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造就一生
31517000000006

第6章 职场中的口才(3)

有经验的管理者都知道,要使身边的员工能够和自己齐心合作,就有必要通过幽默使自己的形象人性化。然而什么事都要有个度,一定要把握住幽默的限度,领会其必需的技巧。

幽默要高雅。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有不少人在开玩笑时往往把握不住分寸,结果弄得大家不欢而散,影响了彼此的感情。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恰到好处的幽默更是智慧的体现。当我们掌握了以幽默交往的艺术时,就会发现与员工沟通其实是一件轻松而让人愉悦的事。

激发员工讲话的愿望

作为一名优秀的老板,不仅要通晓管理科学,具有驾驭企业的雄才大略,还要具备娴熟的领导技能,同时,还要兼备与职工交往的细致匠心,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因此,领导者与部下的谈话,便是领导艺术中的一门必修课。

聪明的老板都知道,自己的公司无论哪一环出现波动,失去团结,都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运转。无论是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交往还是员工之间的交往,对于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全局的运行。

一个企业不管大小,若部属若失去了干劲或意志消沉,就绝对无法执行上司交给他的任务。这时,就得看老板的如何来激励他们了。

一家洗涤剂公司的制造经理,常会对员工提出这样的要求:“现在我们公司刚开始启动,面临着很大的危机,也是困难最多的时候。希望我们的全体人员都能够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牺牲自我的利益好好地干,相信定能打破消沉的状态。”

他这一番话还真管用,公司的上下人员都齐心协力,干得十分卖力,公司的效益也日益上涨。可是好景不长,这样的景况持续了大概半年多,员工们的干劲就渐渐的松懈下来。

于是他就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这番话,但是却没有人理会他了,可能是听腻了吧!其实,这些原因错不在员工们身上,到了这时经理应该再明智地想出别的方法来激励部属才是。

其实谈话,从本质上说既是一种信息交流,又是一种人际间的接触,因而它必然带有人所特有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感色彩同信息内容交互作用,使谈话变得微妙而富有艺术性。

老板和员工的谈话,主要有四种功能:

监督功能——借以获取管理工作进展的详情,监督各部门执行老板的决定。

参与功能——借此研究执行决定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探讨和寻找解决办法使老板由“观察”地位进入参与地位。

指示功能——从中传递上级指示或本人决定。

识人功能——由此接触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各种心理品质,做到察人知心。

明智的老板,要善于激发员工讲话的愿望。谈话是老板和员工的双边活动,员工若无说话的愿望,谈话难免要陷入僵局。因此,老板首先应具有细腻的情感、分寸感,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以至语音、语调,旨在激发员工讲话的愿望,使谈话在感情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务。

树立权威必须赏罚分明

作为老板,不但是企业的领导者,也是企业经济利益的代表者。将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利益的冲突。因此,与人讲话或发生争执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作为一个领导人,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要有分量,才能理服众人。要树立权威感,必须对属下赏罚分明。

管理者必须要言必行、行必果。对自己的命令与指示要确保无误,并且不能提出过分和无理的要求。

有一次,康熙巡视河道,因为他要治理黄河,而康熙本人最讲究科学和实际的考察。在巡视的时候,前面发生了争执,这是地方老百姓和地方小官的纠纷,康熙自然要走到人群看个究竟。

谁知在观看中,康熙得罪了恶人,那恶人自然要打康熙,而康熙堂堂皇帝,哪有受过这种屈辱。眼看恶人正要打来的时候,康熙本想拔出天子宝剑,怒斩恶人。但因为微服出巡,没有配戴宝剑。他扭头一看,这时跟随他一同前来的魏东亭正在呆头呆脑地望着他,不知如何应付这种突发事件。

康熙于是立即扬起手,大力地一掌“啪”的就是一记耳光打向魏东亭,说:“主辱臣死,你懂吗?难道要朕亲自动手?”

一句说话提醒了魏东亭,立即出手解围。

当晚,康熙休息的时候,要了一杯茶,又要了一些点心。但不知为什么,总是心神不定,不想吃也没有兴趣做什么,只好拿来一本书阅读,读了几页又放下。康熙就对在外站岗的魏东亭说:“东亭!你走到灯前来吧!”

魏东亭不知有什么事,有点战战兢兢,因为今时发生的事有点不同往日。虽然他和康熙一同长大,但现今皇帝天天成长,开始有自己的威严,再加上今天的一巴掌,早已感到自己和康熙,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朋友关系。

当魏东亭走近的时候,康熙说:“让我瞧瞧!”康熙一边看他的脸,一边说:“朕一向以仁慈对待爱卿,今日却无端打了你……”

魏东亭听了这话,突然间感到亲切,好象从来没有和康熙如此亲近过似的。一个明智的领导者,想要一个下属忠于自己,就要做到赏罚分明。既要会唱白脸也要会唱黑脸。如果是对居功自傲,目无上级的下属犯了错误,就要先唱黑脸,白脸要晚些上场。因为对这样的部下,要先挫其傲气,否则白脸过早上场,他还以为是援兵到了,更不愿改了。

但相反,假如是对认错态度好的部下,要点到为止,不可过于指责,以“白脸”为主。

总之,英明的上级对待下属,要赏罚分明,切不可伤其自尊心,损了面子。脸皮薄的部下,不可过于严厉,点到即止,不能突破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批评的目的是指出错在哪里,不是为个人出气,把他人整垮。

向下属布置任务的技巧

身为老板向属下布置任务时,应当明确自己需要什么,以及什么时候需要,让员工相信我们确实急切需要他们如此去做什么。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确自己所要完成任务的目的以及所要达到的标准。

这些指定确切的期限,不要提前或拖后,如果我们总是不明确限期,员工就不会重视提出的要求。但当我们提出要求时,尽量说得具体一些。例如:

“下周一上午九点之前请将本周工作进度表交至每个小组负责人。”

“请在下个星期末把通过的解决方案呈交上来。”

“星期五总部会派人来检查这项计划,请各部门作好充分准备。”

在很多时候,我们无论是对下属还是对其他同事提出要求时,使用类似“让我们共同努力好吧”,比武断地说“你去必须做好这件事”更加令人接受而有效。

如果一个老板在下达指令时,告诉员工所要完成任务的目的,让他们知道自己对整个计划都负有责任,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与他协同工作,而不是只需简单把零件安装到一起的盲目工作的工人,这样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谦逊有礼要比强迫专横、屈尊俯就的态度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能让他人将工作做好。例如:

不要对下属说:“你现在马上去给我做这件事。”而应该说“今天你能够抽点时间解决这件事吗?你知道,这项计划是下个月的主要计划。因此,要尽快的完成它。”

也不要对员工哀求:“这件事实在无人去做,只能靠你了。”

身为领导要知道,每个人都期望听到他人的赞许而不是批评。表扬可以帮助员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对他人说“你总是做错事情”或者“你的工作做得真蹩脚”,可以想象他们是永远也不会把工作做好的。

相反,如果领导在员工面前提起他们过去的某件事情完成得十分令人满意,或者十分欣赏某人的工作态度,表扬那些工作出色或有良好工作态度的人,他们一定会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即使他们知道自己现在做得并不很好,但他们今后一定会试图做得更加令人满意。肯定他们的工作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够鼓励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管理领导人要定期检查员工的工作进展情况。但不要冲进员工的办公室,劈头盖脑地问道:

“那个报告呢?”“做得怎么样了?”或者“你为什么还没完成?”而应采取一种和蔼的态度,轻轻握住对方的手,亲切地拍拍肩头,用缓和的语气告诉他应该马上完成,因为这件事正急着用。

一个老板,如果经常询问员工进展如何或者有什么困难,就可以知道我们布置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做到以上这些,一个老板的权威在员工的心中树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