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橙色历史经典
31805200000014

第14章 屈原沉江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辱。楚怀王想和齐国联手,一起对抗暴秦。但秦昭襄王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了封信,请他到陕西丹凤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很犹豫,不去,怕得罪秦国;去,又怕出危险。于是不得不和大臣们商量。大夫屈原坚决反对,可是公子子兰却力劝楚怀王去。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但是,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就被秦国预先埋伏的人马截断了后路。从此,楚怀王被囚禁在秦国一直到死。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辱,死在他乡,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可是他的劝告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招来公子子兰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总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赶出了楚国。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心中感到非常郁闷。他来到湘南,经常在汨(mì)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附近的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很同情他。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一个渔父。渔父对他说:“您是楚国的大夫吧?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干净的;许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人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里,埋在鱼肚子里,也不能让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染得一身脏。”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屈原一直在等待楚王召他回去的消息,谁知等到的却是秦国已经打下了楚国国都的消息。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伤心得放声大哭。此时他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知道楚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去了。

■知识链接

屈原及其影响

屈原是楚国伟大的诗人,他生前是楚国的大臣。政治上,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他的建议遭到公子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眼看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中打捞他的真身。一位渔夫把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喂了鱼虾,以免鱼虾咬屈大夫的身体。一位医师拿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为的是药晕伤害屈大夫的蛟龙水兽。后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