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造就一生
31517000000005

第5章 职场中的口才(2)

李某,虽然身为男性却个性柔弱,思想也很悲观,当他有心事时必定马上找人诉苦。他在大学时代曾经有过一段罗曼史,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而结束,这件事一直放在他心底,从那之后每当他与人聊天时。他就会哀怨地向对方描绘自己的心酸。

有一次,李某参加同事的生日晚会,同事介绍一位朋友与他认识。散会之后,同事的朋友抱怨:“和你那个李同事谈话真累!他一直在说大学时代如何认识某人、如何伤心地分手……我一句话也插不上,只好假装十分同情,耐心地等他说完。”

另外,我们经常听到,自己也经常说这样的话语:

“他妈的,今天做什么都不顺利!”

“那真是令人讨厌的家伙。”

“我没有才能。”

“我是个做什么都不行的废物。”

每个人都会有失意的事,包括事业上的失意、感情上的失意、家庭上的失意。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让人舒心的事很少,即使有舒心的事人们也很容易忘记,萦绕于心头的大多不那么令人愉快。失意事本就是一种痛苦,搁在心里不找人倾吐更痛苦。据说,把失意事摆在心里还会造成心理的疾病,所以找人倾吐也是好的。向别人吐苦水的时候的确会感到轻松些,稍微缓解了压力。但是这只不过是把淤积在自己心中的话吐露给别人听,获得短暂的满足而已!

有些烦恼有些失意或是希望别人安慰的问题,你应该把这些话说给心理学医生或是值得你信赖的家人或朋友听,千万不要逢人就开始倾倒自己心中的垃圾,这样不仅无法激起对方的共鸣,只会徒增对方反感。

吐露失意的事,不管是主动吐露还是被动吐露,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吐露失意的事无意中塑造了自己无能、软弱的形象。虽然每个人都会有失意事,但如果你在吐露失意事时,别人正在得意,那么别人会直觉地认为你是个无能或能力不足的人,要不然怎么会失意!嘴巴虽然不会说出来,但心里多少会这样想,而且失意事一讲,有时会因情绪失控而一发不可收拾,造成别人的尴尬,这才是最糟糕的一件事。如果你的失意情绪引来别人的安慰,温暖固温暖,但你却因此而变成一个无助的孩子,别人的评语是:唉,可怜!

其次,吐露失意的事,别人对你的印象分数会打折。很多人凭印象来打别人的分数,一般来说,自信、坚定的人,他所获得的印象分数会比较高,如果他还是个事业有成的人,那么更会获得尊敬,这是人性,没什么道理好说。如果你的失意事让别人知道了,他们下意识地会在分数表上扣分,本来80分,一下子就不及格了,而他们对你的态度也会很自然地转变,由尊敬、热情而变得不屑、冷淡。

另外,吐露失意的事会形成不良印象。你的失意事如果说得太多次,或是经由听者的传播,让你的朋友都知道了,那么别人会为你贴上一个标签:失败者!当别人谈到你时,便会想到这些事。

还有,吐露失意时难免会说某人的坏话。说别人的坏话和抱怨的情况是同样的,也许当下心里感觉畅快了,但你的听众可能会无法忍受,而产生这样的想法,“不知道这人在私底下怎样讲我的”,因而失去对方的信任,甚至对你感到嫌恶。

所以,在与尚未熟识的人说话时,最好选择较为轻松愉快的话题,尽量不要提及个人过去不愉快的经验,以免让对方觉得沉闷、无聊,让人产生再也不想见到你的感觉。

避免使用质问的语气

某日在一公车上,前排有两位乘客在说话:

“昨天那部电影实在很好看。”第一个说。

“有什么好?”第二个强硬地质问他。

“剧情不错,对改良社会风气别有一番见地。”

“有什么见地?”第二个仍然用那种语调说。

“还用问吗?它不是指出有些不良少年是被迫走上歧路的吗?”第一个似乎有点不悦了。

“老生常谈!这算是什么别有见地。”第二个依然用质问语气说话。

这两位乘客话不投机,气氛很尴尬,毛病就出在第二个乘客用质问的语气来谈话,这是最伤感情的。

如果第二个乘客改变态度,当第一个人提出他对那部电影的意见时,若是认为不同意,可以坦白说出他对该部电影的见解,但不要用质问伤害对方,这样谈话则可以愉快地进行下去。

又如这样一个对话:

“昨天我想是今年以来最酷热的一天了。”

“你怎么会知道?”

对方即使说错了,何必使他难堪呢?被莫名其妙质问的人往往会被弄得不知所措,自尊心大受打击,如果他不是脾气好的人,必定恼羞成怒,从而掀起激烈的争辩。

倘若你爱用质问的态度向人进攻,当被对方以更大的理由压倒时,你将会大大地失面子。而温厚待人就是为自己留有余地,好比向前冲得太猛,万一跌倒时伤痛当然更甚。不侵害别人,就是护卫自己,你轻易地进攻别人,如果估计失当,必然惨败。

除非是遇到辩论等特殊场合,与人交谈应避免使用质问的语气。有些人喜欢以质问的语气纠正别人的错误,先质问,后解释,好比先向对方要害击出重重一拳,然后再安抚,这样当然会破坏双方的感情。

尊敬他人是语言交际中必备的条件,为难对方只是一时之快,对人对己都是没有好处的。你不喜欢别人伤害你的尊严,自己当然也不可以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如果出现问题,你可以向他询问,向他解释,但方法和态度要真诚和善。假如你希望使对方心悦诚服,越是在紧张和竞争性很强的场合,越是不能用质问的语气,因为当对方为你的质问所窘迫时,虽然他一时占下风,但他可能怀恨在心,不让你顺利取胜。

虚心、诚实、坦白和尊敬别人,是谈话艺术的必备条件。在与朋友的笑谈中,偶然以质问的语气开玩笑是无伤大雅的,可是不要常常用,以免成了习惯。

做一个幽默的老板

幽默是一门社会交往的艺术,风趣的情调、诙谐的谈吐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幽默不仅能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有时候,它还可以帮你摆脱尴尬,营造出一个愉快的工作氛围。

幽默是一门社会交往的艺术,风趣的情调、诙谐的谈吐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幽默更能表现出一个的口才艺术与修养,因此幽默的人更能赢得人们的喜欢与拥戴。幽默的上司也不例外。

一个谈吐富有幽默感的上司,不但会受到员工的爱戴,而且还能令公司的气氛开朗而明快,使团体充满欢乐,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意念。因此,在座谈会上就常有人表示:“我们的上司幽默有趣,深具开朗的气质,我们做起事来也格外有干劲。”

幽默不仅能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有些时候它还可以帮我们摆脱尴尬,营造出一个愉快的工作氛围。在美国历史上的许多富有幽默感的重要人物,如林肯、罗斯福、威尔逊等都有幽默的好习惯。

有一次,林肯与一位朋友边走边交谈,当他们走至回廊时,一队早已等侯多时、准备接受总统训话的士兵齐声欢呼起来,但那位朋友还没有意识到要退开。

这时一位副官走上前来提醒他退后八步,这位朋友才发现自己的失礼,立即涨红了脸。

但林肯立即微笑着说:“白兰德先生,你要知道也许他们还分辨不清谁是总统呢?”

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立刻打破了现场的尴尬,使气氛活跃了起来。

身为老板,在与员工沟通时,不免也会有些类似的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若是此时能运用幽默化解这其中的尴尬,一定会收效甚佳。那么,怎样才能自己成为一个幽默老板呢?

若想使自己富有幽默感,在平时要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知识积累得多了,与各种人在各种场合接触就会胸有成竹、从容自如。但是,一个心胸狭窄、思想消极的人是不会有幽默感的。幽默属于那些心宽气朗,对生活充满热忱的人。

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幽默的人,就要多参加社会交往,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够使自己的幽默感增强,更容易与员工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