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实用养生保健中草药
31616400000013

第13章 味部(1)

药酒自古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医药学家、

养生学家的不断总结和完善,积累了很多药酒效验方,这些效验方已成为中医学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

造酿类

[释名]

黍、秫、粳、粟、曲、蜜、葡萄等都是酿酒的原料;大凡酿酒作醴,都须用的药发酵,只有葡萄、蜜等酒不用的曲药。各种酒味道的浓淡也自然不同。

[性味]

味苦、甘、辛,性热,有毒。

[功效主治]

主要的药效是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壮肠胃,润皮肤,散湿气,消忧发怒,宣言畅意。并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及丹石发动。

[附方]

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嗽。胸背痛,短气时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实一枚(捣),薤白半升,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治冷气心痛:烧酒入,飞盐饮。

治阴毒腹痛:烧酒温饮。

治霍乱转筋而肢冷者:烧酒摩榻患处。

治寒湿泄泻,小便清者:头烧酒饮之。

治寒痰咳嗽:烧酒四两,猪脂、蜜、香油、茶末各四,同浸酒内,煮成一处,每日挑食,以茶下之。

治风虫牙痛:烧酒浸花椒,频频漱之。

治耳聋:酒三升,碎牛十荆子二升,浸七日,去滓,任性服尽。

治耳中有核。如枣核大,痛不可动者:以火酒滴入,仰之半时。

治蛇咬疮:暖酒淋洗疮上,日三易。

治妇人遍身风疮作痒:蜂蜜少许,和酒服之。

[禁忌]

阴虚、失血及湿热甚者忌服。

老酒

[功效主治]

腊月酿造的,可经数十年不坏。能和血养气,暖胃辟寒。

春酒

[功效主治]

清明酿造的,也可久放,但不如冬月酿造的好。常饮此酒可让人长得又白又胖。医治泌尿生殖系统寄生虫病,只需饮醉此酒,一会儿便会有像米一样的虫排出。

东阳酒即金华酒

[性味]

味甘,无毒。

[功效主治]

厚胃益脾,调血脉经络,通利脏腑,强筋健骨,解乏,去瘀血。用来调制各种药更好。

三白酒

[释名]

出自苏州,用白糯、白面、白水酿成,颇为珍贵。

[性味]

味甘,香烈。

[功效主治]

益脾胃,调气养颜,壮精神,疏经活络。陈酒味醇,新酒味烈。多饮使人燥渴。

金盘露

[释名]

金盘露出自处州,先用水和姜汁造曲,再同浮饭酿制而成。味道醇美,但色香比东阳酒差,因为它的水不及东阳酒用的水。

[性味]

味甘,性热。

[功效主治]祛寒辟雾,开胃健脾。

麻姑酒

[释名]

出产于江西。以泉得名,曲中有各种药。

[性味]

味辛。

[功效主治]

能治各种疾病。

秋露白

[释名]

出产于山东,

[释名]

颜色纯正味道浓烈。多饮使人燥渴。

金陵瓶酒

[释名]

出产于南京、曲米很好,但水中有碱,而酿制时用灰。

[性味]

味甘。多饮此酒会生痰助火,令人咳嗽。

绿豆酒

[释名]

绿豆酒出自淮南、曲中有绿豆和灰。

[功效主治]

能解毒,因为酿造时用石灰,所以不是很好。

苏州小瓶酒

[释名]

苏州小瓶酒曲中有葱和红豆、川乌之类的药。稍稍多饮,便头痛口渴。

襄陵酒

[释名]

襄陵酒出产于山西。

薏苡酒

[释名]

薏苡酒出产于蓟州。以上两种酒都很清烈,但是曲中也有药物。

咂嘛酒

[释名]

出产于陕西和四川。用稻、麦、黍、秫、药曲,封在一种腹大口小的小瓶中酿制而成,饮用时,用筒吸饮,这种酒谷气较杂,酒不清美,不宜多饮。

红血酒

[释名]

大热有毒。

[功效主治]

能诱发脚气、胃肠出血、痔漏、哮喘、咳嗽、痰饮等各种疾病。但在破血杀毒、祛湿除寒、治疗跌打损伤等方面有奇妙的疗效。

社坛余乍酒

[释名]

这是每年春秋和十~、十二月用来祭祀天地后剩下的酒。

[功效主治]

治小儿语迟,宜含在口中,还可用来喷洒屋子的四角,驱除蚊子。另外,饮用此酒还可治疗耳聋。

[发明与传说]

李时珍说:酒后吃芥菜和辛辣之物可使人筋骨松弛。酒后饮茶,伤肾脏,导致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并会患喉头肿痰多、口渴、全身疼痛的疾病。一切用酒配制的毒药是难以解治的。但酒遇碱可以解除酒性,这是因为水可制火,酒上升而咸润下的缘由。另外酒怕枳具、葛花、赤豆花、绿豆粉等东西,是因为寒能制热的缘由。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饮食中,好像不饮酒不能尽兴,但洒多确实伤身,希望您对酒当歌时能有所节制。

附:诸酒方。

屠苏酒

[释名]

孙真人说"屠"就是屠灭鬼气,"苏"就是苏醒人魂,元旦饮屠苏酒,可以驱除一年之中的疫疠之气。

造法:苍术、桂心七钱五分,防风一两,菝葜五钱,蜀椒、桔梗、大黄各五钱七分,乌头二钱五分,赤小豆十四枚,用三角绛纱做的小口袋装好,除夕悬挂在井底。元旦取出来放牧酒中,多次煎沸。全家人面向东方,从年少到年长,依次饮用。饮完后,又将药滓投入井中,一年之中饮用井中的水,就会百邪退避,诸病不生。

逡巡酒

[释名]

逡巡,迅速的意思,这种酒一会儿功夫就可做好,因此得名。

[功效主治]

饮用此酒补虚益气,去一切风痹。长期服用可使人容貌不衰,延年耐老。

造法:三月三日收桃花三两三钱,五月五日收马兰花五两五钱,六月六日收芝麻花六两六钱,九月九日收黄甘菊花九两九钱,以上这些花均阴干。十二月八日取腊水二斗。等到春分时,取桃仁四十九粒去皮尖,取白面十斤,与前面所说的种种花一起作曲,作好曲用纸包四十九日。服用时,取白水一瓶,人曲一丸,面一块,不久就做成了,若味道淡了就再加一丸。

椒柏酒

造法:除夕用椒三十七料,和向东的侧柏叶七枝,浸在无灰的酒内,元旦饮用。

五加酒

[功效主治]

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

造法:用五加皮洗刮去骨煎汁,和曲、米酿成,或将五加皮锉碎,用袋装好浸在酒中饮用。

女贞皮酒

[功效主治]

治风虚。补腰膝。

造法:用女贞皮切片浸泡在酒中饮用,治疗效果非常好。

仙灵酒

[功效主治]

治偏风不遂,强筋健骨。

造法:仙灵脾一斤,盛入袋中,用二斗无灰酒浸泡、密封三天即可饮用。

薏苡酒

[功效主治]

祛风湿,强筋骨,健脾胃。

造法:用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用袋将薏苡粉装好放在酒中煮后饮用。

地黄酒

[功效主治]

补虚弱,壮筋骨,通血脉,使头发由白还黑,治腹痛。

造法:用生的肥大的地黄绞汁,同曲、米一起封存在密器中,五至七天打开密器,其中有绿汁,这是真正的精华。应先将其喝下,然后过滤,将滤得的汁液贮藏起来,逐日服用。

牛膝酒

[功效主治]

壮筋骨,治痿痹,补虚损,除久疾。

造法:用牛膝煎汁,和曲、米酿酒,或者将牛膝切碎用袋装好,浸在酒中煮饮。

当归酒

[功效主治]

和血脉,坚筋骨,止诸痛,调经水。造法:用石菖蒲,或酿或浸,都如上条。

枸杞酒

[功效主治]

补虚弱,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止目泪,健腰脚。

造法:用甘州枸杞子煮烂捣汁和曲、米酿成,或袋盛浸酒煮饮。

人参酒

[功效主治]

补中益气,通治诸虚症。

造法:用人参末同曲、米酿成酒,或用袋盛装浸酒饮用。

薯蓣酒

[功效主治]

治诸风眩晕,益精髓,壮脾胃。

造法:用薯蓣粉同曲、米酿酒,或浸酒煮饮。

菊花酒

[功效主治]

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

造法: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饮用。

黄酒精

[功效主治]

壮筋骨,益槽髓,变白发,治百病。

造法:用黄精、苍术各四斤,枸杞根、柏叶各五斤,天门冬三斤,煮汁一石。同曲十斤、糯米一石,用一般方法酿成酒饮用。

桑椹酒

[功效主治]

补五脏,明耳目,治水肿不下则满,下之则虚,人腹则十没有一活。

造法:用桑椹捣汁煎过,同曲、米用如常法酿或酒饮用。

葱豉酒

[功效主治]

解烦热,补虚劳,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解肌发汗。

造法:用葱、豉泡酒饮用。

茴香酒

[功效主治]

治突然肾气痛,偏坠牵引及心腹痛。

造法:用茴香浸酒煮饮,以舶茴最好。

缩砂酒

[功效主治]

消食和中下气,止心腹痛。

造法:用砂仁炒研,袋盛浸酒煮汁,同曲、米酿酒饮用。

松节酒

[功效主治]

治冷风虚弱,筋骨挛痛,脚气和缓痹。

造法:用松节煮汁,同曲、米酿酒饮用。

柏叶酒

[功效主治]

治风痹关节作痛。

造法:用向东的侧柏叶煮汁,同曲、米酿酒饮用,或泡酒饮用。

松液酒

[功效主治]

治一切风痹脚气。

造法:在松下挖一坑,放置一瓮承取大松树津液一斤,酿糯米五斗,取酒饮用。

南藤酒

[功效主治]

治风虚,逐冷气,除痹痛,强腰脚。

造法:用石南藤煎汁,同曲,米酿酒饮用。

竹叶酒

[功效主治]

治风虚痹弱,腰膝疼痛。

造法:用巨胜子二升,也就芝麻二升,炒香薏苡仁二升,生地黄半斤,用袋装好,浸在无灰酒内饮用。

麻仁酒

[功效主治]

治肠胃风毒及燥结不能。

造法:用大麻子中仁,炒香,袋盛,浸酒饮用。

磁石酒

[功效主治]

治肾虚耳聋。

造法:取等量的磁石、木通、菖蒲,用袋装好浸酒,每天饮用。

蚕沙酒

[功效主治]

治风缓顽痹,诸关节不随,腹内结痛。造法:用原蚕沙炒黄,用袋装好,每天饮用。

花蛇酒

[功效主治]

治诸风顽痹、瘫痪、挛急、疼痛、恶疮疥癞。

造法:白花蛇一条,袋子装好,然后将蛇与曲一同放在缸底,用糯米饭覆盖在上面。二十一天后,取酒饮用,治疗效果非常好。

乌蛇酒

[功效主治]

功效与酿法同花蛇酒。

蚺蛇酒

[功效主治]

治诸风痛痹,杀虫辟瘅,癞风疥癣恶疮。

造法:用蚺蛇肉一斤,羌活一两,用袋子装好,然后与曲一起放置于缸底,上面盖上糯米饭,酿成酒饮用。也可将蚺蛇肉和羌活放在酒中浸泡。广西有种蛇酒,坛内放蛇,其酿酒所用的曲却采用山中的草药,不知有无毒。

[释名]

糯、秫、黍、麦,都可以酿酒、醋,或熬煎饧、饴,化成糟粕。酒糟须用腊月和清明、重阳所制的,将其沥干,放少量的盐在里面加以保藏。用酒糟保存物品可使物品不坏,搽在物品上可使物品变软。如果是榨干的,就没有酒味了。醋糟以三伏天造的最好。

酒糟

[性味]

味甘、辛,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温中消食,除冷气,杀腥,去草、菜毒,润皮肤,调脏腑。治跌损瘀血,浸水洗冻疮,捣烂敷蛇咬,蜂叮之毒。

大麦醋糟

[性味]

味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如果气滞风壅,手背脚膝痛,将醋糟炒热后用布裹好热敷患处,换上两三次便可以治疗。

干饧糟

[性味]

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反胃吐食,暖脾胃,化饮食。益气缓中。李时珍说:饧是靠酒曲做成的,暖而消导,所以它的糟能化滞缓中,养脾止吐。

[释名]

醋有十几种:米醋、麦醋、曲醋、糠醋、糟醋、饧醋,桃醋、葡萄、大枣、婴奥等各种杂果醋,也很酸烈。

[采集加工]

李时珍说,米醋:三伏天用仓米一斗,蒸成饭,与晒干淋净的饭和匀装入瓮中,用水将其淹没,密封后放置在温暖处,二十一天就做成了。糯米醋:八九月,用糯米一斗,淘洗后蒸饭,用六月六日造成的小麦曲与之和匀,再用水二斗,放入瓮中封酿,二十一天就可做成。粟米醋:用陈年粟米一斗,淘浸七天,再蒸熟,人瓮密封,早晚搅拌,七天就可酿成。小麦醋:将小麦一斗,水浸蒸饭庵黄,晒干水淋,再用麦饭二斗混匀,放进水中封好,二十一天就酿成了。饧醋:用饧十斤,水四十斤,和匀后放人瓮中,此醋应在立夏后至处暑前这一段时间酿制。每天早晨太阳刚要升起时,用杨枝旋搅四五十转,再用干净的布浸渍水封闭瓮口,数日后加入糯米饭,趁热放进一大盎,四十天后,味道甘酸香烈便酿成醋了。其他糟糠等都酿醋,不再尽述。

[性味]

味酸、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调诸药。治产后血晕,除脸部色块坚积,消食,杀恶毒,破结气,心中酸水和痰饮。下气除烦,止金疮出血,昏晕,杀一切鱼肉菜毒。磨青木香,止胸痛、血气痛;浸黄柏含服,治口疮;调大黄末,涂治肿毒;煎生大黄服,治胸腹胀痛很好;散淤血,治黄疽黄汗。

[附方]

治转筋疼痛:以旧绵浸醋中,在甑在蒸热后裹患处,冷了就更换,病即愈。

治腋下狐臭:用三年酿醋,和石灰敷腋下。

治痈疽不溃:用苦酒和雀屎如小豆大,敷疮头上即穿。

治木舌肿强不消:以糖醋时时含漱,或用醋和釜底墨,厚敷舌之上下,脱了又敷,不久即消。

治砒霜毒:饮酽醋呕吐即愈,不可饮水。

治汤火灼伤:即以酸醋淋洗,并以醋泥涂伤处,很妙,也不留疤痕。

治死胎不下:大豆煮醋,服三升立便分解。

治疗肿初起时:用面围住,以针乱刺疮上,铜器煎沸醋倾入围中,令容一盏。冷即更换,三次后,疔根即出。

治产后头晕:用铁器烧红,更迭淬醋中,就病人之鼻以熏之。

治一切积聚。不拘远年近日皆治之:京三棱四两(醋煮,切片,晒干),川芎二两(醋煮,微软,切片),大黄半两(醋湿纸裹,火煨过)。上三味,同为末,水煮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病甚者一月效,轻者半月效。

治瘕:鳖甲、诃子皮、干姜各等分。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白汤下。

治过食鱼腥、生冷水菜果实成积者:生姜捣烂,和米醋调食之。

治黄汗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檗汁,脉自沉。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治鼻血出不止:酢和胡粉拌枣许服。

治疝气冲痛:青皮、小茴香各五钱,以米醋一碗煮干,加水二碗,煎八分,温和服。

治霍乱转筋人腹:酢煮青布塌之,冷复易之。

治痈疽初起:生附子,以米醋磨稠汁,围四畔,一日上十余次。

治诸肿毒:醋调大黄末涂。

治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纳苦酒,着鸡子壳中)。上二味纳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

治锁喉风。胀闷不通:土牛膝捣汁半碗,加入真米醋半碗,用鹅毛翎尖挑少许入喉中,随吐涎痰,连挑十余次,吐痰碗许即通。

治牙齿疼痛:米醋煮枸杞、白皮一升,取半升,含漱。

治牙疼:陈醋四两,花椒二钱。水煎,去椒含漱。

[禁忌]

脾胃湿甚、痿痹、筋脉拘孪及外感初起忌服。

[释名]

面酱有大麦、小麦、甜酱、麸酱等种类;豆酱有大豆、小豆、豌豆及豆油等种类。

[采集加工]

豆酱法:用大豆三斗,水煮烂,加面二十四斤拌匀发酵成黄色。每十斤,加盐八斤,井水四十斤,搅晒成油即可。

大豆酱法:用黄豆一斗,煮糜烂,搓揉如泥,用麦面二斗拌匀,在竹笆若芦席上摊开发酵三昼夜,等到其热如火,湿气尽,色黄如金时,将盐十斤,井水四十斤一同放人缸内,在三伏天的烈日下暴晒,一月的时间味道就好了。

小豆酱法:将豆磨碎,和面庵黄,第二年又再将它的磨细。每十斤加盐五斤,用腊水淹没,然后晒出味道即可。

豌豆酱法:将豌豆用水浸泡蒸软,晒干去皮。每一斗,加小麦一斗,磨面和匀,蒸过庵黄晒干。每十斤,加盐三斤,熟水二十斤,晒出味道即可。

麸酱法:用小麦麸蒸热庵黄,晒干磨碎。每十斤,加盐三斤,熟水二十斤,晒出味道即可。

甜面酱:用小麦面和剂切成片,蒸熟庵黄,再装在簸箕中晒干。每十斤,加盐三斤,熟水二十斤,晒出味道即可。

小麦面酱:用生面加水混匀,用布包好踏成饼庵黄,再用大麦面二十斤拌匀,筛出面粉,用煮豆的水汁与筛下的面粉和剂切成片,蒸熟庵黄,晒干捣细,每一斗加盐二斤,井水八斤,晒成黑色,味道甜而水清时即可。

麻滓酱:将麻枯饼捣烂蒸熟,加面和匀庵黄,按照一般方法加盐加水晒制而成,颜色味道都很好。

[性味]

味咸,性冷,无毒。

[功效主治]

除热止烦,杀百药及火毒,杀一切鱼肉、菜蔬、蕈毒,并治蛇、虫、蜂、蝎等毒。酱汁灌肠,治大便不通;灌于耳中,治飞蛾、虫蚁人耳。涂在狂犬咬伤及烫伤、烧伤还没成疮的部位,很有疗效。中砒毒的,调水服即可解除毒性。如果吃得过多会使小儿不消化,生痰动气。妊娠期间与雀肉同吃,会使胎儿面黑。麦酱和鲤鱼同吃,易生口疮。

[附方]

治百药。百虫、百兽之毒损人者:豆酱,水洗去汁,以豆瓣捣烂一盏,白汤调服。再以豆瓣捣烂,敷伤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