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人经商手册
31877100000119

第119章 八面玲珑,投人所好

浙江商人擅长交际的传统可以通过以下一个实例来略加说明。

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正是深谙商政关系精髓,才成为商界财神。胡雪岩虽祖籍安徽绩溪,但他从小就在杭州当学徒就业,深受浙江文化和生意场上浙江人意志品质的影响,杭州是其生意的摇篮和发迹地。此人才智过人,极其精明能干,在商界活动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脑筋快,手腕活,腿脚勤,常常脸挂微笑,非常讨人喜欢。

胡雪岩早年曾生活在社会底层,熟知各种营私舞弊、拍马钻营的套路,更深知“世界上的事是人办成的”这个道理,善于利用“利益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每办一件事,从起步时起,他便把“利益”二字与每一个办事的人挂起钩来,设法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得到好处,以便牢牢地抓住人心,听其指挥。因此,他口碑很好,人缘极佳。

胡雪岩深知中国封建社会“官”的重要意义,胸怀大志的他不惜以自己失业为代价,冒险挪用钱庄的银子,资助一位穷困潦倒的冗吏王有龄升了官,并与他成为莫逆之交。王有龄进入官场后,官运亨通,连连高升,权势日隆,胡雪岩便利用王的权势,自己开设私营“阜康钱庄”,从此以金融业为中心,周旋于官府、帮会和洋商买办之间,极尽投靠、勾结、拉拢、网络和收买之能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并利用这个关系网大肆进行各种合法的、非法的经济活动。

胡雪岩工于心计,精于谋划,手段高明,处事圆滑,在生意场上以极其精细的连环算计进行大规模垄断性经营,屡屡得手。除做蚕丝、茶叶生意之外,他还帮清政府大举洋债进口军火,这些大生意使银子流水般地涌进自己的钱庄,短短十年,家财暴增至亿万,富可敌国……发达后,胡雪岩捐官至二品,顶戴花翎,显赫时人称“红顶商人”。

胡雪岩官商相通,以行贿手段把一堆贪官污吏伺候得舒舒服服,他善于摸透了官吏们的性格和爱好,投其所好,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办法,使这班“老爷”们在胡雪岩面前服服帖帖,听候“调用”。

太平军攻破杭州后,王有龄死去,胡雪岩失去官府靠山。经仔细权衡,他选择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一品大员左宗棠为靠山。当时左宗棠是镇压太平天国方面的主帅,胡雪岩拜见左大帅时,当面向左宗棠“捐献一万担米”。这时正值战争之后,哀鸿遍野,军粮都难以保证,突然间一万担米从天而降,救民于水火,左宗棠怎不惊喜而感激呢!

胡雪岩用此法征服了左宗棠,被委任为军需采购大臣。后来,左宗棠镇压农民起义大军缺钱,胡雪岩帮他精心设计筹措军饷;左宗棠进军新疆与俄军交战,委派胡雪岩出面向洋人借钱,胡雪岩以巨额家资为担保,前后四次共借1100多万两用于购买洋枪、洋炮及军需物资,解除了左宗棠的后顾之忧。胡雪岩办事干练、稳妥,军需供应及时,使左宗棠在新疆打了胜仗。最后,皇帝钦赐胡雪岩着黄马褂。作为商人的胡雪岩极尽封建王朝殊荣。

胡雪岩的经商之道是机智的人际关系之道,他八面玲珑,投人所好,处世之术使其在理性淡薄的中国官场、商场上大行其道。如今,胡雪岩虽然不在了,但从今天的浙江人身上仍可看到那种擅长交际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