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实用养生保健中草药
31616400000012

第12章 菜渐(4)

药人手阳明经,主治金疮溃烂。轻身,不饥耐老。强筋骨,除寒热,去水气,温暖中焦散结气,利于病人。将薤白捣碎涂在疮上。治各种疮,中风寒,水气肿痛。煮来食用可耐寒。调中补气不足,治慢性腹泻,令人健壮,壮阳恢复元气。另可散血通气,治胸部针刺一样疼痛,并安胎,利于产妇。还可治妇女赤的带下,骨刺卡咽喉,吃薤白后刺即吞下。薤有红色,白色两种,白的能滋补,红的能治疗金疮。同蜂蜜一起捣碎涂在烫伤、烧伤的患处,见效很快。但不能和牛肉一起吃,否则易生结石。

[附方]

治突然中风,奄奄一息,或平时噩梦:用薤实汁灌入鼻孔中,就会苏醒。

治霍乱干呕,腹中大痛欲死:取薤实一把,水三升,煎到只剩下一半时服下,服用三次就好了。

治腹胀气痛:用薤白捣成汁喝,效果很大。

治拉红痢不止:薤实同黄柏皮煮水喝能治好。

治小儿痢疾:把菖头捣成泥,和以粳米粉和蜂蜜做成饼,烤熟后吃。

治产后各种痢疾:多煮些薤自来吃,再和羊肉一起炒来吃。

治胎动不安。腹内冷痛:取薤白一升,当归四两,五升水,煮到只剩两升时,分三次服下。

治各种鱼骨鲠在咽喉:将薤白嚼软,用绳子捆好,吞到被鱼骨鲠住的地方,然后把绳子拉出,鱼刺也随之而出。

治狂犬咬伤:取薤白捣成汁喝,并将它的汁涂在咬伤之处,每天涂三次,效果好。

治小儿误食钱物:将薤白煮熟后吃下,钱物随即就出。

[释名]

又叫小蒜。家标有两种:它的根和茎都很小,瓣少较辣的,就是小蒜;它的根和茎都大,瓣多的,味辣而带苦的是大蒜。

[性味]

味辛,性温,有小毒。

[功效主治]

益脾肾,止霍乱吐泻,解腹中为安,消积食、温中调胃,除邪祛毒气,下气,治各种虫毒,敷在蛇虫咬伤处和沙虱疮上,有很好的效果。

[功效主治]

主治心烦痛,解各种毒,治小儿发红疹。

芸苔

[释名]

也叫油菜。它的籽可以榨油,九十月间插种,长出来的叶子形状颜色有点像白菜。

油菜开黄色的小花,花有四瓣,像芥花。结荚收籽,它的籽也像芥籽,呈灰赤色。

茎叶

[性味]

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丹毒,浮房肿块,破腹内痞块结血。治产后贫血及瘀血。煮来吃治腰脚麻木。捣叶涂于女人乳房疗肿块。治瘰疮,豌豆疮,散血消肿,伏蓬砂。芸苔破血,产妇宜食。

[性味]

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男子梦中遗精,与鬼交合。取它的油敷头,会让头发长黑。通滞血,破冷气,消肿结,治难产,产后心腹部各种疾病,赤丹热肿,金疮血痔。

[附方]

治手足瘭疮:此疮常长在手、脚、肩、背上,密密麻麻像红豆,剥破它有汁渗出。用芸苔籽煮水服一升,并且多吃晒干煮熟的芸苔菜,吃时加少量的盐,酱。冬季用芸苔籽研水服。

治泻下血色鲜红。腹痛日夜不止:用芸苔叶捣烂取汁二合,加蜂蜜一合,温服。

治产后失血过多而晕厥:用芸苔籽、生地黄各等分,每次三钱,姜七片、酒水各半盏,童子尿半盏,一起煎至七分,趁温服下,产妇就会苏醒过来。

治产后恶露不下。血结心中:用炒过的芸苔籽,当归、桂心,赤芍各等分,研为末,每次用酒服下二钱,便能排出胞宫内遗留的余血和浊液。

治大便下血:用生芸苔籽,甘草炙一起研为末,每次服三钱,用水煎来吃。

治偏头痛:用芸苔籽一分,大黄三分,研为末,吸入鼻中,很快就会好。

治扭伤骨节:用芸苔籽一两,炒黄米二合,龙骨(蛇骨)少许研为末醋调成膏,摊在纸上,敷贴骨节扭伤处。

治小儿天钓:芸苔籽、去掉皮尖的生乌头各两钱,研为末,用水调和后涂在头顶上。

胡萝卜

[释名]

根有黄色,红色两种,带点蒿气,五六寸长,大的有手握满那么粗。三四月茎高二三尺,开碎小的白花,像伞的形状,胡萝卜籽有毛,是褐色的,它的气味有点像萝卜,因是元朝时从西域引进来,所以得名胡萝卜。

[性味]

味甘,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主要是下气调补中焦,利胸膈和肠胃,安五脏,增强食欲,对人体有利没有害。

[附方]

治麻疹:胡萝卜四两,芫荽三两,荸荠二两。加多量水熬成二碗,为一日服量。

治水痘:胡萝卜四两,风栗三两,芫荽三两,荸荠二两。煎服。

治百日咳:胡萝卜四两,红枣十二枚连核,以水三碗,煎成一碗,随意分服。连服十余次。

[功效主治]

主治久患痢疾。

[释名]

又叫旱芹。

堇菜

[性味]

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捣成汁后,可以用来洗马身上的毒疮,同时也可服用。又将汁涂在蛇、蝎毒痈肿患处,可治。经常食用堇菜可消除胸腹间的烦闷发热及寒热,治颈淋巴结核病。具有聚积精气,除下瘀血,止霍乱腹泻的功效。还可以将生堇菜捣成汁取半升服,能够驱除体内毒性产物。

紫堇

[释名]

又称红芹。长在水边。它的叶是青色的,有三寸多长,叶上有黄色斑点,它的味道苦涩,它的根嚼起来有极浓的酸、苦涩味。

苗花

[性味]

味酸,性平,微毒。

[功效主治]

主治大人,小孩脱肛。

水芹

[性味]

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女子大出血,且有止血养精,保养血脉,强身补气的功效。令人身体健壮,食欲增强。捣水芹汁服用,又可去除暑热。医治结石。饮它的汁后,小儿可以去除暴热,大人可治酒后鼻塞及身体发热,又可去头中风热,利口齿和滑润大小肠。同时还可解烦闷口渴,妇科出血及白带增多和痈症、五种黄疽病。芹菜和醋一起调和吃,不损牙齿。红芹是害人的,不可以吃。腹有包块的人不能吃。

马蕲

[释名]

马蕲与芹菜是同一个种类但不是同一品种,在潮湿的地方,三四月长出幼苗,茎像蒿一样,而且茎上有茸茸的白毛,嫩的时候可以吃。叶比水芹稍小一些,五六月份开碎小的花,堆积成簇,花呈青白色。结出的果实是黑的。马蕲的根呈白色,有一尺左右长,气味芳香,质地坚硬,难吃。

[性味]

味甘,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益脾胃,利胸膈,去除体内冷气,可以当菜吃。

[性味]

味甘,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心腹胀满,开胃下气及帮助消化食物。可作调味品用。炒熟的马蕲籽,研细成末,加醋服用,可治疗急性心痛、失眠并能温中暖脾,治反胃。

罗勒

[释名]

又叫香菜。有三个品种:一种像紫苏叶;一种叶大,香气很浓;一种能做成凉拌菜。冬季一般使用晒干的制品。

[性味]

味辛,性温,微毒。

[功效主治]

主要是调理中焦脾胃,消化食物。有去除恶气,消除水气的作用,适宜生吃。治疗牙齿,牙根烂疮的方法是:把罗勒烧成灰饮用,治疗效果非常好。患呕吐病的人,可取罗勒汁服用半碗或十一、十二月用罗勒晒干品煮汁服用。将它的根烧成灰,敷在小儿黄烂疮上,能治愈。罗勒还有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排出体内毒物蓄积的功效。

[功效主治]

医治眼睛视物不清和尘埃落入眼中,方法是:用三五颗罗勒籽放人眼中,一会儿就润湿胀大并和眼泪一起将异物冲出,又能治红眼病和砂眼。

白花菜

[释名]

三月下种,它的茎很软,一叶上有五片叶子,似拇指大小。秋李开白色的小花,花蕊长二三寸,有小角,白花菜籽呈黑色并且很小,菜叶的气味膻臭,只适合用盐做腌菜吃。另一种开黄色的,叫黄花菜,形状和它相似。

[性味]

味苦,辛,性微毒。

[功效主治]

主治下气,用白花菜煎水可治痔疮,捣烂敷可治风湿痹痛。和酒一起饮可治疟疾。但是吃多了可使风气滞留在五脏六腑,令人胃中胀闷不适,伤人脾胃。

[附方]

治男子下消,女人白带:白花菜嫩叶半两,洗净,切碎,和猪小肠或冰糖,水适量炖服。

治痔疮:白花菜洗净,水酌量,煎数滚,洗患处。

[禁忌]

多食动风气,滞脏腑,令人胃中闷满,伤脾。

生姜

[释名]

种在低湿沙地。四月取母姜栽种,到五月就长出苗,叶如竹叶宽,对生,叶味辣香。秋后经霜,姜就老了。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功能是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气喘,止呕吐,去痰下气,去水肿气胀,治时令外感咳嗽。合半夏能治胃脘部急痛。加入杏仁煎,治急痛气实,心胸拥膈冷热气。捣烂取汁和蜜服,治中暑呕吐不能下食。散烦闷,开胃。把生姜汁煎服,下一切结食,冲胸膈恶气,特效,还能破血调中,去冷气。

[附方]

治感冒风寒:生姜一片,紫苏叶一两,水煎服。

治劳嗽:蜜、姜汁各四两,白萝卜汁、梨汁、人乳各一碗,共熬成膏,早晚滚汤服数匙。

[禁忌]

阴虚内热者忌服。

[功效主治]

解药毒。除恶热,治痰喘胀满,寒痢腹痛,转筋胸闷,去胸中臭气,狐臭,杀腹内寄生虫。开胃健脾,散风寒,解菌蕈等各种菌毒。姜生用时,能发散,熟用时和中。能解吃野禽中毒而致的咽喉肿痛。点入眼中可以治红眼病。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疼痛,治疗效果非常好。

姜皮

[性味]

味辛,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

可以消浮肿,腹胀,腹腔内的痞块,调和脾胃,去眼球上的白膜。

[性味]

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吃鱼导致的结石,捣汁饮用,即消。

[附方]

治产后肉线:有一个妇女产后用了力,导致肉线裂出三四尺,一触疼痛连心,不堪忍受。有一个道士叫人买来老姜三斤,连皮捣烂,倒入二斤麻油拌匀炒干。先将消过毒的绢五尺,折成立后叫人轻轻盛起肉线,使肉线曲成三团放入产户。再用绢袋盛姜,就近熏,姜袋冷了就换。熏了一天一夜,肉线就收缩了大半,两天便痊愈了。据说这是魏夫人秘传的怪病方但不能让肉线断了,否则,就成了不治之症。

茼蒿

[释名]

又叫蓬蒿。

[释名]

味辛,性平,无毒。茼蒿四月起苔,有二尺多高。开深黄色花,花的形状像单瓣菊花。一朵花可结籽近百个,成圆形,最易繁殖,有蒿气。

[功效主治]

主治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但多吃动风气,薰人心令人气胀。

邪蒿

[释名]

叶纹都是斜的,所以叫邪蒿;根、茎叶像青蒿,而细小柔软;三四月生苗,没有臭味;它的根叶都可以吃。

[性味]

味辛,性温,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胸膈中臭烂发恶气,利肠胃,通血脉,益气。将它煮熟后和酱油,醋调食,治五脏的恶邪气,厌食。治痢疾,口渴难忍热中,暴病恶疮。但不可与胡荽同食,否则令人汗气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