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天人合一100岁:道家养生精要
31642700000022

第22章 德行养生(3)

乐观的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所以他的精神总是愉悦的。乐观的人能够客观公正地、理智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快,甚至挫折能够正确对待。乐观的人对事物总是持发展的眼光,坚持一切向前看。乐观的人富有幽默感,每到一处总能使那里的气氛活跃,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迅速消除。每当遇到尴尬的情况时,乐观的人总能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尴尬和沉闷的空气烟消云散。乐观的人胸襟开阔,很少计较个人的得失,并把自己的一切服从于社会、服从于事业的发展、服从于自己崇高的精神追求。乐观的人有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和迷人的人格力量,因而受到人们的敬重和欢迎。

怎样才能做到乐观?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吟唱,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让我们感受到豁达者的欢快与潇洒,热情和豪放。曹操、岳飞、范仲淹或许离我们远了点,近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削官为民,两手空空,穷困潦倒之时,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打击,向人们展示了“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的坦荡,表现出乐观者的豁达。同是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不幸一目失明,但是他却专门刻了一枚“尚留一目看梅花”的闲章,以极大的热情去对待生活。

学会乐观,要善于走出忧虑的阴影。忧虑的产生最初可以源于生活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使人产生忧虑,轻则使人消沉、悲观和沮丧,重则使人丧失生活的信心。要想保持乐观就要注意去克服忧虑这样的负性情绪,走出忧郁的阴影。人作为社会的人,生活在复杂的、日益变化的社会生活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同时,人有七情六欲,烦恼和忧虑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可能碰到。要想消除忧虑,使乐观常在,就要注意驱除这些容易自我困扰的因素,对于没有发生的事不妨采取明日忧愁明日忧的态度,脚踏实地地做好今天的工作,用全新的姿态和坚定的信心去迎接明天。

学会乐观还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事实证明,相当多的事物总是有它的双重性的。从一个角度去看,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而从另外角度看,就有可能发现它积极的一面,使人产生乐观的情绪。

小知识

心态平衡乃养生之道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百岁以上的老人,普遍心态平衡,生活知足。他们性情温和,待人宽厚,睦邻相处,很少与邻居闹纠纷;他们心平气和,不生气,不动怒,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很少有人为自己的私利与人争吵;他们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很少忧虑。有人总结了这些人的长寿之道就是心态平衡,遇事想得开。古往今来人们在谈到养生长寿之道时都十分强调这一点。在平时,想着“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人不可与人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等这些道理,心态就容易平衡。就连郑板桥的名句“难得糊涂”,也含有很多积极意义。所以,中老年人要淡泊名利,精神上有所寄托,有超脱权位名利等世俗观念之外的追求,体内永远保持一种蓬勃浩然之气。

淡泊名利,心神恬适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道德经》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人一直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名利是人失去心态平衡的祸根。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会使人始终处于心态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白居易不仅是我国唐代的一位极富才华的大诗人,还是一位养生专家。他性情淡泊,处世达观,养生有道,终年74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堪称高寿之人。

白居易的创作颇丰,为后世留下了3000多首诗篇,其中有不少是记述和抒写他的养生经验的,对后人颇有借鉴的意义。白居易一生淡泊,不求官,不逐利,更不慕虚名。不论是升迁,还是遭到贬谪,他都处之泰然,心平气静,旷达以待。他在《少年问》一诗中写道:“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生动地表现了他心胸豁达,乐观无忧的心境。告老还乡后,亲友们为他的俸禄减半而忧心忡忡,他却在一首诗中很是不在乎地做了回答:“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半及车先悬。或半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生死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在另一首诗中又写道:“生事纵贫犹可迁,风情虽老未全消。”这些诗更进一步展示出他甘于清贫的乐天精神。

道家认为,人若想养生,必先治其身。如果一方面想延年益寿,另一方面又追求名利权势,财产地位,无异于缘木求鱼,隔墙吹火,绝难长寿延年。因为善养生者应做到身勿妄行,心勿妄动,省言语,少嗜欲,淡泊名利,矢志一心,而追逐名利者反其道而行之,孜孜以求声势权柄,念念不忘名利荣禄,未在官位时要趋炎附势投机钻营,既在其位又会媚上欺下,蝇营狗苟,互相倾轧,钩心斗角。时时唯恐上责、战战兢兢,尽心竭力以博取欢心,其结果是耗散真气,戮伤心志,劳伐体肤,损害健康,心理上还要承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情志抑郁,神经紧张,或急躁易怒,或焦虑不安,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所以晋代名医葛洪(享年80岁)在谈到养生时指出:养生者必先除“六害”,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看轻钱财),四曰损滋味(少食厚味),五曰除佞佞不(谄媚乖张),六曰去沮嫉(勿嫉贤妒能)。”这“六害”不除,养生则会徒劳无益。

小知识

淡泊名利的秘诀

淡泊名利是人生所为的一种态度,是人生的一种哲学。淡泊名利,就是要超脱世俗的诱惑与困扰,实实在在地对待一切事物,豁达客观地看待一切生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做到信仰至上。人生总要有所追求,如果心中没有远大的志向,必然就会看重眼前的利益。要淡泊名利,需要的是充实思想,为之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追求名利主要还是为了满足欲望。其次要做到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才能更好地做到控制物欲。只有树立远大的乐于奉献的精神,才可能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始终不渝地坚守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信念,不重名利,不计得失,以淡泊的情怀书写出高贵的人生。

道家炼养,以精气神三者为本

道家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道教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三者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精、气、神的保养是人体养生之根本。

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养精

“精”在广义上指构成人体生命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包括父母授予的遗传物质和后天所获取的营养物质等。“精”字由米和青组成,为五谷的精华组成,是水谷化生的精细物质,故中医学提出“养精”者首先重视饮食调养。

2.养气

中医学认为人身之气有精气、真气、宗气、卫气、营气、经气等,其中对精气与真气更加重视。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重视“养气”。中医学指出,真气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的清气(即新鲜的空气,人体不可缺少的氧气),二是指来自人体内的水谷之气,并提出“过劳耗气”,“久卧伤气”,充分说明人要劳逸结合,要爱运动,健康人久卧也会出毛病。人之气以顺为健康,不顺则病,伤气伤身。

3.养神

神为心之主,心主神明,即是生命活力和精神活动的总称,指神、魂、意、志、思、虑、智等方面的内容。神安则心安,心安则人安。说明心理因素对人体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三者虽各具特征,但不可分割,存亡相依。明代的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指出:“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则精气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储气,储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耳。”

所以,道家认为,精、气、神为人体之“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要养生保健,长寿延年,必须“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要保养精,气,神三宝,关键在于修身养性,清心寡欲,则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妄游,情不妄动,气不外耗。气功中的静养功法,就是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心身,是保养人体精、气、神一种较好的手段。它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静心宁神,摒除杂念,放松全身,达到万念皆空,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保护性抑制状态,久而久之,能收到保养精气神的功效。精足、气旺、神全,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均是调摄精气神的好方法。精足,气旺,神全,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老年人能鹤发童彦,延年益寿;青年人可长葆青春,推迟衰老。

小知识

中医养“精”之道

1.寡欲。《摄生三要》中云,体内之精“所生有限,所耗无穷,未至中年,五衰尽见,百脉俱枯矣,是以养生者务实其精”。故养精之道,贵在根据自己的情况有度有节。

2.节劳。精成于血,血耗致神衰,故养精之道,又当节劳。

3.息怒。人的肝、肾二脏有相火,肝主疏泄,肾主闭藏,相火妄动使肝脏疏泄太过,而肾脏不导封藏,致使阴精潜耗,故养精之道,还当息怒。

4.慎味。酒性悍烈,最能动血,阴血奔驰,使精暗耗,故养精之道,又当戒酒;世间之物,唯五谷导味最正,若能淡食谷味、辅以腥素、小佐调滋,则最能养精,故养精之道,最重慎味。

调节七情,可养精气神

自古以来,我国历代的医学与养生大师,都非常重视情绪养生。如《管子》中说:“忧郁生疾,疾困乃死。”《黄帝内经·素问》告诫人们“暴怒伤阴,暴喜伤阳”。《黄帝内经》中有“愁忧者气闭而不行”、“思虑多则心系急”,金代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凡怒忿悲思惧,皆损元气。”等等。

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老庄提出了许多见解,像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除了包含辩证法思想,也是在告诉人们:与其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得失,不如调整情绪和步伐。

道家认为,肝藏魂、脾藏魄、心藏神、肾藏志、肺藏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情,对于养好五脏六腑都有莫大的好处,否则会伤身。

调节情志,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庄子》中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意思。在“喜怒哀思悲恐忧”这七种情绪中,任何一种都不要过度,否则就会伤身。

关于“情”,古书《关尹子》上说:“情,波也。”波为动态,可以波光粼粼、令人陶醉,也可以波涛汹涌、令人落魄。作为心理过程的情绪波,是一种情感的外露,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中医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

中医病因学认为,“七情内伤”是人体发病的重要原因。《养性延命录》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志,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昏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煎熬无欢,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所以,七情过滥必成灾,应以“理”制情,培养良好的性格,用意识来控制自己。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喜、怒、悲、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喜勿过

中医认为喜是人的愿望实现后的一种激动情绪,表现为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一般来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是极有利于健康的,所谓“笑一笑、十年少”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喜极了,或暴喜过度,则会冲昏头脑,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致使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导致不测。例如,高血压病人大笑往往会使血压突然升高,甚至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病人在发作期和恢复阶段,大笑会加重心肌缺血,有导致梗死的危险等等。

2.怒有度

中医认为,怒是遇到与愿望相违之事或愿望受阻时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不满、生气、愤怒、大怒、暴怒、狂怒等。一般来说,怒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人怒时,强烈的情绪恰似洪水冲堤,扑向致怒对象以“拼个你死我活”。

应当说,怒是个体的自立机制,缺之,人格就不可能完整,但怒要有度、有节制,太过、大怒不止或经常发怒,则会使肝气上逆导致胸满胁痛、头晕头痛、面赤耳鸣,甚至呕血昏厥、目盲耳聋。

3.悲宜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