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晋剧百年史话
31242600000030

第30章 民国时期(8)

她的精湛艺术不仅倾倒了许多晋剧戏迷,而且受到许多名宿大家的器重。十三旦侯俊山观见她艺术出众,是块材料,出于对后辈的提携,曾经反串小生为他配演《凤仪亭》,使他获益匪浅,名声大振。自来香也曾以看家戏《梁图》为她排演,一招一式,严传薪授,成为她的保留剧目。她为了感谢前辈的栽培,特意买了一件狐皮袄,敬赠尊师。老十七生宋赢海也曾在龙钟之年为他配演过《忠义侠》。这些前辈的教导和指点无异对她的艺术进步起到了振聋发聩,点石成金的作用。

二女则当年在张垣、宣化、包头一带名噪一时,妇孺皆知。来到晋中以后,几出戏打响,立刻轰动府十县,成为三晋闻名的第一女伶。她来晋中落户在榆次怀仁村,而后,她又搭了永霓园。民国二十多年,她与大牛牛先后短命夭折,活了三十六岁,良可痛哉!

她的姐姐大女则唱正旦,艺术也相当了得,可惜以后嫁了太谷的富豪,技艺和声望较二女则就为之逊色了。

二女则死后,才露出来冀兰香和筱桂桃,这是后事,以后还要谈到。

大牛牛(田淑珍)女,工正旦,回民,她和二牛牛(田桂珍)都是七百生的亲生女儿。大约在一条鱼买下大女则、二女则前后,蒲州名怜两股风也买下了大牛牛和二牛牛,贴身传授技艺。

这姊妹俩都生得绝色美貌。大牛牛身材适中,体态苗条,亭亭玉立,面目姣好,圆圆的脸蛋上白里透红,像一朵盛开的荷花,配一双又黑又亮的美目,恰似一潭清澈透明的甘泉。扮起戏来更添无限春色,真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貌,一出场就会使满台生辉,观众哗然。

她嗓音又脆又亮、音质纯正,乱弹唱来悠扬悦耳、委婉动听、感情真挚、韵味十足;做戏深沉稳重,落落大方,颇能通过出色的演唱和表演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变化。

她演的《永寿庵》、《回龙阁》、《断桥》、《芦花》等戏都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她和其妹合演的《双头驴》、《二度梅》等戏,更是相辅相成,配合精当。姐妹二人又唱又做,精彩迭出,最受观众喜爱和欢迎。以后她姐妹俩双双住了永霓园,而后又住了双聚梨园。可惜她仅仅活了二十多岁。

二牛牛(田桂珍)女,小旦,回民,个子不大不小,身材轻捷苗条,明眸皓齿,红润的圆脸上配一双顾盼有神、使人消魂落魄的大眼睛,其姿色较她的姐姐还要俊秀姣美、楚楚动人。扮起戏来更是艳若桃李,美似天仙,本身就是一尊美丽圣洁的艺术精品,一看就招人喜爱。

她的嗓音清亮甜美,唱腔华丽俏皮、委婉缠绵,很有感情色彩。表演天真活泼,爽朗明快,情真意切,非常迷人。尤善刻画小巧玲珑、丰姿绰约、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

她擅演《打金枝》、《双玉镯》、《游花园》、《梵王宫》、《七星庙》、《双锁山》、《回龙阁》、《二度梅》等唱做并重的剧目。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能演出各自的身份、品局、个性。小衣裳戏演得尤其出色。

该平时很注意穿着仪表,常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没有染上吸毒嗜好,榆次人很捧她。可惜她年龄活得太小,比她姐姐去世还早,只活了二十多岁,据说是因生孩子死的。大女则、二女则、大牛牛、二牛牛,这几位坤伶相继早夭,红颜薄命,是有其社会原因的。

此时,锦霓园中,还有两位艺术出众,但性格也甚古怪的人物,这就是因怒成仇,致伤人命,以血的教训闻名艺坛的老伶贺长林和后秀盖蒲州。

盖蒲州 工正旦,名姚永祥,蒲人,当时年纪尚轻,正当年富力强。中等身材,长得精干秀气,小脑袋,圆脸庞,人材生得齐楚。扮相婉约秀丽、翩翩多姿,十分动人,不亚于当时的女伶,姑娘小伙儿们都爱看他演戏。

初来晋中,他先搭兴盛班,和秃儿旦在一起。嗓子微显窄小,后经秃儿旦的精心指点调教,终于练出了一条清甜脆亮、音法讲究、咬字真切、相当霸道的铁嗓子。乱弹唱来声满气足、字正腔圆、音调婉转,腔挂多变,韵味浓郁,余音绕梁,唱得舒展,听得过瘾,能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身上不太舒展讲究。就这,晋中人还是把他捧得很高。他所演的《女中孝》、《忠孝义》、《血手印》、《教子》、《明公断》等戏,仅凭一口响遏行云般的硬唱,就一时风靡晋中,成为舞台上显赫人物。为此,随着声誉日隆,身价飞涨,他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渐渐目空一切,旁若无人,最后终于酿成一场大祸。

贺长林 武三花脸,河北人,中等身材,小脸盘,生得精瘦,机灵。原学京剧,坐科黄腔班(即京剧,晋中叫其为黄腔班),以后改唱晋剧。

其从小经过严格训练,奠定了扎实的基本功,身段漂亮干净,招式地道讲究,武功精湛。大跤小翻、跌扑翻打,无一不精,是一位出色的武戏演员。他身上玩艺多,戏路也很宽,武戏文戏都能应工,二花脸、三花脸均能配演,捧过许多名角。三盏灯出演《乌玉带》他扮解差,剧中插科打诨,妙趣横生,特别是头上梳一长辫,耍将起来贴身环绕,时缓时急,顺当流畅,令人眼花缭乱,可谓一绝。演出《溪皇庄》,他扮花驴贾亮,碛口生扮采花蜂尹亮,两个人在台口放一张桌子,施展轻功夫,上窜下跳,闪展腾挪,穿来穿去,身轻如燕,体灵似猴,干净利洒,落地无声,每演都使观众拍手叫绝,彩声四起。他演的《九龙杯》、《时迁偷鸡》、《盗银壶》等更是鲜招迭出,驾轻就熟,施展自如,有许多别人来不了的东西,颇见技艺之精湛。

其性格风趣诙谐,耿介正直,极好交处,住坤梨园多年,人称“坐塌坤梨园”。老年辍演后住太谷马莲滩澡塘里供事,在太谷城里很有一点威望。只是老人生性特别要强、倔犟,有时爱钻牛角,因而铸成了一场大错——他打了盖蒲州。

贺长林师傅是怎样打了盖蒲州的呢!还得认头说起。

民国十六年,锦霓园在某村演出。六十多岁的贺老艺人在剧中下高台时,拉场的失职,没有去搀老人,害得老人险些裁了跟头。老人“丢了戏”又气又恼,散戏后就手执斧头敲了拉场的一下,这下触犯了班规。该班承事、掌班三儿生、盖天红、盖蒲州就请来班内十二家掌班,在账房问贺长林的“公事”。三儿生不无责备地问道:“你老住了一辈子戏班,怎么也办出这种凉五事来!”(凉五即外行)贺长林还在气头上,就顶了一句;“我就是凉五,你们爱咋办就咋办!”三儿生见老人肝火还挺大,就没再吭气;可年轻气盛的盖蒲州倒接了话:“你别倚老卖老!我今天就要拔拔你的凉毛!”贺长林哪吃这套,一声冷笑,“量你不敢!”“我说拔就拔!”盖蒲州果然要动真的:“把他扯起来!”十二家掌班的一看老长林要吃亏,赶快上前求情,盖蒲州哪里肯听,喝令伙夫三下五除二就把老人吊了起来,而且盖蒲州还将老人狠狠踹了两脚!(另有一说,贺长林在班里人缘不错,他周围有一群武行弟兄,当场站了起来,盖蒲州干叫了半天,根本没敢动手)不管吊成没吊成,反正贺老艺人对盖蒲州的这笔帐是牢牢记在心里了。

按说事情已经过去了,可班里有些好事的,总想再看个热闹。这就麻烦了!当年六月,戏班倒台到了晋祠演出。一天散了戏,盖蒲州正蹲在院里端着一缸茶水悠闲自得地品着味道。一个“挑事油子”悄悄跑到贺长林身边:“贺师傅,瞧人家那派头儿,多自在!你这亏就白吃了?”一句话点起了贺长林心头的无名火,他二话没说,操起正在烘着油的铁锅,连油锅就扣在了盖蒲州的头上,幸亏他用劲过猛,油从盖蒲州头前泼出,可这也够那位受的,头上脸上顿时烧起不少燎泡,众人赶忙将盖蒲州抬到太谷医院抢救。当时一击虽然不曾致命,但却因又惊又吓又气,从此一病不起,医治无效,当年九月就在文水贯家堡与世长辞了。死时他才二十多岁!

贺长林野蛮报复固然必须谴责,但盖蒲州的骄横跋扈、刚愎自用未尝不是肇事的根由?血的教训,值得记取。

锦霓园、自诚园、万福园,这三班大戏是当时府十县最有名望的班社,三班别具特色,各有千秋,可称“鼎足三甲”),民国十五年,他们在榆次张庆麦收后的开光戏上又狭路相逢——三个班又“对”了一次“台”。

这时,三班的阵容如下:

锦霓园:

须生:盖天红、拉面红、疙瘩红。

花脸:牛头黑、二百五。

正旦:盖蒲州。

小旦:黄兔则、粗中细、大要命。

生角:三儿生、关小生。

三花脸:贺长林。

老生:毛盖则。

老旦:孟孟师傅。

武生:玉计儿、碛口生。

武净:吃瓜黑、石师傅。

武旦:三儿、赛金爱。

文场:万金则、喜福则、有儿、二货。

武场:梁秃、油汉、郝计蛮、四儿、肉儿。

吃瓜黑(王福贵)榆次永康人,大、二花脸兼工。自幼家贫,父母双亡,六岁投亲徐沟姐姐家,九岁入寿阳忠义园,刻苦学艺,倍受艰辛。后因哑嗓,几致被逐,出科后即搭锦霓园等班。其圆盘大脸,面目慈祥,身材高大,扮相魁伟。他嗓音十足,演武二花脸尤长,以演《打瓜园》(又名吃西瓜)中的郑恩与同馆碛口生(扮陶洪)默契配合,神形俱佳,演得活灵活现而得艺名。其做戏细腻,台风严肃,《打金枝》、《匕首剑》、《葭萌关》、《八义图》、《芦花荡》、《溪皇庄》、《英雄义》、《忠保国》、《看兵书》、《明公断》等都演得颇有特色。他人性极好,忠厚和善,在锦梨园常与碛口生(陈柱儿)配戏,《打瓜园》陈扮陶洪,他演郑恩;《白水滩》中陈扮十一郎,他演青面虎;《英雄义》中陈扮史文恭,他演李逵,一对老搭档,台上精诚合作,台下推心置腹,切磋技艺。吃瓜黑武功欠佳,陈柱儿精心指点;陈柱儿表演欠细,吃瓜黑耐心指拨,使这几出戏都成为拿手剧目。二人情同手足,食则同桌,睡则同床,跳班则同走,形影不离,传为梨园佳话。解放后王参加鼓锋剧团和清徐剧团,曾培养出弟子安东梅、宋锡华(小吃瓜黑)、范翠屏等新秀。他落户在徐沟东辽西,终生未娶,老来收外甥为继子,传给家当。王福贵于1972年殁于该村,享年六十二岁。

自诚园:

须生:十二红、十八红。

老生:兔娃儿。

花脸:狮子黑、玉鹿儿、金根则。

正旦:王桂香、大牛牛。

小旦:二牛牛。

生角:十七生、吉宽生。

武生:来福儿、黄德喜。

老旦:大珠珠。

三花脸:大爱成、九百儿。

武丑:元恒。

武旦:王金爱。

文场:小恒恒、猪嘴则、五毛、东来则。

武场:狗蛮师傅、满堂、润生。

万福园:

须生:十三红、说书红、鹿儿红。

花脸:彦章黑、四锁师傅。

正旦:秃儿旦。

小旦:毛毛旦、有福旦、根毛旦。

生角:奴子生、秋富生。

三花脸:福义丑、三元丑。

武生:连成。

武丑:贵成。

武旦:拍檐风。

武净:二疙瘩、三儿。

呼胡:银栓则。

二弦:仲秋则。

三弦:毛有有。

四弦:猫儿精。

武场:宝贵、七成、石元师傅、寇成。

张庆人是有眼福的。这三班戏都是上等字号班,班内好手云集,主要行当都是几梁几柱,个个身怀绝技,剧目丰富多彩,文武带打,任你挑拣。又是对台戏,名班自然争着往外端好角儿,露好戏,着实唱了个红火!但最红火的还是二女则王桂香,一出《祥麟镜》就唱得红塌了天!

说起绝才绝艺的王桂香,倒使我联想到以前看过的另一名前辈名宿——老五月鲜。

老五月鲜(商文武)乳名福义,工小旦,平定县小阳泉村人。该生得五大三粗,体态丰硕魁梧,面容排场富态,扮起戏来却在雍容华贵中显出几分俏丽,颇为可人。他自幼即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入“小猴儿班”学艺,以后又改学晋剧,专工小旦。几年勤奋学艺,奠定扎实功底。出科后竟又改唱了河北梆子,在河北境内辗转搭班演出。

在此期间,他一面刻苦钻研小旦表演技艺,一面广泛涉猎,努力掌握多种艺术手段。并且打破行当界限,苦练刀马武功及把子功,进而学习正旦端庄稳重的表演和唱功。通过不断实践和勤奋探索,数年后,他终于使自己成为一名集小旦、刀马、正旦技艺于一身的多面手,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爱戴。

他的演技不久就引起了誉满河北,深受西太后喜爱的老艺人张三的赏识,遂将他收为入室弟子,且招赘为婿。之后,张三又把他引荐入宫,成了升平署的“御戏子”。从此,他一边在宫中供职,有时也常与在京中的河北梆子、晋剧、京剧演员切磋技艺,同台演出,一时成为北京城里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

1925年,他载誉荣归,回到山西平定,决心为家乡人民演出,展献技艺。再次改唱晋剧,奔波于平定、东山、晋中一带,赢得了家乡群众的爱戴。直至抗战爆发,日寇肆虐,艺人倍受欺凌,无法进行正常演出,他才于1939年回到北京,第二年就逝于北京。

其一生追求不止,锲而不舍。演出了许多精彩的剧目。最拿手的有《九件衣》、《杀子报》、《白蛇传》、《日月图》、《富贵图》、《梵王宫》、《芦花》、《汴梁图》、《凤台关》、《百花公主》、《杀宫》、《辛安驿》、《三疑计》、《双合印》等。

其能戏甚多,文武不挡,表演既能炽烈火爆,又能温文尔雅,身段潇洒大方,武功尤为精绝。最善演一路做功动弹戏。

他演《九件衣》扮姜巧云,闹公堂时义愤激烈、声色俱厉,最后将匕首刺入自己咽喉,刀光闪闪,血彩四溅,真像将利刃刺进了咽喉,观众无不拍案叫绝,叹其演技出神入化。他演《双合印》,扮丫环秀春救董洪,有一段夜间赶路的戏,为了真实地体现妇女仓皇赶路的步伐神态,除了日常观察,还让自己的妻子赤脚在地上行走,他跟在身后亦步亦趋,反复练习,果然得其要领。演出时艺惊四座,赞为绝技。其子商广元,为京剧鼓师;有孙商继武,为京剧名琴师,也都在艺术上有所建树。

15、公记园

太谷胡万义和徐沟陈玉真是一双对头冤家。二人各霸一方,人称“徐沟一只虎”,“太谷一条牛”,牛虎相争,难分难解。他们所承的自诚园和万福园自然也都带有他们的个性特征。数年抗衡,难分高低。万福园财大气粗,成班有年,待艺人优厚仁慈,艺人多愿倾心效命,戏班坚如磐石,阵营雄厚。可它抵不住陈玉神通广大,一股劲儿源源不断地从张家口搬请名角。特别是近几年中,接二连三地从口外请来一批批绝色绝艺的杰出女伶。当地人捧新角儿,来一个红一个!这一招真使自诚园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艺术这玩艺,有时真难分出个高低上下,众口难调,各有所好。几年来,观众有的说万福园好,有的说自诚园好。对来对去也没分出个高低。于是,有些好心人就劝这一牛一虎,与其连年征战不息,不如化干戈为玉帛,高挂免战牌。有的则干脆进言:牛虎相争,何时是了?不如牛虎合璧,牛仗虎威,虎助牛勇,携手大干一番事业。大概这一牛一虎也斗得精疲力竭了,经人再三说合,果真慨然应诺。民国二十六年前后,两军合一承起了公记园。

班主自然是胡万义和陈玉。

承事:说书红。

掌班:二疙瘩。

该班演职人员基本是自诚园和万福园原班人马。

公记园刚开张,张家口又回来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这就是以后驰名三晋的张宝魁(筱吉仙),他还带来了刘春祥等四位武行高手。

筱吉仙(张宝魁)先工青衣后工刀马、小旦,河北省大兴县佟家坞人。自幼家贫,酷爱戏剧,从河北梆子艺人张吉仙学艺,奠定扎实功底。因其敏悟好学,颇受乃师器重,赐艺名筱吉仙。十八岁出科搭黄德胜班,辗转张、宣、包等地,声誉日隆。后因倒呛失嗓,改工小旦,并结识名宿李子健(夺庆),学习刀马技艺,之后在与晋剧名伶刘明山(五月鲜)、刘宝山(十二红)、王玉山(水上漂)等长期合作中,对晋剧渐感兴趣,由是毅然改唱晋剧。1927年入晋,搭公记园,以《白蛇传》、《红霞关》、《泅州城》、《阴魂阵》等戏一举轰动晋中、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