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秋之卷
31336000000047

第47章 贾府大金库真的没钱了

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凤姐忙道:“……旺儿家的(旺儿老婆)……说给你男人,外头所有的账,一概赶今年年底下收了进来,少一个钱我也不依的。我的名声不好,再放一年,都要生吃了我呢。”旺儿媳妇笑道:“……谁敢议论奶奶……”

凤姐冷笑道:“我也是一场痴心白使了……我和你姑爷(此指贾琏)一月的月钱,再连上四个丫头的月钱,通共一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三五天的使用呢。若不是我千凑万挪的,早不知道到什么破窑里去了。如今倒落了一个放账破落户的名儿……咱们以后就坐着花,到多早晚(何时)是多早晚……再过一年,各人搜寻到头面衣服,可就好了!”旺儿媳妇笑道:“那(哪)一位太太、奶奶的头面衣服折变了不够过一辈子的,只是不肯罢了。”

很明显,王熙凤拿贾府的钱去放高利贷的事情败露了,她现在是“啄木鸟掉到井里——只剩下嘴硬”。

独裁者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坚信“我很重要、我没有错”,当然她还没有自信到只想听“王熙凤万岁”的地步。王凤姐从不反思自己为讨好贾母乱花钱的恶行,更不从内心检讨自己捞了多少好处,而是只看到自己维持贾府运转的“功劳”,她也不对比一下,探春等治理贾府不比她差。

凤姐道:“……昨晚上忽然作了一个梦,说来也可笑;梦见一个人……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上来夺。正夺着,就醒了。”

呵呵,王凤姐还以为只是可笑,她还以为只是做了一个梦,她不明白这梦马上就要成为现实。以前都是王凤姐抢夺人家的,现在,报应从梦中开始了。

从不差钱的贾府开始缺钱了,这话说与外人听未必肯信。就连皇宫的太监也不信:

“夏太府(太监头子夏守忠)打发了一个小内监来说话。”贾琏听了,忙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凤姐命人带进小太监来,让他椅子上坐了吃茶……那小太监便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少)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过一两日就送过来。”……“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

凤姐笑道:“你夏爷爷好小器,这也值得提在心上……”……说着,叫平儿,“把我那两个金项圈拿出去,暂且押四百两银子。”平儿……拿了一个锦盒子来,里面两个锦袱包着。打开时,一个金累丝(用金丝编成)攒珠的,那珍珠都有莲子大小;一个点翠嵌宝石的。两个都与宫中之物不离上下。

最后一句特别有意思,“庚辰双行夹批:‘是太监眼中看、心中评’”。夏太监索要二百两银子,理由充足,客气而友善,还用了一个“借”字。

从贾琏抱怨中的“搬”字,我们也能明白这些年来,太监们没少向贾府伸手要钱,而且一个个理直气壮、大大方方。这些人都是皇帝身边的,得罪不起;贾府一时也成了弱势群体。专制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人都是弱者,到了最后,皇帝也任人宰割。

王熙凤只好拿出两个金项圈送进当铺,客客气气地送走了小太监。

贾琏出来笑道:“这一起外祟(一批外祸)/何日是了?”凤姐笑道:“刚说着,就来了一股子。”贾琏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不高兴)。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贾府还有发横财的机会吗?贾府以前发横财当然是剥削百姓所得。贾琏只知自家受上级剥削之苦,却不知“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会使多少百姓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