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职业精神
31440400000009

第9章 拥有健康的工作心态(1)

面对挫折,走出困境

许多优秀的公司都是允许员工失败的,他们都认为“失败是正常现象”,甚至认为应该奖励“合理错误”。

世界最着名的高科技园区硅谷流行一句名言:“边干边学,边败边学。”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失败,是硅谷成功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没有失败过的人和公司,是很容易自我陶醉,体制僵化,不乐意接受改变。许多创新和进步都是从错误中得来的。事实上,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失败的员工也就没有成功的团队。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苦难者。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制性昏厥症,差点使他夭折。7岁时,他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46岁时,他的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刚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在他50岁后,肠道炎、关节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

可以说,帕格尼尼是一位天才,3岁学琴,12岁就举办首次音乐会,并一举成功,轰动舆论界。在他之后的游离经历中,他的琴声传遍英、法、德、意、奥、捷等国。他的演奏使当时首席提琴家罗拉惊异得从病榻上跳了下来,木然而立,并且收他为徒。他的琴声使卢卡观众欣喜若狂,宣布他为共和国首席小提琴家。他在意大利的巡回演出产生神奇效果,人们到处传说他的琴弦是用情妇的肠子制作的,魔鬼又暗授妖术,因此他的琴声才魔力无穷。维也纳一位盲人听他的琴声,以为是乐队演奏,当得知台上只他一人时,大叫“他是个魔鬼”,随之匆忙逃走。巴黎人为他的琴声陶醉,早忘记正在流行的严重霍乱,演奏会依然场场爆满。

帕格尼尼不但用独特的指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而且发展了指挥艺术,创作出《无穷动》、《随想曲》、《女妖舞》和六部小提琴协奏曲及许多吉他演奏曲。欧洲几乎所有文学艺术大师如巴尔扎克、肖邦、大仲马、司汤达等都听过他演奏并为之激动。李斯特大喊:“天啊,在这四根琴弦中包含着多少苦难、痛苦和受到残害的生灵啊!”歌德评价其为“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是“操琴弓的魔术师”。

是苦难成就了天才,还是天才特别热爱苦难?这个问题一时难以说清。但是,弥尔顿、贝多芬和帕格尼尼被称为世界音乐史上三大怪杰,居然一个成了瞎子、一个成了聋子、一个成了哑巴!可见,铸就越挫越勇的坚强意志,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只有不被其击倒的强者,然后才能成就自己。

纵观历史,多少出类拔萃之人用不幸做垫脚石,走出失败的深渊!当他们面对失败时,从不惊慌失措,也没有彷徨不安,而是冷静地分析失败的根源,找出导致失败的因素,然后及时地改进和调整,一步步地扭转局面,反败为胜。所以,失败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而已。

在工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关键仍旧是看你能否经得起困难的磨炼。假如将每次的困难都看成是不可逾越的高山,那么前一次的困难,就为下一次的困难埋下了种子。假如把困难当做锻炼自己的机会,那么每一次的困难,就为将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不能否认,在工作中,确实存在这么一些人:他们永远不敢正视困难,对自己也没有任何信心,认为自己做这个不行,做那个也不行,是个彻头彻尾没用的家伙。他们根本无法振作精神,更谈不上与困难面对面地交战。脆弱的心理导致他们经不起一点点的挫折打击。即使问题出现转机,有了好机会,他们也会因沉浸在消极沮丧之中而难以察觉;而错过这个好机会,工作很可能就落实不了。可以想象得到,在一个公司中最先被解雇的可能就是他们这样的人。

检验一个员工的工作能力最好是在他处于困境的时候。看一看他是否经得起困难的磨炼,困难能否唤起他更多的勇气,能否使他发挥出更大的潜力。一个把困难当做垫脚石的员工,将会从困难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而一个把困难当做绊脚石的人,只会从困难中体会到悲哀和失败。

困难是一个人提高工作能力和丰富工作经验的最好机会。从困难中,你可以学到通常情况下难以接触到的东西,让自己逐渐变得成熟而勇敢,对工作的处理更得心应手。假如学会了在困境中奋斗,顺境中的事情对你来说都将算不了什么,因为需要的技能和意志在困难中已经得到了磨炼和提高。

总之,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就必须向那些能够战胜自己命运的人学习,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拥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受到老板的赏识,赢得事业的成功。

懂得感恩

假如你对待工作心怀感恩,那么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你的工作,那么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因为你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工作的好坏,也决定了生活的质量。

工作为你提供了生活的保障,工作为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工作为你展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你对工作为你所带来的一切,都要心怀感恩,并通过努力工作以回报社会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失去对工作的感恩之情,人们会马上陷入一种糟糕的境地,对许多客观存在的现象日益挑剔和不满。如果你的头脑被那些令你不满的现象所占据,你就失去了平和宁静的心态,并开始习惯于注意并指责那些琐碎、消极、猥琐、肮脏甚至卑鄙的事情。

对工作心怀感恩,你才能努力工作。每天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时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积极的。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永远保持一种主动的工作态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那些成就大业之人和凡事得过且过之人的最根本区别。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以这样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会变得意义非凡。

对工作心怀感恩之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无任何权利要求别人时,就会对周围的点滴关怀或任何工作机遇都怀有强烈的感恩之情。因为要竭力回报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会竭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努力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结果,我们不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得到的帮助也更多,工作也更出色。

有一位高级酒店的保洁员,对于自己的工作总是抱着一种感恩的态度。无论何时,她的脸上总带着灿烂笑容。她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同时,微笑使她显得仪态优雅。一次,她在下班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打听另一家酒店的外国人,她摊开地图,详细地写下路径指示,并带着外国人到路口,再对着马路比划酒店的方向。在外国人致谢道别之际,她有礼貌地回应:“不客气,祝你很顺利地找到。”接着她补充了一句:“我相信你一定会很满意那家酒店的服务,因为那儿的保洁员是我的徒弟!”“太棒了!”那个外国人笑了起来,“没想到你还有徒弟!”这位保洁员的脸上笑容更灿烂了:“是啊,我做这个工作已经做了15年,培养出好多的徒弟,而且我敢保证我的每一个徒弟都是最优秀的保洁员。”这个外国人非常疑惑,于是他问道:“是什么使你对自己的工作保持这样的热忱呢?”这位保洁员笑着说:“我的工作给了我生活,给了我乐趣,所以我非常感激这份工作。”正是对于工作的感激使得这位保洁员以自己的工作为自豪。

如果一个健康的人长期因为没有工作而食无定餐、居无定所,惶惶不可终日,那么他在得到了一份稳定工作后一定会善待这份工作。失业的日子是痛苦的,当失业的人听到别人下班后连连抱怨:“太累了!”他们一定会说:“身在福中不知福!”人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疼。那些抱怨工作很累的人也曾失业,也曾神往得到一份工作,哪怕只给吃、喝、住;但一旦千辛万苦找到一份工作,时日不长,又嫌吃的不佳、睡的不适、工资太少了,并且大有抬脚开溜之意。其实,工作着才是幸福的。要想生活得快乐,最重要的是要知足。

对工作心怀感恩并不仅仅有利于公司和老板。“感恩能带来更多值得感激的事情”,这是宇宙中的一条永恒的法则。请相信,努力工作一定会带来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成功机会。除此之外,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富裕的人生。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特质一样,是一种习惯和态度。

每一份工作或每一个工作环境都无法尽善尽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如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恩的客户等等,这些都是工作成功必须学习的感受和必须具备的财富。如果你能每天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会收获很多。

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入工作中

公司的组织成员按照简单的说法,就是发布命令的人和服从命令的人。如果发布命令的人和服从命令的人总是站在对立面上,那么这个公司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员工不能有对立的情绪,应与老板荣辱与共,与公司共同发展,这是许多大公司正在倡导的一种企业文化。

在公司中,如果员工对于老板的命令总是有对立情绪,那么就不利于工作,不利于公司发展。

侯某是外地来北京工作的,做电视剪辑。因为他是新员工,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的工作是每天从下午一点到凌晨两点对着电脑进行剪辑,剩下的时间只有用来睡觉,也没有周末。一次,为了完成任务,他有半个月的时间没出房间。慢慢地,他就有些不愿意工作,对于老板的命令不能百分百地服从;即使接下来,抵触情绪也很高。他总认为老板是针对他个人,好像不喜欢他这个人。

其实,像侯某这样的员工绝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因为一时的辛苦,就对自己的工作有所怀疑,就对老板产生抵触情绪,认为老板是故意找茬。这种思维是造成情绪对立的原因之一。其实,有一点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自己受伤害。

员工和老板是否对立,既取决于员工的心态,也取决于老板的做法。聪明的老板会给员工公平的待遇,而员工也会以自己的服从予以回报。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因此,当你的老板给你发出命令时,请不要以抵触的情绪来对待它。

你要改变你对待老板的态度。老板和员工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并不代表老板和员工对立。老板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需要员工的配合;同时员工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也需要老板的配合。老板和员工是一个相互协作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

如果你每天早晨一想到上班就害怕,一想到老板就害怕,那说明你与老板有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并没有任何理由。你不喜欢与他一起工作,但是你却不得不想法与他和平共处。最后,你会把这种对立归咎到老板身上,认为自己付出很多,得到的却是老板的不公平的待遇。这种不快乐会使得你和老板和公司在情感和利益上都形成一种恶性的对立关系,你又怎么能将工作做好呢?做不好工作,老板就更加不喜欢你,于是恶性循环也就出现了。最终,你不得不辞职。

如果你觉得老板对你不够公正,首先要冷静几分钟,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你过于情绪化,或者一向对上司有成见,可能会和他大吵一架,而这样只会使情况更糟。要始终坚持对事不对人,了解他的真实想法,顺应他的思路,冷静、客观地提出要求。因为这种对立情绪的直接伤害者还是你自己。

不要感慨自己的遭遇,不要认为老板是针对于你个人。你不能获得上司的赏识,肯定是某一方面出现了差错,你应该学会积极地检讨,检讨一下你自己的工作态度,检讨一下自己的工作成绩。如果的确不出色,那么你应该利用这个老板给你挑错的机会,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从挫折感中走出来。

老板习惯于向员工发号施令,而员工是老板管理的对象,是被管理者,你必须听从老板的指令,执行老板安排的任务。即使老板错了,在提醒老板依然无法改变老板的决定后,你还是要服从。别有什么对立情绪,除非你作好丢掉工作的准备。

为了公司的利益,每个老板只会保留那些最佳的员工,而那些没有对立情绪的人绝对是其中之一。同样,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员工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与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并且全力以赴努力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老板的信任,并最终改变自己的状态。

如果你在工作中由于某些问题而产生与老板的对立情绪,最好的消除办法就是积极与老板进行沟通。与你老板的沟通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你的上司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不能理解你的真诚,不珍惜你的付出;那么也不要因此而产生抵触情绪,将自己与公司与老板对立起来。不要太在意老板对你的评价,他们也是有缺陷的普通人,也可能因为太主观而无法对你作出客观的判断。这个时候你应该学会自我肯定。只要你竭尽所能,做到问心无愧,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你的经验一定会丰富起来;最主要的,你的心胸就会变得更加开阔。

另一个方法就是把自己看做自由人。想象自己是个独立的承包人,你的雇主是位大客户,然后合理地分配你的时间,以达到不仅满足客户所需,而且还有余裕从各方面发展自己的目的。例如,你的工作是负责起草各种报告式文件,用词的好坏,对你上司可能无关紧要,但对于你呢?作为一位独立承包人,你应认识到,你使用的措辞技巧可能会开辟一个全新的销售市场。表面上这是顺从你的上司,实际是把你推到独立承包人的地位。

老板和员工关系是和谐统一的,这样的公司才是朝气蓬勃的,才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有了公司的发展,也就有了员工的发展。

百折不挠,永不放弃

一般来说,工作中的失意和挫折,是因为员工没有利用好自己的空间。工作本身是快乐的。虽然在工作中会遇到种种挫折、种种不快,让人难受、愤怒或者悲哀;但一段时期后回头看看就会发现,战胜了这些困难,人便拥有了巨大的快乐。快乐的工作,无疑是体现自身价值并且促使自我升华的途径。

事实上,即使在很多知名的公司里,员工也都不同程度地有着工作中的失意。在很多情况下,失意即意味着所谓的挫折。但是,成熟公司的员工面对这种情况,大多不是去消极回避或者拖延正在工作的事务,也不会去自我适应挫折。因为在现代社会,单纯的“调适”往往意味着被淘汰的结局。

这些员工是怎样面对这种挫折的呢?更大范围内的员工又应该怎样让自己快乐地工作,并且自动自发地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