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立体栽培蔬菜
31627200000004

第4章 蔬菜立体栽培有哪些原则?

发展蔬菜立体栽培总的原则是:符合当地的自然规律;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种蔬菜的生物特性;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土地、劳力负担的实际水平和符合生态水平,特别是肥力平衡。最终达到高产、多收入、低成本,提高土地、空间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的目的。为此,应注意如下事项:

(1)因地制宜,采用适宜的模式。在采用立体栽培时,不能照搬一种模式,不能一刀切。立体栽培所用方式及蔬菜种类、品种应以适于当地气候,符合市场需要为原则。

(2)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随着立体栽培的发展应用,复种指数的提高,一年多种多熟,一地多用,地力消耗增加。因而,必须注意养地,保持土地肥力。

(3)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土地和保护设施利用率。光能是蔬菜生长和产品形成的基本能源,充分利用光能是提高蔬菜产量、改善品质的主要措施之一。

(4)注意作物间的相克相生关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进行立体栽培时应尽量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将互利的蔬菜搭配在一起,充分发挥互利作用。在搭配时,还应注意减少作物间争肥、争水、争光、争时的矛盾。不同蔬菜间还有病害问题应注意。

(5)因品种制宜,合理搭配。在进行立体栽培时,应选用适宜的蔬菜品种互相搭配,以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还应选用不同特征特性的作物品种相互搭配,减少彼此的影响,保证全面增产。

(6)因地制宜,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单位面积上总群体的蔬菜株数,才能充分利用光能、热量,充分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水分、肥料和空气,达到增产的目的。但是,当密度超过一定界限后,单株产量会大幅度下降,总体产量反而会降低。因此,密植有一定合理、科学的界限范围。

(7)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栽培方式。首先,立体栽培产出的蔬菜能被广大人民接受,其次是立体栽培产出的蔬菜必须被社会承认。在确定立体栽培的模式时,一定要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进行安排,做到产销对路,时机适宜。

(8)注意轮作换茬的原则。在立体栽培中,在一年中要种植多种蔬菜,而且下一年也要继续种植蔬菜,牵扯到轮作换茬问题,必须加以注意。

(9)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立体栽培是在较少的土地面积上,较短的生产周期内,生产出更多的蔬菜产品,提高单位面积的蔬菜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保障社会效益。这就要求在进行立体栽培时,产量要高,质量要好,收入大于投入,满足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