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认为,“气”是生命形成的物质基础,它虽无形可见,但对生命的存在却非常重要,所以道教徒普遍重视炼气。老子就曾提出“抟气致柔”的养生观,主张长久地聚集、持守体中之气,使人体内始终保持如婴儿般的旺盛和谐的精气。如此才能使生命力强盛,不受任何外力的侵害。
道家气功利养生
道家是以先秦老庄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注重自然的阴阳、五行变化,突出研究人体的重重奥秘。道家气功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是按照“恬淡虚无”、“清静无为”来修炼的。练功的方式、方法很多。对练功出现的种种感觉与现象及练功的进展、步骤分析较细致,结合医学知识很多,比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强身健体,医疗养生是气功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气功的产生就是源于这种实用性,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从被动治疗到积极预防,从单一的对症练功到系统的全面增强素质,气功健身走过了一条探索、进步的道路。今天,气功与其他医疗手段相配合,在防病治病中发挥着显著作用。据研究表明,气功锻炼在许多方面对人体具有突出作用。
1.增进呼吸系统功能
通过实验发现,长期坚持练习气功者,呼吸系统在呼吸类型、节律、频率、幅度以及潮气量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在练功过程中,物质、能量代谢和单位时间氧耗量均趋于下降,具有储能、修复作用。
2.提高免疫力
免疫系统是人体对疾病的重要防线,免疫力的提高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突出意义。气功有效调节机体内部能量,调整细胞,消除体内病源,全面扶正,祛除病邪。近年来的大量实验证明,气功对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是全方位的,在防御、自稳、监视等方面均发挥作用。
3.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
练习气功对于调和气血、改善血流状态有积极效果。练功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心律不齐等症有肯定的疗效,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肌供血不足等都有改善。
4.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练功有效改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排除不良情绪,使消化与吸收正常进行。气功锻炼对于胃肠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都有双向调节作用,消除异常状态。同时,练功使唾液量增多,灌溉内脏,润泽肌体,辅助消化。
5.提高心理素质
练功要求放松情绪,能较大限度地消除紧张。通过机体的全面放松,也减少乃至清除了对内脏的压迫,使意念容易集中,心理稳定。关于气功锻炼提高心理素质的功能,已引起体育领域的充分重视,也有了初步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
6.涵养道德
修养性情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在气功锻炼中始终把功德修养放在首位。练功的过程是一个自律、自娱、自我提高的过程。要健康身体首先要净化心灵,这包括:去杂念,克私欲,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态度,戒骄躁、戒嗔怒,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这其中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长期练习气功可保持心境平和,减少了情绪波动。另外,气功练习由于完全顺乎人体活动规律,因此有着较大的舒适感,使身心倍感轻松。
小知识
练气功前的注意事项
1.练功前10~20分钟,应停止较剧烈的体力和脑力活动,以求做到全身肌肉放松,心平气和,以利于调整呼吸和意守入静。
2.练功前应心情愉悦,情绪稳定,若遇不快之事难以摆脱,应暂不练功。
3.尽量选择安静场所,周围没有巨大声响或刺激性强的异常气味。并且要求光线适宜,空气新鲜,风景宜人。若遇雷、雨、风暴等可暂时不练。
4.严禁饱食和饥饿时练功,练功前应排解大小便。宽衣解带,除去饰物、眼镜、手表、假牙、手机等物,卧式最好脱掉外衣,以利于全身放松。
5.如感身体不适和疲乏,可先行自我按摩,解除不适和疲劳后再练功。
道家养生行气之法门
行气也称“炼气”、“食气”、“服气”。道教早期修炼方术之一。是指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而往往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内修方法,一般可分外息法和内息法两大类。其重点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气,养我之体,攻我之疾”,从而延年益寿。
道教十分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太平经》卷四十二说:“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卷五十六至六十四认为:“元气,阳也,主生,自然而化,阴也,主养凡物。”《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认为:“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由此道教形成了一整套的行气法。这套行气法也是对古代方士行气的继承和发展。现存战国时的石刻文《行气玉佩铭》记载了古代方士的行气法。
在道家养生长寿的法门中非常注重吐纳行气的方法,主要流行有以下三种:
1.顺应息法
顺应息法主要从调理吞吐呼吸的软硬粗细着手。呼吸无声为平息法,吸气有声、呼气无声为柔息法。呼吸气中均有声为暴息法(属于炼性功的内壮之法)。全息无声为龟息法(属于炼命功的高级吐纳大法)。是以听息入手顺应为用,气从毛孔入,耳孔出。
2.停闭息法
凡人之一呼一吸之间都有一个很自然的间隔停顿的时间,或者说是适当改变呼气与吸气的正反比例,即吸长呼短,或者长呼短吸。这种纯自然呼、吸气的方法若加以有序的调节就能增进胸腹腔及内经络系统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和调节整个内脏和消化系统功能的变化。
3.意识息法
意识息法是以意识带动呼吸而调整吐纳的另类行功方法。仅凭意念启发活动思维,无固定之轨迹,一般采用的是圆运动和螺旋运动的思维程序,而带动和调节整个微呼吸系统。它是从自然呼吸开始,在心平气和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微呼吸方式,可顺可逆,可长可短,可定可转,可正可反,可有可无,绵绵缠缠,但一定要在呼吸非常柔和、匀畅的基础上而进行的纯自然调节手段和方法。
小知识
行气的法则
一般而言,行气时,要求静心凝神,抟气致柔。呼吸吐纳,要能做到轻、缓、匀、长、深。轻,就是呼吸轻细;缓,就是进气出气徐缓;匀,就是呼吸有节律,粗细均匀;长,就是每次呼吸的间隔时间长;深,就是使吸入的空气能渗入脏腑百脉,渗透到组织最深部。行气日久,则可以达到鼻中无出入之气的最佳境界,这就是胎息。
道家胎息法
炼行气之法,最后能达到鼻中无出入之气,如婴儿在母腹之中,这种境界,就称为“胎息”。胎息不同于行气、服气,行气、服气需吸外界之气,胎息是指服自身内气,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在层次和阶段上,即胎息之功一般均需服气、行气才能达到。道教关于胎息的法诀很多,如“茅山贤者内气诀”、“胎息根旨要诀”、“胎息口诀”等等,但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初学此术时,均谓以鼻引气而闭之,然后以口微吐气,使自己的耳朵听不到气随呼吸的出入之声,并以鸿毛置鼻口之间,鸿毛不动为效验。
胎息法古已有之,《后汉书》、《汉武内传》等书中均有关于能行胎息之人的记载。如《汉武内传》中说:“王真字经,上党人,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习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息。真行之,断谷二百余日,肉色光美,力并数人。”即说有一个叫王真的人,会胎息胎食之法,他在行胎息胎食之法时,能200多天不吃不喝,依然脸色红润,力气比几个人加起来的力气还大。道教对胎息之术也极为推崇,视之为长生要诀。
如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胎息精微论》中也说:“凡饵内气者,用力寡而见功多,惟在安神静虑,不烦不扰,则气道疏畅,关节开通,内含元和,终日不散,肤体润泽,手足汗出,长生之道诀此矣。”即是说,人习胎息,这是事半功倍之法,只要心神安宁,不烦躁,体内气道就会通畅,关节就会开通,这样,体内的元和正气,就会终日不散,使肌肤润泽,手足出汗,这就是长生不死的要诀。
胎息功法,名目繁多,如“抱朴子胎息诀”、“何仙姑胎息诀”、“张果老胎息诀”、“刘真人胎息诀”等等,有数十种之多。我们可总结诸种胎息方法,综合运用之。
修习胎息法,可在临卧和晨起各行一次,坐姿或卧姿均可,闭目静心凝神。
行气调息,鼻引口吐,先将气调得极细极微,以不让耳朵听到呼吸声为佳。
先以鼻缓缓吸气,吸气满后即可屏息,默念数字1~120,再从口徐徐吐气。呼气和吸气都应尽量做到悠、长、细、微,且无喘息之声。经过一段时间修炼,粗重短促的呼吸将变得悠长细微,达到以鸿毛放鼻口而不飘动的效果。
随着练功时间的推移,闭息默数之数可逐渐增加,以屏息至不能再闭为止,多者可数到1000以上,那时则使人变得年轻起来。
胎息功法可以通过调息来完成,其功法为:坐式,两掌相叠,掌心向上,拇指相扣,置于下腹部,或覆掌按于两膝上。摒绝思虑,舌抵上腭。先取自然呼吸,并默数呼(或吸)次数1~10,反复进行。待进入浅度入静状态后,意守下丹田,并改用腹式呼吸,逐渐做到呼吸均匀、细微、轻柔、悠长。经过一段时间修炼,一般可导入深度入静状态,呼吸极度缓慢。
胎息功法实际上就是仿效胎儿之呼吸,而胎儿生机勃勃,外无思欲之患,内无精气之耗,是养生所追求的佳境,有所谓“返婴还本”之说。
道教认为,修习胎息功法,“以后天之气,接引先天之气”,以达到“专气致柔”的返婴之境,这便是胎息的理论依据。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认为,胎息功法通过呼吸锻炼和意念控制,可以增强和蓄积体内元气,改善人体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具有强健祛病和修养心身的作用。临床经验表明,胎息功法对各种慢性疾病和心身疾病均可产生积极的防治功效,若能在行胎息法时,配合按摩、导引、存思,疗效更佳,并可能对某些疑难杂症有治疗之效。
小知识
胎息妙诀在于无思无虑
《胎息杂谈》对胎息的要识有精彩的论述:胎息的关键,是使内外之气不相混杂。练胎息的人,须闭固内气,虽然开始时也不能排除与外气微微相通,但是千万不要让气通过咽喉,若气向上逆冲,不可抑遏,也可徐徐放气,使之通畅。等气调匀了,再闭气,关键在于在鼻中气要徐徐出入,千万不要让它通过咽喉。这样做时,要极力抑忍,不长时间后,便会自然调畅,内外泰定。另外,胎息的要诀,又在必须做到无思无虑,使形神与自然相合。只有达到了心如死灰、形如枯木的程度,才能使百脉、关节畅通。如果心中忧烦无常,念念相继,这样去行胎息,不过是徒耗精力罢了。
道家存思术
“存思”,又称“存想”、“存神”,简称“存”。存指意念的存放,思指冥思其形。道教认为神无所不在,无所不存,身内身外皆有神,如果能存这些神,神就会安置其身,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如《云笈七签》卷四十三《存思》曰:“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常行之智静神凝,除欲中静,如玉山内明,得斯时理,久视长生也。”道教的存思法主要有老君存思法、玄白存思法,另外还有二十四真法、二十四神行事诀、九室存照法、七童卧斗法等。
道家存思术是对中国古代神仙家养生方术的继承与开拓。早在汉武帝时,就有书中记载,人身体内有“五仓(五脏)神”,就不会感到饥饿。道家对此进行了极大的阐扬,使存神致神成了长生不死之道。道教经典《老子河上公章句》中就说人体有五脏之神。《太平经》中也说,人体内有五脏之神,但是这些神常常离开身体遨游在外,神不能守护身体,这时人就会受到伤害。如果人能够把这些神收回体内,就会自我把握,立于不败之地。
到了魏晋时,道教上清派十分注重存思方术,将其视为修仙得道的主要途径。其代表性经典《黄庭经》中详细地论述了人体头部五官和体内的五脏六腑之神,系统地提出了人体三丹田的理论与存思修炼的方式方法。经中一方面继承了《太平经》中关于守护五脏神的修养方法,一方面巧妙运用当时社会医学关于人体内部结构的理论,合理地提出了守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的修习方法,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列举出人体的八个部位,叫做“八景”。如中八景即人的喉、肺、心、肝、胆、左肾、右肾、脾,每一景都有一位神加以主宰。人如果能够守住这些神,让他们能够长时间地定居在人体内,那么神就会通达自现。比如存神于肺,则真息得以调和,元气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存神于肝,那么充满智慧的眼睛会更加明亮,神光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道家认为,存思又可与服药相辅而行。《三洞珠囊》卷五引《裴君内传》曰:“寻药之与存思,虽致道同津,而关源异绪,服药所以保形,形康则神安;存思所以安神,神通则形保,二理乃成相资……其有偏用能通者,亦同臻道岸,而未若兼善,使药与思交用,形与神相入,则指薪日续,游刃无阻,生涯自然而立,死地何从而来也。”存思术在集中意念、调动内气方面,对我国古代气功学的发展起过相当的作用。唐末以来,始渐被新兴的内丹术所吸收和取代,而中断其独立的发展。
小知识
存思的姿势
存思在方法上也有许多门类。就姿势而言,可以“端坐存思”,也可以“卧法存思”。不仅随时随地可行,而且效果颇佳,又不会让人知晓而练功。《云笈七签》卷四十三《老君存思图十八篇》曰:“凡行经山水,积日舟车,舟车之中,山水之际,步涉登陟,舍往相须,疲倦止息,皆依时存礼,隐显随宜,存思精审,自然忘劳。”关于“卧法存思”,书中是这样说的:“卧之为法,勿正仰如尸,当侧傍检;体莫姿纵四肢,不可高枕,三寸许耳,香药为枕……”这是说不可仰卧、伸展四肢,而是要侧卧屈肢,枕头不宜过高,需3寸左右高的香药枕。
道家导引术
导引是修炼者以自力引动肢体所作的俯仰屈伸运动(常和行气、按摩等相配合),以锻炼形体的一种养生术,与现代的柔软体操相近似,属气功中之动功。道教根据古人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认为人体也应适当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帮助消化,通利关节,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现存全世界最早的导引图谱。原帛画长约100厘米,与前段40厘米帛书相连。画高40厘米。分上下4层绘有44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式,每层绘11幅图。每图式平均高9~12厘米。每图式为一人像,男、女、老、幼均有,或着衣,或裸背,均为工笔彩绘。其术式除个别人像作器械运动外,多为徒手操练。其中涉及动物的有鸟、鹞、鹤、颤、猿、猴、龙、熊等八式,与五禽戏相近,但缺鹿戏与虎戏。
三国时期的华佗把导引术式归纳总结为五种方法,名为“五禽戏”,即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导引疗法的特点,且简便易行,对后世医疗和保健都起了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