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奥秘与保健
31328000000024

第24章 人体的保健(8)

森林蔬菜是指野生的蔬菜,生长在空气清新、光照柔和、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山野,很少受废水、废气、农药、化肥、飘尘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其营养成分均高于一般蔬菜;有的还有药用价值,如荠菜的止血、利尿、明目、降压、润肺作用。

据统计,森林蔬菜由于自生自长,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自然资源,其品种多达6000种以上,是人工栽培蔬菜的20倍。我国森林蔬菜产量可达上亿公斤,东北林区30多家企业,每年生产森林蔬菜可达10000多吨,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要出口。

住绿:一股绿色建筑热正在全球悄然兴起。英国、德国设计的绿色住宅,其热能供应来自人体散发的热、阳光及家电设备所产生的热量;家庭用电依靠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提供;水是将屋檐流下的雨水储存于地下室,过滤后使用;还将粪便与污水存入堆粪坑,经发酵后供花园施肥用。我国南方近些年来也兴建了不少绿色建筑。另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把垂直绿化作为美化城市住宅的重要标志,他们都在房顶、窗台、阳台上种植多种爬藤植物,使房屋笼罩在绿色丛中,以降低夏日的气温与节省电力消费。

吸绿:吸绿是指呼吸绿色环境中的空气,以获得养生的功效。绿色植物不但能“吃”掉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同时也能“吃”掉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绿色环境的氧气浓度很高,而且还含有不少其他有益健康的成分,如植物杀菌素、负氧离子等。近些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利用森林中湿润的空气及森林中特有的阴离子,来调节人体机能,治疗疾病,兴起了“森林浴”。森林是天然的吸尘器,它对空气中的灰尘、粉尘有良好的吸收与过滤作用,并可阻挡工业粉尘向空气中弥散,对治疗咽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十分有益。森林可消除噪声,对声波有散射作用,故森林里特别幽静。

此外,随着绿色运动的深入,绿色汽车、绿色电池、绿色电脑等等,也在不断问世。

将来,人类将生存于绿的世界。

如何掌握适度运动量

运动锻炼也与任何事物一样,有着双重性,运动量过小或过大,都达不到目的。特别是对一般运动锻炼者来说,过大、过多的运动量,对身体无益。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总归有个限度,只有严格把握量的幅度与界限,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如何才能使锻炼达到适度的运动量,从而获得最佳的效果呢?科学研究表明,运动锻炼最佳的效果是出现在使身体处于最充分的受益状态,也即身体各部器官、组织都得到最充分的摄氧量与最大心输出量的阶段。这可从每分钟心跳次数与测量脉搏可以获得。一般地说,当心率处于120~140次/分时,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年龄、体质、健康状况、锻炼水平等因素的差异、不同人的最佳运动量也是不一样的。一些体育科学研究者,曾根据不同年龄的要求,提出各年龄阶段与不同锻炼时期的最佳运动量(以心率表示),以供锻炼者参考:

年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30岁以下120次/分140次/分150次/分

30岁至44岁110次/分130次/分140次/分

45岁至60岁100次/分120次/分130次/分

60岁以上100次/分110次/分120次/分

人们参加运动锻炼过程中,也不能完全依照这一不同运动量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心率仅是作为一种反馈信息。譬如说跑步,对老年人来说,最好不用提高速度的办法来控制心率,不妨采用加长距离的办法,因为这样较为稳妥。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善于根据自我感觉进行调节,即既不感觉到十分轻松、毫不费力,也不感觉到十分疲劳、精疲力竭。也只有在这种适度的规律之内,才能使锻炼获得最佳的健身效果。

戒掉吸烟的恶习

烟草的毒害众所周知,它已成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被称为20世纪的“鼠疫”。据科学测定,在引起早死和各种疾病的诸因素中,占首位的是吸烟。吸烟者不与吸烟者比较,肺癌发病比例为10∶1,慢性支气管炎为3~4∶1;冠心病为2~4∶1。在所有不治的癌病患者中,有50%与吸烟有关。

据统计,在100万人中,每50年就有1人死于飞机失事;每4~5天就有1人死于酗酒;每2~3天就有1人死于车祸,每2~3小时就有一人死于吸烟。

吸烟非但害了自己,而且还殃及无辜者。如果非吸烟者与吸烟者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相处,那么对非吸烟者将会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当一个成年人,每天在家里抽烟量超过3盒时,这些香烟散发的烟气足以构成耳科疾病发病率急剧增高的危险,而首当其冲的则是孩子们。丈夫吸烟者其妻子患肺癌的死亡率在成倍地增长。日本花了14年时间研究表明,不吸烟的女子嫁给嗜烟的男人,其得肺癌的人数为嫁给不吸烟男子的两倍以上。所以,日本女子找对象又加了一条件,那就是“不吸烟”。此外,科学家还证实,香烟烟雾还可使遗传基因受到损坏,从而有致癌、致畸胎的危险,孕妇吸烟对胎儿有害。

为什么烟草对身体有如此害处?科学家研究说明:香烟中包含着放射性物质,如一人每天吸1盒半烟,其一年内肺部得到的辐射量等于他的皮肤在胸腔X机上透视约300次。研究者还证明:真正的凶手是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烟雾中的微粒和焦油,而尼古丁主要起着成瘾的作用。

我国的吸烟者很多,纸烟消费量居世界首位,被动吸烟现象也相当严重。除家庭外,还有办公室、旅客车厢、会议室、船舱等。“戒烟!戒烟!戒烟”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呼声。

其实,戒烟完全在于决心。以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例:原先,马克思的烟瘾是很大的,他曾对人说:“《资本论》的稿酬还不够付我写完它时所吸的雪茄烟钱”。他吸烟又快又猛,甚至有时一截烟卷是含在嘴里咀嚼完的,马克思说这是“双倍享受”。但是,当医生忠告他戒烟时,他就断然戒掉了。他自豪地说:“只要医生的劝导是真理,我就绝不再吸烟”,从那时直到他的生命最后一刻——1983年3月14日,他安然在坐在书桌面前的椅子上离开人间,从未再抽过一支烟。

那么,在戒烟过程中,用什么样的饮食来缓解烟对人体的危害呢?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要少吃含有饱和脂肪酸的牛、猪、鸡、鸭等禽兽肉,而将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作为自己的保健食品,因为鱼体的二十碳五烯酸可降低胆固醇的成分。豆类食品中的卵磷脂也是加速代谢胆固醇的作用,含有纤维的食品,也有提高体内新陈代谢的功能。

积极有效地防治癌症

癌症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人体的各组织和器官是由许多种细胞组成的,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细胞是按一定方式和速度不断新生、成长、衰老、死亡,有规律地进行着新陈代谢,以维持肌体的正常功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如果人体内某一组织或器官在内在特殊因素的基础上因外界物理性或化学性、生物性的刺激作用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产生一群不随生理需要而自由发展的细胞集团,并让它盲目生长,就会直接破坏所在器官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而沿淋巴管与血管播散到淋巴结与全身各器官,最后危及生命,这就是癌症。

癌的发生与发展也是有过程的,有时往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长的可达几年或十几年,医学上称之为“癌前期病变”,癌前期有以下几种现象。

1.发生于宫颈、直肠、结肠、胃、鼻腔或其他部位的息肉;

2.发生于口唇、舌部、外阴、子宫颈或其他部位的白斑;

3.各部位的慢性溃疡、外伤瘢痕、慢性胃溃疡;

4.皮肤角化、黑痣、瘘管,经久不愈的皱裂、溃疡;

5.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慢性乳腺湿疹性皮炎以及囊性乳腺病;

6.子宫颈撕裂、外翻、糜烂,或上皮细胞重度核异质;

7.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甲状腺瘤、葡萄胎、卵巢囊肿、隐囊、包皮过长等;

8.易受摩擦部位的色素痣、疣、乳头腺瘤等。

以上癌前期病变可以治疗而痊愈或自行中止,但不经有效治疗就可能转化为癌。

发生癌症有以下一些警号,需引起注意:

1.经久干咳或痰中带血者,应怀疑是否有肺癌;

2.妇女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白带增加,应怀疑是否有子宫颈癌;

3.肝区疼痛,大便发黑等症状,应怀疑是否有肝癌或胃癌;

4.乳房出现无痛性实硬肿块,应考虑到乳癌;

5.鼻塞、鼻血,应注意有无鼻咽癌;

6.吞咽梗阻感、胸闷胀或胸骨后烧灼感,应怀疑有无食道癌。

7.发热、贫血、出血是白血病(血癌)的常见症状。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体染上癌症?据一些科学试验证明:其外因主要是病毒和某些化学物质,内因则可能与遗传及机体状况有关,其中不可忽视的是食物中的黄曲霉素。从粮食到水果,从乳制品到鱼、虾、肉类,如保管不妥都有可能产生黄曲霉素,或被黄曲霉素所污染,其中以花生、玉米受污染的可能性最大,这就容易引起肝癌、胃癌、结肠癌也与饮食有关,如食用卤制,晒干或不新鲜的鱼等;肺癌的罪魁祸首推香烟,主要是烟中的煤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丙烯醛等吸入。此外,病毒感染也是引起癌症原因之一。

癌症可以预防与征服吗?回答是肯定的。目前世界各国卫生组织纷纷提出防癌措施与办法。日本政府提出日常预防癌症十二条措施,可供参考:①不偏食、不偏味;②不长期吃同样食物或服用同一药物;③吃饭不过量、不摄取过多脂肪;④不酗酒;⑤要戒烟;⑥多吃蔬菜、水果及纤维多的食物;⑦不吃过咸、过热食物;⑧不吃烧糊的食物;⑨不吃烂的食物;⑩避免强烈的日光浴;輥輯訛不过分疲劳;輥輰訛常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经常注意以上措施,可以达到防癌的目的。

此外,近些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民间医药宝库的发掘,防癌、治癌的医疗方法各显神通,有白金(铂)可治睾丸癌之说;有鹅血可治食道癌之说;有生食的疗法等等,不一而足。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开始探索癌基因引起的细胞中的生化反应,从而设法用药物逆转中止癌基因的突变,以根本上制服癌症。研究人员已发现30多种具有抗癌基因作用的药物;癌基因产生的畸形蛋白质,是造成细胞恶性增殖的要害。研究人员还查出近百种可能有抗癌的蛋白质,并已查清其中十几种蛋白质的基因。这样,就可在体外制造防卫蛋白质,以对抗由癌基因编码的畸形蛋白质。

中医治疗癌症是我国医学优势。中医学认为肿瘤发生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指的是邪气、邪毒;内因则是五脏六腑的蓄毒,气血流行失常,七情刺激和身体虚亏。年龄、生活习惯、水土,长期慢性刺激等对癌症诱发也有作用。由于致病因素影响,使机体功能失调,肿瘤因而发生。将中医对肿瘤发生的病理及治疗原则归纳以下几点:一、气滞:在正常的情况下,气机升降出入,流畅无阻。如果因某些原因引起气机失调,可出现气郁、气滞和气聚,日久成疾。如乳腺癌,由于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形成,治应以气散结为主。二、血淤:血随气行,气滞则血淤,气血凝滞,日久必成包块,如腹内肿瘤多于由气滞血淤所致,因此,活血化淤是治该病的法则之一。

三、痰结:脾肺功能失调、水湿不化、凝聚成痰。在肺则咳喘痰多,在胃则恶心呕吐,多以消痰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四、邪毒蕴热:外受毒邪入侵,毒邪热盛表示恶性肿瘤正在发展,如果病久,皮肉腐黑,多因内有瘀毒。故清热解毒、祛邪为该病治法之一。五、正虚:手术治疗之后,气阴大伤,晚期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导致阴虚或阳虚,治疗上应以扶正为主。

由于肿瘤症情复杂多变,因此,治疗时必须掌握其机体内在功能失调的所在以及当时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攻补兼施。中医的这种治癌理论和方法,取得有效的成果,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肯定和提倡。

按季节变化进行养生

人体与气候关系相当密切,中医学有一个重要论点,便是“天人相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特别是四季体温的更替,寒暑冷热的变化,必然对人的生理活动与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注意四季不同的养生方法十分重要。

春季养生法:春季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丝吐绿,春花萌芽,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到处充满欣欣向荣的生机。但春季又是发病季节,由于气候适宜,各种真菌、病毒也非常活跃,加之冬春交接之际,气温变幻莫测,冷热不常,人体外器官抗病能力也弱,极易遭受流感袭击。一些慢性病,如哮喘、肺气肿、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肺病多在此间发生或加重。

根据中医理论,春季为肝旺之时,肝气旺则影响到脾,故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慢性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也多在春季频繁发作。中医养生学指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过多。

在环境与运动方面,要注意:1.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减衣衫;2.白天打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3.到户外空旷处活动(打球、跑步、体操、气功、太极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4.讲究饮食卫生,预防传染病。

夏季养生法:夏季艳阳普照,地热蒸腾,天地之气交合。

这种气候环境对生物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是自然界万物繁荣,争芳斗妍的季节。此时也使肌体积蓄充足阳气,提高人体的抵抗能力。中医养生学家主张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迎着初升的太阳,坚持室外锻炼。由于夏季是自然界的蚊蝇、细菌、病毒繁殖最迅猛、疫病发生最多的时节,应在衣、食、住、行方面加强保养,做到:1.衣着宜宽松、素淡、软薄、适体,以利通风散热、防晒、排汗,外出戴帽、勤换洗、保持皮肤清洁;2.多食清淡饮料,并注意补充糖、蛋白质、维生素、钙等,瓜果、冷饮不可无度多食,以防因寒伤脾,导致腹泻,伤及元气。常食大蒜、姜与醋,以增强食欲,有利预防肠道疾病;3.住宅要注意通风、降温,保证一定时间午睡,晚间不可露宿,使用电扇也不可直吹、久吹;4.宜早起散步、爬山、游泳、舞剑、打太极拳等健体,如烈日当空,需使用防暑用具,以防中暑;5.注意调节精神、戒躁戒怒,以防“上火”。

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易乘虚而入,造成中暑等疾病。

夏季又是瓜果、蔬菜的旺季,多吃营养丰富的西瓜(中医把西瓜称为天然“白虎汤”)有着很好的清热解暑功效。西红柿、黄瓜、莴苣、扁豆等,对增强体质有一定作用。一些脾胃虚弱的人及慢性病患者,还可根据病情需要,在夏季服用一些参芪片、胎盘片、固本丸及灵芝制剂等。《颐身集》中指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凉粉、冷粥”。

否则,饮冷无度,会使腹中受寒、导致腹痛、呕吐、下痢等胃肠疾患。

秋季养生法:金秋季节是万物成熟、收获时期,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劲急,气候干燥。人体经夏日开泄之后,宜进滋阴品,以补充营养之足。人们起居调摄应与气候的变化相适应,以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