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奥秘与保健
31328000000017

第17章 人体的保健(1)

科学用脑与健脑

脑是支配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中枢。我国中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这里说的“神”是指人体精神活动的总称,是人体生命力的体现。因此,脑神经的健旺与否,直接影响着肌体的一切活动,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由于平日经常处于脑的伏案工作中,更容易引起肢体与躯干不同体位血液的障碍,更需要注意脑的保护,提高脑力劳动的功效,延缓脑细胞的老化进程。

怎样科学地用脑、健脑?

一、按照“生物钟”规律用脑。人的大脑活动有其一定规律,据研究表明,人们工作、学习能力以上午8~10时,下午2~6时为最佳。在一周中以星期二、三工作、学习能力最强,星期四、五次之,星期一、六较差,人的智力兴衰周期33天,其间有思维敏捷的高潮期,精力涣散的低潮期与易出差错的交界期,可供安排工作、学习参考;人脑活动是以复杂而有顺序的“镶嵌式”的形式进行,工作性质变换,可使诸神经细胞轮换工作与休息,这就达到自动调节大脑的机能活动,避免因过度用脑而造成精神疲劳,那种喜欢用加班加点方法而进行学习或工作的效果常常是不理想的。长此以往,就会使细胞神经因能量消耗过多而出现精力涣散与倦怠。

二、运用手指活动来健脑。有关专家研究发现,通过活动手指可以给脑细胞以直接刺激,对健脑有益,这是因为在大脑皮质的“感觉”和“运动”机能方面,手所占的比重最大,通过活动手指刺激大脑,可以阻止和延缓脑细胞的退化过程,使大脑功能不致很快衰退。具体方法是,尽量多用两只手,要使手指常从事一些较精密的活动,让双手交替伸进热水与冷水中,用毛刷轻轻叩击手掌、指甲,以锻炼皮肤的感觉,多伸屈手指,如素描写生,摁按纽扣,使手指活动多样化,增加大脑与手指的信息传递,俗语说:“十指连心”便是此理。

三、弹击、按摩能健脑。用两手掩耳,各按住两耳孔,五指自然、斜向上按住后头骨,以食指压中指轻弹后脑部,有“咚咚”声,每次击弹20次,每日早晚各一次。此外,两手十指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做“梳头”动作十二次,然后两手拇指按在两侧太阳穴,其余四指按住头顶,从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线按摩十二次,最后,两拇指在太阳穴,用较强的力量做旋转揉动,先顺时针转,后逆时针转,各十二次,早、晚各一次。经常按摩,可以收到养神、健脑效果。

四、节欲能养精健脑。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大脑活动有赖于肾精的充养。因此,节欲可以达到养精,健脑的目的。如果性生活过度,则伤及精神,智力减退,精神萎靡,如老年性痴呆等症,也便产生。

五、勤奋、记忆可增脑力。脑子愈用愈灵,从生理学来说,大脑到了老年逐渐萎缩,据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受信息刺激愈多,脑细胞也就越旺盛、发达。古今中外一些专家、科学家、学者平均寿命,都比当时一般人的平均寿命为高,便是一个证明。用脑最好的方法,便是“博学”、“强记”,两者互相促进。有人说老年人不要多用脑,这是不正确的。培养自己学习的兴趣,积极有效地参与一些脑力运动,交替学习内容差别较大的不同课程,可以延缓脑子的衰退,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六、多吃益脑食品可健脑。脑的重量仅占人体重量的2%,而其所消耗的能量都是占全身总消耗能量的20%。因此,大脑必须要有大量营养补充才行。脑组织主要营养成分是: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其中脂类占第一位,经研究肯定,健脑食品有核桃、黑芝麻、花生、豆制品、玉米、小米、枣、南瓜、栗子、蜂蜜、鱼虾、母乳等。中国医学历来有“以脑补脑”之说。因此,畜禽的脑中富含各种氨基酸、卵磷脂与微量元素等,能充髓健脑、增进脑活动忍耐力。有些食品有着损脑作用,诸如精制的白米、白面、咖啡、黄油、白砂糖、家畜肉等,如长期食用过多,会引起记忆力与思维能力的减弱。

健脑是一个整体,即最好从孕妇开始,在怀孕期间,适当地多吃些健脑食物,尤其是一些植物性的健脑食物,对胎儿脑的发育大有好处。

此外,充分的睡眠对健脑也十分重要,睡眠的好坏不仅在于“量”还在于“质”,即睡眠的深度,这是预防脑衰老的一个重要保证。

提倡餐前保健

一种强身健体的新方法——餐前保健,正在成为时尚。实践证明,这种有悖于传统观念与习惯的方法,是符合科学的,它能收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1.餐前散步:散步是老少皆宜的、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我国有句传统的老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意即饭后散步有益健康,但据科学分析,饭后散步,并不正确,因为餐后食物集中在胃里,这时需要大量的消化液和血液来消化胃中的食物。此时,如适当休息,全身血液便可适量地进入消化器官,使食物充分消化,如果餐后即行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食物就得不到充分消化。再说,胃里的消化液,是由吃进食物的条件反射而产生的,胃部饱满,胃液才能分泌旺盛,如餐后散步,胃部在活动中快速蠕动,把没有经充分消化的食物过早地推入小肠,使食物的营养得不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此外,餐后散步,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胃下垂、慢性食道病以及进行过胃手术的病人尤其不利。它有可能导致心绞痛,加重头晕,上腹饱胀不适,体位性低血压、早搏、心动过速,以及阵发性房颤等病症的出现。

而餐前散步则不同,此时胃中空虚,脂肪细胞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散步易将其“动员”出来化为热量而消耗掉。因此,餐前步行半小时的锻炼,其效果显然是有利于健康的。

2.餐前少憩:睡眠对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保证健康十分重要。不少人有午睡的习惯,而传统的午睡是在午餐后进行的,但在睡醒后,常常发生头昏脑胀、四肢乏力、周身酸软的不适感。这是由于进餐后,血流涌向胃肠道,致使流向大脑与四肢的血液相对减少,大脑和肢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与养分供应,乳酸等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排出,因而会出现上述症状。如在餐前小憩一会儿后,再进餐,便可减少与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更有效地消除疲劳,增进食欲,并可使餐后的食物能得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显然,是有利于健康的。

3.餐前刷牙:刷牙是预防龋齿所必需的手段与措施,故人们提出刷牙次数与时间应是“3—3”(即每天刷3次,每次3分钟)。传统的习惯刷牙都是餐后进行,其实,这并不科学。

近些年来,一些牙科专家提出,刷牙应在餐前进行。这是由于龋齿的形成,主要是牙垢和食物中的糖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性物质腐蚀牙齿的结果。当人们进餐后,牙垢已与食物中的糖分发生化学反应,酸性物质已形成,再刷牙就迟了一步。因此,只有在餐前将牙垢去除掉,才能减少酸性物质的形成,保护牙齿的清洁。此外,进餐后,特别是酸性食物会使牙齿表面的保护层珐琅质松动,如此时刷牙也极易将保护层刷掉,对牙齿的健美也十分不利。所以,提倡在餐前3~5分钟刷牙是科学的。

4.餐前吃水果:水果到底是餐前吃好,还是餐后吃好?众说不一,而许多人却习惯于餐后吃水果,认为这样,可以辅助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的消化而吸收。听起来,似乎也有道理,但一些营养学家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餐后吃水果,日久会导致消化功能的紊乱。因食物进入胃内需经1~2小时消化后,才能慢慢被排出,而水果极易被吸收,不需在胃中久留,它是单糖类食物,如在胃中停留时间过久,极易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如在餐前吃水果,就可使人体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因此,提倡在餐前一小时吃水果最为适宜。

5.餐前喝汤:每个家庭餐桌上都少不了汤,因为现代营养学证明,许多汤都有着营养医疗功能,尤其是炎热的季节,汤更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饮料与食物。实践证明,喝汤应在餐前为好,这是因为餐前先喝几口汤,可以使口腔、食道、胃肠得到一次“冲洗”,并使之润滑,以便食物得以顺畅下咽。同时,也可减少一些干硬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摩擦与刺激,这显然有利于消化与吸收。如把喝汤放在餐后,便无法获得这种效果,还会冲淡消化液的分泌并易造成胃肠的饱胀感及不适感,日长月久,必然影响脾胃的功能,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人到中年防阳痿

依据人体生理进程,到了中年以后,性腺机能由盛转衰,逐渐走向下坡,阳痿是其表现之一。所谓阳痿,是指男子阴茎不能正常勃起,或勃起时间很短,且疲软不坚,有的还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指出:“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说明男子到了七八56岁,肾的精气渐衰,性机能也减退了。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衰老进程也明显地推迟了。但有关资料仍表明着男子进入中年以后,性欲逐渐减退,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的事实。由于性机能的减退是一个渐变过程,每个人何时开始明显减退,差异也很大,它还和健康状况、生活条件、劳动及性生活习惯有关。因此,了解人的正常生理变化,提出“中年修补”,“再振根基”的养生学说,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说的“根基”是指肾气,培养肾气,防止与推迟肾虚,成为中年养生的关键,也是防治阳痿的方法。

中年人发生肾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纵欲不节,房事过于频繁,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古代养生家提出“恒有节度,保惜真元”,“爱情节欲,性交合度”的主张。古人还以“尾闾不禁沧海竭”作比喻,认为要积精养肾,先要塞住这个漏洞,不然,只重视服药导引吐纳,而不注意节欲,也是“根本不固,亦终无益”的。所以,人到中年以后,性交次数要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与节制。前人养生中提出别室独睡,分被而卧,也是在这一意义上而言的。

当然,在饮食、药物上进行调补,对中年人也十分重要,它也是防肾虚、阳痿的一个重要方法。据调查统计,男子从16岁开始有了性的冲动,直至70岁计算,50年中要射精约3000多次,加以有的人手淫等性满足手段,就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大量的射精活动,造成中医理论所说的肾气、肾功能急剧衰退与下降,也是很自然的事,如不能得到及时调治,到了晚年势必出现许多疾病,乃至缩短生命进程。因此,及时补充肾的营养十分重要,通常肾的保健食疗法很多。这里介绍数方,以防肾亏阳痿。

1.狗肉500克,黑豆100克。炖烂。晚睡前服用,分3次食完。以补肾、治阳痿、早泄。

2.当归50克,羊肉1000克,生姜50克,冰糖125克,盐少许,适量佐料。温火加水2升,熬至糊状。每天服两次,每次3汤匙。可补血、益肾、生精。

3.麻雀3只,淡水煮食。每日1次,连食1周。隔1周后,再继续食1周。以防阳痿,治肾虚。

4.核桃仁50克,韭菜250克,芝麻油30克,食盐适量。

将核桃仁除去杂质,放入芝麻油锅内炸黄,韭菜洗净,切成长3厘米的段,将韭菜倒入核桃锅内,翻炒,加食盐少许,再炒几下,熟透食用。有温肾、助阳之用。

5.对虾1对,白酒250毫升,将鲜对虾洗净放入酒罐中,将白酒倒入,浸泡7天即成。每晚服10毫升。有壮阳补肾、防阳痿的作用,但阴虚火旺与疮肿、皮肤病患者忌食。

6.肉苁蓉15克,羊肉100克,粳米100克,食盐、葱、生姜适量。将肉苁蓉洗净,羊肉洗净、切片,葱、生姜切粒,待用。将肉苁蓉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沸30分钟,去渣留汁,加入粳米、羊肉片、食盐、葱、生姜,置武火上浇沸,用文火熬熟即成。

7.海马1对,白酒500克。将海马洗净放入酒罐内,倒入白酒,浸泡15天即成。每晚睡前服10毫升,有温肾壮阳、调气活血的功效。阳痿不举,腰膝酸软者可以服用。

8.栗子15个,粳米150克。将栗子去皮研碎,粳米淘洗干净,一起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熟即可食用。具有益气补肾的功效,中老年肾虚腰痛,可食用。

9.鲜干贝8只,清蒸饮汁食用,可强阴补肾、壮阳、益精。

10.鹌鹑蛋10只,与韭菜250克加油盐与小米稀饭同食,治腰痛、阳痿有效。

在食疗时要注意适量,胃弱者不宜强补,补多则火旺,不利健康。因此,用量宜少、慢。上述各方以采取单方为好,不宜同时并食数方。

此外,除食疗外,还需注意运动养生,其中以太极拳、气功等轻柔锻炼为宜。养生即养心,提倡“心中宁静”,不为外物、私欲所扰,追求形体与精神俱健,并注意精神因素对形体健康的主宰、影响与作用。肾是先天之本,性命之根,无疑地性命双修对养胃、保肾、护肾、防阳痿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伏案工作者的保健

长期从事书案工作的人,其劳动特点是坐的时间多,活动的时间少,久而久之,会招致一些职业病,诸如痔疮、便秘、气管炎、高血压、心脏病等,这是由于血液回流不畅,胃肠蠕动缓慢,心肺不活跃,中枢神经系统的养料与氧气得不到充分供应所致。因此,伏案工作的保健与养生特点,是抓住一个“动”字,以调整“坐”的时间。如何进行这种调整呢?一般地说,每坐两小时,应起身活动二十分钟,作些散步;体操、打太极拳、乒乓球等活动,上下午之间都应安排一次这样的全身性活动。

在日常活动中,伏案工作者也不乏举手、踢足、伸腰、抬头、转肩之劳,持之以恒,同样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目的。不妨具体举例于下:一、清晨起床,可以花二至三分钟时间用手抹额左右来回数十次,由轻到重,以达到促进脑部血液畅通的目的。

二、利用上下楼机会,以两步并一步行走,有利腰肾功能的锻炼。

三、在伏案工作中不妨伸伸懒腰,也很有益,因为当人体处于一种姿势时,肌肉组织内的静脉血管就会松弛、扩张、淤积血液,使循环血容量减少,伸腰可以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较强收缩,淤血被赶回心脏,增加循环血容量。

四、抬起头来,这是一些专家对伏案工作者提出的忠告,因为久久的垂头姿势,会引起“寒背”、肩膊关节滑囊炎、腱炎、头部关节肌肉紧张,腰骨痛,经常地在伏案中抬抬头,可增加肺活量和吸入更多的空气,减少脊骨弧度和松弛头、颈、胸部位的肌肉紧张状态。

五、转肩、耸肩。在伏案工作中利用五至十分钟转肩、耸肩,大有好处,它可以松弛全身肌肉,缓解紧张疲劳和酸痛。

六、适当地做点家务。扫地,尽量把扫帚伸向远处,可以增大弯腰转动的幅度,有利双臂灵活,减少腰围尺寸;擦拭门窗,以较大动作去抹,可以活动臂部、胸部和腰部;掸灰尘,以足尖站立,伸手往高处掸,可以强化小腿肌肉,弯腰及伸手掸,低头可以使腰部、上下肢结实有力,手搓洗衣物,是有锻炼手臂运动的胸肌、手指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