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职业精神
31440400000011

第11章 拥有健康的工作心态(3)

小刘有什么比不上老张呢?老张唯一能炫耀的就是他的经历和经验。据说老张是十几年前和公司老总一起创业的元老。但是除此之外他还有什么可以炫耀呢?有老江湖阅历的人都应该明白用新不用旧的道理。旧人对公司了解太多,并且以功臣自居,会引起老大的反感。朱元璋不就大摆鸿门宴,杀了开国元老吗?还有,经验不过是过去经过的体验,对现在的新形势、新局面不一定适用。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张就这么一点嫉贤妒才的功底,小刘已一目了然,不必再打探什么,足有把握为大批年轻才子报仇雪耻。

小刘决定,第一天上班就给老张一点颜色看看。他的新部门是公司策划部,就是现在流行的公司形象策划、广告企划部门。在信息公司,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是老总直接领导、最为重视的一个部门。在讨论公司的一个可行性方案时,其他人说什么小刘都不提支持或者反对意见;只要老张一开口,小刘就立即提出反对意见,并罗列出十条八条、头头是道的不可能因素,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老张观念之落伍、学识之老化。说话时,小刘似乎看到老张无声地叹了一口气。他得意地想:你老张气归气,私下里还是不得不正视自己老了,落后了,比不上年轻人了。

接下来的几天,由于小刘的在场,他迅速而果断的办事能力几乎让所有的同事都发现老张在工作中的弊端。几次老张头上冒汗,口中念叨着“老了,老了”。小刘正想着老张应该考虑一下知难而退,把位子让给年轻人尽情发挥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使小刘的算盘全部落空。

那天老张领了一个人来找小刘,替他安排工作,说这人是他……老张故意让小刘打断他的话,然后接着说是他以前小孙子的老师。小刘为了让老张尽失颜面,故意把那人刁难一番,横挑鼻子竖挑眼,直到一纸调令让他去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部门。

第二天,董事长把小刘叫去,他才知道他刁难的那个人是董事长孙子以前的幼儿园老师。那以后,董事长对小刘此恨绵绵无绝期,总经理对他此恨绵绵无尽时,部门经理对他不恨不爱,好像小刘并不存在,至多是一个可多可少的物品。

小刘怒气冲冲地找老张质问,老张幸灾乐祸地说要想不办错事,就一定要先学会不打断别人说话,其他没什么可以传授给他的。小刘恨得直咬牙,而又不得不感叹,姜还是老的辣,他的每一步棋都没有置老张于死地。而老张自己呢?没有任何动静,但一出手就是杀手锏。没几天,小刘就被调离了所在部门,又调到一个新部门。

而小刘被调去的部门正是董事长孙子的幼儿园老师所在的部门。老张隔着部门向这位仁兄传授权宜,告诉他小刘不过是懂英文、懂电脑的毛头小子,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不用害怕,有他撑腰没有问题。同时,老张找小刘的部门经理喝酒,让小刘的顶头上司对他防备防备再防备。从部门经理瞧小刘的眼神,小刘就知道这个部门他又待不长了。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小刘,这才后悔没有脚踏实地地认真工作,却无端花费精力在公司人事上。小刘更醒悟到,对手是用来学习的,特别是“老而辣的姜”。或许小刘跟老张多共事一段时间,就会学习到他身上的优点。人事是领导的事,是他分外的事情。现在他因为自己所谓的才华已经像一只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的,只得决心另外去寻一份工作了。

这位年轻人的教训恰好印证了职场上一大定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永远是最愚蠢的做法。不仅会招致同事的低看,更会给上司带来对你的负面评价。

以针尖对麦芒之势对待竞争对手,也许会出一时之气,但你们的争执在同事眼里常常会变成一场闹剧或背后议论的话题。而这时你们的形象都不会被描述得很完美。别以为与竞争对手的争辩是在显示你的伶牙俐齿。尤其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大动肝火时,会让人觉得你原来竟是如此重视自己的得失。一个人如果和某个同事吵过架,谁也不会怀疑什么;可如果这个人和所有的同事都吵过架,那就不能不说他有问题了。

同时,发生正面冲突会使自己失去冷静和理智,从而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事实证明,许多人都常常后悔自己盛怒之下的所作所为。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的社会”。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工作压力也在相应地加大。如果不及时排解或调适,就会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出现身心疾病。人生而为劳动,犹如马生而为奔跑。如何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及时排解、调适,并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成了现代人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因为,关爱自身,快乐工作,应该是职场人士永恒的追求。

最近,小吴的心情坏透了:刚参加工作不久,一方面,业务水平比同事差了一大截,明显跟不上趟,工作很吃力;另一方面,还没有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同事交流、沟通有障碍。为此,小吴茶不思饭不想,为工作上的事情而烦恼。一段时间下来,她的脸蛋瘦了一圈,除此之外还多了一对“熊猫眼”。

在别人的眼里,老张家庭幸福,工作稳定,是个快乐的人。可老张这几天也在烦恼:在单位干了十多年,当初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和热情都已不在,可工作依然繁重,有时觉得快要承受不住了。老张想:干这份工作有什么意思,还不如能偷懒则偷懒,在单位里混混日子算了。

我们时不时会听到周围亲朋好友发出诸如此类的抱怨:如今竞争太激烈,工作压力太大,有时甚至超出了人的承受范围;工作上努力过了,却没有回报;同事之间有竞争,和同事的关系老是搞不好,年年评不上单位先进工作者;厌倦了原先的那份工作,想换个更好的单位和环境,可又没有那个能耐……

事实的确如此。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压力的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都是非常紧张、繁忙,在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环境下,职场上的人很容易感到来自工作和生活上特别是来自工作中的重重压力。

工作压力大并不是个别现象。在部分行业,工作压力过重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的朋友说:“每天上班都在做文字工作,有时,颈部和腰部酸痛难忍,我真想出去走走,活动一下手脚,可是工作实在很多,不得不忍了又忍,一直忍到下班。”有的朋友说:“过了读书年龄到中年,最怕考试,特别是参加与工作有关系的各类考试。每逢大考小考,怕得要命,晚上睡觉的时候,一闭上眼睛,都是一道道题目。就连做梦的时候,都梦到考试,当梦到面对试卷一道题目都答不出来的时候,突然惊醒,被吓出一身冷汗。工作要做,考试还要考,家里事多,我能顾得上哪一头……”

人不可能没有压力。压力在生活、工作中处处存在,人们几乎每天生活在压力之中;但压力太大,超出了人们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时,如果不及时排解和调适,就很容易会发生身心疾病。这几年,“亚健康”这一名词对人们来说已不再陌生。从医学上讲,亚健康指的是处于健康和不健康之间的灰色中间地带,这时,人的身体和情感的活力都降低了,包括身体上心率不齐、肌肉紧张、食欲下降,精神上心神不宁、失眠、疲劳等。用此标准观照身边的芸芸职场人,很多人都遭遇到上述的一种或几种状况。

俗话说:“病由心生。”当由工作和生活引发的压力超出个人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和心理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如挫折、逆反、嫉妒等常见心理状态,严重的还会产生变态心理,如自卑、猜疑、冷漠、自私、病态的怀旧心理等等。

有时候,压力的杀伤力比我们周围环境中的任何事物都还要大。对于职场人来说,工作压力是人要承受的所有压力中的主要部分。工作压力有时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太大的工作压力能引起内分泌变化,免疫系统降低,进而影响人们的健康。有的人容易感冒,容易感到疲劳,经常出现耳鸣等现象,还以为是自己受了风寒或者太累了的缘故;有的人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旁人把他的行为理解成他的心情不好,过段时间就会没事的。殊不知,出现上述第一种情况也许就是由工作压力间接或直接引起的,第二种情况可能是他的工作压力过重,通过发脾气的渠道加以宣泄。这两种情况都是身体向人发出的警告。

一名研究压力与人类心、身影响的加拿大医学教授塞勒博士曾说过:“压力是人生的香料。”他提醒我们,不要认为压力只有不良影响,人们应该转换认识和情绪,多去开发压力的有利方面。

是的,在人的一生中,压力自始至终存在着。人一出生,压力便开始附着在人的周围;长大后,压力越来越大,其中更多的是来自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既然人无法摆脱压力,如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无法摆脱地球引力一样,人们就要学着正视它。

职场人应该要认识到,工作是必需的。“毋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因此,当普通老百姓把工作当做谋生手段、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时候,更要重视精神生活,崇尚心、身健康,学会化解过重的工作压力,化工作压力为工作动力,快乐生活,快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