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比较开放的王朝之一,但是在李世民在位时,还有严格的姓氏等级观念。贞观十二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命撰写《氏族志》,分上上至下下九等。当时高士廉把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李姓居次,唐太宗知道后大怒道:“崔氏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后来皇室李姓为第一,皇戚族长孙氏列第二,崔姓及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最终在唐代形成李、崔、卢、郑、王五大姓。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到了隋朝,陇西李氏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望族。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
李渊曾经诏定“陇西堂”为陇西李氏的唐号,表明自家的出身名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氏一脉,唐太宗修《氏族志》,将李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更将有功之臣赐姓李,从此陇西李氏由一个血缘系统的宗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旧唐书》载唐高祖李渊的四世祖李熙“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新唐书》记为“戍于武川,因留家焉”。
李姓排名第一之后,很多人不管是不是出自陇西,只要姓李,皆改称自己为“陇西李”。唐初李世勣,本姓徐,李渊赏他个李姓,所以叫李世勣,后又避太宗之讳,所以名李勣。还有内附御赐的李姓的胡人,也都自称是“陇西李”,形成“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局面。唐至南唐,载入宗室和宰相两世系表的“陇西李氏”人物数以千计。
博陵崔氏是千年不衰的名门望族,自汉至宋,先后出了二十多位宰相,将军、侍郎以上官员上百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不可胜数。据不完全统计,南北朝时,崔氏(包括清河崔氏)为相者竟有十人,获得爵位者二十六人;累至盛唐,为相者竟不可思议的多达二十七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员400余人,堪为一时之盛,如诗人崔国辅,崔灏,崔护,政治家崔仁师、崔玄暐、崔琳等,地位显赫一时,其他家族无出其右。因此崔姓也被称为“宰相之姓”。而崔玄暐,曾参与“神龙政变”,逼迫周皇武则天退位,迎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唐国号。崔玄暐后被封为博陵郡王、与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己、敬晖一起被时人称为“五王”。这也就不奇怪民间流传有“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的说法。
卢姓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但是提到得姓始祖即高傒。齐桓公在登位之初,为了表彰傒公在内政外交两方面对齐国做出的卓越贡献,把卢邑(故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封给傒公,其子孙以邑为姓。傒公也就成为了卢姓的得姓始祖。到了唐代,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卢氏。
相传,唐代卢从愿祖籍河北范阳,他的祖上有卢绾、卢植、卢毓、卢埏、卢志、卢谌、卢纶、卢度世、卢昶等自汉至唐的历代名人。唐中宗时,卢从愿时任吏部侍郎,主持选官事宜六年,政绩卓著,于是有人向唐玄宗举荐他做宰相。据《新唐书》记载,唐玄宗遴选宰相时,把候选人卢从愿和崔琳用八分书法写在御札上,以金瓯罩住。刚好太子李亨入室,李隆基叫李亨猜猜看,金瓯里所写宰相人选是谁?李隆基说:“如果猜中,就赐御酒给你。”太子李亨答道:“难道不是卢从愿和崔琳吗?”玄宗皇帝举起金瓯,十分高兴地说:“算你猜中了,赐御酒给你!”虽然最后卢从愿没有当上宰相,但至少是罩选金瓯的人围者。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据记载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 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而《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宣王把他的弟弟友封于槿林(今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即郑桓公。后郑桓公被杀,其子郑武公帮助周平王巩固了东周,因功被赏了虢、郐之间的土地,在那里建立了新的郑国。由此,郑氏子孙便在这里发展繁衍起来,世袭郑公称号。公元前375年,郑被韩所灭,郑国遗族为纪念故国,便改郑。郑国的最后一位国王郑幽公生公子鲁,鲁7世孙郑当时在汉代任大司农。郑当时之5世孙郑稚汉末自陈迁至河南开封,从此定居在那里。晋时置荥阳郡,逐成为荥阳开封人。此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郑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
唐朝时,崔卢李郑是关中四大姓,都自持族望,地位很高,耻与他人为婚。在《西厢记》中,张生说:“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先人曾拜礼郭尚书;”崔莺莺强调,自己是博陵崔相国之女,老夫人许婚外家侄子郑恒,郑配崔,自然是门当户对,而张君瑞尽管是相当于外交部长高官之后,无奈姓张,并非头等望族,所以恋爱路上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