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老年人知识读本
31330000000058

第58章 老年丧子后的心理反应与调适

古话说:“幼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乃人生三大不幸。”老年丧子对老年人心身上的打击是异常沉重的,甚至能加速衰老和死亡。老年丧子后常有如下心理反应。

(1)老年丧子后的心理反应

①痛苦和绝望

绝望是一种当人的求生希望完全破裂而引起的极度恐惧的情绪。对于我国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养育子女既是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是自己生活的主要寄托。特别是当他们渐至暮年,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感情上更加依恋饱含着自己一生辛劳和心血的成年子女时,突然失去子女,无疑会导致他们的生活信念和寄托倒塌、破灭,于是产生绝望,痛不欲生,终日以泪洗面,呈现痴呆或疯癫。有的甚至拒绝把死去的子女下葬或火化,还有的竟然欲与死者共赴黄泉。

②自责和自虐

有些老年人会因子女的突然去世而诱发产生深深的自责心理。他们回忆起过去的年代里自己怎样地打骂过孩子、怎样地没能照顾好孩子以及孩子跟随自己遭受过的艰辛和磨难,觉得自己愧对死去的子女。倘若这种自责心理过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导致出现自虐行为,如不吃不喝、抽打自己的脸部和身体,甚至还会出现跪倒磕头乃至自杀等极端行为。

③冷漠

冷漠往往是在经历了极度痛苦和绝望之后而出现的表面上失去喜、怒、哀、乐的一种心理反应。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它对当事人的心身健康具有极大的损害。

(2)老年丧子后的心理调适

老年丧子是人生中的一大不幸,老年人必须学会从这种痛苦的深渊中自拔,尽快地转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①培养自慰心理

失去了饱含自己一生辛劳和心血、寄托自己晚年生活希望的子女确实是一件令人心碎、悲痛欲绝的不幸之事,但这又是无法挽回的铁一般的事实。因此,应该凭借自己饱经沧桑的人生阅历理智地提醒自己:生老病死实乃天意,对于“早走”一步的孩子来说,倘若抱着病残之身躯或怀着痛苦绝望之心活着,说不定是件更残酷的事情!“早走”一步的子女一定盼望我能多加保重身体,愉快、坚强地度过余生。

②避免自责心理和自虐行为

要认识到自责心理和自虐行为是没有必要的,这是因为谁也不是完人,谁也不能未卜先知。如果要想弥补自己对子女生前的歉疚,最好的办法不是自责和自虐,而是精心地照顾好已故子女的配偶及其孩子。倘若做到这些的话,即使你在已故子女生前真的做过对不起他的事,那么已故子女在九泉之下也会原谅自己的父母,并感谢父母现在为他所做的一切。

③戒除怀旧诱因

俗话说:“见物如见人。”常常看到已故子女的遗物会不断强化思念之情,这对自己恢复正常的生活没有多少好处。所以,应该尽量戒除怀旧诱因,除了祭奠以外,平时把已故子女的遗物收藏起来,尤其是最能引起自己痛苦回忆的物品,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去。

④追求积极的生活方式

已故子女去世后,有许多原来是你生活中的主要构成部分的东西已不存在了,孤独和寂寞充溢心头,尤其是当老伴早已过世的情况下更为如此。因此要寻求新的、积极的生活方式,增添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顾老伴、照顾已故子女的配偶及其子女的事情中去,从中寻求精神寄托。

⑤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常言道:“人老惜子。”就是说,人到了老年以后,越加珍爱、依恋子女了。一旦子女故去,这种极其重要的依恋关系被无情地摧毁了。此时,如果能及时地加强与健在的其他子女的依恋关系,或与亲朋好友等建立起一种具有代偿性的新型依恋关系,就能有效地减轻哀思,增强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