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天人合一100岁:道家养生精要
31642700000021

第21章 德行养生(2)

“争”是导致怨气、怒气和抑郁不平之气的根源,人们常常因“争”而面红耳赤,怒气冲天,甚至导致打架斗殴或更严重的事端,“争”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障碍。医学研究表明,心脏病、中风、癌症等均与患者的易怒好争等心理障碍息息相关。道教提倡“不争”对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大有裨益。相反,“不争”则能使人谦虚谨慎,不骄不傲,能消除人类社会一切不平的争端,化解一切因争端引起的不愉快。正因如此,老子把“不争”当成一种美德,并极力推崇谦下不争,主张“人之道,为而不争”,认为只有不与人争功名争地位,才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纠纷,才能拥有心灵的平和与宁静,形成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

“不争”是道教教义之一。道教认为,天地万物的运行以及人的为人处世都应当顺乎天理,不能强求。人类社会的一切罪恶、一切祸乱均起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斗,这是十分可悲的。因此,道教主张“为而不争”。

不争在《道德经》中有多处提到,如第八章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六十六章曰:“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第六十八章曰:“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第八十一章曰:“人之道,为而弗争。”早期道教把“不争”作为学徒的准则之一,《老子想尔注》称:“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与之共争乎?”又说:“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

不争并不是纯粹消极地坐以待毙,并非要离开人伦社会以躲避矛盾和斗争。不争的真义是既立足于人伦社会又超越于人伦社会,它以“不争之争”求消弭人与人的争端。这是不同于一般人所进行的以利己为己为目的的表面的不争,它是从利人利物出发的内在深层意义上的不争。用老子的话说是“利万物而不争”“为而不争”。

道教还把“不争”看成是一种为善的表现,一个为善的人,即使不争也会无所不胜,即使“不言”也会处处得到响应。所以,《云笈七签》说:“为善者自赏,造恶者自刑。故不争无不胜,不言无不应者。”由于道教崇尚不争,许多道教徒便身体力行,历史上就有隐居深山的高道,他们与世无争,备受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称道。如天台山高道司马承祯,不争仕官,被召进京后仍坚持回返天台,受到三代帝王的尊崇。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赵云,一生立下无数战功,但他只求立功,而不争功,始终无私无畏,积极乐观,可以说是“君子坦荡荡”的典范;同为蜀国大将的魏延,虽然也立过不少战功,但他总是争功,而且斤斤计较,结果一再出丑,心情不佳,可以称得上是“小人常戚戚”的典型了。

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不争、忍让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也是消弭烦恼,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纽带。常言道:“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天高海宽。”如果人人都能处处忍让,一切祸患便会烟消云散。

小知识

道德论

老子观察了自然界天地万物的变化,社会历史人事的成、败、存、亡、祸、福等因果关系。深刻认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的矛盾性。他把这种矛盾性称为“道”与“德”。道是从一切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是派生万物的根源。这个道是超形象、超感觉的观念性存在,它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无始无终,是“无”。同时,道又不是虚无的空,而是切实存在的,是一切事物最一般的本质。道生万物的意思是:具体事物是有限的,它们各自有特殊的性质和形态,如水、火、木、金、土等,“道”表示万事的本质,是他们存在的根据。

养生在心,养心在静

道家认为,养生之道,重在养心、养气,而清静则是既养心又养气。“心内澄,则真神守;气内定则邪物离身”。清静淡泊能摆脱苦恼、不安,从而去除疾病。清静又是一种精神力量,使身心健康、坚强、充实、向上,看一切都是美好的。清静又能生慧,会变得思维敏捷、智慧、记忆强过常人,但清静的心境要靠平时养成。这是一种气质修养,又是一种境界、理念。“仙鹤神清因骨老,鸳鸯头白为情多”,古人认为神在于养,情在于节。传统养生学历来认为清静养神是养神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积精全神”以延年益寿的论述。认为神为一身之主宰,统帅五脏六腑,有神则生,无神则死,神弱者病,守神则健。《道德经》说:“致虚极,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其根静,静曰复命。”《黄帝内经》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意思是讲思想上纯洁安静、情绪乐观、精神振奋、内无杂念的人,能强身体而不得病,并可实现其理想。

“静以养心”是中医学的传统观念,“养心”类同于养神、养性,泛指精神、性格、思想意识的修养,涉及心理健康问题。“养心宜静”源于春秋战国时代老庄学派“清静无为”的思想,《黄帝内经》进一步阐述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及“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指明了养心的目的是防病延年,只要做到思想安静乐观,精神专一不散,形神合一,就能达此目的。其后历代医家多有类似阐述,较典型的如《养生四要》中提出“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可见,“静以养心”是我国养生学中一致公认的祛病延年的重要方面。

《在宥》篇中“黄帝求道”的故事讲得是黄帝听说广成子在空同山上修行,通晓了宇宙大道,所以前去求教。广成子给黄帝的教诲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对心理的修养。心理修养重在两个字:一是静,二是清。静与动、清与浊是相对立的。先人们认为,动则会劳累,劳累了精气就会外溢。浊则会混杂,混杂了神情就不得安宁。为了不使精漏神游,就要谨慎地对待内心,不是内心烦躁,不受外物干扰。

清静养生法乃是古代养神的最基本方法。我国人民积累了许多情志修养方面的经验,流传了许多有益的成语:知足常乐、与世无争、心安理得、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心旷神怡、泰然自若等等,给人以启迪。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眠养神。即指睡觉时间要保证,通过休眠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同时使身体内各部位的神经、关节韧带、肌肉和器官无负荷或少负荷,进而达到积蓄精力,复苏体质。生理医学研究表明:保证睡眠6~8小时所积蓄的精力可供正常活动16~18小时的耗费。如果气候和环境条件复杂或劳作过重,往往会酿成过度疲劳和某些器官失调,因此,生活中应劳逸有节。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经常闭目养神。具体做法是双目微合,设想一种轻松舒心的意念,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只要长期坚持,就有促进心脑神经和细胞的活化作用,解除疲惫感。

小知识

易性养心

俗话说:“笑口常开,青春常在。”但是,人生在世,难保无忧,关键是毋使太过、勿令太久。中医“易性”的养心一法恰是“对症”的良方。所谓易性,即通过学习、娱乐、交谈等方式,来排除内心的悲愤忧愁等不良情绪的方法。具体方法因人因事而异,如“取乐琴书,颐养神性”,或“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或“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或“劳则阳气衰,宜乘车马游玩”,或“情志不遂”等。事实上,图书、音乐、戏剧、舞蹈、书法、绘画、赋诗、填词、雕塑、种花、垂钓等,都可起到培育情趣、陶冶性情的防病治病作用,拥有它们自然会健康长寿。

心清欲自寡,寡欲以清心

“寡欲”是道教教义之一。道教认为,为人处世应当节制欲望,个人修炼要少私寡欲才能求得长生之道。

道教认为,“欲”是凶害之根,欲盛则伤气害性。“嗜欲连绵于外,心腑壅塞于内,曼衍于荒淫之波,留连于是非之境,而不败德伤生者,盖亦寡矣”。明代郑碹说:“万病之毒,皆生于浓。浓于声色,生虚怯病;浓于货利,生贪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这“浓”不正是贪欲么?贪欲有害健康,而寡欲则有益于养生。

元代道士景阳子说:“人能寡欲止于安,一念澄虚在内观。非礼非仁休妄动,自然悔吝不相干。”为人处世只有达到无欲的境界,才能做到“在物而心不染,处动而神不乱,无事而不为,无时而不寂”。“药王”孙思邈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名医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曰:“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闷心劳形,养生之方也。”明代吕坤《呻吟语》也将寡欲作为良药,“以寡欲为四物,以食淡为二陈,以清心省事为四君子。无价之药,不名之医,取诸身而己。”

正因为如此,道教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由此导致的人的沦丧,都归结为个人的贪欲,要解决的办法就是“少私寡欲”。

少私寡欲,是指对自己的“私心”和“贪欲”要进行自我克制并清除。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老子、庄子是神志养生法的倡始人,他们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即为人要质朴,不要私心太重,欲望太多。人生在世很难做到无私无欲,但私欲不可过多过高。何谓“贪欲”,是指那些可欲而不可求事物,贪欲常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有位作家解释三种痛苦的原因时说:“想得到却得不到——痛苦,经过艰苦的努力得到了,却发现不过如此——痛苦,得到的东西不经意丢掉了,事后才知道原来很重要——痛苦。”只有通过自我克制来控制自己的欲望,清除那些不可能得到满足的“贪欲”,才能减少自己精神压力和痛苦。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身健康,要学会将私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清除掉。只有私欲少和没有“贪欲”的人才能淡泊名利,处世豁达,性格开朗,样就会有助于心神的清静内守,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时恬淡虚无,与世无争,自然会精神内守,阴阳平和,气血旺盛,邪无所容,百病不生。

小知识

积德使人少私欲

积德,或曰“积善”、“行善积德”,就是通过多做善事以培育“善根”,增长“善性”,升华“善德”。因为人的种种善德善行实质都是克制私欲、助人为乐、济世益民,而人的种种恶德恶行实质都是放纵私欲、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二者不能相辅相成、同生共长,而只能是水火不容、此消彼长。不断做善事的过程,就是不断积德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克制私欲的过程。私欲越来越少,自然会寡欲。寡欲便能宽心,宽心便能健康长寿,而积德则是根本,必须首先予以重视。早在2500年前,老子就强调说:“重积德则无不克……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无不克”之中当然包括人世间最难克制的私欲。

操心不经老,养生宜心安

道家认为,善于养生者应清静安闲,排除各种杂念,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于内,疾病无从生,形体虽劳作但不致疲倦,使身体健康无疾。要心比天地宽,不计较生活中非原则的无端琐事,凡事要想得开,不要钻牛角尖。《寿世青编》主张:“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嚏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生之法也。”告诫我们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为琐事去忧虑焦躁。

这里有一个“操心不经老”的史实。诸葛亮北上伐魏,六出祁山,当司马懿得知诸葛亮“事无巨细,每必亲躬”的消息后,就推断诸葛亮活不了几天了,果然,没多久诸葛亮因思虑过度死在五丈原。“忧思则心急”,“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明七情过激可使心脏脉络紧张,“伤神则死”。

有人问名医孙思邈有什么高明的养生法,他说:“天有灾情,人有危难,如果不注意精神保养,就不能战胜疾病,保持健康。”清朝诗人郑板桥有一句名言:“人贵在糊涂。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糊涂更难。”要具有超脱精神,讲究超凡处世。

道家认为,要做到安心养神,还需有良好的精神寄托,这能调动某些不常运作的神经代替操劳疲惫的神经工作,充分调节各路神经的“积极性”,如琴棋书画等。道家认为,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还有运动也可以安神。养生家认为,当思虑过度或心情不快时,应外出旅游或锻炼,让山清水秀的环境调节消极情绪,使人陶醉在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以舒畅情怀,忘却烦恼。

就拿练习书法而言,习书法时全神贯注,人的思想纯净、恬淡、少欲,心神不被外界事务所扰动,在追名逐利的风潮面前,甘于清贫,恪守寂寞,使体内阴阳平衡,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延缓细胞的分裂周期,体内气血在最低限度内变化,代谢相对缓慢。书法能养神,养神能炼意,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心理对于生理的干扰,使一切杂念全抛之九霄云外,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其作用不亚于练气功、打太极拳。练习书法,形神共养,使书法家形神一体,心身统一,从而健康长寿。

另外,下棋也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养生活动。业余时间杀上几盘,可增加生活的情趣,有益于生活的调节,又有利于智力开发。尤其是中老年身体较弱,不宜做剧烈运动,下棋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活动。

“善弈者长寿。”这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作出的结论。从医学观点看,下棋时通过对情绪的控制,可调节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和开发智力。一则对弈时全神贯注、意守棋局,杂念尽消,保证大脑获得积极休息;二则对弈得多动脑,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脑细胞利用率高,有防止大脑动脉硬化、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作用。此外,可促进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改善,以棋会友,不失为开展社交活动的好办法。

精神寄托养神还有绘画、垂钓、跳舞、听音乐、看表演等,可根据个人的爱好与方便,尽情地投入参与。

小知识

积精会神养生法

积精会神,是中医药所倡导的一个养生方法,此语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会神,是指神志健全,人体的精神活动正常,但其前提必须要“积精”。所谓“积精”,就是积累、固护人体之精气,只有人体精气充足,才会“神旺”,如明代张景岳所说:“故善养生者,必宝器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乐观豁达寿自长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认为“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庄子主张处世要乐观。他曾形象地比喻说,水泽里的野鹤,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逍遥自得,悠闲自如,因而得以保生;而笼中之鸟虽然饮食充足,但有翅难飞,蹦跳不能,成天低头不鸣,无精打采,因之难以全生。一个人长期锢于自己设置的精神枷锁之中,必然会忧愁苦恼,“病由心起”。“乐观多寿”,是庄子养生和处世的切身经验。

乐观是指人们对生活、对事业、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乐观可以使人保持心理年轻,气质高雅;乐观可以使人思想常新,精神愉悦,所以乐观是一种“不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