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居家养老护理
31699100000006

第6章 老年人护理基本知识(2)

8.自我意识障碍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调节与控制构成。自我认识即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长处和短处是什么,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认识自我之后,能否愉快地接受自己,对自己是喜欢还是讨厌,这属于自我体验。当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时,能否调节自我去更好地适应环境,当发现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以后,是否能控制自我,并进一步完善自我,这是自我调节与控制。

老年人的自我意识容易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方面出现障碍,出现自我扩大、过度自责、自我厌恶和自我失控等各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自我扩大即是老年人盲目地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绩,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了不起,坚信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意义深远,见解独到,渴望别人关注和欣赏,希望别人特别地看待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自我扩大的老人大多自尊心极强,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自吹自擂,希望受到别人的特别关注,另一方面又不尊重他人,对他人往往不屑一顾,因而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老年人自我扩大与情绪反常高涨有关。在强烈反常的情绪之下,会扰乱思维的指向性和正常的逻辑性,抽象概括过程会受到歪曲,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和推理。

过度自责的老人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总是不能容忍自己的缺陷,甚至将自己的缺点扩大化,认为这些缺点是不能接受的。有的不仅否认自己的工作成绩,责备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而且无休止地挑剔自己工作、生活中的毛病;有的坚信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将许多事情的全部责任都拉到自己的身上来,有的甚至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连累了亲友,使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认为自己死也不能补偿罪过,严重时有可能自伤或自杀。过度自责常与情绪反常地消极、低沉和沮丧有关。

自我厌恶包括自我烦恼、自我悲观、自我讨厌、自我憎恨和自我绝望。

这些老人通常处事谨慎,处处提防自己的行为出格,生活中一味退缩,过度忍让,对前途缺乏信心,悲观失望,听天由命,表现出自暴自弃,经常用愤怒和不满来掩饰自己的失意。有些老人对自己的言行严重不满,认为自己发生了过错行为,甚至犯了罪,带有严重的过错感和罪恶感,因而在良心上与自己过不去,经常强烈地谴责自己,憎恨自己。随着子女离家、退休、配偶死亡等情况的发生,老人感到自身前景凄凉,便会产生厌世心理,盼望尽早离开人世。

自我失控表现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认知方面,有些老年人不读书、不看报,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有些老年人却对什么都感兴趣,到处打听一些与自己无关的没必要知道的事情,生怕遗漏一点信息。情绪失控上,有些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对什么刺激都激不起兴趣;有些表现为情绪过度兴奋,对微小的刺激作出强烈的行为反应,不是怒发冲冠,就是拳脚相加,大动干戈;还有些是情绪表现不适当,该高兴时反而悲伤不已。行为失控表现为老人没有明确的目标,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不能作出决定,或作出决定而不能付之行动,有的处事武断,不顾他人意见,一意孤行,常与他人发生冲突。

老人自我意识障碍,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控制调节自我,会严重影响心身健康。

(四)老年人心理护理

1.尊重、理解老年人

照护者应了解老人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尊重他们在人生历程中形成的观念,不刻意改变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学会理解他们。经常沟通,交流思想,促进相互理解。与老人交谈时应面对老人,说话速度要慢,咬字清楚,环境安静,必要时辅以书面交流或手势。

2.耐心倾听

倾听是一种艺术,其本身就具有治疗效应。倾听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措施,比滔滔不绝的解说教导更有效果。倾听也要注意技巧,倾听老人诉说时应目光专注地看着对方,适时给出回应,比如点头或“嗯”,表示你正在专心倾听;不急于发表观点;无论对方说的事情在你看来多么可笑幼稚,向你诉说都是表示对你的信任,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带着高姿态评点他的事;即使你不赞同他的想法,也要给予他想要的理解和安慰;重视老人的感受。

3.调整老人心态,增强自信

照护者合理安排老年人的生活,帮助老人量力选择需要,适当降低生活的目标,扬长避短,争取达到现实的目标,以增强自信。避免“没用”、“不行”等消极语言,以免强化其负性情绪。发挥老人主观能动性及支持系统的作用,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使老人产生依赖,失去自我主见、事事都要他人来作主。诱使老人以自我欣赏的方式,体验身体健康的愉悦,如“今天精神不错”、“脸色很好”等来暗示老人,避免总是暗示自己身体这里不行、那边疼痛等。

4.鼓励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和一些社会活动

帮助老人投身于感兴趣的活动,如钓鱼、画画、书法、摄影、养花、旅游、跳舞、布置家庭环境、社区聚会等等,通过参与一些兴趣活动、社会活动和娱乐活动等,起到锻炼身体、放松精神、结交朋友、排遣烦恼、调节情绪的作用,同时还能开阔心胸,让老年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从中得到快乐,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衰老。

5.教会老人心理调适的一般方法,避免大喜大悲

随着年龄的增大,血管硬化,老年人在强烈的情绪下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而在老年人的生活中,难免会遇上一些喜事或者伤心事,照护者应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教会老人一些有效的应对方式,如松弛疗法、精神胜利法、合理化等,避免大喜大悲等强烈的情绪带来的危险。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患病特点及日常照护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结构逐渐老化,功能逐渐退化,老年人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了解老年人各系统的变化特点,才能为老年人提供全面优质的照护。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老年人感官系统特点

(1)皮肤 老年人皮肤弹性差,皱纹多而深;皮脂腺分泌减少,使皮肤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汗腺分泌功能下降,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皮肤色素沉着,出现老年斑;皮肤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对冷、热、痛等反应迟钝;皮肤的毛细血管减少,皮肤血供变差。老年人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弱,由于感觉迟钝,躲避危险的能力降低,易受各种因素损伤,如烫伤、冻伤、压疮等,而且皮肤受伤后不易愈合。

(2)眼睛 老年人对光线的适应能力降低;晶状体逐渐变黄,吸收光线中的短波,导致对蓝、绿、紫的色觉能力降低,并使进入视网膜的光线减少,影响视觉,称为“黄色滤镜作用”;眼底血管硬化,视网膜变薄,黄斑变性,视细胞减少等,导致老年人出现老花眼;调节远、近视力的能力下降;对强光敏感;对蓝、绿、紫的色觉能力降低;视野缩小;易发生青光眼、白内障、老年性视网膜病等。

(3)耳 老年人耳廓弹性减退,表面皱襞变浅,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降低;耳垢变稠,易堆积而堵塞耳道,鼓膜、听小骨等弹性降低,传音能力降低;内耳听细胞萎缩,听神经功能减退,感音功能降低,导致老年人听力下降,甚至出现传导性或神经性耳聋。

(4)味觉和嗅觉 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味蕾逐渐萎缩且数量减少,味觉敏感性降低,味觉减退;嗅黏膜萎缩,嗅觉降低,食欲下降。

(5)前庭和运动位置觉 老年人前庭及运动位置觉功能减退,身体平衡能力降低,易摔倒。

2.老年人运动系统特点

(1)骨骼。骨骼是身体的支架、运动的器官,同时保护着机体重要的脏器。由于骨质疏松及骨骼的退行性变,可导致老年人脊柱弯曲,身高变矮,牙齿松动、脱落,骨骼变脆易骨折等。

老年人骨质疏松较为常见,与性激素水平降低、钙的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或钙丢失过多、缺少户外活动、长期卧床等有关。

(2)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发生软骨变性和骨质增生,使关节弹性、韧性、灵活性、活动度降低,同时由于骨质增生形成骨刺,造成关节疼痛、僵硬,活动范围受限。

(3)肌肉。肌纤维萎缩,肌肉体积变小,收缩强度、持久性、敏捷度下降,肌腱反射减弱,导致老年人动作迟缓、笨拙,易疲劳,容易出现腰酸腿痛。

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则可进一步导致肌肉萎缩。

老年人骨关节及肌肉的老化,使老年人的外形及运动能力发生改变,影响老年人的整体工作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使老年人出现驼背、腰背酸痛、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容易跌倒,容易发生骨折等。

3.老年人循环系统特点

(1)心脏。老年人心肌纤维老化,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代偿和储备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心脏传导功能变差,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肥胖、吸烟和缺乏运动加速心脏的老化。如果老年人能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使心脏功能得到合适的锻炼,那么心脏的一系列变化是可以得到延缓和改善的。

(2)血管。老年人血管壁硬化,弹性降低,管腔变小,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容易引起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

(3)心血管调节能力。中枢神经功能减退,植物神经反应性降低;血管硬化,血管舒缩的反应性降低,心功能储备降低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心血管调节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血压药物时更易发生。同时,老年人的血压易波动,气候变化、疲劳、焦虑、激动、紧张,甚至体力和精神上的微小刺激都可引起血压的升高而导致脑溢血、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4.老年人呼吸系统特点

(1)呼吸道。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活动减少,咳嗽反射减弱,加温和湿化功能减弱,呼吸道变得比较干燥,容易发生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防御能力降低,易出现呼吸道感染;气管软骨钙化,弹性降低,喉部肌肉和弹性组织萎缩,吞咽与呼吸的协调性变差容易引起误吸。

(2)肺。老年人肺泡弹性下降,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塌陷,导致肺不能有效扩张,使肺通气不足。由于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减少,肺弹性回缩能力减弱,再加上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潴留等因素导致气道不完全阻塞,易使老年人出现肺气肿、肺功能下降。老年人容易出现胸闷气促等缺氧症状。

(3)胸廓。肋软骨钙化使肋骨的活动能力下降,肋间肌和辅助呼吸肌萎缩,胸壁肌肉弹性降低,收缩力下降,胸廓变僵硬,使老年人胸廓的顺应性降低,影响胸廓的呼吸运动,进而影响肺功能,老年人常因肺气肿而出现桶状胸。

5.老年人消化系统特点

(1)口腔。老年人牙龈萎缩,牙齿咬合面逐渐磨损,牙釉质变薄,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易产生酸痛;牙槽骨萎缩,牙齿松动脱落,使咀嚼功能下降,直接影响老年人进食的方式和食物的种类,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老年人唾液腺萎缩,分泌减少,影响了口腔的自净功能,同时由于老年人牙齿萎缩,食物残渣易残留,容易引起口腔炎症;老年人味蕾萎缩而使味觉减退,影响食欲,同时使老年人的口味偏厚,导致过分使用盐等调味品,进而影响身体的健康。

(2)咽、食管。老年人支配咽部、喉部活动的神经、肌肉协调性变差,易致吞咽困难,易发生误吸。食管平滑肌纤维萎缩,蠕动功能减弱,再加上唾液分泌减少,吞咽功能变差,易发生噎食。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容物易返流至食管,引起返流性食管炎。

(3)胃肠道。老年人胃肠黏膜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易引起营养失调。胃蠕动功能下降,胃排空延缓,易引起上腹饱胀,食欲下降;肠蠕动功能下降,易引起便秘。

(4)消化腺。老年人肝脏萎缩,体积变小,结缔组织增生,肝实质变硬,导致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肝内各种代谢酶活性降低,肝脏功能下降;胆汁分泌减少,胆囊不易排空,胆汁变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胆道系统容易形成结石;胰腺分泌胰酶减少,胃肠黏膜分泌消化液功能下降,使消化功能降低。

6.老年人泌尿系统特点

(1)肾脏。老年人肾脏逐渐萎缩,重量减轻,肾脏功能减退,表现为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浓缩功能下降,夜尿增多;水、电解质调节功能降低,易脱水,限钠盐时易出现低钠血症,过度钠负荷时又易致水钠潴留;老年人对药物的排泄功能降低,易引起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老年人用药宜遵医嘱适当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2)输尿管。老年人输尿管肌层变薄,输尿管张力减弱,尿液进入膀胱的流速减慢,易产生尿液返流而引起泌尿道感染。

(3)膀胱。老年人膀胱肌肉萎缩,肌层变薄,纤维组织增生,膀胱容量减少,收缩能力减弱,排尿后残余尿量增多,常出现尿频现象;同时由于膀胱逼尿肌肌束局限性肥厚,在膀胱内形成憩室,常是老年人易产生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

(4)尿道。老年人尿道平滑肌萎缩,尿道括约肌松弛,控制排尿能力降低,易出现尿失禁。老年女性因雌激素减少,尿道黏膜萎缩、松弛,可发生尿道黏膜脱垂而引起排尿困难;老年男性则因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而产生排尿困难、尿潴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