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诗词故事(新课程百科知识)
31391500000006

第6章 宋元(1)

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北宋的张先,以写“云破月来花弄影”著称,人称“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郎中是张先的官职)”。

无独有偶,张先的好友宋祁(字子京,公元998—1061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也以佳句称美词坛,人称“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尚书是宋祁的官职)”。

他写过一首《玉楼春》词,最为后世传诵:

东城渐觉风光好,毅皱波纹迎客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红杏枝头春意闹”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其中的“闹”字为全诗题眼,把春意的意境传神地表达出来了,为他赢得了“红杏尚书”的美称。

这首诗写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春天,即张先担任工部尚书的第二年,当时他已64岁。虽已以词著称,但他谦虚好学,十分钦佩张先的才华。有一天,他专程去拜见名擅一时的张先(当时已71岁)。到了张先家门口,他对门人说:“你去通报一下主人,说宋子京尚书要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先也很欣赏宋祈,他听了门人通报,赶忙出外迎接,刚走到屏风后面,就高兴地叫道:“是不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来了?”两位老人风趣诙谐地戏称对方,实则洋溢着互赞之情。

张先立即命家人备好酒席,与宋祁一面喝酒,一面谈诗论文,彼此都很快乐。

遗憾的是,这个使宋祁扬名的春天,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春天。他的谦虚美德与他的美称一起传世不朽。他离开人世之前,留下这样的话来评估自己的学问文章:“吾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不足垂后。”实际上,他编修的《新唐书》、他写下的《鹤鸪天》、《玉楼春》,向世人昭示着他卓越的才能。他的美德与他的诗文一起流芳百世。

梅诗老的布袋

梅尧臣(1002—1060年)是北宋诗坛的著名诗人,他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人。因宣城古名宛陵,所以世称他梅宛陵、宛陵先生。他与苏舜钦齐名,都是欧阳修的挚友,受到欧阳修的精心指教。欧阳修特别钦慕梅尧臣的人品及作品,把梅尧臣推为诗坛主将,称他为梅诗老。

梅尧臣之所以名重诗坛,与欧阳修不遗余力地推崇关系密切。当然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也是他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梅尧臣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随身携带一个布袋,内装若干纸条。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游览、观光,总要咏吟诗歌,一有妙句,马上掏出纸条,奋笔疾书,然后装入袋中。这一怪异举止,很不被同行理解。

一天,他和好友孙君孚、杜挺之等乘船外出。沿途的湖光山色时常触动梅尧臣的灵感。他有时闭目苦思,有时低声吟哦。一有所得,就突然拿出布袋中的纸条写上些字,又放回袋中。

大家看他总是这么神秘兮兮的,很想探个究竟。乘他离开船舱时,偷偷拿出那个陈旧的“万宝囊”,看看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宝贝。倒出一看,好几百张小纸条,上面都写着诗句,也有整诗,有的字句还被改了几次。

同行的文人恍然大悟,以前总以为梅尧臣聪明绝顶,所以写诗下笔神速,内容精彩。原来他是靠日积月累、不断加工提炼,才达到挥笔立就的程度的。

著名的《陶者》诗,就来自于他的布袋: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粼粼居大厦。

这首诗是他看见烧瓦工人把门前的泥土烧成瓦片,可他们自己却只能住着没有瓦的破草房的景象时有感而作,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正是那些指不沾泥却身居大厦的统治阶级剥削、压榨了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劳动人民推上了反抗的道路。梅尧臣的布袋中,装着实实在在的生活,装着呕心沥血的诗句。他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在生活中找“米”,这为他打下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五言长诗《田家语》表现了兵役过滥给田家带来的灾难,他的五言诗《汝坟贫农》刻画了汝河岸边一个贫家少女孑然一身、极度痛苦的悲惨境遇,这些震撼人心的诗作都诞生于他那陈旧的布袋中。

语不惊人死不休

王安石曾大力倡导和实施改革,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的竭力反对,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他第一次被迫辞去宰相职位。于是他乘船返回寓居地南京。途经长江北岸的瓜洲,船就在那里暂时停泊下来。凭江远望,瓜洲和京口(今镇江)遥遥相对,南京的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依稀可见,这使他不由得怀念起南京的住地来,写下了七言绝句《泊船瓜洲》,表达了对金陵家园的思念。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传诵至今的警句。这一句为什么写得如此之妙呢?洪迈在《容斋随笔》“诗词改字”中记载,“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日‘不好’,改为‘过’字,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江南吴县有个读书人,珍藏着这首诗的原稿。这一名句修改了十多次。一“绿”字不仅色彩鲜明,把无形的春风形象化,还生动地表现了春风与江南景物的关系。春风有色,转瞬之间染绿江南。《泊船瓜洲》因一字而使全句神韵顿生,为后人写诗作文锤炼语言提供了一个范例。

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苏轼是北宋声名显赫的文学家,慕名向他请教诗文、攀缘结交的人络绎不绝。黄庭坚、秦观等带诗向他请教,就深得他的赞赏,他家总是门庭若市。

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王祈一直希望受到苏轼的奖励。他知道苏轼爱竹,便苦心写了首《竹诗》登门求教。他一直为这首诗自鸣得意,特别以其中的“竹攒千古剑,茎耸万条枪”引为自豪,他认为这两句诗对仗工整,用词凝练,堪称全诗警句,“攒”字、“耸”字贴切传神,可为句中“字眼”。他想这首诗必然能受到苏轼赏识,自己也能与他结为文字之交,得到扬名之机。

对于每一个登门拜渴的文人学士,苏轼总是给以切实的指教和中肯的斧正。他读了王祈的诗,禁不住哈哈大笑,对正得意洋洋的王祈说:“你的诗看出费了不少功力,可你写的‘竹攒千古剑,茎耸万条枪’两句是你闭门苦吟所得,并不符合事实,大概你种的竹子,叶子都很少吧。”

王祈莫名其妙,他不知苏轼笑从何来,更不知他话里到底藏着什么意思,连忙从“云端”中下来,恭恭敬敬地问:“叶子少?先生请指教!”

苏轼朗声说道:“你这两句诗意思是说竹叶千片,茎秆万条,照此推算,不就是十竿竹子才共有一片叶子吗?请问阁下,天下能有这样的竹子吗?”说完,苏轼又是哈哈大笑。

王祈这才明白原委,他面红耳赤,从苏轼手中接过稿子,低着头匆匆地走了。

望着王祈远去的背影,苏轼对左右的人说:“世上可笑之事忍一忍也许容易不笑,可是读王祈的诗想要不笑实在难以做到。做学问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文章也是如此,允许你夸张,但一定要夸而有节,饰而不诬。闭门造车,违背事实,任意炮制,怎能不闹出笑话让人耻笑呢?”

苏轼的话成为四学士、六君子牢记的信条。历代有学问的大家都以严谨的治学闻名,南宋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婉约词风亦称雄

苏轼以旷达奔放的词风开创了北宋词坛的一个重要流派——豪放派。但他也写了不少清新婉约的词,表达种种细腻的感情,其独特的艺术光辉不在他的豪放词风之下。

1075年,苏轼在密州做地方长官,此时他的妻子王弗已经去世10年了。这10年中,他的官职频繁地变更,饱经沧桑的苏轼虽然只有39岁,但已是鬓发如霜。一天夜里,他梦见了已故的妻子,醒后觉得悲伤难忍,10年漂泊不定、仕途坎坷、劳碌衰老的悲惨境况,更加深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他含泪写下《江城子》一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宛如道家常一般的悼亡词,表达了苏轼对亡妻的深挚感情,创造出了一种缠绵悱恻、蕴含深挚的意境。

后来苏轼又贬官到了惠州,侍女朝云又毫无怨言地随他前往,体贴周到地照顾他。时值深秋,枯叶遍地,万物萧萧,他悲秋悯怀,写了《蝶恋花》一词表达自己失意和寂寞的心情,让很会唱词的朝云来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朝云也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她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悲从中来,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她泣不成声,实在唱不出这两句感伤的词来。苏轼没有让她再唱下去,安慰了她一阵。不久,朝云抱病身亡。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听人唱这首催人泪下的《蝶恋花》了。

一蓑烟雨任平生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已整整两年了。他那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使他身处逆境却能坦然乐观。

三月七日那天,苏轼和友人因事到黄州东南的沙湖,回归途中遇雨,不巧雨具已被先期拿走,同行的人东躲西藏、狼狈不堪。苏轼却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依然逍遥地在风雨中漫步,无所畏惧。不一会儿,天又放晴。苏轼有感这段雨中奇事,写下一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折射出苏轼历经坎坷遭遇始终保持豁达稳定的心理状态。

由于受了风寒,苏轼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多方求医无效。有人告诉他,麻城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他就前去求治。

庞医生是个聋子,看病时让苏轼以手带口,写出病情。谁知苏轼刚写了几个字,医道超群的庞安常就已掌握了病情,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苏轼喜欢上了这位非同寻常的庞医生,并结为好友。苏轼把手当作嘴巴交读,庞安常把眼睛当作耳朵看病,两人都有奇异之处,互相佩服。

一天,两人相约到蕲水(今湖北浠水)城外的清泉寺游览。清泉寺因为有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笔泉而闻名遐迩,泉水清澈甘美,令人驻足不前。

他们来到寺门前,只见一条河流从门口滚滚向西流去,而不是通常地向东流。苏轼大为惊诧:世上的奇异之人、奇异之物、奇异之事无处不在啊,我与庞安常各有所长,堪称异人;寺前兰溪滔滔西去,可谓奇物;不久前雨中逍遥,可称异事。只要自己能奋发图强,必能成就一番伟业。溪水尚西流,自己年纪虽老,怎么会不能焕发青春呢?

想到这里,他精神为之一振,拉着庞安常来到一家酒店畅饮。为了让庞安常理解自己此时的心情,他又以手代口,写下《浣溪沙》一词。词的上片是:

难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庞安常高度赞扬了苏轼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的人生态度。苏轼的确是一个经得起折磨的生活的强者。从此,他们的友谊进一步加深了。

夫妻赛诗

李清照和赵明诚是一对恩爱夫妻,两人志趣相投,共同收藏整理金石文物,赵明诚写出《金碌》传于后世,李清照也为此付出了不少汗水,她经常用宣纸覆盖在一些锈痕斑驳的青铜文物上,再用棉球蘸上浓墨,轻轻贴在青铜器表面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拍打铜器表面凸起的位置。墨干后,铜器上的古怪花纹和蝇头小字就如复印一般留在纸上,成为“拓片”。这些拓片为赵明诚写作《金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赵明诚也喜欢写诗填词,他与李清照不仅“翻书赌茶”,也时常“翻书赌诗”,他的诗词成就远不及李清照,可他并不服气。

李清照38岁那年,赵明诚一人到莱州做官,她留在丈夫老家青州整理文物书籍,进行写作。重阳节那天,满院落叶,惟有金菊傲寒盛开。想起往日到重阳,她与丈夫一起登高,吟诗作赋,今年重阳,只有她一人饮酒赏花,不觉泪如雨下,她触景生情,写下《醉花阴》一词寄给丈夫,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读到这首诗后,既为妻子一片深情所感动,又为妻子的创作才能叹服,特别是最后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寓情于景,以花喻人,温柔雅畅,堪称佳句。叹服之余,他一心想和妻子一比高低,闭门不出,三天三夜,废寝忘食,写出50首新词,首首皆为他的得意之作。这时,他的好朋友,著名诗人陆得夫路经莱州前来拜访他。赵明诚便将妻子的《醉花阴》一词和自己的50首作品混杂在一起,请陆德夫逐首鉴析,评判高低优劣。

陆德夫再三品读,良久才说:“明诚君这些新作都不错,但有一首更是技高一筹。”赵明诚的心提到嗓子眼里,迫不及待地问昔日同窗:“陆兄,是哪一首啊?”

陆德夫赞叹道:“是这首《醉花阴》,堪称杰作,尤其是末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文采更是无人能比。把离情写得哀婉幽怨,凄楚动人,非他人所能及,明诚君功力不浅啊!”

赵明诚听了此话,对夫人的才气心悦诚服。他惭愧地对陆德夫说:“实不相瞒,《醉花阴》乃夫人清照所作,陆兄见笑了。”

陆德夫又把《醉花阴》重吟一遍,发自肺腑地说:“夫人的才华真是名不虚传,东汉的班昭、三国的蔡文姬都不能与她媲美啊!”

精忠报国万古流芳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他受母刺字“精忠报国”,年少从军,屡次打败金兵,战功卓著,是南宋初期著名的爱国抗金将领。公元1125年,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为扩张领土,掠夺奴隶,在灭辽后大举南侵,次年攻陷北宋都城汴京,1127年掳走北宋最后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宋宗室赵构(高宗)逃往南方草建南宋王朝。岳飞从维护国土完整统一的立场出发,立志收复中原。他坚持抗金,反对议和,坚持抑制投降派的求和阴谋。他屡战屡胜,名震天下,金军一败涂地,深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在收复失土的过程中并不一帆风顺,他不时遭到南宋朝廷以奸相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的阻挠。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大败金兀术,进军朱仙镇,距汴京仅45里,金兵败北已成定局。就在这有利形势下,腐败无能的宋高宗置民族危急存亡于不顾,听信奸臣秦桧诡计,一日12道金牌火速招岳飞回京,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至死。岳飞死时年仅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