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就是按着一定的仪式,向神灵致敬和献礼,以恭敬的态度和庄重的行为膜拜它,请它帮助人们达成靠人力难以实现的愿望。祭祀从本质上说,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是把人与人之间的求索报酬关系,推广到人与神之间而产生的活动。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周礼·春官》记载,周代最高神职“大宗伯”就“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史记·礼书》也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人界神灵种类繁多,主要有祖先神、圣贤神,行业神、起居器物神等等,它们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享受了最多的祭品。
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古代用于祭祀的肉食动物叫“牺牲”,指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后世称“六畜”。祭品中少不了玉帛。玉帛包括各种玉制礼器和皮帛,这是食物之外最常用的祭品。
祭品的处理方式有:燔烧,祭天神使用。据《礼记·祭法》所说,是“燔柴于泰坛”。实际上,除天帝、日神之外,祭祀天上其他神灵也用此法,《周礼·春官》中有“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之说。灌注,祭地神使用。《周礼·大宗伯》说:“以血祭祭社稷”。瘗埋,就是挖坑将祭品埋没,祭山神和地神使用。《北山经》之首:“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鸡、彘,瘗,吉玉用一圭,瘗而不糈。”沉没,祭水神使用。甲骨中有这样的记载:“求年于河,尞三牢,沉三牛,俎牢。”考究其字形,“沉”字正是把牛或羊沉入川中的象形。《周礼·大宗伯》谓:“以貍沉祭山川林泽。”悬投,祭山神使用。“悬(县)”又叫“升”,就是把物品悬挂起来礼神。《仪礼·觐礼》说:“祭山丘陵,升。”
祭祀的场所。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如祭天,或在高山上,或在大树下,或在水边,或在杆下。后来为了表示对神灵的虔诚,便修建了神庙或祭坛。平地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祭祀场所。古人称之为“墠”。
坛。《礼记·祭法》注“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平坑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平坑作祭坛,古人称“坎”。《礼记·祭法》说“掘地为坎”。《礼记·祭义》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与坎是相对的,坛高起为阳,坎下陷为阴。
宫庙。在坛或墠的基础上又筑墙盖屋,即成为宫;宫中陈列上祭祀对象以后,就成为“庙”。宫庙最初只是为人神而建造的,后来许多神灵大都有了庙,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等。但社坛上不得盖房,否则被视为“丧国之社”。
坟墓。在坟场墓地祭祀神灵是较原始朴素的方法,它多用于祭祀祖先神。古代祭祀中以王室祭祀祖先的宗庙九献之礼最为隆重。包括预备礼、入场礼、降神礼,祭祀礼,其中祭祀礼又包括朝践、馈献、加事、加爵四个阶段,其间王与王后要敬献九次酒,称为九献,每次的敬献方式和酒的种类都有不同,十分复杂。
人祖伏羲祭祀
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源远流长,在古代文献中就有多种记载。史载伏羲祭祀始自春秋时期,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在渭水流域,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自秦汉至明清,伏羲作为三皇之首,祭祀不断,相沿成习,历经二千余年的积淀,在华夏祭祖圣地天水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祭祀形式。
金章宗明昌年间(公元1190年—1196年),在秦州三阳川蜗牛堡(即今之卦台山)建伏羲庙。从那时起一年春秋两次,每年三月三、九月九用太牢祭祀,礼乐仿孔庙,规模宏大,仪规严谨。祭祀由礼部制定。清代,民间相传正月十六是伏羲的诞辰日,正祭日期遂改为正月十六日。祭祀活动从正月十四开始,十五日出榜文,十六日正祭,同时上演庙戏,举办伏羲庙灯会。此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天水民间祭祀伏羲的重要形式,同时,卦台山成为民间祭祀伏羲的圣地。
伏羲祭祀日期在汉代,伏羲被定为春皇,祭祀在春天举行。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朝廷确定春季三月三日,秋季九月九日祭祀三皇。金元两代卦台山伏羲庙即依据这两个日期祭祀。明初沿袭元制。后来,历代帝王将祭祀改为仲春、仲秋,即二月和八月,卦台山伏羲庙民间祭祀日期,则为正月十五日和二月十五日,一年两度,一直沿袭至今。
祭器、祭品在唐代用少牢祭祀三皇,即用羊、猪两牲。宋改为用太牢祭祀,即用牛、羊、猪三牲。金、元两代,卦台山伏羲庙以太牢祭祀,明代沿用太牢。祭祀时陈设的祭器有登、刑、豆、笾、俎、爵、尊等,分别盛肉类、羹、瓜果、菜肴、黍、稷、稻粱、酒等祭品,另设玉帛等物。清代太牢、少牢交替使用,改太牢为乌牛、白马、猪等三牲,陈设祭品较前简略。民国在某些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才三牲俱全,同献的祭品有果品、食物、酒等。现在的祭祀,主祭品用猪两头,古代礼器不存,祭品用普通的盘、碗陈设。
祭祀乐章据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建置》记载,明代乐舞规模大抵如下:“有迎献、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之乐。”乐器三十有六,乐生四十有四,冠服一百四十有四。舞器百有三十,舞生六十有六人,冠服二百六十有四。清以来乐舞失传,晚清时祭祀已无乐之舞,或以一些戏曲中与祭祀场面和合的音乐代乐。现如今卦台山的民间祭祀已无祭祀乐章。
两千多年来伏羲祭祀仪式经历史的变迁,祭祀内容、形式不断变化,最后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化、程式化的民间伏羲祭祀形式,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的伏羲民间祭祀程序、仪式相比以前明显简化,但是现在的民间祭祀活动早已超出了原始祭祀的内涵。
现在祭祀活动中的音乐、舞蹈、服饰、器具都在一定数量的民间艺人中代代相承,现已面临濒危,部分祭祀程序都已简化。现存的祭祀仪式有:
祭品放饭:满汉饭,主要猪一头,羊一头,鸡一只、鱼、干果、鲜果、酒、茶等36种。
仪程司仪人穿戴礼服,在神案前主持;执事者各执其事,主祭人就位,陪祭人就位;跪、鸣钟八响、击鼓三声、鸣炮奏乐;发腊、焚香、转香、插香;捧茶替杯,三举三献,一奠茶、二奠茶、三奠茶,酌茶收杯;捧酒替杯,三举三献,一奠酒、二奠酒、三奠酒、酌酒收杯;主祭人合羹粥、合盐酱、合醋水;厨师冒汤;主祭人宣读祭文;替表、化表;鸣炮、奏乐;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起立;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礼齐。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陕西监察御史张鹏巡察秦州,考察秦州伏羲庙的祭祀情形,见伏羲庙祭礼简陋,没有健全的乐舞制度,不足以突出“羲皇故里”的特色,便邀秦州知州黄仕隆制礼作乐。并且撰写了迎神曲、送神曲各一章,以配合祭祀礼乐。胡缵宗《太昊伏羲庙乐记》说:“(张鹏)乃邀仕隆召招工制器、翟、冠、袍之属必;制罔不合,而敬可持矣。”乐舞大抵按当时文庙使用的礼乐制作。据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建置》伏羲庙条,可知明代乐舞规模大抵如下:“有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之乐。乐器三十有六,乐生四十有四人,冠服一百四十有四。舞器百有三十,舞生六十有六人,冠服二百六十有四。”仪式大致为:祭日清晨,知州着朝服率僚属士绅等在鼓乐中出榜迎神,而后由专职祭祀人员陈献各种祭品,如牲牢、瓜果菜肴、黍稷稻粱、酒、玉帛等,接着在音乐歌舞的氛围中结束供献。祭祀正式开始,知州宣读礼部侍郎特颁的祭文,而后主、陪祭人员行拜礼;而后城乡民众敬香火。当暮霭降临,则撤去祭品,毕恭毕敬地送神灵升天。
清代祭祀程序、礼仪仍旧是神圣严肃的。正月十六日零点,礼炮九响,正祭开始,屠宰乌牛、白马、猪三牲献血,清洗后将头架于供桌;杂陈果品、糕点、茶酒等物,而后由民众敬香。早晨八时许,典礼开始,主祭、陪祭依次列香案前宣读祭文,行三拜九叩礼(后改为三鞠躬)。下午行送神礼,将榜文焚于先天殿前的琉璃塔上,最后将灰送至河中。
伏羲祭祀乐舞在清代失传,晚清时祭祀或以一些戏曲中与祭祀场面和合的音乐代乐,或以夹板舞之类的舞代舞。仪程基本上还沿用明张鹏、黄仕隆主持制礼的祭祀乐。当时张的乐章由黄仕隆负责刻石立碑;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秦州知州李宏支持重刊(碑现存天水伏羲庙西碑廊),可证明清两代祭祀用的此乐章。
在被祭祀的历史中,仪式的文化内涵不断发生转换。各个朝代不同的社会背景、统治策略、思想观念,决定他们对伏羲祭祀的不同政策取向。伏羲不仅被看做信仰主体,更多的是被当作某种历史记忆性资源,在现实社会中被选择与再造。
自1988年举行公祭典礼以来,天水市已举办了十五次公祭仪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祭祀文化。伏羲祭祀大典隆重、肃穆、庄严。祭祀大典鸣礼炮十三响,象征十三亿中华儿女共祭始祖。歌颂伏羲“开天立极”之德的传统宫廷乐舞,和表现秦州儿女对人文始祖伏羲敬仰之情的民间夹板舞、旋鼓舞,将祭祀活动带到了高潮。
秦安陇城女娲祭祀
秦安陇城镇在汉代之前就建有女娲祠,每年的祭祀女娲大典就在女娲祠举行。女娲祠在陇城镇南侧,主要建筑是“娲皇宫”和“女娲祠山门”。《水经注》记载:秦安县城北面,山上有女娲祠。此地有风姓命名的风沟、风台、风茔等地名,娲皇、凤尾、龙泉等村名,传说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在风沟悬崖上至今还有一处深不见底的女娲洞。镇北门外有一口大井,世称龙泉,据传是女娲抟土造人用水之泉。镇南门有一座气宇轩昂、雕梁画栋的女娲祠,大殿正中有女娲塑像,生动地再现了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情景。《秦安志》及清末修的《甘肃新通志》记载,最早的女娲祠在陇城对面的北山上,至今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文革”中女娲祠遭到拆毁。今女娲祠是1988年群众捐款修建的。
民间祭祀和政府公祭都有相对固定的形式。在仪式、程序、人员安排、祭品祭器、服装、道具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2007年开始,女娲公祭仪式恢复。公祭主要仪程是:全场肃立;敬奏祭乐,鸣钟9响,击鼓34通。9响钟声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最高礼数,34通鼓声代表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中华儿女共祭女娲;恭读祭文;向女娲塑像敬献祭品;国家有关部门、学术团体,省、市、县领导,外地驻陇企业代表等向女娲塑像敬献花篮;全体参祭人员向女娲塑像行三鞠躬礼;公祭女娲大典结束,主祭人、参祭人依次拜谒女娲祠。
祭拜活动以颂扬人类始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足、立四极、治洪水、通婚姻、作笙簧等功德为主,主要内容包括民祭、公祭、朝拜等。女娲传说及与其有关的婚嫁、生育、人生礼仪、岁时节庆等民俗构成了当地奇特的民间文化现象。
民间祭祀活动,又称“摆舍”、“值社”、“上社”。除“摆社”等集体祭祀外,各地零散香客常来女娲祠,祈禳还愿。祈禳内容包括求福、求寿、求财、求前程、求子、求平安、求康健、问前程等;形式有坐夜、打扇鼓、撒米、结索开索、披红、垒石子、结红布、绑娃娃、开锁等,丰富多彩。还愿即祈禳时所许之愿,在达到目的后的兑现之举,带上祭品、香纸、鞭炮等,到女娲祠拜谒女娲圣母,以示谢恩。
进香朝拜的时间不固定,一般多在农历每月的初一或十五日,平时也有。香客为社会各界群众,有官有民。形式多为烧香叩首,进香朝拜,目的不外乎祈求国泰民安,物阜民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愿,全家安康等等。
女娲祠庙会期间是女娲信仰习俗集中展现的时候,主要有拴娃娃、开锁等生育习俗;问病求医、求平安等求吉避凶习俗;坐夜、撒米面等敬奉女娲习俗;及与女娲有关的岁时节庆、婚姻习俗等。朝顶仪式是这一带村民女娲崇拜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女娲祠庙会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顶仪式是一个或数个村庄的集体活动,村民组成的朝顶队伍在女娲庙会期间到女娲宫进行拜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世道安宁。
传统庙会祭祀有求子嗣习俗。求子嗣的方式主要是吃子山、拴娃娃和借种等。吃子山。亦称吃土。旧时庙会前,管庙人在女娲像前摆放一些泥娃娃,求子的妇女多在婆婆或嫂嫂的陪伴下前来,如想生男孩,在泥娃娃生殖器上抠一小块泥巴吃下去,此即吃子山。这一现象可能与女娲抟土造人传说有关,为该庙会所独有。拴娃娃。在女娲像前,依自己生男生女的愿望,用红线绳套在一个娃娃的脖颈上,往布施箱中放些钱,用红布把娃娃包起来揣在怀里,或者放在篮子里,叫着自己起的名字,不回头地往家走,到家后放在柜里或适当位置。这叫拴娃娃。日后如真的按愿望生育后,连同拴来的娃娃,做上虎头小鞋,到女娲祠去还愿。
泾川西王母庙会
泾川回山王母宫,系西王母祖庙所在,坐落在县城近郊泾芮二水交汇处。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07年左右),是国内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
农历三月二十是西王母庙会正会,始于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距今已有1040届。其庙会规模之大,历史之久,影响之远,在全国所有西王母庙会中堪称第一。
泾川西王母庙会,每年举办四次。时间是农历三月二十,五月端阳,农历七月十八王母诞辰日,农历九月。四次庙会中,以三月二十庙会规模最大。农历三月二十日,是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重修王母祖庙的日子,后将这一天作为西王母庙会正会的日子。庙会期,泾川、崇信、华亭、灵台、镇原、平凉、西峰、长武等周边县(市)的西王母信众,不管风吹雨打,不怕路途遥远,纷纷前往回山朝拜西王母。人们虔诚地在西王母神像前化表上香,顶礼膜拜。巨大的香炉中,香烟袅袅,喇叭声、鞭炮声不绝于耳。道姑一边敲击铜铎,一边唱着给西王母的颂诗,不断有人将感恩的红绫披于西王母神体。回山南麓为瑶池,饮神水的,看花踏青的,络绎不绝。由于游人太多,芮河大桥人堵车塞,人们就脱鞋挽裤下水,涉河登山。广场上,剧团演出各种剧目助兴。夜幕降临,又是一番景致,高举古仪仗的社火在回山下、广场上表演。文社火丝弦响亮,歌声悠扬,武社火锣鼓咚锵,刀枪闪烁。还有跑城的、娱神的、打醮的、放河灯的、玩皮影的、要巫术的,应有尽有。
正月十六郊游和正月十五晚上“游百病”是西王母庙会的一种独特民俗事像。据说,正月十六这天起早,外出游转一番,这一年就可以不生病。吃过早饭,人们成群结队地去郊野游转,或到邻居、亲戚家串门拉闲。出门在外之人,不可在“游百病”这天回家,否则就会把“百病”带回家来。为了正月十六“游百病”,人们从十几天前就开始准备。男人备足牛羊饲草,女人备新衣,有病者抓紧求医治疗,游时吃的东西更是早就备足了。
除了正月十六,还有三月二十日西王母庙会、端午、七月七三次游。每个出游日,人们都是争先恐后,游欢乐,游青春,游健康,游长寿。“游”,成了泾川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
西王母游牧(羌、戎)民族图腾为虎,中原农耕民族图腾为龙,两大民族共融为龙的传人之后,西王母被尊为中华人文先祖之一,受到全国人民的顶礼膜拜。
刘将军庙会
在庄浪县城,正月里最热闹的日子是正月十二。过正月十二,是为了纪念一位为保卫边疆曾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刘泸将军。