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战争故事(新课程百科知识)
31605800000006

第6章 城濮之战

公元前636年,经历了19年流亡生涯的晋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即位,称晋文公。他在谋臣赵衰、狐偃、先轸等人的辅佐下,短短的四年间,便使晋国具备了称霸中原的条件。

公元前633年冬,楚国联合陈、蔡、郑、许等国军队攻宋,宋成公派人求救于晋国。晋君臣认为“取威定霸”的时机已到,遂制定了进攻曹、卫,调楚军北上以解宋围的策略。

公元前632年正月,晋国陈兵犯境,借口当年晋文公曾受曹共公之辱,要求借道攻曹,卫成公不许,晋军遂先行攻陷卫国,接着又攻人曹国,俘虏了曹共公。楚军救卫、曹不及,干脆集全力继续围攻宋都商丘,宋成公再次派人求救于晋国,晋文公进退两难。便先后采纳了先轸的两个对策,先造成晋、齐、秦三国联合攻楚的形势,继而以复回为条件挟曹、卫两国与楚国绝交,楚将子玉因此被激怒。子玉不顾楚成公“无从晋师”的告诫,放弃攻宋,挥师进发曹都陶丘,寻求同晋军交战。晋文公见楚军进逼,命令全军退避三舍,后撤90里至卫国境内的城濮。当时晋国将士们极为不满,认为一国之君避让敌国之臣是一种耻辱,况且楚军劳师远征,已经疲劳,不该后退。为此,狐偃向大家作了一番解释。

从前,晋文公受后母骊姬陷害出逃,经狄、卫、齐、曹、宋、郑到楚时,楚成王预见到重耳可能当国君,因此未把他视为一个落难公子,而是以诸侯国君的礼节来接待他。在临行前的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身处逆境的重耳,若当上国君将如何报答他,重耳回答说“美女、宝石和丝绸,您有的是;雀翎、象牙都是贵国特产,流落到我们晋国来的,不过是你们的剩余部分。我真不知道用什么报答您!”楚成王说:“话虽这么讲,可你总要考虑一下如何报答我呀!”重耳敏锐地感觉到,有称霸之心的楚成王要他报答的自然不是什么美女珍奇,名贵特产,于是认真地回答说:“要是托你楚王之福,能回晋国为君,一旦将来晋楚两国不得已而发生战争,那么我一定命令晋军退避三舍以报答您的恩惠。”

重耳随后接着说:“如果我退避三舍仍然不能得到您的谅解,那么我只能全副武装与您周旋了。”两个人的问答应付,即是玩笑之言,又是严肃的外交辞令,双方思索的都是未来。重耳的回答既表达了对楚王有恩必报的诚意,又表示了维护个人和国家尊严的原则,体现了他政治外交上的老练。

如重耳所言,楚晋两国终于为称霸中原发生了春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晋文公履行了当年的诺言,并在次日的决战中采用攻敌翼侧、两面夹击的做法,各个击破楚军,取得了胜利。20多天后,晋文公在郑国召集宋、齐、鲁、郑、陈等8国诸侯会盟,并献所俘楚国战车百辆,步卒千名给周襄王,周天子封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的霸业从此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