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老年人知识读本
31330000000009

第9章 如何协调好与子女的关系

父母双亲与子女之间,尽管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和感情的联系,但是两代人之间也难免会由于代际差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关系进一步恶化,直接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并且危害双方的身心健康。因此,认清亲子关系不和的产生原因,学会正确妥善处理亲子关系失调的方法,对于促进家庭生活的和谐,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成员心身健康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今中国的家庭代际关系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调整亲子关系的方法已失去灵验,而由于国情的不同也难以照搬西方模式。因此,有必要确立新的家庭代际关系的调适原则和具体调适方法。

(1)上一代向下一代让步

随着当今科技进步、信息爆炸和知识更新的加速,以往存在着的年龄在获取经验、知识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正逐渐失去,而代之以谁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吸纳新知识,谁就更具备竞争实力。这种转变无疑有利于勇于向传统发起挑战的年轻一代,并使得下代有机会同上代在知识和地位上“平起平坐”乃至实现超越。在这种大趋势下,上代的权力和利益被削减是在所难免的。承认这一点,无疑是痛苦的,但是不承认这一事实,仍强求过去的权威和支配地位,会造成求而不得的更大痛苦。

所以,上代不妨以宽容的精神去对待下代,让下代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样不仅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代际间各自的发展。如果说传统社会是以下代对上代的屈从和认同,包括自我权益的丧失为代价,形成了代际关系的和谐,那么今天则是以上代自我权益的削减来维持代际关系的新秩序和新和谐。对此,上代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千万不要用传统的“孝道”观念来衡量或评价下一代。

(2)下一代要了解、理解上一代

比较而言,如今年轻的一代有一种个人主义的倾向,他们更加关注自己,容易从自我得失出发来审视评判上一代的行为。显然,这十分不利于亲子之间的交往和沟通。那么,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一要了解上一代以往生活的经历,二是在此基础上理解上一代的思想和行为,这样不仅有助于平心静气地消除隔膜、沟通感情,而且还会认识到上一代的经验虽然有些已经过时,但仍有许多值得接受和借鉴的东西,可以作为人生的某种参考。同时,在感情和人格上要尊重老人。

(3)权益共享,义务共担

亲子双方应当承担各自应尽的义务,享受各自应有的权益。具体地说,就是亲子双方既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独立,实现自我权益的享有,又要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独立,承认和满足对方的权益享有。只有这样,才能既弥补传统亲子关系的不足,保证每个家庭成员的个性发展,又能克服西方亲子关系冷漠化的缺点,保证亲子关系的和谐融洽。

成功的亲子关系调适有赖于亲子双方的共同努力,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是前功尽弃。

就父母一方来说,应该采取以下调适方法:

把子女看作是有能力的个体,信任子女,不要把子女硬性铸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而给他们适当的选择自由。如果对于子女的观念和行为一时无法接受,也应该站在指导的立场上给子女提供几种选择,尽量让他们通过实践尝试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

要进入子女的内心世界,真正去了解子女的需要和想法,认识子女所处的环境。主动关心子女的各种活动和他们的朋友,看看有关他们的书刊,了解或参与他们的兴趣与爱好,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倾听子女的说话,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让子女清楚地了解父母的想法,尤其是要心平气和地告诉子女为什么对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与限制,要尽量取得子女的理解。

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应当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为子女做出样子,使子女学有目标,行有示范,切忌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对子女和对自己采取双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