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橙色历史经典
31805200000018

第18章 王昭君出塞

西汉到了汉宣帝时期,由于施政得当,国力变得很强盛。而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越来越衰弱,最后分裂为五个部落。其中有一个部落一直和汉朝交好,他们的单于名叫呼韩邪。呼韩邪单于曾亲自带军队来朝见汉宣帝。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元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她们好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儿,永远没有飞的份儿。能够出去嫁人的话,就是嫁给一个平民也够称心了。可是要她们离开本国到匈奴去,谁都不乐意,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qiáng),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行前,当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美丽端庄,很想把她留下,但为时已晚。

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画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皇帝根据画像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才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画工。

王昭君在汉朝官员和匈奴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以后的几年里,昭君慢慢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再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六十年。

昭君死后,被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把她奉为神仙。

■知识链接

“落雁”的由来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勿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为安抚南匈奴,元帝答应了呼韩邪单于提出的和亲要求,决定从宫人中挑选一个才貌双全的宫女,假装自己的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以此结成姻缘,维护了两国的和好。王昭君是古代著名的美女,17岁时被选入宫待诏,因她出身平民,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所以被画得很丑。临行时,元帝发现昭君是绝色美人。后来,人们多用沉鱼落雁来指称美女。其中“落雁”一词指的就是王昭君。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到“落雁”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