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隔壁邻居无事串门,坐在炕沿,东一犁,西一耙,唠叨着不走。锅里的饺子早已熟了,可是无法揭锅。倒不是小气的怕邻居食用,而是怕他见笑。用玉米面包饺子从来无人所为,若要张扬出去,岂不惹人耻笑?我们也只好有一句没一句地应酬那东犁西耙,用肚子里的咕咕声奉陪锅里的咕咕声。好容易熬走了邻居,揭开锅盖,一个饺子也不见了,成了一锅糊涂浆。
时近年关,想想阳历年的遭遇,岂不引人叹息:
饺子有馅皮何在?
凭良心说,我们那块土地上的粮食足以养育她的子民,饺子的皮和馅都不应该成问题。可是,那会儿上百口人都在一搭里过光景,分配场上的果实,队里有个原则:即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国家是要完成国家的征购任务,后集体是要留足队里的用粮,而后再分给社员,也就是个人。这样下来,到底众人还能分得多少粮食呢?有民谣活画了分粮的场景:
不用拉,不用担,
光棍汉分粮簸箕端。
簸箕端回的粮食,到底能吃多少日子,自然是数得清的。
我曾经困惑,对于这样一种分粮方式,家乡人接受得为何理所当然?明白这么一个不好明白的道理,我是从一句俗语醒悟的。俗语云:纳了粮,自在王。对于这话理解和解释都高我一筹的是一位村头。村头用高音喇叭讲,哪个皇帝不纳粮?以此号召众人踊跃交粮,把自家的小麦驮到国家的粮站去。这当然是大光景解散后的事了。
与那位村头相比,我是一位蠢人。他当时讲过的道理,我在20年后方有领会,领会的原因还是得益于历史的启迪。掀开历史的书卷,在首页上我即看到了故里的荣光。故里曾是尧王的都城。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笔。然而,写下这一笔也是极不容易的。关于尧王,有人说他是汾河东岸的伊村人;有人则说是河北人,河北有个唐县,尧王又有陶唐氏之称,所以,祖籍河北的可能也有一些。不论近在对岸,还是远在河北,反正,尧王不在养育自身的故乡建立都城,而将都城建于我的家乡,足见我的故乡不是一块平凡的土地。
回答这个问题,后来的历史更为确切。公元308年,又一位皇帝,史书称之为前赵,而自号后汉的刘渊,也将都城建在了我的故乡。那时候的皇帝已经有金銮宝殿了,所以,他建都的地方现在仍叫金殿。刘渊是位匈奴人,起兵称帝先在蒲坂,后有人进谏,平阳沃野,好筹军粮,不若易之。平阳乃我故乡的旧称,刘渊皇帝听了此谏才将都城迁来。可以设想,从尧王建都的那个时候起,村上的先祖们就如数交纳皇粮了,祖辈传留,延续至今,村人的骨子里、血脉中流荡着纳粮的必然因子。
尽管我的父老乡亲有着纳粮的天然素质,时常还是难以应付那催粮的时局。祖母曾经淌着泪哭诉往事。那年月实实难熬,催粮的人一拨接着一拨,日本人明抢,二战区暗逼。白天,日本人挨门挨户地搜刮。夜里,二战区的长官们高喊抗日的口号下了山,把各家管事的人撵到村中的大庙里,谁家来人交了粮,才能把关押的人赎回去。祖父常年不在家,这管事的人自然该是祖母出场。祖母被关在了大庙,年幼的父亲和他的妹妹蜷缩在屋里不敢动弹。无人去送粮食,祖母也就回不来。祖母说,在那阴森的北殿里她站肿了双腿。诉说这些往事时,祖母只有悲苦,并无愤恨,愤恨的则是土匪。土匪抢粮的手段更毒,她亲眼看到那伙凶神恶魔,没有搜出粮食,就把王财主绑到柳树上,烧红的烙铁直烫他的前胸后背。随着一股焦糊味的弥散,王财主惨叫一声,昏死过去……
这情景,祖母讲过好多年了,我仍然无法忘记。那年在课堂上学习岳飞,读到那句,每筹军粮,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也!当即百般动情,感慨岳飞不愧为民族英雄。
我品尝交粮的滋味是珍宝岛发生战事的那年。那年秋里,稻子已压圈了,早熟的玉茭也可掰了,突然来了交爱国粮的命令,而且要交麦子。交麦子当然是对的,难道还能让浴血奋战的将士在前线啃窝窝头呀!只是夏收时分到家的麦子就是极有数的,各家各户倒栽了粮食瓮,也难以交出。催粮的办法一个接一个涌现。先是开动员会讲爱国支前的政策,接着是广播喇叭里高喊着催粮,再着则是树典型了。典型找的是鳏寡独户,人口少,交得少,好筹集。前面刚交,后面就有人敲锣打鼓送喜报,好不荣耀!一应高招都使完了,大多数户还是没有动静。于是,树典型变为抓典型,典型户找的多是戴帽的四类分子,凡没交者统统抓去游街批斗。这些户交完了,又斗富裕中农、中农……这一招满灵验,众人看看大势不妙,立即动脑筋,想办法。不知道是谁想出了这么个计谋,去百里外的邻县换小麦,匆匆把刚掰下来的玉米弄干,用斤半换一斤,回来交送。爱国粮的交送划上句号后,家乡的人们本来可以熬到过年的吃食,在腊月里早早断了顿。至今,我难以相信,那么多乡亲是如何撑过那段饥馑岁月的。
在交公粮和与饥饿抗争的日子里,我想起最多的是闯王,以及赞颂闯王的民歌:
开开大门迎闯王,
闯王来了不纳粮。
我很赞赏闯王的圣明,却又有些疑惑难解。俗话说,插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闯王不收粮,那闯王的人马吃什么?当然,这么简单的问题,若放在眼下我决不会提出。我敢断定,交粮和不交粮,都是要夺天下的一种策略。交粮是必然的,而不交粮只是暂时的,说得更透彻一些,今日不交乃是为了日后多交。正如养鱼是为了捕鱼而食一样。
怅望历史的天空,我突然觉得民以食为天是不完整的。皇帝也是以食为天的,倘没了粮食,皇帝也就没有了社稷江山。由此,我立刻想到了西晋那位可怜的晋愍帝。他是投降的亡国之君,而投降和粮食关系至殷。据记载,刘曜兵马围城后,久攻难克,长安城还有将士援助。但是,城中粮草有限,渐渐耗尽,当马匹也被充饥后,晋愍帝终于没了办法,只好出城投降。因了粮食,历史写下了屈辱的一笔。从此,我看到的天日就有了不同以往的含义。
盘
在历史上,因为粮草断绝而兵败城破的绝非晋愍帝一例。我所以独独想到晋愍帝,是因为他的故事情节逐渐延展到我的故里。投降后的晋愍帝即被押解到金殿,刘渊皇帝虽然已经患病身亡,而他的儿子刘聪继了皇位,打坐在金銮宝殿着实戏弄了亡国之君一番。
这事早在上千年前就发生了。而且,似乎怕后人忘却这屈辱投降的耻事,司马光在主持编纂《资治通鉴》时,明明确确将这段史事榫入其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这足以窥得先人的一片匠心诚意了。
但是,我知晓这件史实却是近年的事。先前我既不了解我的故里有多么值得骄傲的辉煌,也不清楚晋愍帝有多么荒唐的羞耻,更不明白这辉煌和羞耻对吃饭问题有过多么深刻的注释。我浅白的思维中,祖母的训导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组成祖母训导主旋律的还是那句话:上人争衣,下人争吃。在好长一段日子里,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要活得体面,应当讲究衣冠,而不应该在吃饭上争竞,甚而觉得在吃饭上花费心思和精力是十分可悲的。
我难以说清祖母的这种理论对我的头脑算不算禁锢,单是冲破这种观念我就耗费了不少的时日和精力。在突破祖母的理论之前,对争吃的一切行动我都很鄙弃。有两则民间故事,我记忆犹新,因为都是耻笑争吃的下里巴人,所以我常引为笑料。
一则是,某人为了找碗饭吃,经常去一位要好的朋友家去。去多了又不好意思说吃饭,更要紧的是,朋友及家人虽然也明白他的意思,却没有留他吃饭的意思。某人要改善这种僵局,达到吃饭的目的,需要用智慧来开启这把锈锁。冥思苦想数日,总算有了办法。
是日快到吃饭时,某人去了朋友家。一落座便把朋友的娃娃抱在怀里,问:亲狗仔,你猜伯伯今儿在你家吃不吃饭?
因为他早有吃饭的惯例,娃连眼睛也没眨就答,吃哩!
他忙顺水推舟,狗仔真亲,一下子就猜对了!伯伯就是要吃饭哩!
于是,待到热饭上来,饱餐一顿,满意而归。
次日,去了朋友家,又是故技重演。朋友的娃娃可能在他饱食走后,受了父母的训教,他再让猜时,居然回答:不吃!
这显然是逐客令。然而,某人的心计正在于此时,他不愠不怒,而是淡然一笑,说,亲狗仔,这回可猜错了,伯伯吃饭哩!
娃娃无奈,娃娃的父母更无奈,只好无可奈何的又奉上一顿饭。
另一则故事是,某公参加朋友的聚会,进餐。第一道菜是豆腐,菜盘刚放好,某公时不我待,立即夹了一块放进口里。环桌便有人笑,还有人问:你这么好吃豆腐?
对答,是好吃,豆腐就是我的命。
言毕,连连下手。转眼,第二道菜又上来了,是一盘肉。某公立即转移阵地,把夹豆腐的筷子对准肉盘连连出击。桌边人又笑,还有人逗趣,你不是说豆腐就是你的命么?
某公脸不红,不烧,笑而对答,嘻嘻,我一见肉就不要命啦!
两则故事,一个意思,此二人既为吃饭丢尽了脸面,却又花言巧语遮掩汗颜。听到这故事,我不止一次当做笑谈,嘲弄二位。现在想来,颇为愧疚,因为我曾经的行为并不比他们高明。与他们相比,我是蠢笨的。我没有像二位那么找现成饭吃,似乎是维护人的尊严和体面,孰料,在那劳顿的过程中丢掉的还是人格。
那时候,我们吃饭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一位吃过派饭的公社书记曾将一日三餐概括为:早起金丝塔,中午一把抓,晚上要想吃,拿起来还是它。金丝塔是黄色的玉米面窝窝头。一把抓,是将一块铁皮上钻好眼的长板搭在锅上,抓一把用开水烫好的玉米面,擦按下锅,叫做擦圪豆。这样打发日月就够难熬了,时常还连这样的饭也吃不上。尤其是那年交过爱国粮,只好另谋生计。换大米和拾红薯都是生计的需求。
换大米是用大米换玉米面。这本身就是一场悲剧。试想,好端端、白莹莹、香喷喷的大米谁不想吃?自那年串联去了南方,我连着吃了几个月的大米,居然吃上瘾来了。时不时就想吃点大米。可是,这大米岂是好吃的?那时候,大米金贵,一斤能换近三斤玉米面。对于肚子来说,一顿也不容空缺,填满它颇不容易。而不论大米还是玉米面,一斤是一斤的地盘,所以,为了多填几回,只好将大米变成玉米面。殊不知这变幻过程充满了辛酸。那年春节联欢晚会,换大米的演员推车上场,我心头就痛楚扭结,立即想起自己串街跑巷的琐事。1970年元旦,已经夜晚10点了,我那天还奔波于街头。我的大米没有发落完,只好在寒风中继续叫卖。直到在火车站全部换完,我才顶着西北风回返,到家时已是次日凌晨了。
换大米留给我的深刻记忆,是那些不乏挑剔的眼光。抓起一把,瞅瞅;又抓一把,瞅瞅。滚来滚去的眼珠搜索不止,似乎我的大米中潜藏了什么不法人员,似乎我就是一个贯于以次充好的奸商。每每此时,我都像受了侮辱,只想为扞卫大米和我的尊严大喝一声,凛然而去。但是,倘若那样,我的大米则只能是大米,绝不会有了填充三倍空间的效果。因而,我需要忍耐,忍耐出卑贱的笑,笑着解释这大米的妙处。这情境不比某人搂着人家的娃娃猜饭好熬。
拾红薯应该没有这样的烦恼。我的故乡紧邻汾河,河的对岸是一抹平川,一抹黄土高原。原上缺水,没有我们这般水灵灵的条件。家乡得益于水,粮丰林茂,是个富庶之乡。但是,也失之于水,外地人纷纷拥来,光我们村土改时落户的河南、山东乡亲就不在百人之下。人口稠密,又让水土难以养育,何况还要交粮?红薯喜欢黄土温床,稍稍落点雨丝,就滋润得嫩翠嫩翠,生长得茵茂茵茂。这是指叶蔓,而叶蔓下面的果实,早在这嫩翠茵茂间积蓄了一袋子的蜜汁。河东那辽阔的大地自然是红薯的乐园。
收秋后,离上冻还有些许日子。这时候是我们拾红薯的极好机会。我的父老乡亲汇成一支不用组织的人流,络绎向河东大地。这是一支自行车的队伍,每辆破旧的车上都夹一把钢铣和一条布袋。车把上挂一个馍布袋。那布袋中的馍馍也是极为节俭的花样,为了不凉,都在鏊子上烙过,白面饼当然吃不起,只有玉米面窝头烙干的馍片。翻一整天地,不知要流多少汗水,却没有喝水的任何条件。干馍片实在咽不下去,就将拾到的红薯捡净些的掰开去吃,吃得有滋有味。拾红薯是天下最没有良心的活儿。其它任何活儿,都可以按劳动量多少计算收入,而拾这玩艺却不一定了。有时,你翻的地正好是位粗心人收获过的,那收获就会超过希望。倘若正巧遇上位精细鬼,那么捡拾些小不点也不赖了。逢到这种时候,就应更换地盘。可是,谁又能知道哪块地是什么样的主儿收拾过的?所以,这收获的多寡也像命运一样难以预料。命运之说在一切自我无法把握的时候都很实用。
有一回,我们碰上了一件倒霉事。正拾得起劲,村里出来个吆牛的老汉。老汉喊,不准拾!我们不听,他拴了牛要我们去大队讲理。拾红薯又不是偷红薯,又有何惧?我们去了。进到院里,正开批斗会,有人正在打挨斗者的耳光,响亮之声如过年鸣炮,我们顿觉惊悸。惊悸未定,就有人喝斥,破坏到这里了,把红薯倒下!没有人犹豫,没有人辩说,匆忙解开布袋倒下那大大小小的罪孽。都怕那响亮的耳光移到自己脸上!这当儿我突然明白了,拾红薯的行为比乞丐体面不了多少。可是,连拾数日,就能拾到一个多月的口粮,我们怎么能轻易放弃这样的好事?因之,我们羞怯地倒下红薯,又匆忙地重操此业。
行笔至此,我突然想起,一位风华正茂的人物曾在湘江边发出过惊叹: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本来,在我沦落进换大米、拾红薯的行列之前,就已在造反有理的队伍中,将这话作为最高指示熟读成诵。可惜读是读熟了,却没有领会到其精神实质。也许是这种含糊其词惹怒了上苍,上苍才惩罚我用体肤和脸面去感知吃饭的艰难,吃饭的不凡。现今,我终于领会了吃饭可以改变人性,也可以改变江山。
这样的结论,不仅某人某公的故事可以作证,还可以摘引晋愍帝投降的历史为例。公元316年(建兴四年)8月,刘聪的大司马刘曜率大军进攻长安,国库太仓空无一粟,连仅有的几十块麴饼,皇帝也御膳用尽。晋愍帝无奈,只好袒露胸臂,牵着一只羊羔,抬着棺材,口衔玉玺,出城投降。
这种场面要比我们倾倒红薯的情形悲惨得多。比之晋愍帝所受的屈辱,我们是小巫见大巫了。只是我们不应忘记,因为无粮才导致晋愍帝投降,也结束了西晋51年的统治。如果换一种思路,倘若长安太仓殷实,米粟充足呢?自然不会有投降的下场!推而思之,若有饭吃,某人和某公,以至现今指派文字的在下恐怕也不会有曾经的作为了。莫非不为五斗米折腰,还需要自己有三斗米,或者至少也应有一斗米?一碗米?
……
杯
世事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性质,往往改变初衷,甚而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