己,把自己个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拿出来——汽车大王福特曾为“最受欢迎的人”下过一个定义,他说:“这种人,是能将内心中最美的东西引发出来的人。”的确,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依赖外力的,要想受欢迎,全靠你自己。肚子里有货,不怕没有伯乐识千里马;风度翩翩,不怕身边不环绕仰慕的群众。

赢得好人缘的法宝是:要能够明确地把握重点,尽量表现“原有”的美质,即使天生的资质不够,也可以靠后天的培养或努力去尽力求取个人条件的完美。外在美如仪容整洁、彬彬有礼、态度亲切等,内在美如体贴关心,富于幽默感……都可以塑造你的特殊风格,甚至进一步把你推上成功的宝座。

3.1.2 平易的态度去接近朋友

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双方经过介绍之后,就建造了互相交往的平台。如果说,见面是认识朋友的第一步,那么交谈应该是认识朋友的第二步了。而且,交谈时给予别人的印象比仅有一面之缘时更为深刻,因为你的措辞是否恰当、态度举止如何,都会表露无遗。因此,一个懂得以亲切、平易的态度去接近朋友的人,他不但能在社交场中到处受人欢迎,获得别人的好感,而且在个人事业上,往往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就。中国人常说的“和气生财”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才能做到“平易近人”呢?那就是态度要恰到好处,不卑不亢,又热情、谦虚、文雅、恳切,这样的谈吐才能给别人最深刻的印象,也才是一种行为艺术。“不亢”就是不要“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如果你是一个很有学识的人,也不该轻视别人,要知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别人的意见不一定不可取。所以,要是你随时以高人一等的口吻或专家的姿态出现,处处像在教训别人,这样只会徒增别人对你的反感。反过来说,自卑也绝对要不得。因为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又如何能够得到别人的重视和信任呢?所以,平易近人并不是要人唯唯诺诺,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虚怀若谷”、“不耻下问”都是谦虚的态度,也是平易近人的美德。不但可表示你赏识、尊重别人的心意,也能使别人觉得你可亲可爱,自然你就赢取了友谊!此外,诚恳也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以为“平易近人”就是要以亲切的态度与人多接触,所以经常“主动”与他人搭讪,但如果你的态度流于轻浮,让人觉得“油腔滑调”,谁还敢付出真情呢?要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说话的语调也占很重要的地位。音调太高和太低都不适宜,容易使别人误会你的态度,最好的语调是亲切、轻快、自然而悦耳的,如果还能加上一点幽默感,那就更好了。

因此,“平易近人”的态度,不但是一个正要迈向成功、奋斗中的年青人应该注意的,越是小有成就的人,越要随时警惕,坚持持之以恒的修身准则。

3.1.3 善于适当时机关心他人

关心与体贴,像一贴清凉剂,可以沁人心脾,感人肺腑。因为,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关心和注意,所以,当你简单说一句:“你好吗?”或是“吃饱了吗?”说不定就已化解彼此的隔阂,找到了一个新朋友。“朋友像一面镜子”,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因此,倘 若想交到真正的好朋友,我们首先要检讨的是:自己对朋友怎样?俗语说:“人心换人心”、“将心比心”,所以,你要是希望别人关心你、体谅你,就必须先对别人付出这一份真心。

也许你自觉对朋友很好,你请他们吃饭、喝酒、陪他们玩乐,请他们到家中时也奉为上宾。但是,这些并不能使朋友对你有深入的好感,也无法满足友情的需求,有时反而会加重朋友在应酬上的负担。一个善于交朋友,关心、体贴别人的人,一定是个能为对方着想、欣赏对方、处处满足朋友需要、解除他们困难,而又避免去麻烦对方的人。所以,要成为受欢迎的人物,不仅要能够“锦上添花”,更要懂得“雪中送炭”的艺术。

有一句话常用来形容人事沧桑,我们拿它来解释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也颇合宜——“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而不管他楼起、楼塌,是真朋友就长伴左右,绝不因对方的穷达而改变人情的冷暖。换言之,别人起高楼,你要有为他祝福、欣赏他能力的胸襟;当他时运不济时,你可别幸灾乐祸,要以实际的行动协助。如果说,你能将关心、体贴的心意建立在这种风度上,你对别人的关心和体贴才是真心诚意的,而不是茶余饭后一声“吃饱了吗?累了吗?”的虚应故事,别人也才会以真心来回报你。

也许,社交场合讲究的是方法、手腕,你不以为“关心与体贴”是最重要的,但是,别忘了古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只有真情才能历久弥新,使友谊的芬芳愈陈愈香。如果你始终以同样的一颗赤子之心与人相处,还怕没有朋友吗?如此久而久之,你就是社交场合中最受欢迎的名人了。

3.1.4 高度重视礼节的重要性

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所以,当别人敬仰你的时候,你会感到很高兴;当别人轻视你,你又会觉得气恼。不管在任何年代,这种导致人与人相处的关系始终不变,这是人类的通性。而促使这种关系相处圆满的最好方法,就是“礼”。它代表尊敬、尊重、亲切、体谅等意义,同时,也表现出个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民族性较西方人含蓄,因此,特别讲究礼节。由于太重视繁文缛节,以至于有些人对“礼”的认识发生偏差,他们以为只有对长辈、上司,或想讨好对方时才讲礼节,对晚辈或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就可马虎。甚至还有人认为,礼貌只是社交上的一种手段,并没有其他价值。如果以这些态度来评断礼节,岂不是使人际关系变成“钱货两结”的交易关系,和做生意又有什么两样?难道,“礼”真的只是人际关系中的虚假行为吗?

现代心理学指出,“自尊是维持心理平衡的要素。”可见每个人要维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都要有活得“理直气壮”的感觉,也就是处处受人尊重,才能进一步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尊重、体谅等“礼”节,绝不是规章条文,也不是虚假问候,而是发自内心最基本也最真诚的行为。俗话说:“先学礼而后问世。”学些什么礼呢?彬彬有礼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没有人生下来就懂礼,家庭、学校、社会,逐渐教导我们成为一个具有彬彬风度的人。但是,一个人每做一件事,如果都有一套刻板的礼仪在缚手缚脚岂不烦琐极了?事实并不尽然,因为,有许多礼仪事实上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习惯成自然,我们早已感觉不到它的约束。另外,关于人情往来、社交活动……等较特殊的礼节,只要我们基于尊重、体谅别人的心情,也都是不难做到的。

所以,礼,绝不能,也绝不是只讲求形式的,要保持彬彬有礼的态度,一定要从对别人的关心出发,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贯彻关心朋友、关爱朋友的精神,在社交场合中,自然也就能以平实有礼的态度与人交往和沟通。学习礼节虽不是一件难事,但要做到时时保持彬彬有礼的态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礼节并不只是“鞠躬如也”就可涵盖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修养道德。有人说:“要学习礼节,最好是从公共场合待人接物做起。”这话非常恰当,只要平常多留心人们交往时的各种行为,就不难学习到许多待人接物的说法。如果能身体力行,适当地做到“多礼”,则必然“人不怪”而大受欢迎。所以,彬彬有礼的风度,不但能成为你最高贵的“饰物”,同时还能赐给你最佳的人缘。

3.1.5 谈吐要尽量风趣

闻名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曾说:“达观的人生观,率真无为的态度,加上炉火纯青的技巧,再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出你的意见,这便是幽默。”所以,幽默不是滑稽的表现,也不是尖酸刻薄的华语,它应该包含了睿智、亲和、真诚,并带有丰富的人情味。

我们先举个小例子,英国有一位贵族议员,他很看不起平民议员的家世。有一次他当着平民议员的面讥讽说:“听说你的父亲是医猫医狗的兽医!”那个平民议员马上反唇相讥:“是的,你有病没有?”那个贵族议员自以为幽默,但伤害到别人的自尊,所以这是一种刻薄的行为,所以语出幽默时必须也同时心存宽厚。

每个人都乐闻好消息,喜欢生活在愉快的氛围中,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苦瓜脸”的朋友愁眉对望。因此,你如果是能适时发挥谈话的艺术,以一张含笑的脸,说出使人如沐春风的话,必定能广结善缘。不过,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他最大的魅力并不止于谈味风趣、会说话而已,他还能在紧急关头发挥机智,以一种了解、体谅的心情来待人处事、化解僵局。比如美国马萨诸塞州议会某议员,因劝告一位正在发表冗长而乏味演讲的议员先生结束演讲,而被对方斥责“滚开”。他气冲冲地向议长申诉,议长说:“我已查过法典了,你的确可以不必滚开!”

幽默感有如一枚开心果,能够使我们四周充满愉快的气氛。它也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使人类通过一股积极、开朗的力量,达到相互沟通的良好结果。但是,必须有智慧、经验的内在相助,幽默感才地道,也才能发挥效果,否则,宁可以微笑缄默代之,要不然发生贻笑大方的事,就真正“幽默”了!

3.1.6 诚恳真挚的为他人着想

我们在研究社交的学问时,一定不可忽略人性的百态,否则动辄得咎,自然四处碰壁。在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中,能够通人情、懂世故,自然受人欢迎,到处吃得开,这是很明显的道理。人通情达理,首要条件就是“善解人意”。如果你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永远不会交到真正的朋友,即使勉强自己去接近别人,也只是表面上的敷衍、应酬。久而久之,别人就能洞悉你的客气和笑容完全是虚伪的交际、应付,如此一来,你刻意去维系的社交关系,不就等于零吗?

人情通达虽不是一件难事,但要做到面面俱到,倒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通达人情,不能像演算数学一样,有一定的公式可遵循。不过,人情在往来之中,应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基本的态度,它不但代表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还说明了这个人的聪明智慧,所以,如能真诚地做到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爱护他人,那么,不管我们出现在任何社交场合,都绝不会失礼。

有许多人能在社交场合中体谅、关爱他人,处处显得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像是很通达人情的样子。但是,当他在其他场合,却争先恐后,显得粗鲁蛮横,唯恐自己吃亏,这就是一种虚假的“通达人情”。举例来说,在搭公共汽车时,乘客一窝蜂地挤上车,根本无视于身边的老弱妇孺。这种人尽管是交际场合的彬彬君子、社交能手,但由于他只讲求个人的利害得失,因此,他在交际场合中的一切表现,可以说纯只是一种“心机”式的“通达人情”。所以,通达人情决不是用来表演以求实利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精神。

俗话说得好,“日久见人心”。因此,当我们要以诚恳真挚的心为别人着想,同时也注意待人处事的细节,很自然地,别人会感受到我们的真情,也会伸出友谊的双手。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人们之间便更友爱、更融洽、更合作,使人类社会更像一个大家庭!

3.1.7 交朋友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许多人都不太清楚结交个性不同的朋友,会带给我们多大的好处。大多数人都喜欢找脾气相投的人结交。自然啦,脾气相投,就是所谓“合得来”,你来我往,不几天就非常熟悉,非常知己。但是社会上的人千种万种,跟自己脾气相投的人究竟只占少数,如果只能跟脾气相投的人结交,不能跟个性不同的人结交,那么交来交去,不外是那么三几个人。三几个人结成那么一个小圈子,就等于限制自己的发展,束缚了自己的社交生活。许多可敬可爱,有才能有修养的人,都因个性与我们不同,被我们摒拒于门外。

我们的现实生活是非常多样和复杂的,因此也就形成了人们的非常多样,非常复杂的个性。在一个学校、一个机关或一个团体里,都包含着各种各样性格的成员,如果我们要和其中大多数人都保持良好的友谊关系,我们就必须学会跟个性不同的人相处。首先,我们要能尊重别人的个性,不要以我们自己的性情、嗜好和兴趣做唯一的标准,凡是跟我们一样的,就认为是好的,否则就对之“不以为然”,“看不惯”,或“讨厌”。

有些人性子急,看见举动迟缓的人,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其实,急性子有急性子的好处,慢性子也有慢性子的好处。急性子的人,行动敏捷,但也容易流于暴躁、冒失;慢性子的人虽然举动迟缓,但有时却比性急的人稳定、谨慎、周密、安详。同样的,好动的人和好静的人也各有长处,各有缺点。如果好动的人和好静的人,能够互相尊重,互相欣赏,就可以收到互相扶持,互相补充的效果,使双方的性格都更加完美,更加丰富而且,在共同的事业中,双方可以各自发展自己所长,补救了对方的缺点。至于在各人的兴趣与嗜好上,更是多种多样,有的喜欢流行音乐,有的喜欢古典音乐,有的喜欢中国音乐,有的喜欢西洋音乐,有的喜欢下棋,有的喜欢集邮,有的喜欢旅行,有的喜欢游泳。不妨各适其处,不必勉强别人和自己的一样。然而,为了使自己更加多了解别人,倒不妨尝试一下别人所过的生活。

一个知识面宽广,对任何事都有兴趣的人,就特别容易跟各式各样的人接近,更容易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丰富自己的社交生活。善于交朋友的人,绝不要求别人来迁就自己,相反的却很能设法去迁就别人,很容易走进别人的生活中去体会别人的喜怒哀乐。这样的做法,就渐渐地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充实,见闻越越广大,触角也越来越灵敏,情感越来越有弹性,而对社会与人生的了解也越来越丰富,越深刻。

3.1.8 广交圈内人士

在这个社会里,要想工作顺利,飞黄腾达,一个人必须广交圈内人士。在你为了业务奔波忙碌时,必然会遇见许多与你业务有关的人。这些人,你只知道他的姓名,甚至连姓名都不知道,你跟他见面时,也不过说两三句有关业务的话,甚至于有时你只是跟他点一点头。

例如,你经常到某大厦去接洽事务,经常遇见那个大厦的电梯司机,或是你到货仓去提货,经常遇见那个货仓的守门人,或是你经常到某银行存款,经常遇见那个柜台后面的出纳员等诸如此类人员,你不知他姓啥名谁,何方人氏,但他们或多或少地都与你的业务有点关系。你怎样对待这些人呢?你用什么态度和他们招呼?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你是把他们当做一个机器配件,根本不把他们当做跟你一样的人呢,还是神气活现作威作福,大摆你的架子呢?你还是对他谦恭有礼,和蔼亲切,把他们当做你的朋友呢?有许多人为了谋生出来工作,待遇很少,工作既辛苦,又单调、繁重,平常已经是受累受气,心烦意乱,如果你对他们神气活现,或是不理不睬,他们对你也不会有什么好感,办起事来,也只顾他们自己的方便,不愿你的方便。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态度不好,那么就会到处碰到不方便。但是如果你把他们也当做朋友看待,对他们有适当的尊敬与关怀,他们即使不知你的姓名,但一看见你的面容,听到你的声调就已经有了好感,这时,他们就像吸进一股清风,精神为之一振。既然他们对你印象很好,那么,他们就好像本能一样,除了自己的方便之外,也会兼顾到你的方便。电梯司机会多等你几秒钟,货仓的守门人会替你找搬运工友。银行、保险公司、邮局、物业公司……的职员们,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或大或小的方便。

事实上,如果你能够结交较多业务上的朋友,有许多业务可以很迅速地顺利办妥,不但省掉许多手续上的麻烦,并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对于这些业务上的朋友,除了我们对他们保持很有礼貌、很亲切的态度之外,我们还应该在业务上尽量帮助他们。那就是说,我们也要尽量给别人方便。业务上总是有来有往的,别人既然给我们许多方便,我们也应该给别人许多方便,办起事情来不让别人久等,不让别人吃亏。大家都在互助互利的友谊气氛中,把事情办妥。

对于关系比较密切的业务上的朋友,我们除了业务上的接触之外,还要安排一些私人间的接触机会,使双方在业余时间可以轻松随便地谈谈笑笑,说不定在谈谈笑笑之间又可以解决许多业务上的问题。但这些业务上的朋友,究竟跟我们私人间的朋友有点不同。固然有许多在业务上认识的朋友到后来发展成我们的知交,但社会复杂,有许多业务上的朋友,我们只应跟他们在业务上保持联系,除了业务不及其他。至于有些人借口业务上的联系,就跟着某些人跑到歌楼舞榭、烟窟赌场里鬼混,那更是我们应该绝对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