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老年人知识读本
31330000000069

第69章 帮助孙辈孩子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那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为非凡的人。”

这是19世纪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会员卡尔·威特在一次学会上的辩词。在这次大会上,有人发表言论说:“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卡尔·威特不同意这个见解,他反驳说:“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人,不是决定于天赋的高低,而是决定于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就是那些只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

不久,卡尔·威特果然有了一个儿子,也取名为卡尔·威特。小威特生下时,不仅不聪明,而且先天不足,体重不过2公斤,两只手和两只脚还在不停地抖动,哇哇的哭叫声像中毒的小老鼠似的。邻居家背后议论纷纷,说小威特肯定是个白痴。连小威特的家人们也说:“这样的孩子,就是再好的教育也是白费力的。”然而,老威特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失望,他认真地承担起教育儿子的重任。

小威特有了读书的兴趣,就十分刻苦了。不久,这个孩子轰动了附近地区。他七八岁时,已经能够自由地运用德语、法语、拉丁语等6国语言了,并通晓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就考入了莱比锡大学,这个大学的校长说:“小威特已经具备了十八九岁青年们所不及的智力和学力。”很显然,这是老威特对他实行早期教育的结果。1814年4月,未满14岁的小威特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通过阅读,可以把孩子引入一个神奇、美妙的图书世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同时,还可以使孩子从书中获得人生的经验。因为人生短暂,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体验,书中的间接经验,将有效地补充个人经历的不足,增添生活的感受。

让孩子爱读书、会读书并形成习惯,爷爷奶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爷爷奶奶首先要有阅读习惯

爷爷奶奶有阅读习惯,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孩子会不断地询问:“书里到底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如果爷爷奶奶不读书,却想让孩子读,他就会说:“你们都不看书,凭什么要让我看?”尽管在农村,爱看书的老年人不是很多,但为了教育孙辈,他们还是要多读书,并养成阅读的习惯。

(2)激发孙辈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家中摆满各种有趣的书籍,让孙辈孩子可以顺手拿来翻看与欣赏。不过可别忘了即刻给予鼓励。要使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这需要身教。如若爷爷奶奶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会乐于读书。爷爷奶奶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对待书报总是兴趣盎然,孩子使会觉得读书一定很有趣,对书籍充满着好奇。

(3)要把读书作为一项消遣活动

在轻松的气氛下,安排一小段时间,与孙辈孩子一起读几分钟书。可在外出时,带上一两本书,在公园里,在郊外,在河边,在清新的空气下,在鸟语花香的环境里,与孩子一起读上几段书。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引入图书世界,使读书成为孩子的消遣活动。

(4)帮助孙辈孩子选择好书

教育学家认为,孩子需要那些与他们的年龄、兴趣及能力相适宜的图书,他们也喜欢图书题材的丰富色彩。所以专家建设,爷爷奶奶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不同方面的读物,如报纸、杂志乃至街头标语广告、商品包装等等。通过这些文字读物让会孩子懂得: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每一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5)与孙辈孩子一起读书

在孙辈孩子能独立阅读以后,仍坚持同他们一起读书。很多专家建议,同孩子一起读书,至少要坚持到他们小学毕业。大部分孩子在12岁以前,其倾听理解能力要比阅读理解能力强,所以,爷爷奶奶为他们念书比他们独立阅读收益会更大,而且这往往是他们乐意做的。

(6)让孙辈孩子带着问题读书

在孙辈孩子读书过程中,爷爷奶奶应先抽出时间,看看孩子要看的书,提一些问题写在纸上,让孩子仔细阅读,然后回答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囫囵吞枣。

(7)配合看一些名作欣赏作品

在孙辈孩子看了一定量的名著后,可以引导孩子看一些名作欣赏作品,看看别人对名著的评价是什么。跟孩子一起聊聊,看过的书都说了些什么,有哪些特点,这样孩子就会从读过的书中慢慢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