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毛泽东教我们学管理
31320500000076

第76章 文艺界应多歌颂光明

1942年春,延安整风运动正式拉开序幕,即将向文艺界扩展。就在这个时候,《解放日报》文艺版上发表了两篇争议性很大的杂文。一篇是丁玲的《三八节有感》,一篇是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两篇文章都把讽刺的矛头指向当时延安一些不大好的现象。但在随后的整风运动中,丁玲由于毛泽东的保护,被定为“同志”,而王实味则被定为“托派”。后来经复查,王实味的案子是定错了,1992年,党中央为他平反昭雪。

《三八节有感》写于1942年3月7日晚,不言而喻,是为了纪念“三八”节而作的。此前不久发生的两桩离婚案触发了丁玲为妇女鸣不平的情绪。文章批评一些男同志,地位提高以后,丢掉原来的“土包子”,另娶年轻漂亮老婆的现象。还讽刺延安一些女同志打扮得花枝招展,在节假日举行的舞会上洋洋得意的形态。因此得罪了一大批人。文章发表之后,立即毁誉四起。

毛泽东敏感地注意到丁玲这篇文章在思想意识和政治立场上有问题。他认为边区的主流是好的,是进步的,革命的,虽然还存在着某些缺点,但那是支流,是次要的。文艺家应该多“歌颂光明”,鼓励人民的斗志,提高边区的形象,使全国人民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而不是相反,抓住边区细枝末节的缺点作夸大的暴露,给边区和党的形象抹黑,离散人们的斗志,甚至为敌所用,作为反共的工具。因此他对边区文艺界一部分人不“歌颂光明”只“暴露黑暗”的现象极为不满,认为这是文艺界思想不纯的表现,是和党的政治路线严重偏离的表现。

毛泽东认为丁玲这篇文章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的世界观还没有无产阶级化,还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观察问题,夸大其词,抒发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体验和情绪。但是,他认为作者的本意是善良的,是为了帮助同志改正错误,但由于立场不对,产生了与本意相反的后果。

毛泽东决心批评、挽救丁玲。

在1942年4月初的高级干部会上,丁玲受到了第一次批评。首先开炮的是康生的老婆曹轶欧,她很有条理地批评了《三八节有感》和《野百合花》。接着发言的是贺龙,他说:“我们在前方打仗,后方却有人骂我们的总司令……”贺龙对《三八节有感》意见很大。在会的最后,毛泽东作了总结。他说:《三八节有感》同《野百合花》不一样。《三八节有感》虽然有批评,但还有建议。丁玲同王实味也不同,丁玲是同志,王实味是托派。毛泽东的这个结论使丁玲在随后的整风运动中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毛泽东虽然把丁玲划为“同志”之内,但并没有放过丁玲的错误。会后,毛泽东找丁玲谈话,对她进行批评教育。

在谈话时,丁玲明确表示,她对《三八节有感》在党内引起那么大的批评风潮感到不理解。她问毛泽东:“为什么你在文章里批评人,人家服气,我写文章批评,人家就不高兴呢?”

毛泽东对丁玲的态度很生气。他很动火,也很动感情地对丁玲说:“共产党是喜欢、愿意听批评的,如果我们不听批评的话,我们这个党就完了!我也批评嘛,你批评没有什么不好的,可以批评的,但要看对什么。我们批评共产党人是自我批评,是我们自己人的批评……应该与人为善嘛,与人为善就应该充分估计人家好的地方。”

“批评同志要实事求是,讲点辩证法。人家有优点,要肯定嘛。缺点,有几分就说几分,要恳切,不要刻薄。”

“你要进行批评,先得肯定人家的好处,说他怎样艰苦,怎样打胜仗,怎样有功劳;说我们这个党是了不起的,是伟大的,光荣的。然后再说我们还有一点缺点,还有封建残余。一些男同志对女同志的看法还不一样。你开门见山就说女同志受压迫,受歧视,人家就受不了啦。”

毛泽东推心置腹的一席话,让丁玲既感动,又觉得开朗。她表示接受毛泽东的批评意见。毛泽东对丁玲的表态,也很高兴。

在随后的文艺界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决心保丁玲过关。为了使丁玲避免受到冲击,他提醒丁玲去拜访对《三八节有感》不满情绪最大的贺龙和康生。

丁玲第二天就去拜访了贺龙。贺龙很热情,很坦率,两人很快消除了误会,并且加深了友谊。但是丁玲却有意无意地冷落了一个不该忽略的特殊人物——康生。直到几十年后,丁玲才明白了毛泽东的良苦用心。她回忆说:当时毛泽东跟我讲,你不要只到我这里来,你还要到康生那里去一下。我说我同康生有什么关系呀?我要到他那里去干什么?现在我了解他跟我讲话的那个道理啦!康生在背后整我。

在毛泽东的批评教育下,丁玲消除了“头脑中的小资产阶级王国”,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新生。以后丁玲深入工农兵群众,创作出一大批反映陕北新人、新事、新天地的优秀作品,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面光辉旗帜。1949年,丁玲创作出我国第一部反映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毛泽东得知后,连声赞扬:“丁玲是好同志。”他为丁玲走上新的文学道路而高兴和庆祝。

毛泽东和丁玲既是同志又是朋友。丁玲犯了错误时,毛泽东耐心地批评和教育,诚恳地帮助她改正错误。当丁玲改正了错误,转变了世界观,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新的成就时,毛泽东又真诚地为她感到高兴,并热情地加以鼓励。这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深沉的、宽厚的、无私的爱和殷切的期望。正是在这种情感的感召下,广大文艺工作者遵照毛泽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导,转变世界观,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生活,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群众革命风貌,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为解放区和新中国的文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