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31244800000038

第38章 环境问题——别把人才当做秀才(2)

亨利忍不住笑了,对约翰说:“这些人也真是的,走起路来,这么大的玻璃居然看不见。眼睛到哪里去了?”

约翰并不赞同亨利的说法,他说:“真正愚蠢的不是撞玻璃门的客人,而是设计者。如果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犯错误,那就证明这个地方确实存在缺陷。应该考虑怎么修正缺陷,而不是嘲笑那些犯错误的人。”

亨利于是向该家公司的经理提了意见,在这扇门上贴上一根横标志线,从此再没有来访客人撞到玻璃门了。

管理哲理:人作为问题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人——而是修“路”。管理进步最快的方法是——每个人每一次都能因不断修“路”而进步一点点。

破窗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管理哲理:擦亮眼睛,及时修好企业里任何一块“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从而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营造出一个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围。因为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人人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

清除毒瘤

一个牧羊人为了扩张自己的事业,决定培养一只狼做帮手。于是,他每天训练狼如何捕捉小羊。他希望通过狼把邻近羊群中的小羊据为己有。这只狼事先并没有经过野生训练,是人工抚养大的,所以胆子很小。为了鼓励它,牧羊人说:“你是一只狼呀,既然如此,那么你要相信自己能够变成一只最杰出的狼!”这只狼果然变得很杰出,因为它把主人的羊也捕捉到了自己的肚子里。

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一位猎人出于义愤击杀了这只狼,而牧羊人也从此沦为穷光蛋。

管理哲理: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常常犯牧羊人的毛病。我们应该鼓励员工们去追求成功的热情。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只有纯洁的自信心才能生发出健康的热情。

光环下的歧视

一位从小在美国南方生活的老先生,一次和朋友聊天时,承认自己曾经有很强的种族歧视。他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佣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时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也从未和黑人一起上过学。

到北方念书后,他有一次被同学指定办一回野餐会。他居然在请帖上注明:“我们保留拒绝任何人的权利。”在南方,这句话就是“我们不欢迎黑人”的意思。当时全班哗然,他还被系主任抓去骂了一顿。有时碰到黑人店员,付钱的时候,他总将钱放在柜台上,让黑人自己拿去,而不肯和对方的手有任何接触。

可是,他在波士顿念研究生的时候,发生了车祸。虽然大难不死,眼睛却完全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他进入一家盲人重建院。他的心理辅导员尽量开导他,和他建立了非常牢固的信任关系。他将这位辅导员看成自己的良师益友。有一天,那位辅导员告诉他,他是位黑人。从此以后,这位老先生的偏见就完全消失了,因为他看不出别人是白人还是黑人。对他来讲,就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至于肤色,对他已毫无意义。

管理哲理:比起种族歧视,对我们危害更大的,是那些隐藏在冠冕堂皇之后的各种人力资源歧视。这些荒诞的光环,常常为我们所遵从。结果损失最大的,除了人才本身,没有别的。

自我管理

一工厂根据生产经营的要求和轮换班次的需要,把全厂员工以15人一组分成16个小组,每组选出两名组长。一名组长专抓生产线上的问题,另一名组长负责培训,召集讨论会和做生产记录。厂方只制定总生产进度和要求,小组自行安排组内的人员工作。小组还有权决定组内招工和对组员奖惩。该厂实行“自我管理”后生产力激增,成本低于其它工厂。

管理哲理:充分相信员工,尊重员工,放手让他们干,比那种监管式的管理更有效。

船长心理学

当一艘船开始下沉时,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正在开会。“去告诉这些人穿上救生衣,跳到水里去。”船长命令他的大副说。

几分钟后大副回来报告:“他们不往下跳。”

“你来接管这里,我去看看我能做点什么。”船长命令道。

一会儿船长回来,说:“他们全部都跳下去了。”

“我运用心理学。我对英国人说,那是一项体育运动,于是他跳下去了。我对法国人说,那是很潇洒的;对德国人说那是命令;对意大利人说,那不是被基督教所禁止的;对苏联人说,那是革命行动。”

“那您是怎么让美国人跳下去的呢?”

“我对他说,他是被保险的。”

管理哲理:对于不同环境和背景的人,采取不同的对策,才能使人心甘情愿地干事情。

以何为宝

《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宋国一农夫在耕田时拾到一块宝玉,呈送一位贤者子罕,请求赏光笑纳。子罕拒受,并表示:“你以宝玉为宝,而我却以不受非分之财为宝。”宋国父老乡亲很不理解子罕不爱财宝之举,去问一位智者。智者答:“人各有志,子罕需要的只不过是与众不同而已,拿面饼与金钱让小孩子选择,他会选择面饼;如果你拿和氏璧与金银让俗人选择,则俗人选金银;如果你拿和氏璧与至理名言供贤人子罕选择,则他会选择做人做事的至理名言。”

管理哲理:人有千万,价值观各有不同。管理者首先就要看到员工价值观的必然差异,然后再引导企业与员工的目标达到“同心”。

代理国王

《史记》记载了韩信与刘邦反目成仇的故事。

汉王刘邦称帝第四年,韩信率大军灭了齐国。随后,韩信写信给刘邦:“齐国人虚伪狡诈,屡生变故,反复无常;另外,齐楚接壤,若不立代王镇守,齐国形势难以控制。希望您让我暂为代理,以防齐国后患。”

刘邦看信后大怒:“我被项羽困在荥阳,已危在旦夕,日夜盼你救我,如今不救反而自立代王,可恨!”

张良与陈平向刘邦谏言:“汉军处于朝不保夕的不利地位,无力阻止韩信称王,如韩信造反,则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只能顺水推舟,同意他为齐国的代理国王。”

刘邦深悟其理,索性下令:“韩信乃大丈夫,平定诸侯,军功卓着,要当国王就当正式的,何故立为代理!”于是刘邦顺利征用韩信大军讨伐了项羽。

管理哲理:“代理”不到万不得已,不用最好。因为,代理人如果心中无数,不仅不能激励人,还可能得不到下属的支持;万一代理人很能干,又可能会招致上司的妒忌而处境困难。

子贱放权

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好。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

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管理哲理: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应该是子贱二世,能正确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抓得少些,收获就多了。可以管头管脚,但不可以从头管到脚。

蝴蝶的故事

一天,一只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有一个人正好看到这一幕。他一直在观察着,蝴蝶在艰难地将身体从那个小口中一点点地挣扎出来,几个小时过去了……

接下来,蝴蝶似乎没有任何进展了。

看样子它似乎已经竭尽全力,不能再前进一步了……

这个人实在看得心疼,决定帮助一下蝴蝶:他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地挣脱出来。

但是它的身体很小,翅膀紧紧地贴着身体……

他接着观察,期待着在某一时刻,蝴蝶的翅膀会打开并伸展起来,足以支撑它的身体,成为一只健康美丽的蝴蝶……

然而,这一刻始终没有出现!

管理哲理:如果没有障碍,生命就会很脆弱,就永远不能飞翔。可惜很多管理者剥夺了员工吃苦的权利,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最后剥夺了企业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