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老年人知识读本
31330000000070

第70章 引导孙辈孩子科学地利用时间

美国教育学家比尔德·斯图尔特博士指出:家长应教会孩子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有序地做事。

合理安排时间,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基本素质。可在许多人的眼中,觉得提高效率没有错,但不能不顾条件和环境制约,主张一切“慢慢来”。明明三下五除二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到了某些人手中却非得拖个少则几天,多则半年,使许多事情事倍功半,人人喊累。究其原因,在于许多人心中缺乏时间概念,没有一个明确而高效的工作方式、方法。

爷爷奶奶教孙辈孩子不浪费时间,最好的办法是帮助孩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比如将每天必须做的事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当然这个时间表要与孩子商量而定,取得孩子的认同,符合孩子的兴趣和特点,不能一下子对孩子要求过高;还要考虑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有学习、劳动、休息,还要有孩子的娱乐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孩子才可能有积极性去做;制定这个时间表是为了有个约束,更合理地利用时间。所以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行的情况以及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体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则要对孩子的执行情况以肯定成绩为主,予以及时的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父母督促孩子一段时间,以后使孩子逐步养成习惯,成为自然。

怎样让孩子养成惜时的习惯呢?美国教育家爱德华博士提出过以下几个方面建议,爷爷奶奶们不妨试一试。

(1)教孩子巧妙地利用时间

教孩子巧妙地利用时间。比如,洗衣服、做卫生时同时听外语或听音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些室内健身运动;与爷爷奶奶一起做家务事时,聊聊天、谈谈心、共同探讨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等等。只要开动脑筋,日常生活中会不断学习或总结出许多科学、合理利用时间的办法。

(2)要孩子充分利用最佳时间

儿童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尚不完善,比起成人来,容易疲劳。他们记忆力好,但不宜进行过长时间的学习。一天最佳的学习时间,是在上午9~11点,下午3:30~5:30,但在中午应让孩子有2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晚上做作业,复习功课,但不宜时间过长。时间过长,会影响孩子入睡。

(3)爷爷奶奶应有意识地学习掌握一些技巧

爷爷奶奶对孩子提出时间上的要求时,还要有意识地学习掌握一些技巧。比如,在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但非常想出去玩的时候,他对于书本早已心不在焉了。这时如果还对孩子说“再写10分钟”或者“做功课做到4点为止”,这只会增加孩子对时间的焦躁不安之感,他会不时地看表而根本没把功课放在心上,就是在写作业也会是心慌意乱,错误百出。所以在这个时候,不妨采用把学习时间改变为学习量的方法,比如“再做一页练习”、“再背一段课文”,这就给孩子一定的读书量,使他把精力转向这个一定的量,于是对时间的注意也就逐渐淡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