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职业精神
31440400000010

第10章 拥有健康的工作心态(2)

约翰·丹尼斯说过:“一般而言,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失意和挫折感,并不是因为公司或者上司没有给员工提供足够的空间,而是员工本人没有好好地利用自己的空间。”

约翰·丹尼斯所说的工作空间包括两种:一种是外在的空间,是别人给予的、能够满足自己种种意愿的空间;另一种是自己拥有的内在空间,那才是“上帝慷慨给予的”无限的空间。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一个员工拥有的内在空间都应该始终对自己开放着,从而为自己的工作提供足够宽敞的处所,让自己在里面调整、歇息,然后自信而快乐地去面对工作中的所谓困境。

约翰·丹尼斯说过:“一个员工频繁辞职,每一次辞职都责怪上司和公司没有提供足够使自己充分发挥能力的空间。对这种情况,我曾经坦率地告诉他:‘你之所以感觉没有合适的空间,仅仅是因为你的心灵缺少一个足够大的空间。’”

事情的确就是这样简单:公司和上司为我们提供的条件,其实都是我们的外在空间。我们如果做到不断提升自身,一心一意地工作,我们的工作自然就不会拖沓,我们的工作业绩也就不会持续低迷,“快乐工作”也就会常驻我们身边。

约翰·丹尼斯还说过,“工作的难度太大,我不行”,这是典型的为工作不了而给自己寻求开脱的借口,也是对工作中的挫折感的消极逃避。有着这样的思想并且如此作为的人,自然不会受到快乐之神的光顾。

我们知道,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在于员工对自己即将工作的事务缺乏理智的思考,所以对其中必将遇到的挫折和压力考虑不足。“紧急预案”不够周全或者根本就是一片空白,员工对“不期而至”的挫折和压力的承受能力就自然显得不够,快乐自然也就与工作形同陌路。其实,工作就是员工工作的应有之义,工作绝不是任何一个员工工作以外的东西。

为了不至于陷入消极工作的怪圈,我们每一个员工应该摒弃这些思想:

(1)工作的事务不能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回报;

(2)工作中的业绩得不到应有的肯定;

(3)工作中没有自己的需要。

摒弃以上思想,我们应该知晓一些不证自明的真理。例如,工作的业绩让公司受益,员工本人自然也会得到应得的回报;成功的工作必将体现员工的自我价值,让员工脱颖而出;战胜工作中的挫折和压力是优秀员工的标志;成功的工作本身就是员工最大的收获,即使公司一时没有给予员工以足够的认可。

我们相信社会是公正的,世界是美好的,用一份良好的心境去寻找工作的乐趣,工作中的烦恼就会变得不值一提。这才是员工对自己负责的应有态度。

快乐的人生就是“被需要”,人生的价值也是“被需要”,员工的价值当然也是在于被公司需要。怎样“被需要”?找出并且发挥自己的价值!怎样彰显自己的价值?工作有力的人找方法,工作无力的人找借口!能够不把时间和能力花在找借口上,并且去努力工作的人,当然就被公司需要,当然就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是快乐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员工的价值体现在让所工作的事务充满亮色,体现了价值也就有了更多的快乐和宽慰。所以,我们有时候不妨不再整天想着去做“成功的人”,而把精力和能力集中在努力工作之上。如此一来,我们的自身价值自然就会在工作中得到最完美的体现;我们就会在具有价值的工作中获得无上的快乐,抵达人生的极乐园。

在工作上,我们也会常常发现自己工作目标的迷失。例如有人说“这不是我想要的”,例如有人说“我觉得这样已经没有了自我”。如果我们再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问一问自己:我所需要的自我到底是什么?它对于我的工作真的就是毫无帮助的吗?在没有找到自我或者没有认同自我的时候,我们就真的找不到工作的方向与机会吗?

这么一问,一般来说,我们就会发现具有价值的并且自己乐于工作的事务,即使我们没有发现清晰的工作意义。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着那么一群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合适的工作;而另一群人则总是在尝试着从当前正在工作着的工作中去寻找快乐,收获价值。

作为同时被“上帝祝福的人”和被工作祝福的人,我们是幸运的。我们都应该加入后一群人的行列,使自己正在工作的事情显现价值,而不应该一味地随意抓取一个又一个偏离快乐本质的借口,以至最后一事无成。

快乐的工作,始于快乐的信念。这是一种坚持并愿意让自己与周遭环境友好相处的生活态度。我们纵然深深地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也应该把这“有限的力量”发挥到极限,让自己在成功的工作中获得价值的体现,享受到工作的快乐。

拥有空杯心态

“小不忍则乱大谋”“难得糊涂”“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人的至理名言。在今天的职场上同样“放之四海而皆准”。在职场中,经常会碰到看起来很吃亏的事,比如工作的调动、环境的变迁等;或者很受委屈的事,比如本该自己升职、加薪的,却花落别人家等;或者无辜受到老板、上司的批评,当了别人的替罪羊;或者受到同事的误解,乃至算计。凡此种种,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忍耐、理解、宽容、豁达。

白领画眉就曾遭遇过来自朋友的暗算,但她从中感悟出另一种风景。

她说:“我曾经对一份工作萌生疑惑,隐隐觉得我的潜力绝不仅仅至此,但在一般人看来那又是一份相对光鲜的工作。何去何从?我将自己的想法跟一位平日里总是对我笑脸相迎、体贴入微的女友作了交流,并顺便探听一下她们单位的情况。过了一天,就有人打电话给我们老总,说你们这儿的画眉想要跳槽去某处(就是那位女士供职的地方),请小心云云。听到这个消息,惊怒交加之下,我还是仔细想了想,这个想法的确只告诉了那个女朋友。我不禁笑起来。

“事情说开了,我反而有些释然,向老总坦承了我的感受。我终于选择了另一份无疑更适合我发展的工作——当然,不是去那位女士的单位影响她的发展。她实在是过虑了。

“现在想起来,我真的要好好感谢那位女士。如果不是她从中作梗,对于当时还没有清晰自身发展脉络的我来说,还不知要在那份鸡肋工作中耽搁多少宝贵时间呢。”

因此,如果今天你是一棵足够挺拔的树,那么不要仅仅感谢阳光,还要记得感谢那些赐你以寒彻痛楚的风霜雪雨。灿烂阳光无疑是美丽的,但仅有阳光,树木就会枯萎。只有风雨和阳光轮回交替,树木才会日渐郁郁苍苍——太过顺利的人生,无疑是有害的,所以谢谢你,谢谢你曾伤害我。

豁达其实是一种心态,一种不苛求、不极端、不任性的健康心理。如果你以一种豁达大度的眼光去看世界,就会觉得绿水青山,碧云蓝天,无一不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彩图。如果你以一种豁达大度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就会觉得生活是一首诗,是一首歌,无比轻快、欢畅、美好。

因此,当你遭遇到不公平待遇时,要相信这只是公司管理层的暂时失误,甚至是公司对员工的一种考验;当公司的某些制度和员工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要正确理解这一切,充分相信公司的“智能”和“眼光”;甚至在公司面临暂时的经济困难时,也要尽力想办法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当老板说错了话,不管在什么场合,如果这些错话并不影响你的利益以及你所负责的工作,你不必据理力争,可以采取装聋作哑的方法,即装作没听见或没听明白。这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办法,它可让你避免一些是非,也避免让老板陷入尴尬和困窘。不要为争口气大闹一场,因为吵闹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有可能断送了奖金,乃至丢掉工作。

当上司或同事与你发生冲突时,你应当冷静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比如,你不能忍受经理在众人面前为个小过错对你大加指责,但如果你是经理,你会非常大度地容忍下属的当众顶撞吗?如果不是采取息事宁人、宽容大度的方式来化解矛盾、冲突,而是针锋相对,其结果可能就是两败俱伤。

小刘的一番教训值得人们吸取:

大学毕业后,小刘在一家信息公司做了两年,自认为在业务与资历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就不免飘飘然自以为得意。这时小刘被人事部调至一个新部门,部门里的一个老家伙——老张,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小刘眼里,老张就是他的对手。公司里多少个有胆、有识、有为的年轻人都在跟老张的较量中纷纷落马,摔得鼻青脸肿,夹着尾巴落荒而逃,其中一位还是总经理的博士小舅子。所以当小刘知道自己要和老张搭档时,极度自负的他觉得有一种将遇良才、棋逢对手的感觉,大有和老张一决胜负的勇气。小刘觉得自己始终占据着各方面的优势:年轻、博学、新潮、反应灵敏、懂电脑、懂英文;对上会迎合领导,横向擅长人际关系,交游广阔,朋友遍天下,这些都是老张无法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