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多姿风情:民俗卷
31057900000033

第33章 异彩纷呈的民间游艺(8)

在民间剪纸中所见到的动物与植物,多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紧密关系。在农村妇女创作的窗花剪纸中,动物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重,而且在造型上也比较有特色。不仅有身边常见的家禽家畜,还有勇猛的狮、虎,温顺的梅花鹿,顽皮的猴子,机灵的老鼠,鸣叫的草虫,十二生肖动物以及想象中的龙、风、麒麟等瑞兽。鸡、鸭、鹅、牛、猪、马、羊、兔、骆驼以及狗、猫等,也都是妇女们最熟悉的。甘肃民间剪纸的内容,不仅表现了群众所熟悉的事物,也反映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她们按照每个人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去进行创作,这也是民间剪纸的特征之一。在农村妇女的剪刀之下,一些令人生畏的动物被创造成可爱、美好的艺术形象,如狮和虎,民间艺人并没有强调它的凶猛,而是把它们处理成为稚拙和逗人发笑的形象。剪纸中表现的植物,多以花卉和果品为主。还有一些是花鸟相配合,或动物与植物相配合,如并蒂莲双双开放,鲤鱼游于莲花之间,喜鹊站在梅花枝头,还有狮子滚绣球、鹿衔灵芝、蝶恋花等。

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专业艺人们则用一种特别的刀刻制。纸质一般是油光纸或五颜六色的彩色纸,发展到后来有的用软塑、纸绒纸等,通过镂、凿、刻、撕、剪、刻成各种花鸟、人物、形象。其手法则有阳剪、阴剪、阴阳剪、熏剪、套色剪等。剪纸需要在纸上通过剪(或刻)才能造型,而不是用画笔画出来的,故在对纸进行镂空时,要使线条和块面之间相互连接,才能使剪出来的画面不至散落。这样,剪纸在镂空造型的基础上便形成了两种情况——或是线线相连,或是线线相断,这便是剪纸艺术所独有的艺术特点。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主要是在平面上用剪(或刻)刀进行造型,所剪出的花草、虫鱼、鸟禽和人物,均带有一种朴素而夸张的美感,其所独有的“刀剪味”是画笔所无法做到的。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各处造型要素必须连接在一起才能构成画面。在剪纸中,线是最基本的“语言”,其结构、形态都得由线去表现,画面上的点、面、几何形和结构都得由“线”来连接和区分。

剪纸有阳刻和阴刻两类,画面由实线构成,即“阳刻剪纸”;还有一种剪纸的画面是由镂空的线构成的,即“阴刻剪纸”。在民间剪纸艺人的作品中,线条或简或繁,或用阳刻,或用阴刻,或多种手法并用,均可构成极富条理性和节奏感的画面。

民间剪纸的形象比较单纯、夸张,这是由剪纸的造型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剪纸是一种“线线相连”的艺术,不可能像绘画那样细微地刻画形象。民间剪纸的特点是将形象的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选择夸张的动作和场景去揭示对象的精神状态,强调其结构关系。构图上作平面处理,避免了层次重叠。对称是民间美术的传统结构手法,在民间剪纸中,亦有许多对称的作品。采用对称的结构给剪纸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取一张纸对折,只要剪出图案的一半,完成后打开就是一张完全对称的剪纸。有许多鞋花就是这样制作的。如鞋花剪纸“二虎争头”,正面一个虎头,两只虎身引向两边,当装饰在鞋子上时,无论从鞋子的哪一边看,都是一只完整的老虎。从正面看则两只虎身共一只虎头,非常有趣。在民间剪纸中,民间艺人常常采用“巧妙组合”或“花中花”的装饰手法,这样的装饰手法不但在构图上更为丰满,更能获得强烈的装饰效果,而且有了更丰富的文化蕴涵。前者如庆阳的民间剪纸中还有很多在特殊场合和节日使用的样式,例如髽髻娃娃、疳娃娃、扫晴娘、招魂人胜等等,髻娃娃,往往发髻上立鸡,双手抓鸡(或一手举鱼、兔),腿上站鸡,脚下登莲,寓意吉祥如意;后者如传统门神剪纸《雄鸡蝙蝠》,外形为一只雄鸡,在鸡肚里安排了蝙蝠等图案,取“洪福”“吉祥”之意,或在桃子中,安排了蝙蝠、铜钱,称“福寿双全”或“福在眼前”。一幅小小的剪纸,包括了这么多的内容,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又反映了民间艺人的创造才能。民间剪纸的总的造型倾向一般单纯质朴,不但形象单纯,在选择色纸时,亦以单色为主,如大红、橙、黄、黑、赭、绿、桃红、杏黄、淡蓝、紫等色。在张贴时,将这些红红绿绿的剪纸组合在一起鲜艳无比非常好看。有一些剪纸为适应一些特殊的需要,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甚至使用金、银箔纸刻制,并衬以五彩色纸,使其色泽鲜艳、对比强烈、色感明快。

近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兰州等城市出现了新兴的市民剪纸艺术,产生了不少专业剪纸艺人,也有了一些专门销售剪纸等民间工艺美术品的门市,剪纸开始走上商品经济的道路。

玩出欢乐的民间体育

打咕咕杜玩“咕咕杜”,是深受东乡族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咕咕杜”实际上是用树枝削制的像鸡蛋大小的椭圆木球。人们手持一种叫“别烈棍”的木棒击打,称“打咕咕杜”,也叫打别烈棍。打咕咕杜在山区开展的较为普遍,参加的人数,少则双方各一人,多则不限,只要双方相等即可。场地是在一块较平坦的地方(周围须靠墙或山崖),划出一个各边三米多的正方形的岗沿(即界限)。比赛时,按参加的人数分攻方和守方。其规则是:守方在划定的方框内将球击出,攻方则从得球之地,无论远近,尽力将球击入方框内,入则交换发球权。“打咕咕杜”场面气氛热烈。比赛时,双方打得很激烈,木球在头顶上飞来掷去,周围的年轻人呐喊助威。他们一边跳一边用东乡语唱古老的童谣:“不用眼力不得窍,不用臂力不得窍,“咕咕杜”乒乓飞得高,看你再敢傲不傲。”最后以棒量数,以数计分,先满百棒者为胜。

据说“咕咕杜”的由来已久,是古代东乡族少年儿童模仿父兄抵御外侮,射矢鸣镝而创造的一种游戏。

棍术

棍是武术器械中长兵器的一种。“棍术”指使用棍的一种武术。棍的长度不得短于本人身高。明俞大猷《剑经》、戚继光《纪效新书》、茅元仪《武备志》、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等对棍的击法均有详尽论述。

甘肃的棍术历史悠久,流传区域广,群众基础深厚,在全国负有盛名。其内容之丰富、风格之独特、劲力之迅猛、技法之奥妙、实属少见。它的优点是把法灵活、变化多端、结构精巧、古朴无华。许多好的传统棍术套路,除以上诸优点外,还在劲力上发力饱满、着力浑厚、攻防清晰,大小头并使、单双手并用、兼枪带棒,均属全国罕见。另外,还有双人对练的排子棍(拍位),也叫撵步棍,方法是两人相距三丈有余,相对而立,首先行抱拳礼,然后拿起提前平放在身边的长棍,按一定的程序格式由窝子(起点)到梁子(三步斜角35°)处至趟子(中式)布式进行较棍,这种古朴的形式基本上保持着宋、明以来的宝贵较棍原貌。

甘肃的棍术可分为三类:一是“五尺棍”,亦叫“齐眉棍”,分大小头,大头称棍根,也称棍把,小头叫棍稍,棍身围度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功力而定。二是“条子棍”长约六尺,一般长度高出头顶一拳为度,大小头基本均匀。“五尺棍”与“条子棍”在内容、风格、特点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棍讲求以轮、劈、扫、砸为主,拳谚说:“棍打一大片”,就在于此,而且把稍两头并使,双手换用。而条子棍则侧重于折、扎、缠、捉兼拦提,多带枪棒,俗有单手条子(撒手条子)双手棍之说。三是鞭杆,也叫短棍,亦称魔杖,还称三尺五(兰州地方语称之为三尺五尕棒子)。两端分大小头,虽然有尺寸,但近年来根据短器械竞赛规则的需求,为不失鞭杆独有的风格、劲力、特点,一般长度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材高低而定。

影响较大的棍术,有于始秦安高家山,流传于天水、秦安、临洮、兰州等地的壳子棍;有传自临夏北塬乡魏家坡根,在临夏地区久负盛名的魏家棍;还有流传于临洮、兰州等地的一种传统棍术大化棍等。

抓五子又叫抓五瓷,或“抓七子”。是用五颗或七颗石子、瓦砾或杏核作子儿,用手抛掷承接的一种游戏。当地玩的多为“抓七子”,两人、三人或多人均可参加玩耍。先用“七子”抓头,就是用手掌把“七子”抛向一尺左右高的空中,很快用手背接住,接得越多越好,再用手背把接住的子儿抛向空中,快捷地用手“挖”在手掌内,“挖”住子儿多的为头家,依次为二家、三家……然后,从头家开始抓,先把“七子”顺手泼在地上,让“七子”拉开距离,再摘出一颗作“母子”,抓时将“母子”抛空,利用未落下来的一刹那,把地上的子儿抓起再把“母子”接住,一般规定只抓接三次,第一次抓一个子儿,第二次抓两个子儿,第三次抓三个子儿,这种抓法叫“一、二、三”。如果不讲这个,把地上的子儿全部抓起来算数,这种抓法叫“江湖乱斗儿”。无论哪种抓法,如果跌子儿、撞子儿均为失败,即要交给下一家抓。地上的子儿抓完以后,将“七子’,全部放到手掌上,再翻背到手背上,落到手背上的子儿越多越好,再抛空一“挖”,“挖”住一个子儿叫“一斤”。按参玩者议定的“斤”数(100斤—500斤不等),先抓满者为胜。有的还夹杂一些高难的抓法。如“一把抓”“灌黄鼠”“点壮丁”“鸡上架”“兔遗屎”等等。

抓五子不用跳,不用跑,三两个人蹴在地上,不费神,不费劲,安全可靠,因而成了女孩们喜爱的游戏。抓五子的“子”是用打碎了的缸、盆、罐片打磨成,杏核大小,既光滑明亮,又小巧玲珑。

有些女孩抓起子来,动作快得连眨眼的工夫都不到,边抓边唱,口手一致,手眼一致,口里唱几,手下抓几,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麻鞭

将平凉当地山上的一种“冰草”,俗称“索索草”的,在秋季里长到尺许长时,连根拔来,放在阴凉处晾成半干状,然后把根上的土拌净,梳理成许多小束,放好。先拿三束,并在冰草里夹上大麻,便可以编制了。开始五六公分编的粗些,然后逐渐变细。到五尺多一点,细到小指头粗了,这时要减少冰草,只用大麻编成梢子。截一尺许木棍做把柄,把编成的麻鞭牢牢地绑在木把一端。这样,一根麻鞭就做成了。握在手里,用力抡起来,麻鞭梢就发出清脆的响声。

祭祀用的麻鞭,则全是大麻编制的。“打麻鞭”者头扎红带、赤裸上身、双手各执一条长麻鞭用力甩动。这是一种驱鬼还愿的舞蹈,在堂屋进行。届时,一师婆立于供桌旁击磐念经,另一师婆双手各握一把点燃的香在屋内四处舞绕,烟雾弥漫时,将香插入香炉,拿起供桌上的两条麻鞭,面对香案,大喝一声,双脚跳起,双鞭齐下,鞭声“啪啪”作响,气氛阴森而恐怖。当气力不支时,还会有一师婆及时上场将其推至香案前伏案歇片刻。两人做“抓鞭造型”绕屋一周,继续打鞭。民间十分看重打麻鞭,人们认为麻鞭打得好,打得花哨,打得响亮,土地爷就知道了人们的诚心与敬意,便会保佑来年庄稼能有个好收成。有句顺口溜说:“鞭扫灯花抡麻鞭,男女老少争着看。”“巫师的麻鞭抡得欢,《太和城》里鬼叫唤。”

抡麻鞭是颇具艺术和观赏性的法神舞。陇东有一种独特的庆典仪式“打醮”,属于民间祷神祭礼,主要是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根据传统,民间的打醮要请法师十二名或二十四名主持。传统的《大和五土舞》简称“大和土”,俗称“跳巧”。“和土”即谢土神之意。按传统规模需活动三天,五人至十人参加。仪式分为四段舞蹈:“跳灯”、“迎喜神”、“打麻鞭”和“观四方”。法师手握麻鞭,给神开路,神轿左转右旋,前后倒退,人神狂欢,喜气满场。抬轿者争先恐后,轮流换抬,数台神轿在鼓声、鞭炮声和欢笑声中绕场几周后,前往早已扎下的帐篷里。老人们跪端供盘,手持长香,肃然恭候,请众神前来享醮、娱乐、观看巫舞。

还有一种打麻鞭的场景,多发生在秋天。秋高气爽,羊倌们把十多群羊赶到一个山上,他们一人手握一条麻鞭,集中在一起,和对面山上的一群羊倌比赛麻鞭,哪一方抡得响,就算占了上风。

跳皮筋

跳皮筋是二十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又称跳橡皮筋、跳橡皮绳。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三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参加者一般三人以上。跳皮筋有挑、勾、踩、跨、摆、碰、绕、掏、压、踢等十余种腿部基本动作。跳皮筋时可以把几个基本动作编排成联合动作,跳出无数的花样变化来。跳皮筋主要是下肢动作,但手臂也要配合,还需要身体前倾、侧倾、后倾的变化,来增大下肢活动的幅度;有时要将超过头顶高度的皮筋踩住,再做侧手翻动作等。这都要求有一定的连贯性和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跳皮筋的动作花样越来越复杂,特别是集体跳的形式和图案,从跳直线发展到跳两三根皮筋组成的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边形、八字形、波浪形、扇面形,等等,难度也越来越大。跳皮筋不受场地、器材、季节、人数等限制,简便易行。跳的时间和强度可因人而异,还可按儿歌或乐曲伴奏的节拍,结合健美的舞步和体操动作进行。跳皮筋可增强儿童的健康发育,以及灵敏、协调及弹跳等身体素质,有益于身心健康。

跳皮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有一小片空地即可。校园里或是居民区的空地上,两三个人原地站立,将长长的皮筋绷直,另一队的人在皮筋的圈内转身、跳跃、勾腿……随着游戏的继续,皮筋一节一节地升高,难度也一点一点地加大。后来,皮筋移至脖颈,甚而用手举过头顶……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这种“马兰花”的跳法流行的范围最广,尤其适合多人同时游戏。下课或是放学后,大家选定一块空地,清点一下人数,开始划队。一般是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比乌鸦比白”的方式(也就是大家同时出手看手心手背划队)分成两队;另一种是先由所有参加游戏的人选出两个头儿(通常是大家公认的高手),接着由这两个头儿以“石头、剪刀、布”决出先后开始轮流点将,最后决出两队的人选。人数多时,通常采取第二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