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口气读懂唐宋史
31293400000027

第27章 中兴的劫难

宪宗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他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都当作效法的榜样为了纠正朝廷权力日益削弱、藩镇权力膨胀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宪宗李纯28岁登上皇位,为了整饬腐败的朝纲,惩治官员贪污腐化的恶习,加强中央集权,果断地采取了五条重大举措,使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唐王朝重现了大国、强国的曙光。一是打击了先皇宠信的权臣王叔文、王伾集团,同时将其追随者,哪怕其中有当时已颇有影响的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陈谏、凌准、程异、韩晔、韦执宜等8人均贬为司马(地方小官),这便是史书称谓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元和15年,八司马中除程异外,其余的人均流放到边远荒凉之地。“二王八司马事件”在元和之初的政坛上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为结党营私的官员们敲了警钟。二是从皇室抓起,切实杜绝腐败和不正之风。

宪宗最主要的功绩是改变了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元和元年(806),宪宗刚刚即位,西川节度使刘辟就进行叛乱宪宗派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等率军前往讨伐刘辟屡战屡败,最后彻底溃败被俘,被送到长安斩首。

元和九年(814)九月,彰义(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自掌兵权朝廷遣使吊祭,他拒而不纳,继又举兵叛乱,威胁东都第二年正月,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淮西节度使驻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地处中原,战略地位重要自李希烈以来,一直保持半独立状态,宪宗对其用兵,正是改变这种状态的决心表现对淮西用兵,震动很大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感到威胁,就采用声言助官军讨吴元济,实际上支持吴元济的商面派手法,企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他首先派人暗中潜入河阴漕院(今河南荥阳北),杀伤十余人,烧钱帛三十余万缗匹,谷三万余斛,把江、淮一带集中在这里的租赋都烧毁了接着,又派人到京师暗杀了力主对淮西用兵的宰相武元衡不久,又派人潜入东都,打算在洛阳焚烧宫阙,杀掠市民,后因事泄未能得逞李师道的恐怖手段,虽然也曾使一些人动摇,但宪宗始终坚持用兵。

元和十二年(87)七月,宪宗命自愿亲赴前线的裴度以宰相兼彰义节度使裴度立即奔赴淮西,与随邓节度使李愬等,大举进攻吴元济九月,李愬军首先攻破蔡州,大败淮西军吴元济没有料到李愬军快速异常,毫无防备地束手就擒持续三年的淮西叛乱宣告结束了吴元济败死,李师道恐惧,初欲献地归顺朝廷,并以长子入侍为质,后又举兵叛唐。

同年,39岁的宪宗颁布了《禁私贮现钱敕》,用今天的话说,这就是一个强制消费令消费令规定,凡是京城之内的公务员,不论品级,家里面的存款,最多不能超过5000贯,超过者必须把多余部分拿出来消费这一政策同时蔓延到做买卖的商人、寺庙乃至普通老百姓总而言之,只要你腰缠万贯,就至少得取出一半儿来消费。表面上看,这次强制消费运动把普通百姓也列了进来,实际上却是“名存实亡”想想看,就算活在开元盛世,又能有几家老百姓有5000贯的存款显而易见,运动的矛头是直指那些巨商富豪和官僚贵族的,因为他们像存粮食一样囤积了大量的铜钱据《旧唐书》记载,“时京师里问区肆,所积多方镇钱王锷、韩弘、李惟简,少者不下五十万贯”存款排名靠后的竟然都有50万贯以上,正因为他们存钱不消费,导致市面上濒临钱荒的危险,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通货紧缩。

《旧唐书》记载,“从敕出后,限一月内任将市别物收贮”也就是说,您买什么政府不管,但满打满算四个礼拜之内,您必须把存款花到标准线——5000贯以下如果到期没有完成任务,对于普通老百姓,抓来杖打一顿后处以死刑;对于文武官员和公主等,重罚或者降职;对于其他皇亲和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统统记入黑名单,登记造册上报皇帝御览。也就是说谁拒绝消费,就把谁消灭为了取得更大战果,唐宪宗还发动了群众运动他把充公财产的五分之一划拨出来,建立了奖励基金,用于犒赏那些检举告发者如此一来全民皆兵,大伙像手电筒一样闪着雪亮的眼睛互相扫视监督一时间,人们花钱的自觉性陡然提高,看起来一个比一个败家。

此次事件表面上,似乎富豪官僚们是这次强制消费运动的最大受害者,其实这些人头脑精明,社会关系广泛,最善于也最有条件隐匿财产比如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分藏在自己拥有的多家店面铺户或者住宅里,一个地方都存上个4999贯,完全达标狡兔尚有三窟,何况精明的富人们对此,消费令规定,如果一户家庭有其他的住宅、店铺,资财不得另算,必须汇为一个总数说白了就是您老压根儿就别想把鸡蛋放在好几个篮子里以图蒙混过关这种美事儿,但凡属于你名下的房子、宅子、店铺里藏的现金,统统都要计算在内。

精明的宪宗早已斟酌过每一个细节,从而把强制消费政策这一矛头最锋利的部分,对准了巨商富豪们的咽喉。在政策的驱赶下,这帮富豪大款为了让口袋里的钱及时达标,“竞买第屋以变其钱”,把手头叮当作响的现钱一股脑儿地投入房地产,换成了结结实实的房子,在当时掀起了一股买房置业的小阳春。

元和十三年(818)七月,宪宗调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诸镇前往讨伐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李师道内部矛盾激化,其都知兵马使刘悟杀李师道,淄、青、江州地复为唐有。

元和十四年(819)七月,宣武节度使韩弘入朝,并两次贡献大量绢帛、金银、马匹,要求留在京师宪宗以韩弘守司徒,兼中书令,另以吏部尚书张弘靖充宣武节度使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讨伐李师道有功,宪宗以其兼侍中他为了向宪宗表示忠心,使其兄弟子侄皆到朝廷做官。

元和十四年(819)库部员外郎李渤上疏道:“臣出使经行,历求利病窃知渭南县长源乡本有四百户,今才一百余户,乡县本有三千户,今才一千户,其他州县大约相似访寻积弊,始自均摊逃户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须五家摊税似投石井中,非到底不止摊逃之弊,苛虐如斯,此皆聚敛之臣剥下媚上,唯思竭泽,不虑无鱼”这就是说,官僚地主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广大农民的逃亡,影响生产的发展所以,他向宪宗指明:“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但这些根本问题,宪宗都没有解决由此可见,所谓的“元和中兴”,并没有恢复唐朝富强繁荣的局面。

白居易在《贺雨》诗中说:“诏下才七日,和气生冲融”,“昼夜三日雨,百谷青芃芃”,“乃有王者心,忧乐与众同”,“敢贺有其始,但愿有其终”。《贺雨》诗代表了当时人民群众拥戴宪宗的心声,并期望宪宗自始至终勤于朝政,心系百姓。可惜宪宗后期没有摆脱唐朝自玄宗以来宦官干政,声色犬马的积弊,不仅沉湎酒色,而且轻信方士之言,长服金丹以祈求长生不老,年仅43岁便暴崩。

对于宪宗的死因,有人认为是误服金丹,有人认为是宦官所为,至今尚无定论。宪宗驾崩后,元和十五年五月十八日葬于景陵。我们相信,景陵地下文物重见天日之际,当是解开宪宗驾崩谜团之日。

景陵陪葬墓有郭皇后(唐中兴名将郭子仪孙女),郑皇后(唐穆宗生母),惠昭太子。其中郭皇后(穆宗即位后尊为郭太后)暴崩兴庆宫一案,仍是一历史疑案,目前研究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