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毛泽东教我们学管理
31320500000063

第63章 和平为上

毛泽东认为不同类型的国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他的和平思想和周恩来的互相补充,从而形成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就是“和平共处”这一条。毛泽东认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最大利益。1955年5月26日,毛泽东在会见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时的谈话中,提出了“和平为上”的外交主张。他认为打仗总是不好的,还是用谈判解决问题为好。

根据毛泽东“和平为上”的思想,中国政府在五六十年代妥善处理了中印边界争端,博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同情。

中印边界长约2000公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但形成了长期的传统习惯界线。1914年,在西姆拉会议期间,英国代表在会外背着中国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当局在德里用秘密换文的方式划出了一条所谓的中印东段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西藏地方当局无权代表国家同外国缔约,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麦克马洪线”,因此这条所谓的边界线是非法的、无效的。根据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国西藏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了印度,也就是“麦克马洪线”以南至中印边界东段传统习惯线之间的广大地区。印度从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出来之后,不但没有否认这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反而把它作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留下的遗产,坚持继承、执行。印度视新中国的友好为软弱可欺,逐步侵占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并突破中国军队的实际控制线,向“麦克马洪线”以北地区扩张。尼赫鲁想以先造成既成事实,再迫使中国承认的方式,来达到他的侵略目的。

面对印度的挑衅,中国政府站在和平的立场上,尽量采取克制和息事宁人的办法。1959年9月8日,周恩来总理向尼赫鲁提出:“我们两国之间的一切分歧都必须,也一定能够通过和平协商求得解决”。但印度政府并没有响应。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周恩来又在同年的11月7日致函尼赫鲁,说为了有效维持两国边界现状,确保边境安宁,为解决争端创造良好气氛,建议双方武装部队立即从实际控制线各后撤20公里,双方保证不在这块地区派遣武装人员和巡逻,只保留民政人员和非武装的警察。周恩来还在信中建议,中印两国总理在近期举行会谈。对于中国总理的建议,尼赫鲁反应冷淡。

为了表明中国政府和平解决中印争端的诚意,1960年4月19日,周恩来、陈毅在结束对缅甸的友好访问后到达新德里,同尼赫鲁会谈。还在缅甸的时候,吴努总理对周恩来说,你到印度访问是勇敢的行为。意思是说,中印边界冲突不断,这时候飞往印度,是不是安全呢?周恩来毫不介意地回答:以前和蒋介石打仗,我还到蒋介石控制的地方去谈判。现在中国和印度并无战争,而且双方都存有友好的愿望,为什么不去呢?但尼赫鲁对于中国政府的友好态度并没有作出应有的反应,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

这次会谈以后,尼赫鲁得寸进尺,不断加紧侵略步骤。在西段,从1961年起到1962年10月20日止,印度在中国境内设立了43个据点。这些据点有的接近到中国哨所只有几米的地方,有的甚至设立到中国哨所的后面,切断了中国哨所的后路。在东段,仅1962年上半年,印度就沿“麦克马洪线”建立了20多个新的哨所,并于夏天开始在“麦克马洪线”以北的扯冬地区建立哨所。但是尼赫鲁觉得这种推进政策太“温和”了,他需要大规模的全面的进攻来清除掉他所侵入地区的中国军队。于是,1962年10月17日,印军在边界的东西两段同时对中国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对于印军的大举入侵,10月20日,中国军队开始大规模地反击,到11月20日,中国军队经过一个月的作战,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印军在战斗中死亡1383人,失踪1696人,被俘3968人。侵入中国境内的印军统统被赶回到印度边界一边。

在打败印度军队的第二天,即11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1)中国边防部队于11月22日零时起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2)中国军队主动从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3)中国将在中国实际控制线的一侧设立若干检查站,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民警,要求印方不要超过实际控制线。1963年2月28日,中国边防部队完成了主动后撤的计划。4月,中国又宣布释放和遣返全部被俘的印度军事人员,归还在冲突中所缴获的武器、弹药及其他军用物资。

在处理中印边界冲突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信守“和平为上”的准则,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争取中印事件的和平解决,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但和平不是求来的,越是克制、容忍,对方越以为是软弱可欺,越是得寸进尺。因此要得到和平,还必须在克制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坚决的斗争。面对印军的大举入侵,中国军队忍无可忍,进行了自卫反击,打退了印军的进攻,但中国并没有利用胜利来谋取非分的利益,而是主动停火,作出让步,迫使对方清醒过来,停止侵略,以利于和平解决问题。中国政府以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式,以谋求和平的最大诚意,再一次昭告世人: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