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人经商手册
31877100000131

第131章 充分利用侨胞的优势

福建的石狮人天生就爱做生意。研究福建商人的精神,不能不研究石狮人。

石狮人经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那时候,泉州是中国的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现在石狮市辖下的永宁镇,过去是与威海卫齐名的“永宁卫”,石狮就处在永宁与泉州的中间点,来往客商必经此地,并在这里休息。

先祖们的拓海贸易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犹如生命基因遗传给了后辈的石狮人。稍有机会,石狮人就想做生意。

即使是在那些特殊的年代,石狮人经商做买卖也未绝迹。“****”时期,纪念章风靡全国,炙手可热,30多家纪念章加工厂在石狮镇应运而生。石狮人凭借极原始、极简单的手工操作和作坊,自制出一批又一批极粗糙却极抢手的纪念章。当举国上下正忙于唱“语录歌”跳“忠字舞”之际,石狮人却狠狠地发了一笔财。

石狮因商而产生,后来又因商而受到“左”的势力的打击,其间经历了“七落八起”的曲折历程。但是,石狮人凭着对“商”的信念和执著,很快又赶过来,并且以更旺盛的精力投入了新一轮的经商活动。

石狮人什么都不怕,就怕不让做生意。因此,石狮人不仅善于做生意,而且乐于做生意。因此与石狮人做生意要投其所好。

石狮人做生意,最擅长于打“侨”牌。石狮多华侨,面积160平方公里,在人口仅30万左右的石狮市,旅居东南亚、日本、欧美的华侨及港台同胞多达60万人。石狮人几乎家家都有“海外关系”。这种关系,使石狮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受了冲击,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却大大地派上了用场,成了石狮人发展商品经济的一张王牌。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石狮的港澳侨台“四胞”陆续回乡探亲,进香谒祖和旅游,他们随身带来了许多带有洋标记的东西:西装、电子表、衬衫、皮鞋、计算器、彩电……获得亲友馈赠的石狮人不是一味享受着它们,而是立即想到了把它们变成钱。

于是,这些洋货便走出家门,走上了市场。

当洋货允许在石狮街头上市的时候,台湾的走私货也悄悄地登陆到了石狮。开头是手表、折叠伞、计算器,接下来是收录机、电视机、香烟,再往后就是香烟、电视机、录像机。台湾人不会要人民币,要金子银元、名贵中药材也可以。走私最盛时期,沿海地区有许多人专门到全国各地收购金子银元和名贵中药材。一时间,东北、内地的金银大量南流,石狮转眼成为全国瞩目的走私货集散地,合法进关的洋货被排挤出市场。

随着许多走私船被截获,走私货被没收,石狮作为走私货的集散地,成为被打击的重点目标。缉私队频频出现,以袭击的形式突然出现在各个角落进行搜查,遇有台湾货一律贴封没收。许多购买走私货的人因此吃了石狮人的大亏。

走私犯被打击,洋货来源也渐次枯竭,石狮人怎么办呢?由于有着侨汇“闲资”、侨房“闲房”、侨眷“闲人”,又在国家对集体办企业、引进外资给予鼓励的大环境下,石狮人最后走上了生产小洋货的路子。石狮人靠打“侨”牌,市场又繁荣起来了。

石狮是全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地。因此,做服装生意,就到石狮去进货,不仅方便、服务好,而且物美价廉。

如今,石狮人的“侨”牌越打越响,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了东南民营企业的一颗明珠。因此,与石狮人做生意,可以充分利用其侨乡的地位,大打“侨”牌。

(1)利用其海外关系,内引外联,做好进出口贸易生意。

(2)充分利用其侨汇多,资金雄厚的优势,与他们联合办厂,共同开发。

(3)充分利用其侨胞多的优势,发挥其中介作用,通过石狮人把自己的产品推上国际市场。

(4)要防止他们的水货和假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