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老年人知识读本
31330000000032

第32章 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及防治

老年性白内障是指中年以后,瞳孔后面的晶体本身逐渐发生变性形成白色混浊的病症。它是当前世界上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有1700万人由于罹患白内障而失明。据国内调查显示,在致盲病因中亦占首位。人到70岁后,眼睛内的晶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浑浊,只有视力减退到0.7以下的才被诊断为白内障。

眼正常透明晶体含水分65%,蛋白质35%。正常晶体不溶于水的类蛋白占12.5%,可溶于水的清蛋白占85%,年龄愈大,不溶于水的蛋白部分增多。两种蛋白成分比例发生改变的原因尚未完全搞清楚,一般认为与下列原因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纤维硬化,水分逐渐减少,导致周边部晶体纤维间出现裂隙纤维变混浊。

老年人晶体囊和上皮细胞渗透性增高,使可溶性蛋白被溶解渗出而导致晶体混浊。

由于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首先引起房水屏障的功能失调,给晶体的营养造成不良影响,引起晶体混浊。另外老年人晶体中胆固醇等类脂成分增加,对晶体的生化反应也产生不良作用。

老年人晶体中对细胞呼吸起主要作用的半胱氨酸减少。由于晶体无血管、神经,营养靠房水供给,而晶体代谢与谷胱甘肽、维生素等有关,因此晶体代谢障碍以及房水质量改变,均可引起晶体混浊。

紫外线和缺氧,可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白内障临床表现为初期眼前出现固定性飞蚊症、复视或双眼多视症,也可因晶体核部硬化、屈光力增强出现晶体性近视。浑浊程度加深时视力就逐渐减退,进入成熟期后视力完全消失。

那么,如何防治老年性白内障呢?

(1)补充维生素、等抗氧化剂及其食物

据加拿大《流行病学杂志》报道,人体补充维生素和,有助于延缓白内障的形成。美国西安大略大学研究组经5年时间观察证明,单服维生素者较不服者白内障可减少50%,单用维生素者患病危险竟减少70%,同时服两种维生素者,患病危险减少85%。

(2)以调补肝肾入手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常吃补肝肾之食物。中医认为,动物内脏中的肝肾、鱼类;枸杞子、山药、莴笋、豆芽菜、芹菜、莲子、芡实、茭白等,既可清肝肾中之虚热,又可滋肝肾之阴血,是防治白内障的食疗佳品。这与现代营养学主张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果蔬如大豆、芝麻油、鲜枣、菜花、番茄、猕猴桃、刺梨等是一致的。

(3)用药物,以延缓白内障的发展

常用中成药如枸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珍珠层粉、障眼明等。西药有白内停、睛可明、谷胱甘肽、利明等眼药水及维生素、B、C、等。

(4)手术治疗

手术疗法是对成熟期白内障的一种有效疗法,如手拨白内障术、白内障剥离术等。但一般术后宜戴10~11°的凸透镜,或术中装入人工晶体,才能达到理想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