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关系网
31319200000024

第24章 让利益——天下的事情都逃不过一个“利”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关系中的一切进退、取舍、权衡,都逃不过一个“利”字。关系是什么,就是照顾到自己,也想到别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利益上,一个人独占,谈不到“利益关系”;因此,凡是谈到“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他人,并维护好他人的利益。

当你与他人的关系无法进行下去时,应该想一想是不是利益分配上出了问题。有时候,你在利益上让一步,对方也让一步,关系就顺畅了。而且,你想到了对方的利益,并主动谦让,对方反而不好意思与你争利,甚至会主动出让利益,那么双方就容易成为密切合作的伙伴。这,就是算大账的智慧。

1.利益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平衡

任何时候,维持长久的关系,都要把握“利益平衡”这个基本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利益失去平衡,或者利益进行重新分配的时候,就是关系解体的开始。

比如,在生意场上,大家都是因为利益才维持着彼此的合作关系。通常情况下,所有参与进来的人都会努力地维护着这个利益关系的稳定,而对一切交易机密保持缄默。只有某一方对利益的分配表示极其不满时,才有可能出现所谓的脱线行为,把关系网上的人全部拖下水去。

因此,处理好你与他人的关系,一定要善于从“利益”这个角度入手,去分析人们的立场、主张,以及对方的行为。而为了保持现有的关系,则要注意利益均衡的原则,或者维持既有的利益分配规则。

对公司领导人来说,创业阶段往往能够“一视同仁”,大家聚集到一起,只要谁把事情做好,谁就有升职的机会,谁就有增值的可能,谁就有一个发展的空间。这种机会是均等的。但是,当公司效益好了,一些人就会想:“公司该给我钱了,该给我升职了。”这时候,往往是利益失衡的开始,也是关系复杂化、矛盾化的开始。

通常,发生上面这种情形,领导人要善于从“利益”上处理关系,掌控全局。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做好是应该的”

因为现在公司与每一个员工都是一种既定的雇佣关系。现在公司赚到钱了,它要考虑更高的投入,当然,赚到钱对你进行一种再分配也是应该的,但你不能总想这件事,一想就想歪了,还是要做好分内的事情。

(2)“做不好是要负责任的”

每个人在团队里负责一定的事务,占用一定的资源,对这个团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做好了固然应该得到表扬,而做不好则要接受相应的惩罚,这其实是一种责任的体现。

让员工听懂了这两句话,大家的心才能平静下来,否则就会出问题。背后的原因在于,不是公司赚钱时人心就齐,赚钱的时候可能人心最不齐。作为领导人要找到一个平衡点,用一种有效的方式进行协调。

同样的道理,在生意场上,也要找一个平衡点。你赚我不赚,生意不会长久;我赚你不赚,生意不会长久;我赚你也赚,才能做成生意。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钱大家赚”。

在今天这个时代,“利益独占”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明智的做法不妨“利益均沾”,这样才能保持久远的合作关系。相反,光顾一己利益,而无视对方的权益,只能是一锤子买卖,慢慢将关系做断做绝,最后弄得自己无路可走。

人际专家忠告

关系是什么,就是照顾到自己,也想到别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利益上,一个人独占,谈不到“利益关系”;因此,凡是谈到“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他人,并维护好他人的利益。当你与他人的关系无法进行下去时,应该想一想是不是利益分配上出了问题。有时候,你在利益上让一步,对方也会让一步,关系就顺畅了。

2.过于算计,必受其害

精明,是成功的一种生存素质。一个人必须考虑过去、现在、未来,做好规划,灵活执行,才能有所成就。

但是,精明有很多种,有的人越算越小,有的人越算越大。身边一些人很精明,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既包括对个人利益的谋取,更包括对个人权益、利益的维护,该得到的,他们一分也不让。这使得他们常常为一点点小利益而斤斤计较,最后恶化了关系,路越走越窄。

而真正会算计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也会追逐更多、更大的利益,但是他们绝不会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花费时间计较,因为他们瞄准的是长远、未来的利益。与这些高明的人交往,你会感觉到他们出手大方,会对你主动帮忙,很有义气,结果关系网越织越大。

在生意场上,上海商人都是行家里手,既识货又明理,又敢于并善于据理力争。有人说,上海人的钱不好挣,如韩国的一家报刊称“上海人都是经济里手……外国人很难从上海人口袋里掏出钱来”。然而,精明到骨子里的上海人,没走出几个有影响力的大商人、企业家。

反倒是出手大方、看重长远利益的潮汕人里走出了像李嘉诚这样的华人首富。上海人越算越小,生意局限在一个地方、某一行业;潮汕人越算越大,他们把生意做到了全球,走遍了世界,走出了许多工商巨子。

因此,为人处世也好,经商办企业也罢,有时候愚钝一些,以不争为争,学会吃亏,反而对自己更有利。而那些斤斤计较的人,虽然得到了眼前利益,但是他们过分看重利益的个性暴露无遗,由此失去了人心、人脉,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苹果电脑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为什么要保持饥饿?因为人在饥饿的时候才会主动出去找食物,才会想办法。人,不怕一无所有,就怕撑不死饿不着,守着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那为什么要保持愚蠢呢?因为只要让自己觉得自己好不够聪明,所以才不会自大、清高,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交朋友,发展关系,都要这样。有些人自以为聪明,就一定要把聪明用上,所以,总不按显而易见的道理去做。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因为真正的聪明人不是很多,但愚蠢的人也很少,所以,算计和小聪明大家都能看得出来。

该让利益的时候,主动让利,而不是独自算计,自然容易赢得对方的青睐。这样一来,对方看到你的诚心、诚意,自然也会退让一步,进而主动出手相助,那么大家就能一起把事情做好。

那些关系多、路子广的人,都不是斤斤计较的,他们不计算个人的小利,而是考虑长远的方向,所以通过放长线钓大鱼赢得了未来。

人际专家忠告

每个人都看重自己的利益,但是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你首先考虑对方的利益,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对方反而不好意思与之争利,甚至主动出让利益,那么双方就容易成为密切合作的伙伴。这,就是算大账的智慧。

3.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

在许多情况下,“关系”意味着“合作”,时刻注意伙伴的利益和诉求,坚持共享的精神,才能让你的关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比如,在合作中,任何一方都应多为对方着想,多考虑对方的利益。如果只是想着自己多得到一些利益,而让对方少得到一些利益,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必将走向破裂,受害的是合作的双方。

试想一下,在一项业务合作中,如果双方都拿50%的利润,这个活动可以很好地进行下去,因为双方都感觉到自己的50%是应该拿的。但如果一方只拿40%,而愿意把利润的60%都让给对方呢?这样在短期内或许是吃亏,但从长远看呢?你的赢利是什么呢?

答案不言自明,长期合作的收益远远比一次合作的收益要高得多,有着良好的信誉,有几家关系稳定的合作伙伴,是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因此,懂得让利,在利润分享上大方一些,更容易赢得合作,让关系长长久久。

做生意,本身就是合作的过程,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实现交易。而在发展关系的过程中,主动与人分享利益,赢得的是他人的信任,更多的伙伴,以及未来的前景。

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要“铁公鸡一毛不拔”。相反,要经常让些小利给别人。让小利于别人,眼下像吃了点亏,但从长远观点看并非吃亏。事实上,让小利于别人,别人不仅不会因争利而与你敌对,反而会生出感激之情,信任于你。取得别人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而取得伙伴的信任就更为重要。信任你的伙伴不仅不会让别人拆你的墙角,关键时刻还会帮你一把。即使不能帮你,他也不会落井下石。

依靠分享的智慧建立信任、发展关系,那么就能在关系网中掌握主动权,而你也可以在分享中调动各种力量,去执行你更宏大的计划,做出一番事业来。

人际专家忠告

李嘉诚说过:“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意思是,生意人应该利益均沾,这样才能保持久远的合作关系。相反,光顾一己利益,而无视对方的权益,只能是一锤子买卖,必然将生意做断做绝。出让利益,你将得到珍贵的关系,而利用好这些关系,得到是更大的收益。正所谓,小利不舍,大利不来。

4.不克扣对方应得的好处

求人办事也好,合作干事也罢,都要分配好利益。有的人总喜欢自己多得一点儿,于是千方百计克扣他人应得的利益,结果东窗事发,最后大家撕破脸,不欢而散。还有的人,被同伴群起攻之,最后成了孤家寡人,更加悲哀。

分配利益,处置关系,许多企业领导人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掌管着一个团队,少则几个、十几个、几十个人,多则上百、上千、上万人。如何把利益分配得妥妥当当,让每个人都满意,的确是一门学问。

比如,在一些跨国公司里,有来自各个国家的人才。他们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大多身居要职,肩负着重任。这些人忠心耿耿,贡献着自己的才智,这里的领导人带队伍凭借什么法宝呢?

对此,我们可从一位企业高管那里找到答案。他说过这样一段话:“留住员工的办法很简单:作为一个领导,想一想下属最希望的是什么?除了一个相当满意的薪金花红外,你还要想想他年纪大时怎么样。人希望一辈子在企业中服务,最后得到什么,企业主想过吗?这涉及一生的生涯规划,一个家庭的规划。一个五年以上的企业,领导身旁如果没有一个超过五年的主管跟着他,那可要小心一点了。”

显然,站在员工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追求,并满足这种需求,是领导人留住人心,进而留住人的成功之道。说得通俗一点,留住员工没有什么诀窍,重要的是注意满足他们的利益,对他们慷慨一些、大方一点儿,而不应克扣他们应得的利益。

近代越南华商郭琰,依靠勤奋经营,创办了通合公司,经营工贸实业。为了使自己的生意取得显著的业绩,郭琰十分重视诚信待人处事,不断开拓进取,同时善于用人和体贴所用的人。

当时,他聘用的所属各公司(工厂)经理,都有较高的业务才能,而他对被聘用的经理和业务骨干的薪金一律从优,认为“必须使彼等无内顾之忧,方能尽心为我办事”。

成功的商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生活中往往很节省,毫不铺张浪费;不过,犒赏员工的时候,他们却出手大方,毫不吝啬。这是因为,人才等于钱财。“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只有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才能留住有才华的骨干,才可能把生意做大。

实际上,经营者乐意掏出大笔钱犒赏员工,与共同奋斗的兄弟有福同享,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激励员工士气,又拉抬企业的声势!诱人的物质激励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业绩,反过来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反观那些随意克扣员工薪水的企业,员工怨声载道,根本无心好好工作。这样的企业,人员流失严重,生产经营无法走上正轨,别说做大做强,能够生存下来都成问题。处理不好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怎么能有美好的明天呢?

做好利益分配,是妥善处理关系的基础。每个人都固守自己的一份羹,才会心安,才有团结。否则,利益纷争,就意味着关系不稳,甚至是关系破裂。一旦这样,你再想动用原有的关系干事情,就会比登天还难。

人际专家忠告

该是谁的利益,就给谁,这样才能平衡好利益,把握好关系。换句话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对方吃饱了,自然在你的指挥下好好干活儿,你想干点事情,不就变得很简单吗!反之,克扣对方利益,势必引起对方不满,严重的时候会大动干戈,这简直是自讨没趣,于情于理都说不通的你,又怎么能赢呢?

5.让朋友胜过你

一个人可以没有财产,但他绝不可以没有朋友。许多人以为自己交际很广,似乎拥有很多朋友,但当他真正需要朋友时却发现并非如此,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择友处世的方法。

与朋友聊天,对方高谈自己的光荣历史时,我们经常会脱口而出:“那有什么了不起!我的过去比你更值得吹嘘呢!”就是这样一句无心的话,让对方寒心,甚至彼此一刀两断。

法国哲学家罗修夫曾说:“若想树立一个敌人,只需打败你的朋友就可以了。若要结交一位挚友,就要让对方胜过你。”

让朋友胜过你,捧着对方,是让自己获得好人缘的成功法则。为此,你必须做好下面几点:

那些越夸大自己成就的人,就越没有成就。我们应该尽量心存谦虚,切勿自我标榜。有时,为了让朋友更出色,还可以采用让功劳的办法。

晋朝王导为宰相,有一个叛贼,他不去讨伐,陶侃责备他,他复信说:“我遵养时晦,以待足下。”陶侃看了这封信笑说:“他无非是‘遵养时贼’罢了。”王导“遵养时贼”以待陶侃,即留下现成的功劳准备让于人。

友谊不会自己生长,需要悉心培养。平时多倾听朋友的述说,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倾听朋友的诉说,就是表示理解的最佳方式。多为朋友想想,多体谅对方的难处,这样才能让你更受人喜欢赢得友谊。

情绪冲动或发怒时说的话,对友谊的破坏性最大,所以在你的脾气将要爆发时,最好从朋友处离开。记住,没有人喜欢与态度不友善的人交往。

如果你强求别人顺应你的恶劣情绪,谁也不会靠近你。人们都喜欢快乐,所以你必须给人愉悦的体验,而不是把忧伤带给对方。

人际专家忠告

人捧人高,你给朋友面子,让他风光一把,他必然把你的帮助牢记于心。让朋友胜过你,则会给对方十足的荣光,他必然感激你、认同你,这样你的好人缘就有了。

6.分配利益的时候要善于让

分配利益的时候要善于让,出现失败的时候要承担责任,这才是运用关系成大事的所为。一个人如果和别人争夺利益,只能给自己四面树敌,无法赢得信任与支持。

今天,寻求合作是难免的,因为要想从小做大,往往靠一人之力难有所为,此时,就需要在寻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求得一致合作,共谋发展。成功的大商人都有许多朋友,他们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为了取得共同的利益,敢于给员工让利,也善于帮助合作伙伴做成大买卖。

李嘉诚不但重用下属,而且很顾及他们的利益,当事业有发展的时候,会及时让下属分享利益。例如,马世民离职前,在和黄的年薪及分红共计有1000万港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港督彭定康年薪的4倍多。至于马世民的其他非经常性收入,则很难计算。

商人在商言商,皆为利来。李嘉诚懂得体恤下属,让下属分享利益,从而使集团形成了更强的凝聚力。而在与合作伙伴的利益交往中,李嘉诚也很善于为他人谋利,做得仁至义尽。

在大规模的商业竞争中,李嘉诚最擅长的就是与朋友合作,即使对方有利可图,又能在合作中壮大自己。

例如,当有人问李嘉诚,经商多年,最引以为荣的是什么事情,他说:“我有很多合作伙伴,合作后,仍有来往。比如投得地铁公司那块地皮,是因为知道地铁公司需要现金……你要首先想对方的利益。为什么要和他合作?你要说服他,跟自己合作都有钱赚。”

长期以来与李嘉诚合作最多的是包玉刚、李兆基和赌王何鸿,在合作过程中,李嘉诚一方面使朋友得到了实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逐渐在合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合作中的大赢家。

现代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已较过去有所不同。同行企业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为了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或为了维护现有市场使企业生存下去,有必要与同行的其他一些企业搞互利互助的联盟,这样可以增加力量,有助于在市场中战胜强大的对手。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没有好处可图,人们是不愿意涉足的。因此,在合作中抱着“与人分利则人我共兴”的态度,与他人积极合作,才有领导团队、掌握竞争主动权的可能。利益一致,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策略。做事之前先给合作者一个利益的激励,人家才会干得有劲,而自己的利益也就尽在其中了。

人际专家忠告

事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与人合作的基础上,要善于利益分享。诚然,在商必言利,没有共同的利益,又怎么会有齐心协力的合作呢?商业合作应该有助于竞争。联合以后,竞争力自然增强了,对付相同的竞争对手则更加容易获得胜利。关键是,在利益上要达到共享共荣,如果联合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就容易让对手从内部攻破而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