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老人,是临川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西抚州市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诗文大多是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流传至今。在民间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个他的下马拜荆条的故事。
临川东门城外20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山上青竹成林,松柏满布;山下汝水北去,岸柳成荫。就在山与水相连的地方,有两块怪石,其状如蛤蟆戏水。相传这两块怪石是天公磔蛙,坠地化石,故此山得名蛤蟆山。北宋时期,蛤蟆山上有一座古庙,庙里是个书院,王安石就在这个书院里读过书。
宋明道元年,王安石当时才12岁,跟随“解官告老”的父亲回到故乡临川。回乡不几天,父亲就把他送到蛤蟆山书院去求学。教书的先生,是一个仪表威严、学识渊博的老秀才。他讲课时旁征博引,贯通古今,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在书院里,王安石喜欢和那些出身贫寒的同学接近。有时,趁先生不在,经常邀一些要好同学到书院附近的山头上练习拳棒,强健筋骨。在此期间,他还结交了好些进不起书院的乡村牧童,从他们口里了解到一些乡民的苦难和不幸,对平民百姓寄予同情。一次,王安石听说有一个牧童的母亲病重,无钱买药,便跑到家里偷偷地拿了父亲几两纹银,送给了这个牧童。由于交朋结友甚多,在一段时间里,把读书倒放到一边去了,上课常常迟到。一些和他要好的同学,受他影响,也常迟到,惹得先生好不气恼。
一天上午,老先生正在兴致勃勃地讲解古文。一位同学悄悄告诉王安石:附近村子里来了一位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江湖豪侠。王安石早就想习武济贫,一听这话,再也坐不住了,便和那个同学偷偷地溜出了书院,飞似地向村里跑去。
先生讲完课后,发现王安石不在,一时怒从心起,真恨不得把这顽童找来狠揍一顿,可是谁也不知道他跑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早晨,先生在蛤蟆山前的荆树下踱步散心,恰好王安石和几个同伴迎面走来。先生见王安石正兴致勃勃,若无其事,昨日积下的怒火禁不住又燃在心头。他顺手从身旁的荆树上折下一根荆条,朝王安石屁股上就是一顿猛抽,边抽边骂:“王安石,你好大的胆子,竟敢邀伴逃学,破坏书院规矩,该当何罪!”王安石自觉理亏,既不申辩,也不哼声。
待先生怒气稍消,王安石忍着疼痛,从容正色地回答道:“先生,不是我不愿好好读书实在是时局不让我好好读书啊!”
“这话从何谈起?”先生以为他在故弄玄虚。
“先生,我想你比我更清楚,现在国内朝政腐败,黎民怨声载道,积贫之势已成;国外夷狄入侵,朝廷卑躬屈膝,积弱之局已定。国家兴衰,平民有责,你叫我怎能安心读书?”王安石侃侃而谈,露出忧愤的神色。
先生看王安石年纪虽小,胸襟却十分宽阔,不禁暗自称奇。他对王安石说:“你的忧虑不无道理,但国家如此之大,有多少朝廷命官、志士仁人想整顿朝纲而无能为力,你一个孩童,即便愁坏了,又有什么用呢?”
“事在人为,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我就不信国家如此局面不能改变。”王安石满怀信心地对老师说。
“王安石,你有何高见?”
“依我看来,要改变天下积贫积弱之势,国人只有弃文就武!”
“此话怎讲?”
“文人学士,纵有满腹经纶,能均贫富,驱夷狄吗?你看那些江湖豪杰,闯就包天大胆,练得一身武艺,路见不平,便可拔刀相助。那比读书可有用得多啊!”
王安石此番见解,虽未免幼稚偏颇,但气概倒也非凡,先生听了暗自兴奋。于是,他循循善诱地说:“王安石,光文不武,当然难以自强御侮;但光武不文,又怎能审时度势、改革弊政?治国安邦,必须文武相济才是。”
王安石一向恃才傲物,以为所行不偏。经先生这一指点,立时脸红起来。深思好问的习惯驱使他去问个水落石出:“先生,那你说当务之急,到底靠什么改变国家时局?”
“我以为国家贫弱至此,在于不知法度。只有改变法度,方能图强。而要变法图强,当今之急,唯盼能人辈出。如果天下能人辈出,变更弊政,破除旧习,定能挽狂澜于既倒啊!”先生这番言语,犹如一盆清水浇头,使王安石猛然省悟。他立即说:“先生,我长大后就做一个这样的能人,为国立法,革新图强,你说能行么?”
先生说:“像你现在这样东游西逛,不潜心求学,能有所造就吗?古人云:树长于根,水出于源。又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你既有如此大志,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起,你必须熟读经史,博览群书,探求治国之道,将来才有益于社稷,造福于黎民啊!”
王安石猛击一掌说:“对,知书方能明理,知书方能治国!先生,从今后,我一定好好念书,不负师望。”
打这以后,王安石真的变了。他手不释卷,苦读精思。先生看到这种情况,内心无比欣慰,更加着意栽培,王安石也愈加专心致志。师生之间,关系日益密切。
光阴荏苒,王安石在蛤蟆山书院受业期满,他依依不舍地拜别先生,外出深造了。
庆历二年,22岁的王安石,赴京应试,一举中了第四名进士。第二年,被派往淮南做判官。这期间,他经常深入乡间,了解民众疾苦,为后来的“变法”寻找了许多依据。同时,他还惩豪富,除贪官,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受到人们的普遍拥戴。在远离故乡的日子里,王安石十分怀念自己的先生,逢人就推崇先生对他的教导。
一年夏天,王安石回到临川。还没进家门,先拍马直奔蛤蟆山,拜谒日思夜念的师长。谁知道,这时蛤蟆山上古庙已毁,书院无存,老秀才早就迁居外地,而且亡故了。王安石想到先生当年的一番苦心,心中无限痛惜和伤感。他低头沉思有顷,径自朝山前的老荆树奔去。“见荆树如见先生”。到得树前,他急忙翻身下马,面对满树荆条双膝跪下,磕头便拜。拜毕,又和侍从们一道,挥锄铲除树旁杂草,培土浇水,以期它长青不凋。临别时,王安石还捐款修亭,以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