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皮和白皮甜瓜肩果发生较多。肩果在靠近果梗部分发育不良,从侧面看像洋梨形,肩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果实肩形程度较轻,另一种是果实显著肩形。前者是花芽分化期缺钙而形成的畸形。肥多植株生长旺盛,植株同化养分仍输入生长点,幼嫩子房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而畸形,所以肩果发生较多。温室甜瓜低温期也会形成肩果。后者则是在植株坐瓜后,接着又着生第2个瓜,当时的养分大部分输向第1个瓜,而第2个瓜得不到正常养分的供应,从而形成肩果,果顶更细。温室栽培的甜瓜因一般只留1个瓜,因此不会出现肩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瓜比正常受精结的瓜更易发生肩果。
对肩果的防治,应在育苗阶段促进花芽正常分化,注意施肥量,避免植株生长过旺,坐瓜后及时追肥。留瓜时检查幼瓜的形状,摘除瓜形不整正和多余的幼瓜,以保证选留的瓜得到充足的养分而正常发育。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植株时,应注意药剂喷布均匀。
131.怎样防治甜瓜小果?
发育正常的甜瓜果实具有本品种特性一定的大小,如小果型的伊丽莎白单瓜重在500克以上,大者可达700~800克;大果型的古拉巴单瓜重达1000克左右。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会遇到一部分个体特别小的果实,如伊丽莎白单瓜重不及200克,这些果实称为小果。其原因是植株生长势过于衰弱,低节位上早期所结的瓜,由于同化面积不足,坐瓜后果实得不到充足的同化营养而不能正常生长。在放任生长条件下,单株结瓜数过多,养分分散,使果形变小。植株营养生长过旺,不能及时坐瓜,其后在高节位上所结的瓜,也易发生小果。
对小果的防治,在栽培管理方面前期应促进正常生长,控制坐瓜节位和单株坐瓜数。甜瓜栽培应根据其品种特性和栽培方式,合理整枝,控制结瓜位置和结瓜数是保证果实大小和商品性的关键措施,视果型大小,一般大果型每株结1个瓜,中果型每株结1~2个瓜,小果型每株结2~4个瓜为宜。植株生长势弱时可摘除早期结的瓜,促进营养生长,推迟结瓜。对于生长旺盛的植株则应适当整枝,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采用生长调节剂处理,以促进结瓜。
132.怎样防治甜瓜裂果?
裂瓜是在果实表面形成大而深的、难以愈合的裂口,将严重影响商品品质。裂瓜首先从果肉较薄的果脐部开始,叶枯或果实暴露会加剧裂瓜的发生。厚皮甜瓜中网纹类型果皮有规则地浅裂,以后愈合形成美丽的网纹,有些品种网纹稀少而不规则;薄皮甜瓜的一些品种,果实发育后期在果梗附近形成放射状的裂纹,有的在果棱凹陷处形成裂纹,这些裂纹与品种特性有关,不影响果实的商品性。裂瓜是在果实表面硬化后,内部发育剧烈进行时发生的。裂瓜的发生受果皮的硬化程度和含水量的影响,晴天光照强时,表皮发生硬化,阴雨天表皮硬化就要缓慢些,如果这时浇水过多,植株吸水后就会引起裂瓜。温室用换气扇进行换气,果面受冷风吹后容易硬化,引起裂瓜。
对裂瓜的防治,应合理灌水,注意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厚皮甜瓜结瓜后7~20天是果实膨大最快的时期,迫切需要水分,灌水量宜多,以促进果实长大,其后果实进入硬化期,以节制水分,保持适当的干燥最理想,此时如水分过量则会推迟成熟,降低含糖量,引起裂瓜。保护好果实附近叶片健康,防止果实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以免果皮硬化。网纹甜瓜的果实可用报纸套袋遮阳,防止阳光直射果面。遮阳还可防止果表面发生绿斑,使果实美观,在夏季栽培时尤为重要。
133.怎样防治甜瓜光头果?
这是网纹类型甜瓜果面上的一种生理病害。其症状是果面上不形成网纹或一部分果面生长网纹,故称光头果。网纹甜瓜果实表面硬化以后,随着果实内部的发育,果实表面发生裂纹。光头果则是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表面始终不硬化,果实继续发育至成熟时才硬化,由于内部生长减弱,网纹产生不多,形成光头果。另一种情况是果实硬化后果实膨大不良,网纹也不发生,形成小果型光头果。夏季栽培因高温、多湿,果实的膨大良好,果面硬化推迟,雌花大部分出现节位较高,产生大果型光头果较多。
冬季光照不足,低温时植株营养不良而产生小果型光头果。
对光头果的防治,应保持植株正常生长,使其在适当节位结瓜,在10~15节最好。开花后10~13天内适量浇水,促使果实表面硬化,夜间应通风换气,使果实表面形成裂纹,防止产生光头果。
134.怎样防治甜瓜黄色斑果、污斑点果?
白皮无网纹类型甜瓜,采收时果实表面产生黄色斑点,斑点发生的部位和大小各不相同,有时几乎布满整个果面,从而失去商品价值,这种果称为黄色斑果。生长发育健全的植株很少发生黄色斑果,而植株发育不良、叶片小或发生叶枯、果实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都会产生黄色斑点,也可以说黄色斑是一种高温生理病害。低节位坐瓜过多、植株根系老化、生长势差都易发生黄色斑果。防止黄色斑果的方法是促进根系的发育,保证植株健壮生长,保护叶片健康,并有一定叶数,注意坐瓜节位要合理。
污斑点果是无网纹甜瓜果实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它的症状是在果面上出现晕轮状的小斑点,斑点的数目和大小程度各不相同,严重的时候会使甜瓜商品价值下降,但对甜瓜品质影响不大。污斑点的发生时期大约在雌花开放后25天。造成污斑点果的主要原因是果实发育中期遇连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土壤水分过多。
135.怎样防治甜瓜发酵果?
甜瓜果实出现发酵果有两种情况:一是果实生理成熟后,胎座部分逐渐发酵产生酒味和异味。如果梗自然脱落或采收过程中组织受挤压造成损伤时易产生发酵果,脱蒂的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发生较多,特别是品质好糖分高的品种更易发生,这与品种特性有关;另一类发酵果是生理缺钙,其症状是果实表皮大部分发生水浸状,果实细胞间很早就开始败坏,变成发酵果,又称心腐果。这说明钙的吸收和移动与果实成熟有关。钙在植物体内移动困难,缺钙主要表现在幼嫩部位。果实缺钙不一定是由于土壤缺钙,通常是氮、钾元素营养过度,影响了钙的吸收。甜瓜以新土佐南瓜为砧木进行嫁接栽培时,由于砧木对钙的吸收能力差,生长势旺盛的植株,容易引起钙向果实内移动失调,在高温、干燥、根系发育不良、生长弱等不良条件下容易引起发酵果。保持植株的生长势,促进果实长大并推迟果实成熟,可防止产生发酵果。对具有发酵果特性的品种,应适时早采几天,不能过熟采收,以免果实发酵。
(三)西瓜、甜瓜虫害防治技术
136.怎样防治金针虫?
金针虫属鞘翅目,叩甲科,成虫叫叩头虫,主要种类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和宽背金针虫四种,其中以前两种分布较广,为害也较重。金针虫食性广,为害多种作物,包括蔬菜及瓜类幼苗。幼虫春季咬食刚发芽的种子幼根及茎的地下部分,并沿茎向上钻蛀至表土为止,使幼苗整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沟金针虫在大部分地区3年完成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成熟幼虫8月开始在土中13~20厘米深处化蛹,蛹期16~20天,9月羽化,不出土越冬。翌年4月飞出交尾产卵于土中,4月下旬幼虫陆续孵化后,为害作物根部及种子。在冬麦播种季节,集中于土表层为害,11月中、下旬陆续入土中深处越冬。在幼虫生活期中,每年3月起上升为害。春秋季为害最重,夏季高温或多雨时潜入较深土层。细胸金针虫多为2年完成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下20~40厘米处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中、下旬(10厘米地温平均达15.6℃,气温13℃左右)是活动盛期,6月中旬是末期。在气候较寒冷地区3年完成1代,主要以幼虫,少数以成虫越冬,越冬幼虫2月下旬向上移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动至表层,取食1个月,老熟幼虫5月下旬开始化蛹,直至6月中旬,成虫6月下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下旬产卵,幼虫孵出后,经3年左右老熟化蛹。金针虫昼伏夜出,略具趋光性,对腐烂发酵气味有趋性,常群集在烂草堆下,幼虫较耐低温,为害时间长。适生于偏碱和潮湿黏重的土中,对土壤水分有较强适应性,春雨多的年份幼虫为害加重。
对金针虫的防治,秋季深耕细耙,夏季翻耕暴晒,产卵化蛹期中耕除草,将卵翻至土表暴晒致死。沟金针虫成虫有趋光性,可安装黑光灯诱杀。金针虫成虫对糖醋液有较强趋性,可用红糖5份、醋20份、水80份配制的糖醋液诱杀细胸金针虫成虫。在春季种瓜前,金针虫越冬后上升到表土10厘米左右时,若每平方米有3~5头幼虫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等,药∶水∶种子为1∶100∶1000,或用瓜类种衣剂,比例为1∶50∶600。在暗处将种子放在塑料上,洒上药水拌和均匀,拌后闷2小时,干后播种。还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等药,按药∶水∶细土为1∶50∶200的比例拌匀后,在种瓜或移栽时施入穴中。或用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拌入细土,撒入穴中。也可用40%乐果或50%辛硫磷1000倍液灌苗后再播种。以上药剂还可兼治蝼蛄、蛴螬、沙潜等地下害虫。
137.怎样防治金龟甲?
金龟甲属鞘翅目,金龟甲科。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总称。是地下害虫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为害最重的害虫。为害瓜类的有: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塔里木鳃金龟。
蛴螬主要为害作物的幼苗或取食萌发的种子和嫩根,咬断处切口整齐。成虫大多食害果树、林木或作物的嫩芽、叶片和果实等。
华北大黑鳃金龟,在黄淮海地区为2年1代,少数为1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越冬成虫出土高峰在5月上、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产卵,6月中、下旬孵化,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10月。越冬幼虫在土中深度11~34厘米处,4月上旬开始上升为害,6月下旬化蛹,7月中旬羽化。成虫傍晚出土活动,取食林木和豆类叶片。幼虫主要在春秋两季为害,10厘米深土温13℃~18℃最适合活动。雨量与蛴螬发生关系密切,5月上、中旬干旱为害重。暗黑鳃金龟在华北、华东地区1年发生1代,多以3龄老熟幼虫越冬,至来年化蛹,一直停留在土中,一般春季不为害,5月中旬化蛹,6~7月成虫盛发。幼虫7月中、下旬开始为害,至8月中、下旬为为害盛期,9月中旬开始下降至土层20厘米深处越冬。成虫晚间活动,喜取食榆、杨、柳等林木和果树的叶片。铜绿丽金龟各地每年均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来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上升为害,5~6月化蛹,成虫5月下旬始见,6月中旬为盛期。成虫为害林木、果树叶片。9月幼虫已长至3龄,食量大,越冬后来年春天继续为害,形成春秋两次为害高峰。塔里木鳃金龟3年完成1代,越冬成虫4月出土,5月产卵,幼虫在土中为害3年,春季气温10℃时,幼虫上升至耕作层为害,10月下旬以后迁至深土层越冬。成虫白天活动,取食树木和植物嫩叶,夜间潜伏在杂草或浅土中。
对金龟甲的防治,上述几种金龟甲成虫均有补充营养的习性,可在幼龄果树上采用人工防治,捕捉成虫以减少为害。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2千克撒施于大田作物。也可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3000倍液喷洒果树、林木等。对于暗黑鳃金龟发生严重的地方,可用药枝诱杀法药杀。剪取长50~70厘米的榆、杨等树枝条,插入40%久效磷乳油50倍液中,浸10余小时,傍晚插在田间,每亩5枝。对幼虫的防治与防金针虫相同。除化学防治外还可采用生物防治。蛴螬天敌资源丰富,寄生性天敌有臀钩土蜂,寄生率可达48%,还有乳状菌、鲁乳一号菌株,播种时施入田间,防效达70%。
138.怎样防治蝼蛄?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拉拉蛄、土狗子等。国内记载有6种,但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的有两种,即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蝼蛄以成虫在土中为害多种农作物,包括蔬菜、瓜类、果树、林木的种子、幼苗、幼根,也蛀食薯类的块根和块茎。被害部呈麻丝状。
并在表土层开掘隧道,纵横穿行,所过之处种子、苗木不能萌发或枯死,造成缺苗断垄。华北蝼蛄3年左右完成1代。以成虫或若虫越冬,在华北地区越冬成虫于翌年春季开始活动,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孵化为若虫,至9~10月,以8~9龄若虫越冬。
第2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当年再脱皮3~4次,至秋后已达12~13龄,又进行越冬。第3年春季又出来活动为害,8月羽化为成虫,为害秋菜和冬麦,然后越冬,至第4年6月上、中旬再行产卵。卵期平均17天,若虫历期736天,成虫寿命378天,完成1代共需1131天。
成虫白天潜伏在土内隧道或洞穴中,晚间外出取食交尾,以夜间活动最盛。成虫有趋光性,扑灯时常落灯下。成虫对未腐熟的马粪和香甜的麦麸、豆饼、煮半熟的谷类有趋性。喜欢栖居在轻盐碱地、河岸渠旁和菜地等潮湿环境。东方蝼蛄在长江以南1年完成1代,黄淮及东北南部2年完成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穴内越冬。1年1代区于3~4月成虫开始活动,4~5月产卵,越冬若虫5~6月羽化为成虫。2年1代区越冬成虫5月开始产卵,6~7月为产卵盛期。若虫发育至4~7龄,在40~60厘米深土中越冬。翌年春季羽化为成虫,一般成虫、若虫于11月上旬,平均气温与20厘米深处土温下降至11℃时,进入越冬状态。成虫趋光性较强,行动灵敏,对马粪和未腐熟的有机肥有趋性,所以苗床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易招引蝼蛄为害。
对蝼蛄的防治,黑光灯或普通灯光均能诱杀,尤以高温天气、闷热天气的夜晚诱杀效果最好。可在产卵期,结合夏锄,发现产卵孔后,向下挖10厘米左右,即可挖到卵,还能捕到成虫。
药剂拌种与防金针虫相同。毒饵诱杀用40%乐果或90%晶体敌百虫拌成毒饵,饵料用麦麸、豆饼、玉米碎渣或瘪谷等炒成香糊味,以药∶水∶饵料为1∶10∶100的比例拌和均匀,春季在蝼蛄发生地,每隔3~5米,挖1个碗大的坑,放入一把毒饵,再覆土。或者开沟施,气温高时蝼蛄在地面活动,可于傍晚将毒饵撒在地面上,也能收到良好效果。一般每亩用饵料1.5~2.5千克。此法兼治其他地下害虫。
139.怎样防治地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