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奥秘与保健
31328000000025

第25章 人体的保健(9)

立秋之后,要注意“秋瓜坏肚”,不论什么瓜,都不可任意多吃,以防损伤脾胃。尤其是年老体弱与患有慢性疾病者,如患高血压、支气管炎、消化不良、便秘、失眠等,更应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瓜果。对一般人来说,秋季宜食红枣、莲子、葡萄、核桃、银耳、蹄筋、乳品、北沙参、黑芝麻、蜂蜜、蛋等。

中医养生学家提倡秋季宜早晨吃凉粥,如鲜生地粥,效果甚佳。

要防止秋季“瘟神”,预防传染病,譬如痢疾、伤寒、肝炎、肠道传染病及由蚊子传染的疟疾、大脑炎、炭疸、钩端螺旋体病等。病从口入,传统主要途径是口,因此进食前务必洗手。此外,不可生食,防蚊灭蚊、注意环境卫生等,都很重要。

秋季还应注意皮肤干裂、燥痒,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发生,宜用温水浴浸泡,不用肥皂擦身,以防洗去过多皮脂,使皮肤失去水分,浴后可涂抹适量油膏。

冬季养生法:冬日寒气袭人,易伤风感冒,气管炎等病也易发生。因此平日要经常注意保暖,年老体弱者宜早睡晚起,等到日光比较充足时再开始进行体育锻炼。

冬季进补的食品很多,如偏于阳虚者以食羊肉、鸡肉、狗肉为主,有温补强壮之功,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效;偏于阴血不足者,以食鹅肉、鸭肉为主,有益阴养胃、补肾、消肿、止咳化痰之作用。此外,鳖、龟、藕、木耳等都是阴虚者冬季进补的有益食品。补品中还有银耳、海参等,不妨选用。

姜枣汤可谓冬季良药,晚间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喝,可增加人体抗寒能力,减少疾病侵入。此外,在床头放置几个橘子,也可消痰止咳。如以桑菊作枕,可使人头脑清新、袪风,能预防风寒感冒的发生。

俗语说:“寒从脚下起”,冬季保暖要先保脚暖。多泡热水(也可用生姜或辣椒煎水洗脚)可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增加全身的温度达到保暖防寒目的。

古代中医的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古已有之。祖国传统的中医学就十分重视它。

远在三国时期,中医就利用许多心理疗法,治愈过许多疑难病症,在中国医案史上留下典型范例,现举数例:

漫骂疗法:三国时期,有一郡守患上一种怪病,被折磨得十分痛苦,他便找来名医华佗,华佗诊断后,得知此病系内心郁闷所引起的心理病,说“大发一场脾气”,方可痊愈。便故意“加倍收医疗费”,且“不开药方”,就偷偷溜走,临走时留下一封信,臭骂郡守是“贪官污吏”、“狐郡狗党”、“不知廉耻”。

郡守一看,愤怒万分,他拍案大骂华佗是“庸医”、“没有医德”、“不知好歹”。他骂得满脸怒气,面红耳赤,誓言要将华佗抓来“斩成肉酱”。

郡守痛骂一顿后,即口吐“黑血”,之后,病情竟逐渐好转了。后来,知情的儿子才将华佗故意用这以骂代药的方法,逼他吐血的真相告诉父亲,郡守听后,得知华佗是用这种以骂代药的高明医术来治疗疾病,加倍赞叹与敬佩。

羞耻疗法:古代中医曾用羞耻这一人的本能作为疗法,来治疗一些疑难怪病,并收到神奇的疗效。传说,有一民间女子因打呵欠两手上举后,再也无法放下来,吃了不少药也无济于事,便请来名医俞用右来治疗,俞用右便利用女子害羞心理的特点,假装要解开这一女子的腰带,扬言要为她做针灸治疗。

这女子被俞医师这一突然的手势动作所惊怒,便不自觉地急忙用双手来掩护下身,急则生变,双手顺势自然下垂而复原。这种中医采取的“围魏救赵”的计谋权作心理疗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疗效。

激怒疗法:战国时期的齐闵王得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细心地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才能医治,我顾虑是,如激怒了他,他会斩我,怎么办?”太子听后,恳求着对名医文挚说:“只要您能治愈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全您的生命。”文挚便答应并约好看病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了第二次,仍没有来;再约好第三次,同样失约没来。齐王见文挚三次连续失约,万分恼火,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露面,但连礼也不见,鞋子也不脱,直上齐王的床铺问疾看病,并用粗话激怒齐王,齐王再也不能忍受了,便起身大骂文挚,这一怒骂,便把心中郁闷之情全都倾泻了出来,忧郁症竟被治愈了。虽然,太子与母后最终未能保住文挚的“欺君之罪”而被杀了。

但中医情态治病的“怒胜思”原则指导下而采取的“激怒病者”的治疗方法与手段,却治好了忧郁症患者,这不能不使人信服其灵验。

痛苦疗法:传说,明朝有一农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好学勤思,聪明绝顶,第一年考上秀才,接着第二年中了举人,第三年又进士及第。喜讯连年不断,这可乐坏了务农的父亲,他高兴异常,大笑不止。久之,便不自主地成了狂笑病患者,虽请了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李大谏最后请来某御医治疗,御医诊察后对李大谏说:“此病可治,但会有失敬之处,得请多加原谅。”李大谏说:“谨遵医命,不敢不违。”御医随即派人到李大谏家乡报丧,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因患上急病,不幸身亡。”李大谏父亲被这突然来的丧子信息,顿时号啕大哭起来。这一大哭,竟把他的狂笑病治愈了。不久,这位御医又派人来告诉李的父亲说:“你的儿子死时,幸遇太医妙手回春,又被救活了”,李父闻讯,便又止住了悲痛,恢复了正常。

历时十年之久的狂笑病,再也不复发了。

改善情绪的六大策略

现代生活中不少人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莫名其妙地感到情绪冲动或低落,有时会出现自我责备、消极悲观,甚至有时出现独自饮泣或欲寻短见等现象,这些症状,大都出于抑郁之症。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公布的一项统计结果表明,世界范围内抑郁症的年患病率已达3%至5%。有关专家指出,它将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杀手。同时,将很可能成为除心脏病外,给社会经济造成负担最大的疾病。

抑郁症有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因素,前者源于人的内在生理因素,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太低,也可能是性格使然,如有些人对自己要求过高,无法达到目标时,自然产生幻灭感;后者的导因是外来压力,如失恋、失业、工作压力过大等,最终导致精神崩溃。

中医学认为百病由郁而起。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久郁》中说:“气血衡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说明精神抑郁,情志不畅,可引起气机郁滞,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飞快,社会生活节奏加速,人际关系不断变化,因而有相当的人摆脱不了某些精神刺激,产生各种精神障碍而致病。从养生与防病治病的角度看,在遇到不愉快,令人烦恼、气怒的情况下,应及时调整和解脱自己的情绪,怎样才能有效地调整与解脱呢,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一、从饮食上来调整

多食用蛋白质含量多的食物,例如贝壳类、鱼类、鸡与瘦肉等。这样可以使人振奋、解除烦恼,消除疲劳,不可靠喝咖啡因之类的饮料来振作精神。否则,越饮越使人忧郁,焦虑。

二、从运动上来调整

运动不仅有益于躯体健康,也有利于心理健康,只要比一般行走稍快些的步伐就有心理安抚功能。此外,游泳、慢步跑、骑车,也都有增强自信、改善情绪、提高活力的作用。每周坚持运动三至四次,每次20分钟即可有效。平时在家中不妨勤于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有利于忧郁症的防治。

三、从娱乐上来调整

抑郁症患者通常脱离一切娱乐活动。因此,多参与娱乐活动,多交朋友,与朋友多交换意见,将心中所想的事倾诉出来。此外,音乐可以改变人的心境、情绪,不妨多听些乐曲,可先听使人忧郁的曲子,直至与您所需的情绪、心境相似的曲调,从而逐渐摆脱忧郁的心境、情绪。

四、从助人上来调整

心理学认为当帮助别人克服某一困难时,会使人产生实现自我价值感。同时,在帮助别人时,必会与人接触,从而可以摆脱与社会隔离的孤独状况。

五、从色彩上来调整

鲜艳、美丽的色彩有着使人振奋的作用。因此,不论衣着,居室环境,均应明亮、绚丽、多采,避免黑色、灰色、深蓝色等冷色调。

六、从光线上来调整

光亮是人体健康防病的一个保证,也有着抗忧郁症的作用,光能使人体血流加速流动,循环,使皮肤温度升高,从而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因此,不论阳光、灯光均有好处。

此外,应多到户外去接触阳光的照射和让居室充满光亮,这对克服与防治忧郁情绪大有好处。

远离愤怒的“雷区”

在日常生活中,因工作、家务琐事或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现象,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矛盾,出现纠纷,因而导致愤怒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过度、剧烈、持久的愤怒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使体内各脏器功能活动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是由于人体所有器官功能都是受神经系统支配和体液的调节。当人在愤怒时,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系统都会遭受极大损伤,特别是对患有高血压症者,血压会急剧上升。《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器量狭小,对才能胜于自己的诸葛亮始终耿耿于怀,并屡次设计暗害,但偏偏事与愿违,害人不成反害了自己,在诸葛亮的三气之下,周瑜金疮迸裂,终于含恨而亡。临死前,他还埋怨说:“既生瑜,何生亮?!”责怪老天爷不公平。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通过复杂的反馈机制,维持着体内各方面微妙的动态平衡,其中神经系统起着主导作用,各种精神刺激都会干扰该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引起一定范围的波动,这也是保持人与外环境平衡的一种应答反应。如果这种反应太强烈,超过了该系统的调节范围,或该系统调节失灵,就会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状态。

临床试验还表明,人在情绪紧张、愤怒得不到控制时,会伴有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与血糖升高、消化液分泌减少,甚至引起休克。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情绪不佳与愤怒对癌细胞有着强大的扶植作用,导致肿瘤的产生,并且认为经常愤怒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与死亡率要比少发怒的人高五倍以上。

如何在愤怒发生时,不越过“雷区”,控制、排除消极不利的情绪蔓延、恶化,这里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释放法。把心中的忧愁、委屈、烦恼、挫折、困难,向亲人、知友、四邻倾诉,以求得劝解与帮助,或痛哭一场,不可闷在心中,以免积累成疾。

二、转移法。当愤怒发生时,头脑中会产生强烈的兴奋灶,这时应寻找与建立新的兴奋灶,以抵消、减弱愤怒的兴奋灶,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目的,如出外散步、看电视、玩游戏机、打打球、听听音乐、有意识地唱歌、跟孩子玩耍等,以便转移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